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丛枝菌根真菌-枯草芽孢杆菌组合体系对盐碱土壤微生态的修复作用
1
作者 叶玢妤 俞跃 +9 位作者 何沛益 谢启晓 杨瑞滢 吴嘉睿 刘怡琳 林子然 赖威宇 许凌祎 刘鹏 洪华嫦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0-449,共10页
为缓解盐碱化对土壤微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探究双菌组合体系对盐碱土壤微生态的修复作用,本文以中蔬四号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品种为试验材料,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菌剂,分别采用盆栽培养法和灌根法接种菌... 为缓解盐碱化对土壤微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探究双菌组合体系对盐碱土壤微生态的修复作用,本文以中蔬四号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L.)品种为试验材料,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菌剂,分别采用盆栽培养法和灌根法接种菌剂,通过盆栽实验,设置15(SA_(1)),75(SA_(2)),150mmol/L(SA_(3))盐碱溶液浓度,探明外施AMF与枯草芽孢杆菌对盐碱胁迫下供试番茄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AMF+枯草芽孢杆菌灭菌液(Gm)、AMF灭菌物+枯草芽孢杆菌(B)组对盐碱土壤具有一定改善作用,而双菌处理(Gm+B)组具有更强的治理效果.双菌处理下,株高较空白对照组(CK1)增长最为显著,提高了57.52%,较添加灭活菌液对照组(CK2)提高了58.04%.Gm+B组与对应浓度盐胁迫下CK1相比,土壤有机质最高上升47.15%,大于Gm、B组增幅,同时全氮(N),速效磷(P)和速效钾(K)含量显著提高,分别提升38.85%(SA_(2)+Gm+B)、465.20%(SA_(1)+Gm+B)、和157.75%(SA_(3)+Gm+B).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于双菌处理下得到显著增强,分别提高了63.64%(SA_(2)+Gm+B)、209.63%(SA_(3)+Gm+B)和45.26%(SA_(3)+Gm+B).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数目最大增长幅度为CK1的1.93倍(SA_(2)+Gm+B)、1.25倍(SA_(2)+Gm+B)和4.37倍(SA_(3)+Gm+B),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接种的两种生态功能菌群协同互作使盐碱土pH值和电导率降低,含水量显著增加.N、P、K含量呈上升趋势,提高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削弱盐碱土壤对酶活性的损害程度,促进植物根茎发育.因此,丛枝菌根真菌-枯草芽孢杆菌组合体系具有对盐碱土壤微环境进行有效生态恢复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F 枯草芽孢杆菌 盐碱胁迫 土壤微生态 修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SnO_2复合纳米微粒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及其对磨损表面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董凌 陈国需 +1 位作者 李华峰 方建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7-521,共5页
采用化学方法制备了SiO2/SnO2复合纳米微粒,分别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矿物油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性能及对磨损表面的修复作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磨斑表面形貌,并探讨了复合纳米微粒添加剂... 采用化学方法制备了SiO2/SnO2复合纳米微粒,分别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矿物油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性能及对磨损表面的修复作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磨斑表面形貌,并探讨了复合纳米微粒添加剂的润滑作用机理.结果表明,SiO2/SnO2复合纳米微粒添加剂具有优良的减摩抗磨性能,且对磨损表面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其原因在于,SiO2/SnO2复合纳米微粒在摩擦表面沉积并在接触区的高温高压作用下熔融铺展,形成低剪切强度的表面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SNO2 纳米微粒 摩擦学性能 修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态系统对污水中重金属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35
3
作者 谭长银 刘春平 +1 位作者 周学军 夏卫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70,共4页
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是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综合国内外在污水湿地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各组成要素对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针对目前利用湿地生态系统进行重金属污染废水修复... 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是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综合国内外在污水湿地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各组成要素对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针对目前利用湿地生态系统进行重金属污染废水修复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污水处理 重金属污染 修复作用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型添加剂摩擦修复作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姜秉新 陈波水 董浚修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0-52,共3页
