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流域生态修复过程中不同森林植被土壤入渗与贮水特征 被引量:147
1
作者 刘霞 张光灿 +2 位作者 李雪蕾 邢先双 赵玫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共5页
在山东省邹城市刘庄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内,对9种森林植被类型的土壤入渗和土壤贮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各种森林植被都具有明显的改良土壤水文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入渗和贮水能力的作用,混交林的土壤入渗和贮水能力明显大... 在山东省邹城市刘庄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内,对9种森林植被类型的土壤入渗和土壤贮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各种森林植被都具有明显的改良土壤水文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入渗和贮水能力的作用,混交林的土壤入渗和贮水能力明显大于单纯林,单纯林的土壤饱和贮水量和土壤稳定入渗率分别比荒草坡地高33%和142%,而混交林的分别比荒草坡地高54%和358%。②各种森林植被对土壤(非毛管)滞留贮水功能的改善程度大于对土壤(毛管)吸持贮水功能的改善,混交林的土壤(毛管)最大吸持贮水量比荒草坡地高37%,而平均土壤(非毛管)最大滞留贮水量比荒草坡地高89%。③霍顿(Horton)入渗模型和通用经验入渗模型都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地区各种森林植被的土壤入渗过程,但菲利浦(Philip)模型对入渗过程的拟合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生态修复过程 森林植被 土壤入渗 贮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肌调节因子MyoD与myogenin在肌肉损伤修复过程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0
2
作者 曾缨 张成 +5 位作者 刘克玄 李才明 冯善伟 李群 柳太云 黄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成肌调节因子MyoD与myogenin在肌肉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方法用盐酸布比卡因局部注射制作肌肉损伤模型,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取腓肠肌行冰冻切片,HE染色显示损伤肌肉的病理变化,用SABC法检测MyoD与myogenin的表达。结果Myo... 目的探讨成肌调节因子MyoD与myogenin在肌肉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方法用盐酸布比卡因局部注射制作肌肉损伤模型,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取腓肠肌行冰冻切片,HE染色显示损伤肌肉的病理变化,用SABC法检测MyoD与myogenin的表达。结果MyoD在肌肉损伤后18 h开始表达,48 h达高峰;myogenin在肌肉损伤后24 h开始表达,72 h达高峰。结论MyoD与myogenin在肌肉损伤后的再生修复过程中起作用,可作为鉴定肌肉前体细胞和反映肌肉再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肌调节因子 MYOD MYOGENIN 肌肉损伤 修复过程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近地面大气气态污染物含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孝飞 邓绍坡 +1 位作者 龙涛 黄耀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1-487,共7页
[目的]研究农药污染场地修复施工过程中大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变化,揭示其主要影响因子和变化规律,为农药类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的大气二次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典型农药化工类退役场地土壤修复工程为依托,基于对场地土壤污染和... [目的]研究农药污染场地修复施工过程中大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变化,揭示其主要影响因子和变化规律,为农药类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的大气二次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典型农药化工类退役场地土壤修复工程为依托,基于对场地土壤污染和修复施工工程的综合分析,在整个施工期间,对场地大气进行采样检测,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场地大气中气态污染物的组成和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场地大气中主要气态污染物包括苯乙烯、甲苯、乙苯、二氟二氯甲烷、氯仿、1,4-二氯苯、1,3-二氯苯、氯代甲苯、环己烷、乙酸乙酯、2-丁酮和二硫化碳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场地大气气态污染物含量在修复后期(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明显高于修复前期(2014年1—6月)。[结论]修复施工期内污染土壤的开挖量是影响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关键因子,阶段开挖土方量对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尤为显著,开挖土方量越大,污染物浓度越高;气温和风速也是影响污染物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气温越高,风速越小,污染物浓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场地 修复过程 气态污染物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泥环的变形套管修复过程实验 被引量:5
