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石化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组合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周慧娣
李海明
+3 位作者
肖瀚
李梦娣
张翠霞
苏思慧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80-1885,共6页
基于国内外石化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组合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概述了各项修复技术组合的优缺点和适用情景,总结了修复技术组合目前存在的修复机理不明确、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协同性不足和实际污染场地中试示范研究成果较少等问...
基于国内外石化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组合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概述了各项修复技术组合的优缺点和适用情景,总结了修复技术组合目前存在的修复机理不明确、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协同性不足和实际污染场地中试示范研究成果较少等问题,并展望了修复技术组合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石化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低成本高效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场地
土壤和地下水
污染
修复
单一
修复
技术
修复技术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及其组合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
31
2
作者
袁敏
铁柏清
唐美珍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5,共5页
植物组合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修复技术.阐述植物修复的基本内容,并重点介绍了植物组合技术在螯合剂——植物修复、基因工程——植物修复、电压——植物修复、化学改良剂——植物修复中的应用.由于植物组合技术能很大程度...
植物组合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修复技术.阐述植物修复的基本内容,并重点介绍了植物组合技术在螯合剂——植物修复、基因工程——植物修复、电压——植物修复、化学改良剂——植物修复中的应用.由于植物组合技术能很大程度地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并且投资省、组合修复周期短、操作程序简单,因此与传统的单一修复技术相比,它更能充分利用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点来弥补单一技术的不足,能更好地达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重金属污染
植物
修复
植物
组合
修复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组合修复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袁敏
铁柏清
唐美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74-278,共5页
阐述了植物组合修复技术的概念、优点、类型及其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
植物
组合
修复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九龙江支流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应
4
作者
刘杰
方宏达
+5 位作者
李剑捷
刘婉欣
何俊铭
林佳慧
蓝伟斌
郭沛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90-1802,共13页
为探讨异位生态修复技术对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应及去除机理,分析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水体氮形态百分含量影响及不同氮形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文以实际工程九龙江支流浦林溪段污染水体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为依托开展研究。结...
为探讨异位生态修复技术对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应及去除机理,分析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水体氮形态百分含量影响及不同氮形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文以实际工程九龙江支流浦林溪段污染水体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为依托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NH_(4)^(+)-N的去除率平均值为88.03%,显著高于对其他形态氮的去除率(P<0.05),具有最好的去除效应;对水体中总氮(TN)和可溶性总氮(DTN)的去除效应明显,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73.35%和77.67%。泥膜共生高效混凝净水系统对NH_(4)^(+)-N有一定的去除效应,出水NH_(4)^(+)-N浓度为7.72 mg·L^(-1)。生态塘1对NH_(4)^(+)-N去除效应最好且具有稳定性,去除率为63.55%,出水NH_(4)^(+)-N浓度为2.19 mg·L^(-1)。生态塘2处理后NO_(3)^(-)-N、NO_(2)^(-)-N和NH_(4)^(+)-N的出水浓度分别降至0.99、0.73 mg·L^(-1)和0.58 mg·L^(-1)。生态塘3对NO_(3)^(-)-N的去除效应最好,NO_(3)^(-)-N出水浓度为0.64 mg·L^(-1)。在各异位生态修复技术处理单元中,水体氮以可溶性无机氮(DIN)为主要存在形式。泥膜共生高效混凝净水系统、生态塘1、生态塘3中的NH_(4)^(+)-N在DIN中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62.51%、37.02%、37.88%。生态塘2中NO_(3)^(-)-N在DIN中占比最高,为45.23%。各异位生态组合修复处理单元出水不同氮形态与环境因子(溶解氧、温度、pH和浊度)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主要通过悬浮污泥滤沉技术、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沉水植物直接吸收及植物增效作用实现对不同形态氮的去除,其对污染水体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生态
组合
修复
技术
不同形态氮
去除效应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钢8号高炉炉缸组合修复技术的应用
5
作者
钱堃
叶建刚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1,共4页
新钢8号高炉西铁口下方热流强度达到警戒值,经测算炭砖残厚仅剩200mm,安全生产受到严重威胁。采用“炭砖+高铝砖+炉缸局部浇注”组合修复技术,对炉缸进行快速修复,解决了铁口散喷及中套上翘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与炉缸整体浇注技术相比,...
新钢8号高炉西铁口下方热流强度达到警戒值,经测算炭砖残厚仅剩200mm,安全生产受到严重威胁。采用“炭砖+高铝砖+炉缸局部浇注”组合修复技术,对炉缸进行快速修复,解决了铁口散喷及中套上翘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与炉缸整体浇注技术相比,组合修复技术在防铁口散喷、防中套上翘等方面效果非常明显;同时,该技术兼顾了高炉寿命、工期、费用等因素,为今后高炉炉缸快速修复拓宽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炉缸
炭砖残厚
组合
修复
技术
整体浇注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农药污染与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
32
6
作者
郭荣君
李世东
+1 位作者
章力建
李正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9-135,共7页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土壤农药污染的现状,从微生物降解菌的获得、降解活菌(酶)制剂应用、降解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等方面阐述了微生物降解修复技术发展状况,并指出了微生物降解菌(酶)在污染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方位的联合修复技...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土壤农药污染的现状,从微生物降解菌的获得、降解活菌(酶)制剂应用、降解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等方面阐述了微生物降解修复技术发展状况,并指出了微生物降解菌(酶)在污染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方位的联合修复技术是今后治理土壤污染以及农业立体污染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立体污染
农药残留
微生物降解
组合
修复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化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组合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周慧娣
李海明
肖瀚
李梦娣
张翠霞
苏思慧
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80-1885,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8062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2288)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3YSKY-30)。
文摘
基于国内外石化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组合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概述了各项修复技术组合的优缺点和适用情景,总结了修复技术组合目前存在的修复机理不明确、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协同性不足和实际污染场地中试示范研究成果较少等问题,并展望了修复技术组合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石化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低成本高效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石化场地
土壤和地下水
污染
修复
单一
修复
技术
修复技术组合
Keywords
petrochemical sites
soil and groundwater
pollution remediation
remediation technique
multi-technique collaborative remediation
分类号
TQ208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TQ211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及其组合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
31
2
作者
袁敏
铁柏清
唐美珍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5,共5页
基金
中日合作丰田基金项目ToyotaFundD01-B3-010.