通过实验室实验和实际应用试验考察了铜型添加剂的摩擦修复作用,结果表明:铜型添加剂在摩擦条件下可在表面生成单质铜,随着负荷和温度升高,铜微粒、铁的磨损微粒、铜铁合金相互熔合扩散共晶焊接在摩擦面上形成修复膜.对梯级负荷1600N时... 通过实验室实验和实际应用试验考察了铜型添加剂的摩擦修复作用,结果表明:铜型添加剂在摩擦条件下可在表面生成单质铜,随着负荷和温度升高,铜微粒、铁的磨损微粒、铜铁合金相互熔合扩散共晶焊接在摩擦面上形成修复膜.对梯级负荷1600N时修复膜的厚度进行了估算,并建立了修复膜的作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型添加剂 修复 摩擦修复作用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改型微生物净水剂对对虾养殖水体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黎建斌 何为 +1 位作者 周宇 李大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利用水体中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潜能,创造安全、健康、无毒、无害的对虾养殖环境,增加海水养殖产量。【方法】采用直接投加底改型微生物净水剂原位修复实际养殖水体,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分析微生物处理对水体pH... 【目的】利用水体中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潜能,创造安全、健康、无毒、无害的对虾养殖环境,增加海水养殖产量。【方法】采用直接投加底改型微生物净水剂原位修复实际养殖水体,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分析微生物处理对水体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总无机氮(TIN)、磷酸盐(PO4-P)等水质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该底改型微生物净水剂能有效调控水体pH在7.50~8.50,提高水体透明度6.3~14.1cm,增加DO含量28.95%~37.50%,降低水体COD、PO4-P和TIN含量分别为39.41%~69.28%、30.28%~69.28%和24.39%~56.06%,有效抑制了水体中藻类的过度繁殖,改善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结论】采用微生物技术修复养殖系统水环境具有显著效果,可为对虾的高产、高效养殖营造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改型微生物净水剂 对虾 养殖池 水质 修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丁质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早期修复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程赛宇 阮怀珍 +1 位作者 张金海 吴喜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17-1019,共3页
目的 探讨几丁质 (chitin)对坐骨神经损伤早期 (伤后 3 0天内 )所引起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以及功能丧失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成对照 (SAL)组和实验 (chitin)组 ,采用硅胶管套接大鼠切断的坐骨神经 ,硅胶管内给予生理... 目的 探讨几丁质 (chitin)对坐骨神经损伤早期 (伤后 3 0天内 )所引起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以及功能丧失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成对照 (SAL)组和实验 (chitin)组 ,采用硅胶管套接大鼠切断的坐骨神经 ,硅胶管内给予生理盐水(SAL)或几丁质溶液 (chitin) ,分别于术后 7、14和 3 0d应用尼氏染色 ,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检测神经损伤侧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数目 ,及酸性磷酸酶 (ACP)的变化幅度 ;测量术后 10、2 0和 3 0d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SFI)的恢复率。结果 与SAL组比较 ,术后7、14和 3 0d ,chitin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率分别降低了 6 3 1%、6 2 6%和 10 15 %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酸性磷酸酶变化的幅度分别下降了 46%、5 7%和 87% ;术后 10、2 0、3 0dSFI恢复率分别提高了 1 44 %、2 5 2 %和 5 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 大鼠 坐骨神经损伤 早期修复作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豆芽菜多酚对氧化损伤小鼠体内抗氧化及肝脏损伤修复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颖 佐兆杭 +4 位作者 王欣卉 徐炳政 朱磊 刘淑婷 宫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12-216,共5页
本实验探究了芸豆芽菜多酚对D-半乳糖造模的氧化损伤小鼠体内抗氧化及肝脏损伤修复作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溶液构建氧化损伤小鼠模型,经连续灌胃不同剂量(20、40、60 mg/(kg·d))芸豆芽菜多酚28 d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肝脏脏器系数、... 本实验探究了芸豆芽菜多酚对D-半乳糖造模的氧化损伤小鼠体内抗氧化及肝脏损伤修复作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溶液构建氧化损伤小鼠模型,经连续灌胃不同剂量(20、40、60 mg/(kg·d))芸豆芽菜多酚28 d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肝脏脏器系数、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活力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并取肝脏制作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观察小鼠肝脏损伤及修复状况。与模型对照组小鼠比较,各灌胃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及肝脏脏器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芸豆芽菜多酚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SOD、GSH-Px活力显著上升(P<0.05),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肝脏功能指示指标ALT与AST活力显著下降(P<0.05),且综合肝组织病理学染色切片结果观察发现芸豆芽菜多酚可使肿胀的肝细胞恢复正常形态,并可减少胞间出血点及炎性细胞浸润现象,且作用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豆芽菜多酚 D-半乳糖 氧化损伤 肝脏 修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糖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和修复作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欧阳健明 彭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6-523,共8页