4
作者 邓宽海 刘婉颖 +3 位作者 孙永兴 曾德智 林盺盺 林元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3-78,共6页
油气田现场经常凭经验确定旋压整形器修复变形套管所需的修复力和扭矩,而不合理的整形力或扭矩容易造成变形套管和周围水泥环的二次损伤及卡钻事故。为此,在YAW-200压力试验机上分别制作了无水泥环(水泥环完全损伤)、水泥环部分损伤和... 油气田现场经常凭经验确定旋压整形器修复变形套管所需的修复力和扭矩,而不合理的整形力或扭矩容易造成变形套管和周围水泥环的二次损伤及卡钻事故。为此,在YAW-200压力试验机上分别制作了无水泥环(水泥环完全损伤)、水泥环部分损伤和水泥环未损伤等3种类型的P110SS变形套管,并采用?126 mm和?133 mm的2种旋压整形器对3种变形套管进行整形测试,得到了变形套管整形所需的整形力和修复扭矩、变形套管回弹量的测试数据。实验结果表明:(1)修复过程中整形力与扭矩整形时间的关系密切——弹性变形阶段,随修复时间增加环向应变呈线性增加,整形力和扭矩早期呈缓慢增加后期保持不变,塑性变形阶段套管开始屈服,随修复时间增加环向应变呈非线性增加,整形力和扭矩急剧降低,直到整形工具通过变形套管,直到整形力和扭矩降低到最低为止;(2)修复后的回弹量不可避免且较大(2.90~3.04 mm),表明水泥环的损伤程度对变形套管的修复具有较大影响;(3)水泥环未损伤的变形套管修复所需机械载荷大于水泥环部分损伤变形套管所需机械载荷,带水泥环变形套管修复所需机械载荷大于无水泥环变形套管所需的机械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泥环的变形套管 修复过程 旋压整形器 整形测试 整形力 扭矩整形时间 回弹量 机械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潋水河流域生态修复过程中土壤速效钾的时空变异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娟 张世熔 +2 位作者 孙波 赵其国 肖鹏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8-92,共5页
采用基于GIS普通克里格法和概率克里格法分析江西潋水河流域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潋水河流域样点间表层(0~30cm)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由1981年的(134 8±89 7)mg/kg降低到2002年的(131 9±97 6)mg/kg,平均降... 采用基于GIS普通克里格法和概率克里格法分析江西潋水河流域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潋水河流域样点间表层(0~30cm)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由1981年的(134 8±89 7)mg/kg降低到2002年的(131 9±97 6)mg/kg,平均降低了2 15%。尽管经过近21年的生态修复,样点间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总体上下降不多,但因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修复工程实施的差异,占流域面积60 63%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减少,仅占39 37%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分级统计表明,1981年速效钾含量水平在50~100mg/kg,100~150mg/kg,150~200mg/kg和>200mg/kg的土壤分别占流域面积的10 35%,75 31%,11 78%和2 56%,而2002年则相应为30 75%,49 31%,16 60%和3 31%。该流域土壤速效钾在≤100mg/kg,≤120mg/kg和>150mg/kg含量水平下的几何平均概率分别由1981年的0 453,0 566和0 327变为2002年的0 523,0 611和0 292。从贮量变化上看,21年间潋水河流域内表层土壤速效钾贮量从1981年的2 48×104t变为2002年的2 30×104t,下降了1875 35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潋水河流域 生态修复过程 土壤速效钾 时空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腰神经根损伤后PGP_(9.5)在运动终板再生修复过程中的形态表现 被引量:5
6
作者 周重建 施杞 +3 位作者 王拥军 沈培芝 刘梅 徐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72-275,共4页
目的 研究腰神经根损伤后 ,神经肌肉接头部神经再支配过程中的形态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激光共聚焦 (Confocallaserscaningmicroscopy)技术 ,使用多克隆蛋白基因产物 (PGP9 5)作为神经原标记 ,观察了大鼠L5神经根受压后... 目的 研究腰神经根损伤后 ,神经肌肉接头部神经再支配过程中的形态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激光共聚焦 (Confocallaserscaningmicroscopy)技术 ,使用多克隆蛋白基因产物 (PGP9 5)作为神经原标记 ,观察了大鼠L5神经根受压后 10、2 0、30和 6 0d比目鱼肌神经肌肉接头部末梢神经变性及再生修复过程 ,运用α bungarotoxin(α BTX)萤光结合剂显示运动终板 ,NIH技术测定末梢神经与运动终板重叠面积。结果 肌肉失神经支配后 10天 ,神经肌肉接头部末梢神经大幅度消失 ,运动终板形态结构紊乱 ,随着神经再支配的进行 ,通过末梢外突起的延伸并与邻近的运动终板相连 (终板间连接 ) ,在神经肌肉接合部形成一个多神经支配复杂的制作过程。结论 神经再生修复过程中 ,神经纤维与后突触受体区域的变化有一个时空关系 ,同时PGP9 5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结合激光共聚焦在正常与再生的神经肌肉接合部 ,能清晰地显示精致的神经末梢 ,因此 ,PGP9 5抗体可用于研究各种不同情况下肌肉神经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神经根损伤 PGP9.5 运动终板再生修复过程 形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设备零件缺陷激光熔覆修复过程温度场模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晓春 杨洪涛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7-261,共5页
