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修正霍夫模型的双曲线拟合及目标尺寸反演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庆敏 李巍 周辉林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5-370,共6页
针对传统目标双曲线数学模型中,因假定雷达紧贴地面或忽略雷达高度对传播路径的影响导致的目标双曲线拟合精度低以及目标反演误差大等问题,基于双曲线形成机理提出了雷达离地工作时目标双曲线的修正Hough数学模型。该算法利用对称度法... 针对传统目标双曲线数学模型中,因假定雷达紧贴地面或忽略雷达高度对传播路径的影响导致的目标双曲线拟合精度低以及目标反演误差大等问题,基于双曲线形成机理提出了雷达离地工作时目标双曲线的修正Hough数学模型。该算法利用对称度法和极值法分别实现双曲线顶点的定位和图像二值化,基于双曲线修正数学模型,利用Hough变换反演圆形目标大小,实现目标回波双曲线的拟合。仿真结果表明,与通用Hough变换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和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修正Hough模型 双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荷载下耦合流变的双曲线沉降预测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龙锦秀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05年第12期41-43,共3页
针对沉降预测中双曲线公式存在的不足,对其进行修正,提出了修正的双曲线沉降预测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证明其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具有一定的参考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 沉降 预测 修正双曲线模型 多级荷载 耦合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式基础极限承载力预测的修正双曲线法
3
作者 沈浩浩 罗晓光 余竹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0-525,共6页
为了研究根式基础的承载性能和预测其极限承载力,在传统桩基础的双曲线模型基础上,文章提出适用于根式基础承载力预测的修正双曲线模型,对实际工程中根式基础的实测荷载-沉降曲线进行拟合以及极限承载力预测,并与传统的双曲线模型、完... 为了研究根式基础的承载性能和预测其极限承载力,在传统桩基础的双曲线模型基础上,文章提出适用于根式基础承载力预测的修正双曲线模型,对实际工程中根式基础的实测荷载-沉降曲线进行拟合以及极限承载力预测,并与传统的双曲线模型、完整指数模型及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双曲线模型对根桩荷载-沉降曲线拟合精度更高,平均相关系数达0.9985,特别是曲线尾部(非线性阶段)与实测结果吻合更好,可用来预测根式基础的极限承载力;根键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根式基础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受到现场试桩条件的限制,现场实测承载力小于其真实极限承载力,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式基础 荷载-沉降曲线 修正双曲线模型 曲线拟合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桫椤对光照和CO_2的响应曲线及其模型拟合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杜凌 丁波 +1 位作者 徐德静 王鹏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7期56-61,共6页
以濒危植物桫椤为研究材料,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光合-光响应曲线,应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3种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并探讨不同模型对桫椤光响应及CO_2响应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采用修... 以濒危植物桫椤为研究材料,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光合-光响应曲线,应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3种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并探讨不同模型对桫椤光响应及CO_2响应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采用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桫椤光响应参数为0.077,Pnmax、Iisat、Ic、Rd分别为8.162、917.96、16.021、-0.975μmol/m2·s,CO_2响应参数为0.035,Cisat、Pmax、Γ、RP分别为1577.624、14.170、61.666、-2.028μmol/m2·s。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桫椤的光响应及CO_2响应数据,并能较准确地直接计算出光合参数,同时能很好地处理桫椤产生光抑制部分的光响应数据,高光强下直角双曲线模型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不能处理光抑制问题。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下光饱和点和CO_2饱和点高于直角双曲线模型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最大净光合速率表现相反。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光呼吸速率和CO_2补偿点介于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之间,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最接近。桫椤具有一定的耐阴性,能适应一定低光照的环境条件,对CO_2的适应范围较宽。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是拟合桫椤光合-光响应曲线的理想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对桫椤植物光能利用效率进行模拟,为桫椤植物的有效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桫椤 光合作用 光响应曲线 CO2响应曲线 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 拟合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龄枣树光合特性与光响应曲线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梦丽 岳春芳 李艺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4-282,共9页
