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正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凤凰镇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
作者 陈朋 王家鼎 +2 位作者 袁亮 许元珺 司冬冬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目的]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陕西省南部凤凰镇地下水水质,为该古镇水土保持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凤凰镇2015年10月枯水期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总硬度和硫酸盐等11个水质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单指标评价法、综合指... [目的]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陕西省南部凤凰镇地下水水质,为该古镇水土保持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凤凰镇2015年10月枯水期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总硬度和硫酸盐等11个水质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单指标评价法、综合指标评价法、常规及修正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对各种评判方法的具体运用过程进行了全面介绍。结果显示,5种方法评价的水质类型有一定的出入,但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常规、修正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和糊综合评判法在凤凰镇水质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结论]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可靠,更能准确评价凤凰镇地下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指标评价 内梅罗污染指数 模糊综合评判 地下水水质 凤凰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梅罗指数法在水质评价中存在问题及修正 被引量:54
2
作者 寇文杰 林健 +3 位作者 陈忠荣 江岳 赵微 杨庆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1,47,共4页
根据内梅罗指数评价公式,分析了内梅罗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修正,解决了原方法在水质评价中的数值不连续的局限性,地下水综合评分值仅受极大值的影响而与Fave关系甚微的弊端,以及原内梅罗指数计算值因相对集中而缺失&qu... 根据内梅罗指数评价公式,分析了内梅罗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修正,解决了原方法在水质评价中的数值不连续的局限性,地下水综合评分值仅受极大值的影响而与Fave关系甚微的弊端,以及原内梅罗指数计算值因相对集中而缺失"较好"水质级别的问题。应用修正前后的内梅罗指数法,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内梅罗指数法在评价的水质状况时,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质量评价 内梅罗指数 存在问题 修正 综合评分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3
3
作者 杨磊磊 卢文喜 +1 位作者 黄鹤 初海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4,共4页
不同的水质评价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性。以桦甸市5个主要监测断面2010年枯季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溶解氧、氨氮等6个水质评价因子,分别采用传统、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模糊综合法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3种方法评价的水质类型不同,但... 不同的水质评价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性。以桦甸市5个主要监测断面2010年枯季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选取溶解氧、氨氮等6个水质评价因子,分别采用传统、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模糊综合法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3种方法评价的水质类型不同,但内梅罗法计算的污染指数大小与模糊综合法评价的水质污染程度相符。内梅罗指数法更适用于掌握水体被污染的程度,模糊综合评价法更适用于评价水体功能及水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梅罗污染指数 模糊综合 地表水 水质评价 桦甸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梅罗指数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与修正原则 被引量:42
4
作者 韩术鑫 王利红 赵长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53-2160,共8页
为研究内梅罗指数法在环境要素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及确定其修正原则,将方法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数学推导。结果表明:典型内梅罗指数法的计算公式可变换为线性表达式,其斜率和截距分别为最大值(F_(j,max))和算术平均值(F_(j,ave))的权重系数... 为研究内梅罗指数法在环境要素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及确定其修正原则,将方法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数学推导。结果表明:典型内梅罗指数法的计算公式可变换为线性表达式,其斜率和截距分别为最大值(F_(j,max))和算术平均值(F_(j,ave))的权重系数;随着F_(j,max)与F_(j,ave)比值的增大,F_(j,max)权重增大,F_(j,ave)权重减小。参评污染因子数量(n)对方法的评分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典型内梅罗指数法更适用于区域中目的性和指向性较明确或总体污染程度较轻的环境要素质量评价。为提高方法的适用性,确定了2种修正内梅罗指数法的划分原则,Ⅰ型和Ⅱ型修正内梅罗指数法分别以n和F_(j,max)/F_(j,ave)等于5作为划分结点,其中:Ⅰ型修正内梅罗指数法倾向于参评因子不多、评价目的性和指向性较强的环境要素质量评价;Ⅱ型修正内梅罗指数法是对Ⅰ型修正内梅罗指数法的拓展和延伸,更适用于多因子综合性质量评价。由内梅罗指数法线性表达式的数学内涵可知,在n或F_(j,max)/F_(j,ave)≤5时,方法可不作修正,此时并不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梅罗指数 环境要素 适用性 修正原则 污染因子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应用中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45
