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染土壤中铅和镉稳定化修复效果评估方法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千钧 周阳媚 +4 位作者 唐杰鹏 陈肇伟 罗家仪 林亲铁 王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8-193,共6页
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实践中,通常采用不同的浸提方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由高活性态向低活性态的转化情况,进而评估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稳定化修复效果。采用硫酸硝酸(AA)法、TCLP法、DTPA法和连续分级提取法评估了污染土壤中重金属... 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实践中,通常采用不同的浸提方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由高活性态向低活性态的转化情况,进而评估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稳定化修复效果。采用硫酸硝酸(AA)法、TCLP法、DTPA法和连续分级提取法评估了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铅和镉的稳定化修复效果,比较了不同浸提方法评估结果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表明:AA法、TCLP法和DTPA法对污染土壤中铅和镉的浸提量均随着稳定化材料投加量的增加而下降,采用不同浸提方法得到的污染土壤中铅和镉的浸提量表现为DTPA法>TCLP法>AA法,且采用3种浸提方法得到的污染土壤中铅和镉的浸提量与重金属活性态(B1)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重金属潜在活性态(B2)和稳定态(B3)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污染土壤中铅和镉的浸提量变化可反映土壤中铅和镉由活性态向潜在活性态和稳定态的转化情况;随着稳定化材料投加量的增加,不同浸提方法得到的污染土壤中铅和镉的稳定化率有一定的差异,但变化趋势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稳定化 修复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海退化盐沼湿地修复效果评估 被引量:5
2
作者 永智丞 刘吉平 司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401-7409,共9页
向海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东北地区西部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是盐碱沼泽湿地集中分布区。近年来,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理论,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湿地修复效果评估模型,... 向海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东北地区西部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是盐碱沼泽湿地集中分布区。近年来,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理论,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湿地修复效果评估模型,构建了3个综合指标和19个评价因子在内的湿地评价指标体系,对退化湿地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与2015年相比,2017年仙鹤岛修复示范区湿地植被盖度在原有基础上提高45.83%,水禽数量和种类分别提高40.41%和61.54%,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下降了8.70%,土壤盐度指数下降了8.82%。与2015年的湿地评价值0.4481相比,2017年湿地评价值为0.5537,修复效果值提高了23.57%,向海湿地的退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了湿地的修复效果,该研究对于湿地的恢复与管理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效果评估 盐沼湿地 层次分析法 向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有色金属冶炼厂场地土壤铅、砷污染修复技术及修复效果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博 王凌燕 《绿色科技》 2021年第20期153-154,185,共3页
对某有色金属冶炼厂场地实施固化稳定化加原位阻隔填埋技术进行修复及修复效果进行了评估,该场地通过前期调查以及风险评估确认场地土壤存在铅、砷污染,场地确定采用固化稳定化联合原位阻隔填埋技术进行土壤修复。土壤修复过程中进行了... 对某有色金属冶炼厂场地实施固化稳定化加原位阻隔填埋技术进行修复及修复效果进行了评估,该场地通过前期调查以及风险评估确认场地土壤存在铅、砷污染,场地确定采用固化稳定化联合原位阻隔填埋技术进行土壤修复。土壤修复过程中进行了实验室小试,确定了最优的技术参数。修复工程实施完成按照修复效果评估导则对基坑侧壁及基坑底部采集了169个土壤样品,修复堆体采集了212个土壤样品,样品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固化稳定化技术修复效果较好,达到了修复目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污染 砷污染 土壤修复 固化稳定化 阻隔填埋 修复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市Cd超标地块土壤修复效果评估 被引量:3
4
作者 曹孟卓 《绿色科技》 2022年第8期171-173,201,共4页
某市一地块由于Cd超标河道疏浚底泥的堆放,导致土壤中Cd超标。对污染土壤采用龙葵和商陆进行了植物修复,添加了生石灰实现农艺调控,最终达到了土壤中Cd达标的效果。在修复完成后进行多点多次采样检测及修复效果评估,结果表明:修复后土壤... 某市一地块由于Cd超标河道疏浚底泥的堆放,导致土壤中Cd超标。对污染土壤采用龙葵和商陆进行了植物修复,添加了生石灰实现农艺调控,最终达到了土壤中Cd达标的效果。在修复完成后进行多点多次采样检测及修复效果评估,结果表明:修复后土壤中Cd含量为0.07-0.60 mg/kg,远低于评估目标值3.0 mg/kg,达到修复要求。试种植的玉米中Cd含量均未检出,蚕豆样品中Cd含量检出浓度均低于食品中Cd限量指标,达到了食品安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修复效果评估 Cd超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市含Sb地块土壤修复效果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正慧 《绿色科技》 2022年第8期164-166,177,共4页
某市一地块历史上作为铁路、苗圃、集装箱临时堆放使用,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区域土壤中Sb超标。因而对污染土壤采用原地异位化学淋洗修复方式,最终达到土壤中Sb达标的效果。在开挖及修复完成后进行了分批次多点位采样检测及修复效果评估... 某市一地块历史上作为铁路、苗圃、集装箱临时堆放使用,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区域土壤中Sb超标。因而对污染土壤采用原地异位化学淋洗修复方式,最终达到土壤中Sb达标的效果。在开挖及修复完成后进行了分批次多点位采样检测及修复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开挖后基坑底部及侧壁的土壤中Sb含量为0.4-19.4mg/kg。修复后土壤中Sb含量为6.6-16.7 mg/kg,低于评估目标值20.0 mg/kg,达到修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修复效果评估 S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质量的改良剂修复镉污染稻田综合效果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义纯 王艳红 +6 位作者 陈勇 唐明灯 李奇 李林峰 林晓扬 尹贻龙 艾绍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9-1228,共10页
受污染农田修复技术应用效果的综合评价,在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工作中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针对自主研发的改良剂,在我国华南地区受镉(Cd)污染的水稻种植区开展野外大田试验,重点围绕土壤环境、肥力和健康质量的变化,探索改良剂... 受污染农田修复技术应用效果的综合评价,在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工作中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针对自主研发的改良剂,在我国华南地区受镉(Cd)污染的水稻种植区开展野外大田试验,重点围绕土壤环境、肥力和健康质量的变化,探索改良剂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选择DTPA浸提态Cd、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CEC)、糙米Cd和稻谷产量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模型评判改良剂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当改良剂施用量为6000 kg·hm^(-2)和7500 kg·hm^(-2)时,DTPA浸提态Cd含量分别减少10.5%和8.8%。当改良剂用量为6000 kg·hm^(-2)时,有机质含量减小6.3%;改良剂没有显著影响碱解氮、有效磷和CEC含量,但是显著提高了速效钾含量。当改良剂用量为1500 kg·hm^(-2)时,糙米Cd含量增加23.9%;当改良剂用量≥4500 kg·hm^(-2)时,糙米Cd含量显著低于国家标准,且修复效率(RE)均超过40%。当改良剂用量为4500 kg·hm^(-2)时,稻谷产量增加18.7%。采用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发现,当用量为6000 kg·hm^(-2)时,改良剂修复Cd污染稻田的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剂 镉(Cd)污染稻田 修复效果评估 土壤质量 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