温度场是决定机电设备零件缺陷激光熔覆修复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提升激光熔覆修复质量,提出机电设备零件缺陷激光熔覆修复过程温度场模拟方法。建立机电设备零件物理模型,根据该模型分析不同路径下的激光熔覆扫描过程,确立物理模型的信... 温度场是决定机电设备零件缺陷激光熔覆修复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提升激光熔覆修复质量,提出机电设备零件缺陷激光熔覆修复过程温度场模拟方法。建立机电设备零件物理模型,根据该模型分析不同路径下的激光熔覆扫描过程,确立物理模型的信息参数。对物理模型实行网格划分,获取机电设备零件缺陷在修复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根据分析结果和物理模型对不同搭接率条件下机电设备零件缺陷激光熔覆修复温度场数值进行模拟,依据模拟结果实现激光熔覆修复,以此进一步提升机电设备零件缺陷激光熔覆修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设备零件缺陷 激光熔覆修复过程 温度场模拟 搭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超高速静音数控冲床故障的修复过程
8
作者 刘绪军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数控冲床 超高速 修复过程 静音 机床控制系统 故障 伺服液压 株式会社 VEC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超声研究子宫内膜切除术后子宫修复的过程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丹 李燕东 +2 位作者 马彦 夏恩兰 刘玉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观察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后子宫创面修复过程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研究组为35例行TCRE术的患者,在术后1、3、6个月及1年超声随访。观察子宫及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照组为34例月经周期正常的育龄妇女。结果:子宫... 目的:探讨超声在观察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后子宫创面修复过程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研究组为35例行TCRE术的患者,在术后1、3、6个月及1年超声随访。观察子宫及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照组为34例月经周期正常的育龄妇女。结果:子宫大小、子宫修复层厚径及修复层血管的阻力指数在术后呈现下降、上升、再下降的规律性变化;术后3个月,子宫大小及修复层厚度测值最大,修复层动脉的阻力指数增高的例数最多;术后1年,修复层厚度与对照组增殖期内膜厚度接近,修复层动脉的阻力指数与对照组相同。结论:超声对TCRE术后子宫修复过程的观察为临床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术后 超声研究 子宫内膜切除术 子宫血流动力学 阻力指数 修复过程 TCRE 子宫大小 对照组 应用价值 超声随访 育龄妇女 月经周期 内膜厚度 规律性 增殖期 影像学 下降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生物膜自修复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10
作者 王晓玲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1-201,共1页
自修复是生物体生存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多细胞和单细胞生物的内在能力。本课题组最新的实验发现,作为细菌存在方式的细菌生物膜可以通过自我修复来抵抗伤害。但无论从微观单细胞到细观细胞群再到宏观生物膜尺度,自修复的机理都不清楚。... 自修复是生物体生存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多细胞和单细胞生物的内在能力。本课题组最新的实验发现,作为细菌存在方式的细菌生物膜可以通过自我修复来抵抗伤害。但无论从微观单细胞到细观细胞群再到宏观生物膜尺度,自修复的机理都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宽场荧光立体显微镜在时空上观测生物膜自修复过程,通过三色荧光标记菌株获得主要基因表现型细胞的分布、细胞的分化和运动规律。实验发现,细菌生物膜上切口的愈合过程取决于切口的几何形状(如其位置或方向)、细菌生物膜本身(如年龄)、培养基底的性质(如其硬度)。此外,沿切口的愈合率是不均匀的,最大愈合率可达260μm/h,是生物膜水平生长速度的3倍。切口不会改变生物膜的圆形生长。表型进化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切割延迟了细菌的分化;运动细胞感知切口并移动到切口区域,而只有当切口区域中有足够的基质产生细胞时,切口才会愈合。基于实验分析获得修复速度和褶皱结构在修复过程中的演化规律。通过比较正常细菌生物膜和损伤生物膜的生长,进一步进行多尺度建模和仿真,揭示细菌生物膜对伤害如何响应和反馈,进而如何进行自我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立体显微镜 自我修复 多尺度建模 修复 修复过程 愈合过程 几何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档案修复中的顺序整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一珺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64,共1页
