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外科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京升 汪玉良 +5 位作者 夏亚一 郝俊龙 周海宇 赵琳 吴萌 王旭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0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42例足跟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8~65岁,平均37岁。皮肤缺损范围3 cm×2 cm^18 cm×16 cm。伤后至手术时间8 h... 目的:探讨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42例足跟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8~65岁,平均37岁。皮肤缺损范围3 cm×2 cm^18 cm×16 cm。伤后至手术时间8 h^10年。足底内侧皮瓣13例,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蒂皮瓣18例,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蒂皮瓣11例。观察术后皮瓣外观、血运、质地、弹性及皮肤两点辨别觉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切痂后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3例术前有严重深部感染术后残留窦道,经5~12个月换药后窦道痊愈。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个月~6年。术后皮瓣外形满意,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无溃疡发生,有痛觉,两点辨别觉为4~12 mm。结论: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小于8 cm×6 cm选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术简单,疗效显著。足跟部缺损面积大于8 cm×6 cm选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该类皮瓣具有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存活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体癌手术及修复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昊 栾信庸 +4 位作者 卢军 潘新良 解光 张立强 周维镕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扁桃体癌手术切除入路与组织缺损的几种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颈前舌骨入路及下颌骨正中裂开外旋入路切除19例扁桃体癌,分别应用舌瓣、颞肌筋膜瓣及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缺损。结果1例胸大肌肌皮瓣术后出现皮肤部分坏死,3例颞肌... 目的探讨扁桃体癌手术切除入路与组织缺损的几种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颈前舌骨入路及下颌骨正中裂开外旋入路切除19例扁桃体癌,分别应用舌瓣、颞肌筋膜瓣及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缺损。结果1例胸大肌肌皮瓣术后出现皮肤部分坏死,3例颞肌筋膜瓣修复者术后张口轻度受限,其余患者术后呼吸、吞咽、咀嚼和语音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在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彻底切除肿瘤的前题下,熟练地掌握多种修复方法,择优采用,是恢复良好口咽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肿瘤 鳞状细胞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咽全周手术缺损用复合喉气管瓣及肌皮瓣修复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树春 李振东 +2 位作者 董慧蕾 刘文中 曾威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应用复合的喉气管瓣及胸大肌肌皮瓣,重建喉咽癌广泛切除后环周喉咽及颈段食管缺损的可靠性、有效性及其近远期疗效。方法自2002年12月至2005年4月,共有20例晚期喉咽癌患者应用手术进行了治疗。均为男性。其中临床诊断T3... 目的前瞻性研究应用复合的喉气管瓣及胸大肌肌皮瓣,重建喉咽癌广泛切除后环周喉咽及颈段食管缺损的可靠性、有效性及其近远期疗效。方法自2002年12月至2005年4月,共有20例晚期喉咽癌患者应用手术进行了治疗。均为男性。其中临床诊断T3级11例,T4级9例,术后病理证实T3级7例,T4级13例。手术切除后均造成2cm~7cm长的环周缺损,全部应用复合的对侧未受累及的喉气管瓣及胸大肌肌皮瓣进行重建。结果全部20例重建之复合瓣均成活,除有2例发生小的咽瘘外,其余18例创口均一期愈合,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全组无手术死亡。全部病例术后均可经口进普通饮食,X线钡餐造影无梗阻或狭窄。随诊期7~40个月,中位随诊期27个月。有4例分别于术后7、12、17和24个月时因颈转移复发、纵隔或肺转移死亡外,其余16例均无瘤生存。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出1、3年生存率分别为89.95%及72.65%。结论结果显示此项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而且功能效果良好。并发症少而轻微,效果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肿瘤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带蒂颏下皮瓣修复头面部肿瘤手术缺损的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颖 傅梦婷 李爱铭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7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逆行带蒂颏下皮瓣修复头面部肿瘤手术缺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6例头面部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并同期行逆行带蒂颏下瓣修复缺损,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皮瓣血运,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所有皮瓣术后均... 目的探讨逆行带蒂颏下皮瓣修复头面部肿瘤手术缺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6例头面部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并同期行逆行带蒂颏下瓣修复缺损,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皮瓣血运,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所有皮瓣术后均成活,其中1例伤口裂开,经再次清创缝合后愈合;1例同侧口角轻度偏斜,经治疗3个月后恢复正常。结论完善的护理措施是皮瓣成活、手术成功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全厚皮片植皮术修复足拇甲瓣手术供区 被引量:17