文摘
植物组合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修复技术.阐述植物修复的基本内容,并重点介绍了植物组合技术在螯合剂——植物修复、基因工程——植物修复、电压——植物修复、化学改良剂——植物修复中的应用.由于植物组合技术能很大程度地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并且投资省、组合修复周期短、操作程序简单,因此与传统的单一修复技术相比,它更能充分利用各种修复技术的优点来弥补单一技术的不足,能更好地达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
关键词
环境科学
重金属污染
植物
修复
植物
组合
修复
技术
Keywords
environmental science
heavy-metal contamination
phyto-remediation
plant combina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组合修复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袁敏
铁柏清
唐美珍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74-278,共5页
基金
中日合作丰田基金项目(D01-B3-010)
文摘
阐述了植物组合修复技术的概念、优点、类型及其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
植物
组合
修复
技术
Keywords
soil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phytoremediation combina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S156.4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九龙江支流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应
4
作者
刘杰
方宏达
李剑捷
刘婉欣
何俊铭
林佳慧
蓝伟斌
郭沛涌
机构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集美大学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
中科同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90-1802,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77702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01018)
厦门市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项目(3502Z20193051)。
文摘
为探讨异位生态修复技术对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应及去除机理,分析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水体氮形态百分含量影响及不同氮形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文以实际工程九龙江支流浦林溪段污染水体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为依托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NH_(4)^(+)-N的去除率平均值为88.03%,显著高于对其他形态氮的去除率(P<0.05),具有最好的去除效应;对水体中总氮(TN)和可溶性总氮(DTN)的去除效应明显,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73.35%和77.67%。泥膜共生高效混凝净水系统对NH_(4)^(+)-N有一定的去除效应,出水NH_(4)^(+)-N浓度为7.72 mg·L^(-1)。生态塘1对NH_(4)^(+)-N去除效应最好且具有稳定性,去除率为63.55%,出水NH_(4)^(+)-N浓度为2.19 mg·L^(-1)。生态塘2处理后NO_(3)^(-)-N、NO_(2)^(-)-N和NH_(4)^(+)-N的出水浓度分别降至0.99、0.73 mg·L^(-1)和0.58 mg·L^(-1)。生态塘3对NO_(3)^(-)-N的去除效应最好,NO_(3)^(-)-N出水浓度为0.64 mg·L^(-1)。在各异位生态修复技术处理单元中,水体氮以可溶性无机氮(DIN)为主要存在形式。泥膜共生高效混凝净水系统、生态塘1、生态塘3中的NH_(4)^(+)-N在DIN中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62.51%、37.02%、37.88%。生态塘2中NO_(3)^(-)-N在DIN中占比最高,为45.23%。各异位生态组合修复处理单元出水不同氮形态与环境因子(溶解氧、温度、pH和浊度)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主要通过悬浮污泥滤沉技术、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沉水植物直接吸收及植物增效作用实现对不同形态氮的去除,其对污染水体修复效果良好。
关键词
异位生态
组合
修复
技术
不同形态氮
去除效应
环境因子
Keywords
ex-situ ecological combined remediation technology
different forms of nitrogen
removal effect
environmental factors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钢8号高炉炉缸组合修复技术的应用
5
作者
钱堃
叶建刚
机构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1,共4页
文摘
新钢8号高炉西铁口下方热流强度达到警戒值,经测算炭砖残厚仅剩200mm,安全生产受到严重威胁。采用“炭砖+高铝砖+炉缸局部浇注”组合修复技术,对炉缸进行快速修复,解决了铁口散喷及中套上翘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与炉缸整体浇注技术相比,组合修复技术在防铁口散喷、防中套上翘等方面效果非常明显;同时,该技术兼顾了高炉寿命、工期、费用等因素,为今后高炉炉缸快速修复拓宽了思路。
关键词
高炉
炉缸
炭砖残厚
组合
修复
技术
整体浇注
技术
Keywords
blast furnace
hearth
residual thickness of carbon brick
combined repairing technology
integral cast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F576.7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农药污染与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
32
6
作者
郭荣君
李世东
章力建
李正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9-135,共7页
文摘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土壤农药污染的现状,从微生物降解菌的获得、降解活菌(酶)制剂应用、降解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等方面阐述了微生物降解修复技术发展状况,并指出了微生物降解菌(酶)在污染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方位的联合修复技术是今后治理土壤污染以及农业立体污染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农业立体污染
农药残留
微生物降解
组合
修复
技术
Keywords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59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石化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组合研究与应用进展
周慧娣
李海明
肖瀚
李梦娣
张翠霞
苏思慧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及其组合技术的应用
袁敏
铁柏清
唐美珍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组合修复技术的应用
袁敏
铁柏清
唐美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九龙江支流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应
刘杰
方宏达
李剑捷
刘婉欣
何俊铭
林佳慧
蓝伟斌
郭沛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钢8号高炉炉缸组合修复技术的应用
钱堃
叶建刚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土壤农药污染与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郭荣君
李世东
章力建
李正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