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淮南典型资源枯竭矿区生态系统碳增汇修复模式研究 |
郭玉良
刘世奇
桑树勋
陈伟伟
张芮
王庆刚
曹银南
滕鸿博
贠宇春
丁映红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选取方法研究:以三门峡市陕州区及周边为例 |
黄聿铭
高宁泽
李小慧
张梦瑶
李天阁
|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干旱矿区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模式对植被——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
吴禹希
潘嘉琛
张伟
郭小平
|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特征及修复模式研究 |
彭捷
李成
孙菲
杜江丽
李姝玮
张坤
孙魁
李辉
艾庆祥
|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5
|
云南省草地分区-分类-分级研究及生态修复模式探讨 |
陈理军
丁福红
安科
者国雄
彭正武
王洪琳
陈思宇
|
《绿色科技》
|
2024 |
0 |
|
6
|
基于露天矿区的林草植被修复模式探究 |
王国东
张静
孙翠焕
|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
2024 |
1
|
|
7
|
退化毛竹林修复模式与机制研究 |
葛国梁
|
《农家科技》
|
2024 |
0 |
|
8
|
黔南FAST周边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生态修复模式研究——以平塘县克度镇刘家湾周边为例 |
苏维词
潘真真
郭晓娜
杨吉
易武英
李艳丽
杨振华
谢砫军
|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9
|
灰色关联分析在不同生态修复模式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张磊
苏芳莉
郭成久
洪运亮
宋玉亮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10
|
淮河流域(河南段)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分类修复模式 |
李瑶瑶
于鲁冀
吕晓燕
王莉
徐艳红
范鹏宇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5
|
|
11
|
太湖湖滨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其修复模式探讨 |
张雯
黄民生
张廷辉
崔贺
胡伟
马明海
陈奇
韩莉
|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12
|
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模式及其效应——以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为例 |
崔鹏
王道杰
韦方强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
2005 |
53
|
|
13
|
三峡库区消落带两个重要高程段边坡的生态修复模式 |
周明涛
杨平
许文年
胡欢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4
|
内蒙古污染土地修复模式与对策研究 |
姚喜军
张衍毓
王志勇
隋莹莹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4 |
5
|
|
15
|
漳河下游河道生态修复模式研究 |
戚蓝
彭晶
林超
刘德文
|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6
|
豫西低山丘陵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土壤养分评价 |
程立平
赵玉明
刘沛松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7
|
短板修复模式在护理人员管理中的运用 |
叶彩云
何敏
熊合民
叶玉兰
钟杏梅
|
《护理学杂志》
CSCD
|
2013 |
5
|
|
18
|
南水北调济平干渠工程生态修复模式和效益研究 |
宋炜
郑良勇
侯新民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
2011 |
4
|
|
19
|
生态修复模式对淮南矿区重构土壤CO_2通量日变化的影响 |
周育智
王芳
陈孝杨
陈敏
刘本乐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
2016 |
2
|
|
20
|
海河流域平原河流生态修复模式研究Ⅱ--应用 |
汪雯
黄岁樑
张胜红
林超
刘德文
车洪军
|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