5
作者 潘跃 胡继超 +2 位作者 王西迅 李钧 魏勇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总结联合使用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植皮术修复拇甲瓣供区的临床效果与体会。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实施的拇甲瓣手术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18~45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机械伤18例,车祸1例,拇指血管瘤术后1例。缺损程度... 目的:总结联合使用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植皮术修复拇甲瓣供区的临床效果与体会。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实施的拇甲瓣手术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18~45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机械伤18例,车祸1例,拇指血管瘤术后1例。缺损程度:Ⅰ度10例,Ⅱ度6例,Ⅲ度4例。术前均行64排CT足部血管成像,术中创面均存在骨及肌腱组织外露,拇趾供区范围为5cm×3cm~7cm×5cm,拇趾供区均采用VSD封闭式负压引流后应用全厚皮片植皮的方法修复。结果:20例拇趾供区创面植皮全部存活,无植皮破溃及渗出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足趾植皮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VSD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全厚皮片植皮术修复足拇甲瓣供区创面,能降低供区创面修复难度,改善供区组织缺损修复外形,减轻换药痛苦,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疗法 引流术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上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手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钟美琦 郭良 +3 位作者 楼建林 赵佳正 谭向荣 郑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10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锁骨上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2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应用锁骨上岛状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3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修复下咽11例、气管8例、头... 目的探讨锁骨上岛状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2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应用锁骨上岛状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3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修复下咽11例、气管8例、头颈部皮肤6例、喉部3例、口腔2例、食管1例及咽瘘1例。制备皮岛大小约(3~7)cm×(3~10)cm,皮瓣蒂部的长度约10~20 cm。记录皮瓣存活情况、受区及供区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30例皮瓣全部存活,2例皮岛局部坏死。并发咽瘘6例(皮瓣均存活)。肩部供区皮肤均直接拉拢缝合,无切口感染、肩部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锁骨上岛状皮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疗效可靠,适用范围较广,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头颈部肿瘤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早期发现和一期修复手术治疗 被引量:5
7
作者 周轼瑜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早期诊断和诊治经验。方法对2000~2012年间治疗的27例胆道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胆道损伤术中及术后早期发现并行一期修复整形、T管支撑引流22例,1例术后T管脱落后胆管狭窄再次手术,其余21例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早期诊断和诊治经验。方法对2000~2012年间治疗的27例胆道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胆道损伤术中及术后早期发现并行一期修复整形、T管支撑引流22例,1例术后T管脱落后胆管狭窄再次手术,其余21例治疗效果好,另5例二次手术行胆肠Roux-en-Y吻合,1例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后痊愈。结论胆管损伤应尽早发现,并选以合适的治疗方法早期处理,比后期处理效果好。一期手术以修复整形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胆管损伤 外科手术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原位修复治疗游离皮肤剥脱伤62例
8
作者 张全旺 安小青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2期149-150,共2页
手足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尤其是手外伤,不仅要考虑到其功能的恢复,还要考虑到其美学效果。如何有效地修复手足部软组织损伤,最大限度恢复手足部功能及美学效果,减少继发损伤,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根据手足部独特的解剖特点,原位修复仍然... 手足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尤其是手外伤,不仅要考虑到其功能的恢复,还要考虑到其美学效果。如何有效地修复手足部软组织损伤,最大限度恢复手足部功能及美学效果,减少继发损伤,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根据手足部独特的解剖特点,原位修复仍然为较好治疗方案。2002年2月至2009年3月采用显微外科原位修复的方法治疗手足部完全游离皮肤剥脱伤62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被引量:17
9