民国档案修复过程中,档案一般会先由整理人员整理编页后再交由修复人员修复。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破损严重的档案粘黏、板结在一起,或是破碎成许多碎片,根本不能翻动,因此无法编页。对于此类档案,一般是先修复,后编页。而在修复过程中,... 民国档案修复过程中,档案一般会先由整理人员整理编页后再交由修复人员修复。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破损严重的档案粘黏、板结在一起,或是破碎成许多碎片,根本不能翻动,因此无法编页。对于此类档案,一般是先修复,后编页。而在修复过程中,为保证档案尽量不被破坏,保留住完整信息,会打乱顺序对档案进行剥离,然后修复档案。修复完成后,如何重新理顺档案的先后顺序,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内容的连贯性,是修复人员必备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备技能 修复过程 民国档案 档案修复 实际操作 连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修复中Schwann细胞与轴突间作用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巧莲 秦建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关键词 SCHWANN细胞 轴突生长 修复过程 分子机制 周围神经 间作 神经营养因子 分裂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基因ZFP580参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祥艳 张文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89-1989,共1页
关键词 ZFP580 大鼠 锌指 再灌注 细胞保护作用 免疫组化分析 左旋精氨酸 修复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件修复工艺的选择原则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艳 孟俊焕 李丽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6年第4期112-113,共2页
对于—个损坏的零件,可能有几种修复工艺可供选择,究竟选用哪一种较为合适,这是在修理前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具体零件的修复过程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工艺合理、经济性好、生产可行。在应用这一原则时要对具体情... 对于—个损坏的零件,可能有几种修复工艺可供选择,究竟选用哪一种较为合适,这是在修理前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具体零件的修复过程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工艺合理、经济性好、生产可行。在应用这一原则时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工艺 零件 修复过程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合异种骨修复兔尺骨缺损的研究
15
作者 刘林 陈志信 王宏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4-97,共4页
经手术造成兔尺骨骨缺损 ,缺损区植入重组合异种骨 ,通过 X线、大体解剖学及组织学检查观察修复过程来研究重组合异种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 .结果是植入的重组合异种骨与受骨床充分整合并完全修复骨缺损 .说明此重组合异种骨为一理想的自... 经手术造成兔尺骨骨缺损 ,缺损区植入重组合异种骨 ,通过 X线、大体解剖学及组织学检查观察修复过程来研究重组合异种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 .结果是植入的重组合异种骨与受骨床充分整合并完全修复骨缺损 .说明此重组合异种骨为一理想的自体骨替代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合 异种骨 修复能力 自体骨替代物 修复过程 兔尺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特异性microRNA-206在骨骼肌卫星细胞再生过程中的表达
16
作者 于新凯 左群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3-925,915,共4页
尽管运动性骨骼肌损伤(Exercise—induced Skeletal Muscle Injunr)和修复一直是运动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骨骼肌损伤后再生修复过程中的许多机制性问题并未解决。卫星细胞的发现推动了骨骼肌再生研究的飞速发展。现已证实... 尽管运动性骨骼肌损伤(Exercise—induced Skeletal Muscle Injunr)和修复一直是运动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骨骼肌损伤后再生修复过程中的许多机制性问题并未解决。卫星细胞的发现推动了骨骼肌再生研究的飞速发展。现已证实.所有哺乳动物的骨骼肌都具有再生能力.卫星细胞是肌肉损伤后功能修复的唯一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卫星细胞 再生过程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 特异性 修复过程 骨骼肌再生 功能修复 肌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颧种植理论与临床》出版发行
17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74,共1页
