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JPEG Pleno光场编码失真的盲伪影去除
1
作者 赖嘉隆 蒋志迪 蒋刚毅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0-968,共9页
JPEG Pleno压缩会在压缩后的4D光场图像中产生伪影,这不仅会降低其视觉质量,还会影响其他图像处理任务的性能。目前尚缺少对JPEG Pleno光场编码失真修复的研究和可供网络训练的JPEG Pleno编码失真光场数据集。本文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灵活... JPEG Pleno压缩会在压缩后的4D光场图像中产生伪影,这不仅会降低其视觉质量,还会影响其他图像处理任务的性能。目前尚缺少对JPEG Pleno光场编码失真修复的研究和可供网络训练的JPEG Pleno编码失真光场数据集。本文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灵活的盲卷积神经网络,即JPLARNet。它充分考虑JPEG Pleno编码特点,且通过预测其编码压缩质量因子,以在伪影去除和细节保留之间进行权衡。具体而言,JPLARNet首先使用空角解耦模块对光场图像进行初步特征提取,再经过多尺度的解耦器得到预测的压缩因子和高级语义特征,然后通过压缩因子融合模块将预测的压缩因子嵌入到随后的重构器模块中,以此引导压缩光场图像伪影去除,生成高质量光场图像。此外,构建了大核下采样模块和混合注意力增强模块,分别用于下采样和将重构的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构建的数据集JPL-DATA压缩因子从5000到200000的六个压缩质量上,伪影去除后的光场图像相较于去除前其YUV-PSNR/Y-SSIM平均增益为0.81dB/0.025。由于考虑了JPEG Pleno光场图像编码的特点,相较于2D图像JPEG伪影去除方法,所提出的方法获得了具有更高主客观质量的光场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PEG Pleno伪影去除 图像修复 卷积神经网络 多尺度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代理的雷场自修复策略 被引量:5
2
作者 梁聪聪 焦国太 +1 位作者 张可 陈建文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37,共5页
针对多次跳跃引起的雷场自修复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代理(Agent)的雷场自修复策略。该策略采用分布式算法,引入智能Agent体系,将雷场每个节点看做一个智能Agent,利用"黑板模型"消息传递机制进行信息融合,形成了一种以策... 针对多次跳跃引起的雷场自修复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代理(Agent)的雷场自修复策略。该策略采用分布式算法,引入智能Agent体系,将雷场每个节点看做一个智能Agent,利用"黑板模型"消息传递机制进行信息融合,形成了一种以策略驱动Agent,多Agent节点协作的自修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修复策略能对缺口信息作出快速反应,进行全局规划修复,避免了修复节点的多次跳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 智能AGENT 黑板模型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性网络模型评价生态调控情景对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影响——以獐子岛海洋牧场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国庆 张合烨 +7 位作者 董世淇 李磊 王兆国 孙旭 李明 高东奎 田涛 吴忠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761-5772,共12页
在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生态调控方式实施后对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影响通常难以预测,这对海洋牧场的生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建立了一种基于定性网络模型(Qualitative network model,QNM)的海洋牧场生态系统模拟评价方... 在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生态调控方式实施后对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影响通常难以预测,这对海洋牧场的生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此,建立了一种基于定性网络模型(Qualitative network model,QNM)的海洋牧场生态系统模拟评价方法,并以獐子岛海洋牧场近岸增殖海域作为研究区域,构建以增殖目标种为核心的定性网络模型,模拟评估海洋牧场3种不同类型的生态调控情景(增殖目标种、移除捕食者、海藻场修复)及其复合条件下,牧场群落范围内的响应,分析海洋牧场生态调控策略与生物功能群变化之间潜在关系。结果显示:目标种增殖(仿刺参和虾夷扇贝)产生的上行效应导致其捕食者呈现积极响应,产生的下行效应导致其它底栖动物、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等功能群呈现消极响应,移除捕食者海星产生的下行效应导致虾夷扇贝呈现积极响应,表明在增殖区清除敌害生物的重要性,海藻场修复对整个群落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体现了海藻场在养护近岸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意义。研究表明:QNM可有效识别生态系统潜在的营养级联效应,评估生物功能群的响应,基于QNM的海洋牧场生态调控模拟评价方法,突破了定量食物网模型在数据有限系统中使用的局限性,可为海洋牧场建设的生态调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 定性网络模型 相互作用 增殖 移除捕食者 海藻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建设对岩溶水渗流场影响的修复效果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宿庆伟 邢立亭 +5 位作者 宫亮 毛玉洁 王立艳 董亚楠 于苗 赵振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9-206,共8页