作者 雷林革 何如祥 +2 位作者 程鹏 张建磊 祁多宝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8期634-63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动脉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11例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男10例,女1例;年龄23~46岁,平均28.6岁;车祸伤4例,压砸伤3例,机器绞伤4例。缺损面积为2.0cm×4....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动脉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11例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男10例,女1例;年龄23~46岁,平均28.6岁;车祸伤4例,压砸伤3例,机器绞伤4例。缺损面积为2.0cm×4.0cm~4.0cm×8.5cm。11例均为前足复合组织缺损。采取急症或亚急诊游离腓动脉肌皮穿支动脉皮瓣移植修复。受伤至手术时间6~96h,平均31.8h。切取面积2.5cm×4.5cm~4.0cm×9.0cm。动脉血管蒂与受区采用端端吻合。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9例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皮瓣略臃肿,外观及弹性良好,功能较好,皮瓣供区组织损伤轻,较小的缺损,供区可直接缝合,即便植皮,瘢痕较小且隐蔽。结论:腓动脉穿支动脉动脉皮瓣的血管解剖恒定、皮瓣厚薄适中,操作简单,是修复前足软组织中小面积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足前段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负压引流联合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近踝足部肌腱与骨外露创面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华水 楚万忠 +6 位作者 栾涛 谢新敏 李强 布金鹏 李来峰 赵学春 刘晓萌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8期613-615,共3页
目的:评价用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联合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近踝足部肌腱与骨外露创面的实用方法。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VSD技术联合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79例近踝足部肌腱与骨外露创面患者,男58例,女21例;年... 目的:评价用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联合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近踝足部肌腱与骨外露创面的实用方法。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VSD技术联合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79例近踝足部肌腱与骨外露创面患者,男58例,女21例;年龄7~59岁,平均34岁。其中小腿下1/3及跟腱区17例,外踝及足背外侧区28例,内踝及足内侧区21例,足跟及足底13例。创面Ⅰ期用VSD技术清创培养,Ⅱ期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结果:皮瓣面积最大18 cm×15 cm,最小6 cm×5 cm。住院时间14~30 d,平均18 d。79例患者随访6~36个月,2例皮瓣大部分坏死,3例皮瓣皮缘坏死,5例皮瓣术后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其余皮瓣均成活良好,无感染。结论:通过VSD技术可尽快形成一个肉芽组织新鲜清洁的创面;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能为近踝足部肌腱与骨外露创面提供良好的覆盖。二者联合应用创面愈合快,修复后外形好,耐磨擦,大大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引流术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胫骨上端感染创面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5 位作者 郭翱 丁法明 王干生 荆浩 凌爱军 彭俊洋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总结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胫骨上端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胫骨上端感染创面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1~60岁,平均34岁。应用改进的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供区均选用同侧小腿。肌瓣表面行Ⅰ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 目的:总结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胫骨上端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胫骨上端感染创面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1~60岁,平均34岁。应用改进的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供区均选用同侧小腿。肌瓣表面行Ⅰ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仅1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经换敷料逐渐愈合。所有患者肌瓣和其上植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3个月~4年,平均21个月,供区愈合良好,未发现明显功能障碍。结论: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以腓肠内侧动脉为血供,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以及肌瓣较薄的优点,带蒂移植适宜修复胫骨上端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瓣 外科皮瓣 感染 胫骨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红卫 赵钢生 +2 位作者 张西峰 黄洪斌 吴英勇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6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填充修复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骨缺损94例,男59例,女35例;年龄11~72岁,平均39.4岁。骨缺损部位:胸腰椎38例,跟骨25例,胫骨15例,股骨7例,肱骨近端3例,桡骨远端5例,近节指骨1例。骨缺损原因:骨折塌陷... 目的: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填充修复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骨缺损94例,男59例,女35例;年龄11~72岁,平均39.4岁。骨缺损部位:胸腰椎38例,跟骨25例,胫骨15例,股骨7例,肱骨近端3例,桡骨远端5例,近节指骨1例。骨缺损原因:骨折塌陷复位后骨缺损63例,骨髓炎20例,骨囊肿6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内生软骨瘤1例。骨缺损范围为1cm×1cm^4cm×20cm,用CPC填充修复,CPC充填量为3~42g,其中单纯CPC填充修复74例(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38例,骨折复位后空腔充填25例,良性骨肿瘤病灶刮除后充填11例),载药CPC填充修复骨髓炎2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48个月,平均29.6个月。