细胞的氧化损伤是许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植物多糖(PPS)对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的保护和修复作用.本文重点探讨了PPS修复受损伤细胞的机理,包括:PPS维持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形态,清除自由基,提高细胞内抗氧化水平,降低LDH和MD... 细胞的氧化损伤是许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植物多糖(PPS)对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的保护和修复作用.本文重点探讨了PPS修复受损伤细胞的机理,包括:PPS维持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形态,清除自由基,提高细胞内抗氧化水平,降低LDH和MDA含量,有效地稳定线粒体膜电位,从而增强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讨论了PPS的浓度效应,过量的PPS可能抑制细胞增殖;PPS对癌细胞表现出抑制效应;PPS抑制肾结石形成不仅归因于其可抑制尿晶体成核、生长和聚集,阻止晶体与细胞的黏附,而且归因于其对肾脏组织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糖 细胞生物学行为 氧化损伤 保护和修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癌相关肽及肠三叶因子在应激胃粘膜损伤的早期修复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聂时南 李兆申 +4 位作者 湛先保 许国铭 屠振兴 龚燕芳 满晓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4-216,共3页
为了研究乳癌相关肽 (pS2 ,为三叶肽家族一员 )、肠三叶因子 (intestinaltrefoilfactor,ITF ;为三叶肽家族一员 )在水浸束缚应激(WRS)大鼠胃粘膜基因表达变化 ,探讨其在应激胃粘膜损伤的早期修复作用。采用单次水浸束缚应激制作模型 ,... 为了研究乳癌相关肽 (pS2 ,为三叶肽家族一员 )、肠三叶因子 (intestinaltrefoilfactor,ITF ;为三叶肽家族一员 )在水浸束缚应激(WRS)大鼠胃粘膜基因表达变化 ,探讨其在应激胃粘膜损伤的早期修复作用。采用单次水浸束缚应激制作模型 ,动态监测胃粘膜血流量(GMBF) ,大体及光镜下观察粘膜损伤程度(UI)及组织学变化 ,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pS2 、ITF基因表达变化 ,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证实其表达。结果显示 :应激造成胃粘膜广泛损伤 ,但损伤指数在 2、4、8h逐渐减小 ,至 8h降为 6 4 9% ,GMBF逐渐恢复 ,至8h上升为正常的 89 8% ,ITF基因表达逐渐增强(0 0 2 2±0 0 0 1vs0 177±0 0 10 ,P <0 0 1) ,免疫组化染色计分为 (0 134± 0 0 0 1vs0 2 5 3±0 0 1,P <0 0 1) ;pS2 基因表达逐渐增强 (0 5 1± 0 14vs 0 77± 0 11,P <0 0 1) ,免疫组化染色计分为 (0 95± 0 11vs 1 4 1± 0 0 4 ,P <0 0 1)。提示pS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癌相关肽 肠三叶因子 应激胃粘膜损伤 早期修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7及其对椎间盘退变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辛洪奎 张超 阮狄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6-418,共3页
椎间盘退行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应用生长因子、细胞及基因等生物技术和手段治疗DDD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fic proteins,BMP-7)由于其对软骨细胞、纤维环... 椎间盘退行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应用生长因子、细胞及基因等生物技术和手段治疗DDD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fic proteins,BMP-7)由于其对软骨细胞、纤维环细胞及髓核细胞合成代谢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笔者就BMP-7及其对椎间盘退变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7 椎间盘退变 修复作用 椎间盘退行性疾病 软骨细胞 纤维环细胞 BMP-7 DI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耿武军 刘珺 +3 位作者 唐红丽 莫云长 王丹丹 王均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10-613,共4页
目的:观察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效应。方法:选取36只雄性SD大鼠,重量在180~220g之间,分离坐骨神经,造成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然后随机均分成3组:对照组,自尾静脉每日注射生理盐水2mL;甲强龙组(SM组),自尾静脉... 目的:观察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效应。方法:选取36只雄性SD大鼠,重量在180~220g之间,分离坐骨神经,造成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然后随机均分成3组:对照组,自尾静脉每日注射生理盐水2mL;甲强龙组(SM组),自尾静脉每日注射甲强龙30mg/kg(稀释至2mL);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组(HTK组),自尾静脉每日注射HTK 17.5×10-3PNAU/kg(稀释至2mL)治疗。在术前及术后第1、3、5、7、9、11、13天各时间点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术后第14天取出坐骨神经干,测定动作电位传导速度(NCV)。结果:三组大鼠SFI值在术后第1、3天均为-100左右。自第3天开始,HTK组和SM组SFI恢复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14天HTK组和激素组的NCV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经尾静脉注射HTK,可促进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神经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 坐骨神经损伤 激素 修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作用及其研究展望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宇 王圣瑞 +2 位作者 李重祥 王聪明 乌恩 《内蒙古草业》 2009年第4期17-21,共5页