5
作者 张金婷 孙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6年第4期27-31,共5页
现有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较多,应用比较广泛的为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分析这2种方法存在的优势和局限之处,将其分别应用于贵溪冶炼厂和无锡市2个实例评价中,比较2种方法评价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不同评价方法的... 现有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较多,应用比较广泛的为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分析这2种方法存在的优势和局限之处,将其分别应用于贵溪冶炼厂和无锡市2个实例评价中,比较2种方法评价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受到区域尺度和污染程度的影响。当研究区域污染严重且区域尺度较小时,内梅罗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较为准确;当研究区域污染较轻且区域尺度较小时,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较为准确;而当研究区域污染较轻且区域较大时,2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梅罗指数 模糊综合评价 差异分析 重金属污染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内梅罗指数法研究皮革工业区蔬菜中的重金属污染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胜帮 胡柏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1-225,共5页
目的:通过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析皮革工业区种植的蔬菜重金属含量,研究蔬菜食品的风险。方法:采用硝酸-双氧水体系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蔬菜中重金属元素Pb、Cd、Ni、Cr,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 目的:通过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析皮革工业区种植的蔬菜重金属含量,研究蔬菜食品的风险。方法:采用硝酸-双氧水体系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蔬菜中重金属元素Pb、Cd、Ni、Cr,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Pb、Cd、Ni、Cr元素的检出限为0.3~4 mg/L,变异系数为0.59%~4.48%。回收率为86.4%~103.5%。青菜、白菜、芥菜、芹菜和萝卜中重金属元素的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数分别为4.028、3.014、3.345、7.111、7.383。表明种植的青菜、芥菜、白菜、芹菜和萝卜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风险。结论:可以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皮革工业区 蔬菜 内梅罗综合指数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微波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综合水质指数法分析黄河水质演变特征 被引量:20
7
作者 孙艺珂 王琳 祁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8-81,87,共5页
为评价黄河干流水质状况,以水污染指数WPI为分项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赋权,同时引入改进内梅罗指数法,建立了改进的综合水质指数法。以黄河干流7个监测断面2004—2016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改进的综合水质指数法分析黄河流域水... 为评价黄河干流水质状况,以水污染指数WPI为分项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赋权,同时引入改进内梅罗指数法,建立了改进的综合水质指数法。以黄河干流7个监测断面2004—2016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改进的综合水质指数法分析黄河流域水质的总体污染状况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河干流水质总体较好,达Ⅲ类水标准的占90.93%,水质类别为优;干流Ⅰ~Ⅲ类水体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水体污染程度降低,水质呈改善趋势;从空间变化来看,乌海海勃湾断面、包头画匠营子断面污染最为严重,最重污染因子为NH_3-N,上游和下游地区水质状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综合水质指数 水污染指数 主成分分析 赋权 改进内梅罗指数 黄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白林场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林武 蓝坚 +6 位作者 林婧 梁春晓 陈春明 尤广怀 朱柳霏 邓楠楠 邓小军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3期291-296,共6页
为了解广西国有博白林场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林地的肥力状况,以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和有效铁等指标为基础,采用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对不同层次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 为了解广西国有博白林场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林地的肥力状况,以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和有效铁等指标为基础,采用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对不同层次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总体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为4.90%~105.84%,A层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为5.88%~141.85%,B层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为4.36%~98.49%,除pH值变异系数较小外,其他指标的变异系数均较大。总体上,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8.38 g/kg、0.89 g/kg、0.27 g/kg、2.07 mg/kg和36.63 mg/kg,均处于贫或极贫水平;微量元素中,有效铁的平均含量为130.32mg/kg,达到极富水平,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硼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7、0.55和0.21 mg/kg,均处于贫或极贫状态;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0.73,肥力等级为Ⅲ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学 内梅罗指数 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的农田耕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29