全部患者术后未见过敏或毒性反应,无皮疹或高热,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均正常,切口无瘙痒感。随访时X线片显示,植入CPC与宿主骨接触紧密,界面处未见间隙存在,骨缺损处的解剖形状完全或大部分恢复,未见脱落现象,随访时部分患者CPC部分降解成骨。9例发生术后伤口渗出,为淡黄色清亮稀薄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经换药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CPC填充修复骨缺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理想的骨替代品,载药CPC是治疗骨髓炎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类 骨缺损 修复外科手术 骨代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中隔带蒂黏膜瓣修复鼻中隔穿孔和脑脊液鼻漏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云川 张罗 +3 位作者 周兵 葛文彤 王先忠 韩德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79-681,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带蒂黏膜瓣用于修补鼻中隔穿孔和脑脊液鼻漏的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8年2月北京同仁医院鼻科共11例鼻中隔穿孔和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鼻中隔穿孔位于鼻中隔前部,穿孔大小0.8 cm~2.0 cm,在鼻内镜下采用邻近穿...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带蒂黏膜瓣用于修补鼻中隔穿孔和脑脊液鼻漏的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8年2月北京同仁医院鼻科共11例鼻中隔穿孔和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鼻中隔穿孔位于鼻中隔前部,穿孔大小0.8 cm~2.0 cm,在鼻内镜下采用邻近穿孔后上方的鼻中隔带蒂黏骨膜瓣(黏软骨膜瓣)向前下反转覆盖于鼻中隔穿孔黏膜缺损处,对侧采用穿孔前下方带蒂黏骨膜瓣(黏软骨膜瓣)和鼻底黏膜瓣或下鼻甲带蒂黏膜瓣覆盖修补穿孔。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2例漏出部位在嗅裂,5例漏出部位在筛顶,1例漏出部位位于嗅裂延续至后筛顶,面积大小为0.1 cm×0.8 cm~0.3 cm×0.8 cm。采用邻近的鼻中隔带蒂黏骨膜瓣反转覆盖于缺损处,必要时黏膜瓣中间夹层钩突或中鼻甲骨片,外覆邻近的鼻中隔带蒂黏膜瓣修补漏出部位。结果11例鼻中隔穿孔和8例脑脊液鼻漏均一次修补成功,随访3个月~3年,未见复发。鼻中隔黏膜转瓣后供区黏膜缺损区在2周后基本上皮化。结论鼻中隔带蒂黏骨膜瓣(黏软骨膜瓣)自身有血供,成活率高,获取容易,取材区域广泛,转蒂距离充足,是修补鼻中隔穿孔和嗅裂和筛顶脑脊液鼻漏的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 脑脊液鼻漏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内窥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汤样华 曾林如 +3 位作者 黄忠名 岳振双 徐灿达 辛大伟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9期778-780,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8~52岁,平均38.2岁。热压伤5例,机器挤压伤8例,鞭炮炸伤3例... 目的:探讨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8~52岁,平均38.2岁。热压伤5例,机器挤压伤8例,鞭炮炸伤3例。缺损面积:1.3 cm×2.3 cm^2.6 cm×5.0 cm。皮瓣切取面积:1.5 cm×2.5 cm^2.8 cm×5.2 cm。观察皮瓣外形及两点分辨觉。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伤口均Ⅰ期愈合,供受区没有并发伤口感染及皮肤坏死。前臂供区直接缝合11例,游离植皮5例。所有病例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8个月,皮瓣外观不臃肿,质地色泽接近受区,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分辨觉为6~9 mm。供区外形较好,无明显功能障碍,伴轻度瘢痕形成。结论:游离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厚薄适中、带感觉神经等优点,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软组织损伤 手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在膝关节软骨修复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连 侯鹏 +3 位作者 蒋涛 汪宗保 赵银学 吴可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6期581-586,共6页
近年来由于器官修复干细胞治疗技术的提出,使得不能自身修复的关节软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间充质干细胞对膝关节软骨修复已表现出明显的治疗优势。学者们临床上初步研究了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膝关节软骨修复作用,并通过结合移植、软... 近年来由于器官修复干细胞治疗技术的提出,使得不能自身修复的关节软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间充质干细胞对膝关节软骨修复已表现出明显的治疗优势。学者们临床上初步研究了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膝关节软骨修复作用,并通过结合移植、软骨组织工程等技术提高了骨髓、脂肪、滑膜、脐带血等来源干细胞修复人类软骨效果,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不同干细胞来源不同各自会有一定的优缺点。目前临床研究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无确切定论何种干细胞及何种技术处理最适合于人类软骨的修复。大规模和或结合新处理技术的临床试验以及远期疗效的验证,需要进一步临床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膝关节 软骨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比目鱼肌瓣桥式移植修复小腿下端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功林 甄平 +2 位作者 陈克明 张军华 王世勇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8期624-626,共3页
