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宪法修正案技术的反思与重述 被引量:3
1
作者 屠振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120,共11页
1988年以来,我国的修宪方式一直被称为宪法修正案技术,却常被质疑为名不副实。其原因在于,我国宪法修正案不像美国宪法修正案那样“保持宪法原文不变”。事实上,中美两国采取宪法修正案技术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宪法秩序的稳定,而不... 1988年以来,我国的修宪方式一直被称为宪法修正案技术,却常被质疑为名不副实。其原因在于,我国宪法修正案不像美国宪法修正案那样“保持宪法原文不变”。事实上,中美两国采取宪法修正案技术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宪法秩序的稳定,而不是为了保持宪法原文的不变。宪法修正案技术的实质就在于,它代表了一种对宪法秩序影响较小的低强度修宪方式。尽管我国宪法修正案技术在实践形式上采取了一些独特的做法,如其通过方式不是“逐条表决”而是一揽子通过,其表述方式不是独立条款式的而是决议式的,然而,就本质而言,这些带有差异的实践形式只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为实现宪法稳定所采取的不同技术方案。多年的修宪实践证明,我国的宪法修正案技术是维护宪法稳定的重要手段,其对修宪内容在实质意义、结构形式以及效力范围上形成了明确的规范意义,正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体现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修宪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宪方式 宪法修正案 宪法原文 宪法稳定 宪法修正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宪法实施保障机制的几个问题
2
作者 王才松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6期1-5,共5页
党的十三大以来,法学界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探讨中,宪法实施保障问题是其中的“热点”之一,这反映了下述的客观事实和要求,即:由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决定,必须广泛而切实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调动全国人... 党的十三大以来,法学界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探讨中,宪法实施保障问题是其中的“热点”之一,这反映了下述的客观事实和要求,即:由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决定,必须广泛而切实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调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健康而快速地发展。而为了实现上述要求,关键之一不仅要制定出一部真正体现人民民主权利的好宪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实施保障 保障机制 宪法序言 宪法意识 法制建设 宪法委员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保障问题 监督保障 修宪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