书籍名称:颧种植理论与临床主编:吴轶群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0月内容简介:本书在上海九院颧种植团队近20年经验的基础上,从颧种植体概述、解剖知识等开始至外科技术,再到修复、并发症,对颧种植技术的基础和临床知识进... 书籍名称:颧种植理论与临床主编:吴轶群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0月内容简介:本书在上海九院颧种植团队近20年经验的基础上,从颧种植体概述、解剖知识等开始至外科技术,再到修复、并发症,对颧种植技术的基础和临床知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同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颧种植案例,图文并茂,对手术步骤、修复过程等内容进行详细展示,对于口腔种植医生具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知识 临床知识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口腔种植 颧种植 理论与临床 出版发行 修复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修复中胶原Ⅰ的表达和胰腺细胞的修复
18
作者 张春霞 李非 +2 位作者 张雁 张淑文 崔叶青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修复中胶原Ⅰ的表达和胰腺细胞的修复。方法 将NIHswiss小鼠分为2 组:盐水对照组和急性胰腺炎组。急性胰腺炎诱导采用蛙皮素腹腔注射,用常规病理评价胰腺的炎症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胶原Ⅰ的表达;流式细...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修复中胶原Ⅰ的表达和胰腺细胞的修复。方法 将NIHswiss小鼠分为2 组:盐水对照组和急性胰腺炎组。急性胰腺炎诱导采用蛙皮素腹腔注射,用常规病理评价胰腺的炎症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胶原Ⅰ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生状态。结果 蛙皮素腹腔注射可诱导小鼠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组小鼠诱导后8 h胰腺组织损伤最严重,至第7天时组织损伤基本恢复正常。AP时胶原Ⅰ的表达增强。AP诱导后细胞增生状态分3个时期:早期的增生活跃期、中期的增生抑制期和后期的高增生状态。结论 AP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机体可自行修复损伤。AP机体修复过程中,纤维化修复占重要地位,胶原Ⅰ表达升高;胰腺细胞增生在修复中也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胰腺细胞 胶原Ⅰ 急性胰腺炎(AP)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 细胞增生 腹腔注射 组织损伤 自限性疾病 炎症程度 表达增强 增生抑制 自行修复 修复过程 蛙皮素 对照组 小鼠 状态 活跃期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图像修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卫波 邢永康 石杨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8期217-223,共7页
针对结构图像修复中修复质量和时间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理论和蚕食控制的快速修复方法。该方法以待修复区域的已知邻域信息为基础,采用基于均值生成时序的单因子系统云灰色预测模型SCGMmv(1,1),挖掘不同方向灰度序列的变化... 针对结构图像修复中修复质量和时间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理论和蚕食控制的快速修复方法。该方法以待修复区域的已知邻域信息为基础,采用基于均值生成时序的单因子系统云灰色预测模型SCGMmv(1,1),挖掘不同方向灰度序列的变化趋势,对单个未知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行预测,并在修复过程中模仿蚕食桑叶对填充顺序进行控制,在保证边缘结构修复质量基础上,避免了复杂的修复优先级计算。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不仅能有效延伸边缘和平滑区域的拓扑结构,而且能满足实时性要求,获得了较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修复 灰色预测 修复过程 偏微分方程 SCGMmv(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污染土地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概述
20
作者 张瑞华 吴洋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837-,共1页
现代人类的大规模生产活动造成了许多地区土壤中元素砷的富集。在修复砷污染的土地时,常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生物修复方法相对于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方法,其投资较少,对土地结构保护较好,修复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现代人类的大规模生产活动造成了许多地区土壤中元素砷的富集。在修复砷污染的土地时,常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生物修复方法相对于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方法,其投资较少,对土地结构保护较好,修复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林春梅,2008)。因此在治理砷污染的土地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污染 生物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 物理修复 生物方法 修复过程 植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 二次污染 结构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