目的:探讨半比目鱼肌瓣桥式带蒂移植修复小腿下端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半比目鱼肌瓣桥式移植修复小腿下端软组织缺损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2~50岁,平均为34岁;伤后时间2~6周,平均3.5周。肌瓣表... 目的:探讨半比目鱼肌瓣桥式带蒂移植修复小腿下端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半比目鱼肌瓣桥式移植修复小腿下端软组织缺损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2~50岁,平均为34岁;伤后时间2~6周,平均3.5周。肌瓣表面行Ⅰ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肌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8~4年,平均为2.8年。胫、腓骨骨折全部愈合,受区外形较好。下肢功能按LEM标准评定,优6例,良5例,尚可1例。结论:这种技术很适宜当伤肢仅有1条主要血管时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减轻了对供区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胫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下段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早期修复 被引量:7
17
作者 章柏平 吕仁发 +2 位作者 徐燕荣 汤善华 邹澍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8期551-552,共2页
目的:总结股骨下段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处理的经验教训,以降低伤残率。方法:股骨下段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17-52岁,平均32.3岁。其中股动脉损伤9例,腘动脉损伤12例。全部手术探查,针对不同情况选择血管修复方法。... 目的:总结股骨下段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处理的经验教训,以降低伤残率。方法:股骨下段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17-52岁,平均32.3岁。其中股动脉损伤9例,腘动脉损伤12例。全部手术探查,针对不同情况选择血管修复方法。1例因入院时下肢肌肉广泛坏死而行Ⅰ期截肢,自体静脉移植8例,血管吻合7例,血管修补3例,血管结扎2例。结果:21例患者中,4例截肢,其中1例Ⅰ期截肢,3例Ⅱ期截肢。余患者获1-24个月随访,平均8.5个月。17例均恢复血运,膝关节功能均恢复满意,其中4例出现足下垂。结论:①诊断明确后或高度怀疑有血管损伤者应尽早行手术探查。②下肢大静脉修复的好坏对肢体功能的恢复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血管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补片应用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吕杰敏 黄迪宇 +1 位作者 林辉 王先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78,84,共6页
目的:评价生物补片应用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回顾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0例有典型临床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接受腹腔镜食管裂孔修补加360°胃底折叠... 目的:评价生物补片应用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方法:回顾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0例有典型临床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接受腹腔镜食管裂孔修补加360°胃底折叠术,使用4层猪小肠黏膜下层基质补片进行食管裂孔加强修补。结果:20例患者的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未发生术中并发症。术后症状均消失,随访3~18个月未复发,有6例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其中5例经保守治疗好转,1例接受食管下端扩张术。结论: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使用4层猪小肠黏膜下层基质补片进行食管裂孔加强修补的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外科 食管裂孔疝/外科 生物相容性材料 修复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治疗结果 回顾性研究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8”字法原位缝合固定甲板修复指(趾)甲撕脱伤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伟富 朱忠 +5 位作者 吴立志 陈国富 潘伟波 林列 陈忠义 陈海啸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3期228-229,共2页
指端损伤造成的甲床及指甲撕脱较为常见,传统的处理方法大多是拔掉指甲,修补缝合裂伤的甲床后用无菌油纱包扎。经此处理新生长的指(趾)甲往往留有后遗症,如甲体粗糙、有纵脊、甲体与甲床附着不完全,严重影响了指(趾)甲的美观及... 指端损伤造成的甲床及指甲撕脱较为常见,传统的处理方法大多是拔掉指甲,修补缝合裂伤的甲床后用无菌油纱包扎。经此处理新生长的指(趾)甲往往留有后遗症,如甲体粗糙、有纵脊、甲体与甲床附着不完全,严重影响了指(趾)甲的美观及愈后。目前有很多方法修复损伤的指甲,但效果欠佳,我院于2006年至2008年采用横“8”字法将指甲原位缝合固定技术用于伴有指甲撕脱的指端损伤患者中,疗效满意。这项技术简单、安全,初学者容易掌握,预后佳,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趾)甲 创伤和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在上颌窦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泓智 房居高 +3 位作者 钟琦 侯丽珍 李平栋 冯凌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11期561-564,共4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肌皮瓣对上颌骨缺损修复的功能与美容效果。方法回顾2016年6月~2017年6月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上颌骨术后缺损的5例中晚期(T3~T4N0M0)上颌骨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均行上颌骨全切及扩大切除。采用股前外侧肌皮瓣进行重建,...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肌皮瓣对上颌骨缺损修复的功能与美容效果。方法回顾2016年6月~2017年6月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上颌骨术后缺损的5例中晚期(T3~T4N0M0)上颌骨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均行上颌骨全切及扩大切除。采用股前外侧肌皮瓣进行重建,组织量约为缺损量的1.25倍。结果 5例患者术中所取组织量在165~225 ml之间,取瓣时间80~95 min。术后皮瓣均成活,术后1个月放疗前修复侧颜面较正常侧肿胀,但放疗后双侧颜面基本对称,均无复视,鼻腔通气良好,进食正常,腿部无运动障碍。结论应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上颌窦恶性肿瘤切除后的缺损,组织量充足可调,远期外形特别是放疗后形象优于常规仅用皮肤瓣修复者,鼻眼及进食功能好,简便易于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肿瘤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旋股外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