【目的】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研究红枣光合特性变化规律及适用于滴灌模式下红枣的光响应曲线模型,为红枣滴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南疆阿克苏地区进行地表滴灌的6年生红枣树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水分... 【目的】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研究红枣光合特性变化规律及适用于滴灌模式下红枣的光响应曲线模型,为红枣滴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南疆阿克苏地区进行地表滴灌的6年生红枣树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的光合-光响应曲线。【结果】6年生红枣在20、30 m 3667 m^2灌溉水量区间内,最大净光合速率呈递减趋势。拟合模型针对新疆南疆成龄枣树叶片适用性排序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通过对比分析4种不同模拟机制的模型。【结论】在轻度水分胁迫条件下有利于提高净光合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于南疆成龄枣树叶片的适用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光合特性 净光合速率 光响应曲线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光合模型下巨柏叶绿素荧光—快速光响应曲线拟合的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瑛萍 姚祺 +1 位作者 张胜 赵垦田 《高原农业》 2019年第4期353-359,456,共8页
以巨柏为研究材料,用Li-6400-40光合仪荧光叶室,测定4种基质苗木的叶绿素荧光——快速光响应曲线。分别用5种模型进行拟合比较主要荧光参数与实测值的接近程度,筛选最佳的巨柏叶绿素荧光——快速光响应模型。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模型、... 以巨柏为研究材料,用Li-6400-40光合仪荧光叶室,测定4种基质苗木的叶绿素荧光——快速光响应曲线。分别用5种模型进行拟合比较主要荧光参数与实测值的接近程度,筛选最佳的巨柏叶绿素荧光——快速光响应模型。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单指数方程无法拟合巨柏的PSⅡ动力学下调时的曲线,无法直接求取巨柏的饱和光强,且最大电子传递效率与实测值偏差较大;双指数方程和双曲线修正模型都可以拟合巨柏的主要荧光参数,但双指数方程给出的最大电子传递效率低于实测值;饱和光强高于实测值;采用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4种基质的巨柏快速光曲线的最大电子传递效率和饱和光强几乎完全与实测值符合,均达到显著水平,同时从均方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和赤池信息量准则模型评价参数来看,双曲线修正模型的3个参数均小于其它模型,拟合程度最佳。因此双曲线修正模型为拟合巨柏叶绿素荧光——快速光曲线的最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光响应曲线 双曲线修正模型 电子传递效率 巨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桉树无性系光响应曲线研究 被引量:46
7
作者 侯智勇 洪伟 +4 位作者 李键 林晗 范海兰 陈灿 吴承祯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分别应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叶子飘构建的新光响应模型对8个参试不同桉树无性系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找出最优模型,筛选高光效桉树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与直角双曲线和非直线双曲线模型相比,叶子... 分别应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叶子飘构建的新光响应模型对8个参试不同桉树无性系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找出最优模型,筛选高光效桉树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与直角双曲线和非直线双曲线模型相比,叶子飘新构建的模型拟合的效果更好,拟合的结果与实测值最为接近。新模型拟合的光响应曲线在达到饱和光强之后呈非线性缓慢下降,出现光抑制现象。而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光响应曲线在强光下光合曲线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与超过饱和光强后光合速率下降的预期和事实不符。新模型拟合得到的φ0、φc0、φc三个参数不相等,这表明新模型可以处理在低光照强度条件下的光响应问题。以新模型拟合的8个桉树无性系的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作为参考值,综合各参数,在8个桉树无性系中,无性系1号在光合上为表现较优良的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高光效 光响应曲线 直角双曲线模型 直角双曲线模型 新的光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索)荷载-位移曲线拟合及极限承载力分析
8
作者 吴江斌 罗岚 刘威 《地基处理》 2023年第1期25-32,共8页