9
作者 常瑛 李彦荣 +2 位作者 施志国 张英英 王军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9期63-67,80,共6页
为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石羊河流域武威平原区农田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和测定了67个样点中重金属Cr、Ni、Cu、Cd、Pb、As、Hg的含量,在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总量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以国标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甘肃省... 为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石羊河流域武威平原区农田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和测定了67个样点中重金属Cr、Ni、Cu、Cd、Pb、As、Hg的含量,在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总量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以国标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甘肃省土壤背景值为参评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武威平原区农田耕层土壤中重金属Cd、Hg、Pb、Cr、Cu、As、Ni的含量,参比国标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超标率为0,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36,所有样点均处于安全无污染水平。参比甘肃省土壤背景值,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2.16,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分别占56.7%、28.4%和14.9%;Cd、Hg污染最严重,平均含量分别达0.19、0.04mg/kg,分别是甘肃省土壤背景值的2.24倍和2.34倍,超标率分别达100.0%和92.54%,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别达4.12和5.94,为重度污染;其余的Pb、Cr、Cu、As、Ni为轻度污染,超标率分别为56.72%、56.72%、53.73%、52.24%和4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平原区 农田 重金属 污染 评价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的改进尼梅罗指数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骆茂林 罗欢 +2 位作者 李中阳 张金林 张强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86,98,共5页
针对传统尼梅罗指数法中单项组分评分值Fi不连续,以及过分突出各单项组分最大评分值Fmax的问题,以熵权法和二项系数法组合赋权的方式对尼梅罗指数法进行改进,并以彭州川西气田部分水质检测结果为基础进行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 针对传统尼梅罗指数法中单项组分评分值Fi不连续,以及过分突出各单项组分最大评分值Fmax的问题,以熵权法和二项系数法组合赋权的方式对尼梅罗指数法进行改进,并以彭州川西气田部分水质检测结果为基础进行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尼梅罗指数法解决了传统方法中Fi值不连续和过分突出Fmax的问题,评价结果符合实际且在5个水质级别中的分布更加连续、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赋权 梅罗指数 熵权 二项系数 地下水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肥料与有机肥配施提升咖啡土壤肥力质量的综合评价
11
作者 饶蔚蓝 杨彬 汤利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71,共10页
咖啡是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产业。为准确评价新型矿物肥料(主要成分K_(2)SO_(4)·MgSO_(4)·2CaSO_(4)·2H_(2)O)及其配施有机肥对咖啡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探究咖啡土壤质量提升与优质咖啡增产增效的绿色施肥技术。... 咖啡是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产业。为准确评价新型矿物肥料(主要成分K_(2)SO_(4)·MgSO_(4)·2CaSO_(4)·2H_(2)O)及其配施有机肥对咖啡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探究咖啡土壤质量提升与优质咖啡增产增效的绿色施肥技术。以连续6年的田间小区定位试验为基础,采用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不施肥(CK)、2种当地常规施肥(硫酸钾型SOP、氯化钾型MOP)、矿物钾型(POLY)、矿物肥料配施有机肥(POF)共5个处理的咖啡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探讨矿物肥料及其配施有机肥对咖啡土壤肥力质量和咖啡提质增效的作用。结果表明,矿物肥料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咖啡鲜果经济性状、产量可持续性与产量稳定性,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土壤肥力质量。与常规施肥SOP和MOP处理相比,POLY和POF处理咖啡鲜果产量平均分别提高14.2%和38.22%,而POF处理较POLY处理显著提高17.98%。相较SOP处理,POLY和POF处理的咖啡产量可持续性分别显著提高5.28%和4.80%,产量稳定性分别显著提高52.55%和46.08%。在3种评价方法下,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IFI)均表现为POF>POLY>MOP>SOP>CK,POLY和POF处理较SOP和MOP处理分别提高13.57%~32.15%和34.09%~54.03%。POF处理的内样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的IFI较POLY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5.50%、18.04%、259.17%。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表明,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机质及碱解氮含量是影响咖啡鲜果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其解释率分别为9.14%、9.06%、7.98%及7.55%。矿物肥料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及土壤pH,显著提高土壤肥力质量,且在提高咖啡鲜果产量的同时维持较高的产量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矿物肥料 有机肥 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 内梅罗指数 模糊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牟定腐乳原料主产区土壤养分特征及综合肥力评价
