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复性阅读、后批判与文学/文化研究的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玲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36,共10页
当下,西方学界正在进入一个后批判时代。对批判的反思引发了一场关于怀疑阐释学和阅读方法的论战。这场论战的源头可追溯到塞吉维克1997年发表的《偏执性阅读与修复性阅读》一文。在该文中,塞吉维克整合克莱因和汤姆金斯的学说,将偏执... 当下,西方学界正在进入一个后批判时代。对批判的反思引发了一场关于怀疑阐释学和阅读方法的论战。这场论战的源头可追溯到塞吉维克1997年发表的《偏执性阅读与修复性阅读》一文。在该文中,塞吉维克整合克莱因和汤姆金斯的学说,将偏执性阅读辨识为当代文学研究的主导模式,并以酷儿阅读和文化实践为基础提出修复性阅读的理念。塞吉维克的阅读理论在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其启发,茨韦科维奇和菲尔斯基两位学者发展出新的文学/文化研究方法和批评模式。修复性阅读促使我们关注情感在人文学科知识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重新思考阐释行为的价值以及阐释者与阐释对象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执阅读 修复性阅读 后批判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