地铁工程因穿越岩溶含水层,易引起地下水渗流场发生变化,从而诱发工程及地质问题,为保护地下水环境,迫切需要一种简易且安全的疏导方案。为探讨地铁建设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在总结研究区岩性结构及其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 地铁工程因穿越岩溶含水层,易引起地下水渗流场发生变化,从而诱发工程及地质问题,为保护地下水环境,迫切需要一种简易且安全的疏导方案。为探讨地铁建设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在总结研究区岩性结构及其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地铁车站建设前后及增加导流措施后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分析不同地质条件下地铁建设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并验证导流措施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地铁车站地下水渗流结构可划分为土层夹卵砾石-岩浆岩孔隙-裂隙渗流双层结构(车站A)、土层夹卵砾石-灰岩孔隙-岩溶渗流结构(车站B)、土层夹碎石厚层单层孔隙渗流结构(车站C)3大类,地铁基坑建设对周边原有渗流场水动力条件的影响程度与地层结构密切相关。地铁车站的建设导致迎水面水位上升,背水面水位下降,车站A、车站B和车站C迎水面水位最大壅高分别为0.40、0.32和0.62 m;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范围与地质条件、车站数量以及车站建设方向与水流方向的夹角密切相关,总体上迎水面影响范围大于背水面。导流措施能最大程度恢复地下水渗流场,各车站地下水回落后的水位与天然水位的欧式贴近度均大于0.98。但导流措施布设的数量与位置同时受水流夹角、地质结构、水动力条件等多重因素影响,需结合实际情况设置。该研究成果可为地铁工程建设与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渗流 渗流修复 导流措施 数值模拟 地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被遮挡的光滑边界与错觉轮廓的感知修复模型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海鹰 黄胜华 洪继光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88-605,共18页
研究了被遮挡的光滑边界与错觉轮廓的构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心理学假设的构造模型.该模型利用在关键点上分布的电荷所激发的电场来模拟引力场,并定义了场激发子及其引力,同时构造了一个图来解决分组问题.通过该模型能高效地构造... 研究了被遮挡的光滑边界与错觉轮廓的构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心理学假设的构造模型.该模型利用在关键点上分布的电荷所激发的电场来模拟引力场,并定义了场激发子及其引力,同时构造了一个图来解决分组问题.通过该模型能高效地构造出被遮挡边界与错觉轮廓.应用范例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遮挡边界 错觉轮廓 修复场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仿真法的区域封锁子弹药自修复系统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建平 焦国太 +2 位作者 秦栋泽 梁聪聪 张可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74,共4页
针对机场跑道反封锁的问题,提出基于矩阵仿真法的区域封锁子弹药自修复系统。该系统设计了雷场自修复矩阵、雷场自修复组网和雷场自修复通信机制,并给出详尽的状态描述和算法表示。该修复策略能对缺口信息实时反馈并作出快速反应,有效... 针对机场跑道反封锁的问题,提出基于矩阵仿真法的区域封锁子弹药自修复系统。该系统设计了雷场自修复矩阵、雷场自修复组网和雷场自修复通信机制,并给出详尽的状态描述和算法表示。该修复策略能对缺口信息实时反馈并作出快速反应,有效封锁敌方机场,赢得战场制空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仿真法 修复 ZIGB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根草生长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的响应
7
作者 牛鸿波 祖鹏举 +3 位作者 曹满红 白璐璐 任明星 时鹏 《农业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1-17,共7页
香根草以快速生长及强环境适应性成为弃土场生态快速修复的理想植物。土壤水分作为核心环境因子,对香根草的修复效能至关重要,土壤含水量将直接影响香根草的修复效果。设置4种土壤水分处理(W1:饱和田间持水量的80%;W2:60%;W3:40%;W4:前... 香根草以快速生长及强环境适应性成为弃土场生态快速修复的理想植物。土壤水分作为核心环境因子,对香根草的修复效能至关重要,土壤含水量将直接影响香根草的修复效果。设置4种土壤水分处理(W1:饱和田间持水量的80%;W2:60%;W3:40%;W4:前两个月80%,随后自然降至40%)进行为期3个月的室内培养试验,全面评估香根草对不同土壤含量的生理生态响应。结果表明:①香根草在4种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下存活率均为100%,表现出极强的耐受性;②充分供水条件(W1)下,香根草的株高、株宽、相对叶绿素质量比、叶片氮质量比、根系平均根长均高于其他处理;③香根草的种植使土壤速效养分质量比有所提高,速效磷质量比与植物地下指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硝态氮质量比与植物干质量、鲜质量和株高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铵态氮质量比与植物叶宽、相对叶绿素质量比和叶片氮质量比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鉴于此,建议弃土场初期生态修复采用充分供水条件(W1),以促进香根草幼苗快速生长,优化生态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土修复 土壤水分 香根草 生理生态特征 速效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氏马尾藻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韩军军 张建伟 +6 位作者 刘媛媛 柴召阳 韦章良 吴海龙 霍元子 于克峰 何培民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3-130,共8页