12
作者 杨明龙 张龙 +2 位作者 黄加忠 白平雁 王炳军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45-56,共12页
【目的】探明滇中牟定腐乳原料主产区土壤养分特征,并进行土壤综合肥力评价,为耕地土壤的科学开发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共和镇农耕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有机质、氮、磷、钾等10种土... 【目的】探明滇中牟定腐乳原料主产区土壤养分特征,并进行土壤综合肥力评价,为耕地土壤的科学开发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共和镇农耕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有机质、氮、磷、钾等10种土壤养分指标含量,对其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修正内梅罗指数法进行土壤综合肥力评价。【结果】牟定县共和镇农耕区土壤pH为5.78,是土壤背景值的0.72倍,且pH的养分丰缺等级以Ⅳ级和Ⅴ级为主,占比之和达75.89%,呈弱酸性;与中国土壤背景值比,有机质和氮呈显著富集状态;硼和铜呈富集状态;磷、钾、锌和锗差异不明显;硒呈相对缺乏状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层土壤养分的含量均存在差异,其分布受地质背景控制明显,普遍以耕地(水田、旱地)土壤的养分含量较高;除硒外,其余元素的养分丰缺等级均以Ⅰ级和Ⅱ级或Ⅲ级和Ⅳ级为主。土壤养分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有机质与氮、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氮与磷、铜、锌和pH呈显著正相关(P<0.05),磷与锌呈显著正相关(P<0.05),钾与锌、硼、铜、锗呈显著正相关(P<0.05);pH除与硒呈弱的负相关外,与其他元素呈不同程度正相关,但与锗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综合肥力指数(P综)为0.37~2.22,平均值为1.20,整体达较肥沃水平。其中,属Ⅰ级的面积占比为1.44%,零星分布于徐家、周刘陈、龙马池和散花洞等地;Ⅱ级和Ⅲ级占比分别为51.22%和43.74%,广泛分布于除中部下村和西部伍家窑外的区域;Ⅳ级占比为3.59%,主要分布于中部下村-伍家窑一带。【结论】滇中牟定共和镇农耕区土壤pH为5.78,呈弱酸性;P综平均值为1.20,整体达较肥沃水平,属Ⅰ级和Ⅱ级肥力水平的面积占比之和达53.66%,适宜大面积、规模化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养分特征 综合肥力 修正内梅罗指数 腐乳主产区 牟定 滇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中指标权重和算法的优选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院 寇文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67,共4页
以位于永定河东岸某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监测井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中的超标法和聚类权法确定了水质评价指标的权重矩阵,结合相乘相加法、相乘取大法、取小相加法和取小取大法进行了权重与隶属度的模糊运算,与内梅罗... 以位于永定河东岸某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监测井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中的超标法和聚类权法确定了水质评价指标的权重矩阵,结合相乘相加法、相乘取大法、取小相加法和取小取大法进行了权重与隶属度的模糊运算,与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单因子评价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超标法和聚类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值均具有合理性;模糊运算中相乘相加法和相乘取大法重复考虑了污染物的浓度,结果不甚合理;取小相加法和取小取大法去除了隶属度和权重指标中的重复因素,分别削弱和突出了极值的作用,结果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梅罗指数评价 单因子评价 超标 聚类权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 指标权重 地下水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提升植烟土壤肥力质量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余顺平 熊于斌 +3 位作者 廖涛 张诗卿 汤利 李少明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为准确评价连续多年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料对烤烟产量及植烟土壤综合肥力质量的影响,探究植烟土壤质量提升与烤烟绿色优质协同的化肥减量有机替代技术。以长期定位试验的第7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对不... 为准确评价连续多年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料对烤烟产量及植烟土壤综合肥力质量的影响,探究植烟土壤质量提升与烤烟绿色优质协同的化肥减量有机替代技术。以长期定位试验的第7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对不施肥(CK)、当地推荐常规施肥(100%化肥,CF)、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OF)和配施生物有机肥(BIO)4个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随机森林回归分析,探讨各土壤单项肥力指标对烤烟产量的解释度。结果表明,在连续7年化肥减量20%条件下,配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均能降低烤烟青枯病和黑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烤烟经济性状、产量可持续性与稳定性,提高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肥力综合质量。随机森林分析表明,植烟土壤有效磷、碱解氮、全氮是影响烤烟产量的决定因素,其解释率分别为19.66%、15.38%、12.07%。在3种评价方法下,植烟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值均表现为BIO>OF>CF>CK,BIO和OF处理较CF处理分别提高23.03%~31.75%和4.92%~7.94%。3种评价方法的IFI值与烤烟相对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内梅罗指数法(0.884)>因子分析法(0.867)>相关系数法(0.747)。因此,连续多年化肥减量配施不同有机肥具有提高植烟土壤综合肥力质量和烤烟产量及质量的持续效应,且以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的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 植烟土壤综合肥力质量评价 内梅罗指数 因子分析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质指数法在峡江水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15