类比工程桩抗压荷载-位移曲线(P-S曲线)研究方法,采用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对锚杆(索)基本试验P-S曲线进行分析。依托红河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基本试验P-S曲线数据,采用两种模型预测锚杆(索)极限承载力,发现指数模型对极限承载力的预测结... 类比工程桩抗压荷载-位移曲线(P-S曲线)研究方法,采用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对锚杆(索)基本试验P-S曲线进行分析。依托红河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基本试验P-S曲线数据,采用两种模型预测锚杆(索)极限承载力,发现指数模型对极限承载力的预测结果偏于安全。按相关规范要求,锚杆(索)基本试验需在初始荷载的基础上进行循环试验。进行试验数据处理时,可以消除初始荷载后拟合,也可直接进行拟合。采用指数模型预测极限承载力时,消除初始荷载后的拟合结果偏于安全。在拟合的基础上,按规范规定的加载条件及破坏条件判断出破坏荷载,可得到修正极限值。通过对锚杆(索)各基本试验组的拟合分析发现,修正极限值与拟合函数极限值之比约为0.84~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索) 极限承载力 双曲线模型 指数模型 修正极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常见垂直绿化植物光响应曲线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佳 莫惠芝 +4 位作者 蔡静如 罗旭荣 许建新 赵亮 许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3期23-26,39,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垂直绿化植物的光合能力,选取10种常见垂直绿化植物为试验材料,使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其不同光合参数,并且绘制相应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在10种植物中,鹅掌柴的光饱和点0(LSP)最高,为281.55μmol/(m2... 为了探究不同垂直绿化植物的光合能力,选取10种常见垂直绿化植物为试验材料,使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其不同光合参数,并且绘制相应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在10种植物中,鹅掌柴的光饱和点0(LSP)最高,为281.55μmol/(m2·s),对强光的适应能力强。鹅掌柴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也最高,为13.31μmol/(m2·s),光合能力最强,对光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其次是肾蕨、圆叶椒草、银边吊兰。银边吊兰、白鹤芋、肾蕨和红掌的光补偿点较低,分别为7.47、7.76、8.20、9.90μmol/(m2·s),对弱光的适应能力较强。红掌的蒸腾速率明显最低,具有较好的节水性和抗旱性,巢蕨和彩叶万年青次之。肾蕨的光合量子效率(α)最高,为0.1059,光合潜能最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最强,其次为彩叶凤梨。最后,对这10种植物的配置方式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光响应曲线 直角双曲线模型 垂直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河谷紫色土区不同复合肥施肥量对玉米苗期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丽 贺玉晓 +1 位作者 魏雅丽 刘刚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8,共9页
采用3种模型在不同复合施肥量下对玉米苗期光响应特性的影响进行模拟,比较不同拟合模型的优劣,旨在筛选出不同复合施肥量下最优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并采用最优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模拟玉米苗期的光合参数,为研究紫色土区玉米种植的... 采用3种模型在不同复合施肥量下对玉米苗期光响应特性的影响进行模拟,比较不同拟合模型的优劣,旨在筛选出不同复合施肥量下最优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并采用最优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模拟玉米苗期的光合参数,为研究紫色土区玉米种植的氮磷钾营养生理和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长城799玉米为研究材料,在模拟小区定位施肥的基础上,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苗期叶片在不同光强下的光合速率,研究不同施肥量下玉米苗期叶片的光合作用响应特征,采用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和直角双曲线修正3种不同模型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对比决定系数(R_2)、表观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速率(Pn_(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I_c)和暗呼吸速率(R_d)6个参数,比较3种模型的差异。结果显示:(1)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玉米苗期叶片光响应曲线。从决定系数来看,光合参数拟合值与实测值相关度较高(R^2>0.98),拟合效果优劣排序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2)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不同复合肥施肥量下玉米叶片的光响应的Pnmax、LSP、Ic和Rd4个光合参数的估计更准确。(3)玉米苗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随施肥量增加而升高,用量过高时则下降。合理地提高施肥量能够提高玉米苗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延长较高的光合持续期。因此,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可以直接得出饱和光强和最大净光合速率,能够较好地拟合不同复合施肥量下玉米苗期叶片的光响应过程及其特征参数,拟合值较符合植物实际的生理情况,更接近实测值,且确定的适宜施肥量为1.12 t·hm^(-2)(N-P2O5-K2O=0.190-0.190-0.190 t·hm^(-2))和1.49 t·hm^(-2)(N-P2O5-K2O=0.253-0.253-0.253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光合参数 施肥量 直角双曲线模型 直角双曲线模型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束花石斛光合生理日变化特征与光响应模拟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鸣 刘海 +3 位作者 杨平飞 宋智琴 张荷轩 吴明开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3-78,共6页