研究了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规模化育苗及海区养殖技术。采集海区成熟藻体,室内催熟放散受精卵,收集并喷洒于水泥板、棕绳、木板3种附着基,进行受精卵附着、萌发及苗体生长等实验,发现棕绳育苗效果最佳。受精卵喷洒10d后,... 研究了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规模化育苗及海区养殖技术。采集海区成熟藻体,室内催熟放散受精卵,收集并喷洒于水泥板、棕绳、木板3种附着基,进行受精卵附着、萌发及苗体生长等实验,发现棕绳育苗效果最佳。受精卵喷洒10d后,3种附着基的出苗率分别为85.5%、80.2%和91.3%,平均株高约1.3 mm。前20天木板幼苗密度最高,达8.2株/cm^2,但幼苗均生长缓慢。第30天,幼苗出现明显分枝,生长率增大到前20天的1.6倍,其中棕绳幼苗株高最大,幼苗存活率分别为83.6%、79.7%和75.6%。第60天棕绳幼苗密度及平均株高均最大。将附有幼苗的水泥板(藻礁)、棕绳放入海区进行养殖,发现幼苗在浪大流急海区生长较快,4周后平均株高分别达98.7和103.1 mm,是对照组的1.5倍,但棕绳脱苗严重。藻礁较适合海区规模化投放养殖,是藻场修复和重建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氏马尾藻 育苗 附着基 养殖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达煤矿生态矿山建设具体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发 《中国煤炭》 2023年第S01期115-118,共4页
简要介绍了鄂尔多斯市民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民达煤矿”)的生态地貌气候特征,阐述了民达煤矿露天开采排土场生态修复治理、绿色智能矿山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生态旅游业的具体实践。民达煤矿坚持绿色发展,2020年以来总计... 简要介绍了鄂尔多斯市民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民达煤矿”)的生态地貌气候特征,阐述了民达煤矿露天开采排土场生态修复治理、绿色智能矿山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生态旅游业的具体实践。民达煤矿坚持绿色发展,2020年以来总计完成复垦绿化面积达1000 ha。民达煤矿坚持创新驱动,采用干式捕尘凿岩机进行钻孔作业实现了作业场所降尘,有效提高了一线工人的职业健康水平;采用大型化自动化液压铲装设备及自卸式矿车进行露天煤矿铲装作业,实现了企业的节能增效。同时,民达煤矿充分利用复垦绿化区域和矿区空置土地,建起现代生态农业园区,闲置土地得到二次经济利用,实现了生态产业的闭路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达煤矿 生态煤矿建设 排土生态修复治理 节能减排 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erature field evolution and heat transfer during continual local induction cladding 被引量:3
10
作者 LIU Si-yu QIN Xun-peng +1 位作者 ZHANG Jin-peng ZHAN 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572-1586,共15页
The evolution of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continual motion induction cladding and the depth of heat affected zone are studied in this study.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the point type continual inducti... The evolution of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continual motion induction cladding and the depth of heat affected zone are studied in this study.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the point type continual induction cladding is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of fixed and motion induction cladding modes.The novel inductor is designed for cladding of curved surfaces.The modeling reliability is verified by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The influence of process parameters on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the generation and transfer of heat are studied.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is performed to its melting rate to verify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microstructures.The results show that a good metallurgical bond can be formed between the cladding layer and substrate.The melting rate gradually falls from the top of the cladding layer to the substrate,and the grain size in the substrate gradually rises.The heat affected zone is relatively small compared to integral hea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file repair induction cladding continual motion temperature field evolution heat transf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