作者 李慧明 候林丽 徐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2-36,87,共6页
应用单因子评价法、均值综合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选取库区8个监测断面,对比分析2010~2019年库区水质质量状况及趋势变化。评价结果表明:工程运行影响了原有河流径流模式及水文情势,对水质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明显,库区水质整体... 应用单因子评价法、均值综合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选取库区8个监测断面,对比分析2010~2019年库区水质质量状况及趋势变化。评价结果表明:工程运行影响了原有河流径流模式及水文情势,对水质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明显,库区水质整体较好,虽略有下降,但仍在目标管理范围内;7个主要污染因子中,氨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3个指标呈明显上升趋势,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砷、氟化物4个指标趋势不明显或呈下降趋势;氮、磷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库区本底值影响,受自然径流量和人为的影响因素干扰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单因子评价 均值综合污染指数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线性回归方 峡江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支流陕西段渭河流域沿岸农业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姜彬 尹涵 +3 位作者 李春雨 万春阳 李家鑫 李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7-397,共11页
农业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是黄河支流陕西段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该文以黄河支流陕西段渭河流域沿岸农业土壤为研究区域,采集陕西段渭河流域沿岸地区13个代表性地点的农业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 农业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是黄河支流陕西段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该文以黄河支流陕西段渭河流域沿岸农业土壤为研究区域,采集陕西段渭河流域沿岸地区13个代表性地点的农业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全钾、速效钾、全磷、有效磷、全氮共8个理化肥力指标,以及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3个生物肥力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计算出该地区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二者相互验证,获得该地区土壤肥力质量状况。分析测试结果表明:(1)该地区土壤pH普遍较高,均值为7.99,呈弱碱性;有机质含量均值为17.295 g/kg;全钾、全磷和全氮均值为6.17 g/kg、1.06 g/kg和1.27 g/kg;速效钾和有效磷的含量均值为133.46 mg/kg、16.02 mg/kg。(2)对陕西段渭河土壤整体综合肥力评价的结果,主成分分析法的平均综合肥力得分为-0.0015,内梅罗指数法的平均综合肥力得分为1.342。依据主成分分析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评价的标准,表明陕西段渭河流域沿岸农业土壤综合肥力为中等水平,土壤中养分含量适中,能满足一般农作物的生长需求,适宜作为普通农田的种植基地。(3)肥力影响因素主要为干旱的气候和所处地理位置,人为因素次之。研究结果可促进渭河流域农业土壤资源利用,对于保障陕西省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农业土壤调查 主成分分析 内梅罗指数 肥力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栗水河水质评价与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章艳红 方梦婷 +1 位作者 武晋玄 刘斌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470-476,共7页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上栗县栗水河进行了水质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区水质时空特征为:确定了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和总氮三个主要水质污染指标,超标率分别为66.7%,66.7%和33.3%;时间尺度...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上栗县栗水河进行了水质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区水质时空特征为:确定了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和总氮三个主要水质污染指标,超标率分别为66.7%,66.7%和33.3%;时间尺度上水质情况3月最好,9月次之,6月最差;空间尺度上水质情况未表现出明显差异性。三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在总体趋势上与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相符,不同评价方法的水质级别占比略有差别,其中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优于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较科学合理地判定了河流水质等级,更贴近实际水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单因子评价 内梅罗指数 栗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九龙山不同林分土壤肥力诊断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28
18