采用光合仪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束花石斛在晴天的各项光合生理生态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束花石斛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光合-蒸腾具有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与良好的线性耦... 采用光合仪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束花石斛在晴天的各项光合生理生态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束花石斛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光合-蒸腾具有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与良好的线性耦合关系(相关系数为0.363*,回归直线斜率为3.145);PAR-Pn与PAR-Tr,Gs-Pn与Gs-Tr,Tl-Pn与Tl-Tr,Ci-Pn与Ci-Tr的回归直线形态非常相似;PAR、Gs、Tl和Ci四个因子与Pn、Tr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Gs是调控Pn与Tr的最主要因子。(2)通过对光响应曲线数据两种分析方法的比较,发现使用二项式回归来拟合光响应曲线,不能准确地模拟(Pn)随(PAR)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而运用非直线双曲线模型结合SPSS软件的非线性回归,能较客观地计算光响应曲线相关参数并绘制出拟合图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日变化 光响应曲线 直角双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3个种源江孜沙棘的光合作用参数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南吉斌 杨广环 +1 位作者 赵玉文 林玲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43,49,共6页
为研究不同种源江孜沙棘的光合变化规律和光适应能力,以西藏自治区江孜县、 拉孜县和白朗县3个种源的江孜沙棘苗木为试验材料,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光合光响应曲线,应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估算不同种源的江孜沙棘其光饱和点、 ... 为研究不同种源江孜沙棘的光合变化规律和光适应能力,以西藏自治区江孜县、 拉孜县和白朗县3个种源的江孜沙棘苗木为试验材料,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光合光响应曲线,应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估算不同种源的江孜沙棘其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最大净光合速率等光合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拉孜县种源的江孜沙棘其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 暗呼吸速率最大、 光补偿点较小、 光饱和点最大、 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并且生物量最高;江孜县种源的江孜沙棘其光补偿点最大,其各光合指标最小;可通过比叶面积的变化趋势判定植物光合参数变化.3个种源的江孜沙棘中,拉孜县种源其适应光合逆境的能力最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江孜沙棘 西藏自治区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常用园林绿化藤本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兴华 胡会先 +4 位作者 林爵平 吴刚 潘文 张方秋 朱报著 《广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7-11,共5页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5种华南地区常用园林绿化藤本植物进行了光响应曲线的测定,并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对比分析了5种藤本植物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最大表观量子效率(ɑ)。结果表...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5种华南地区常用园林绿化藤本植物进行了光响应曲线的测定,并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对比分析了5种藤本植物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最大表观量子效率(ɑ)。结果表明:5种藤本植物对光照的响应存在着显著差异。使君子的LCP和LSP都比较低,能够充分利用弱光并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常春麻油藤的LCP和LSP高,对有效光能辐射的利用范围较宽。5种藤本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增加出现先升高后平缓的趋势;气孔导度随光强的上升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叶片胞间CO2浓度随着光强增大均呈现先快速降低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蒸腾速率呈现出线性平缓增长的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类似抛物线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本植物 光响应曲线 直角双曲线模型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