作者 张连金 赖光辉 +2 位作者 孙长忠 辛学兵 孔庆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以北京九龙山辖区13种林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土壤p 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等肥力指标,按照不同林分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诊断,并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p H值呈弱酸... 以北京九龙山辖区13种林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土壤p 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等肥力指标,按照不同林分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诊断,并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p H值呈弱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其中有约一半的林分处于Ⅰ级,但土壤全氮与有效磷含量较低,几乎所有林分都处于Ⅲ级和Ⅳ级,土壤速效钾与碱解氮含量中等偏下,几乎所有林分都处于Ⅱ级和Ⅲ级;土壤综合肥力系数(Pj)变幅为0.87~1.85,平均为1.20±0.30,其中肥力属于一般(0.9<Pj<1.8)林分占总林分的76.29%,白蜡丁香混交林土壤肥力系数较高,而樟子松纯林和白蜡与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的肥力系数较低,表明九龙山林分土壤肥力总体处于一般水平,且土壤有效磷和全氮含量是影响综合肥力系数的主要指标,因此,在加强林地土壤的改良方面,提高土壤有效磷和全氮含量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山 林分类型 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别差法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筛选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郇环 廉新颖 +2 位作者 杨昱 贾永锋 姜永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2-410,共9页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地下水污染防控和水环境管理的基础.不同评价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评价结果,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至关重要.目前,缺乏科学、客观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筛选技术.基于此,以洛阳市为例,采用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地下水污染防控和水环境管理的基础.不同评价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评价结果,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至关重要.目前,缺乏科学、客观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筛选技术.基于此,以洛阳市为例,采用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基于免疫进化算法优化的普适法(简称"普适法") 3种方法开展地下水水质评价,通过建立级别差方法,定量筛选最适用评价方法.结果表明:①模糊综合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普适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普适法-内梅罗指数法3种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的级别差小于0的比例占比分别为34.62%、19.24%和46.16%,大于0的占比分别为19.23%、23.07%和26.92%,因此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得到的地下水水质级别<普适法评价得到的地下水水质级别<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得到的地下水水质级别.②模糊综合评价法最适用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采用该方法评价得到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分为优良(Ⅰ类)、良好(Ⅱ类)、较好(Ⅲ类)、较差(Ⅳ类)和极差(Ⅴ类) 5类(参照GB/T 14848—2018《地下水质量标准》),以良好和较好水质为主,造成地下水水质较差的组分主要为CODMn、总硬度、硝酸盐和汞.研究显示,级别差法可作为定量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筛选技术,能够为地下水水质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质评价 内梅罗指数 模糊综合评价 普适 级别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评价喀斯特煤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比较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品祯 贾亚琪 +3 位作者 程志飞 杨珍 杜启露 吴迪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1-378,共8页
采用TCLP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嵌入I_(geo)综合污染指数法等方法对贵州织金县某煤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进行评价。土壤中Cd、Cr、Cu、Ni、Hg和Zn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79~2.08 mg·kg^(-1)、144.20~464.40 mg·kg^(-1)、91.6... 采用TCLP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嵌入I_(geo)综合污染指数法等方法对贵州织金县某煤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进行评价。土壤中Cd、Cr、Cu、Ni、Hg和Zn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79~2.08 mg·kg^(-1)、144.20~464.40 mg·kg^(-1)、91.63~187.50 mg·kg^(-1)、48.13~104.47 mg·kg^(-1)、0.14~2.33 mg·kg^(-1)、144.35~265.89 mg·kg^(-1),所有土壤样点的Cd、Cr、Cu和Ni含量均已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部分土壤样点的Hg和Zn含量超过二级标准。TCLP法评价结果所有土壤样点均未受到重金属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为农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处于安全水平;嵌入Igeo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90%的土壤达到中度污染以上,其中65%的土壤处于中度污染,25%的土壤受到中度至重度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表明,所有土壤样点重金属均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针对不同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情况,在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时,应根据评价目标的差异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土壤重金属 TCLP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嵌入Igeo综合污染指数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