本文介绍了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和沉水植物通过净化水质、抑制藻类生长等途径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的作用,同时阐述了沉水植物生物修复作用的主要机理是沉水植物能抑制底泥氮、磷的释放,强调了磷浓度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作用... 本文介绍了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和沉水植物通过净化水质、抑制藻类生长等途径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的作用,同时阐述了沉水植物生物修复作用的主要机理是沉水植物能抑制底泥氮、磷的释放,强调了磷浓度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性作用。综述了有关沉水植物抑制磷释放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应从沉水植物根际效应和沉水植被恢复技术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富营养化水体 修复作用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T介导的金属硫蛋白的穿膜效应及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文丽 和柳芝 +2 位作者 杨月 李玉英 王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66-1272,共7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反式激活因子(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ransactivator,TAT)蛋白质转导肽是HIV-1编码的反式转录激活因子,富含碱性氨基酸序列,能够高效介导多种外源生物大分子通过多种膜性结构,例如细胞质膜和血脑屏障等。金属...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反式激活因子(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ransactivator,TAT)蛋白质转导肽是HIV-1编码的反式转录激活因子,富含碱性氨基酸序列,能够高效介导多种外源生物大分子通过多种膜性结构,例如细胞质膜和血脑屏障等。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类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质,在维持生物体内金属含量动态平衡、重金属解毒以及防御氧化应激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制备由TAT介导的能跨膜进入细胞的重组融合蛋白质TAT-MT,使其进入细胞,高效发挥抗氧化损伤效应。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测定TAT-MT的体外羟自由基清除率及总抗氧化能力;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其穿膜活性;MTT法研究其对H2O2诱导的293T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显示,通过长引物PCR技术在目的基因5′-端加入TAT序列,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TAT-MT;通过TAT标签的引入显著增加了MT的可溶性表达;进一步通过表达条件的优化成功获得了TAT-MT的高效可溶性表达;采用亲和层析方法对重组蛋白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免疫荧光检测显示,重组蛋白质可以高效进入细胞;体外抗氧化结果显示,当TAT-MT浓度为100μmol/L时,羟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4.87%±5.18%,说明TAT-MT具有较强的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MTT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质对H2O2诱导的293T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P<0.05)修复作用。本研究为MT的规模化制备及进一步开发其在生物医药、食品保健及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蛋白质转导肽 金属硫蛋白 融合表达 穿膜效应 氧化损伤修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的发育分化及其对脑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道立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5,共3页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发育分化 脑损伤 修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1对口腔组织再生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罗雯静 马珊珊 +3 位作者 孙千月 郭天奇 周延民 赵静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208-1210,共3页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起源于Cochran报道的小鼠基因JE,是第一个被克隆的CC族趋化因子。而后Andjelkovic在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也发现有MCP-1的表达。MCP-1不仅在很多系统性疾病如...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起源于Cochran报道的小鼠基因JE,是第一个被克隆的CC族趋化因子。而后Andjelkovic在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也发现有MCP-1的表达。MCP-1不仅在很多系统性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的病理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P-1 修复作用 组织再生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口腔 系统性疾病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B2对青霉酸致TM3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
16
作者 杨成林 邬静 袁莉芸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8年第2期19-21,共3页
以TM3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原花青素B2对青霉酸致TM3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显示,在给予青霉酸基础上的同时添加原花青素B2,与单独添加青霉酸相比,TM3细胞内的SOD、CAT和GSH-Px的活性显著升高,细胞内MDA的含量显著降低,TM3细胞的... 以TM3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原花青素B2对青霉酸致TM3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显示,在给予青霉酸基础上的同时添加原花青素B2,与单独添加青霉酸相比,TM3细胞内的SOD、CAT和GSH-Px的活性显著升高,细胞内MDA的含量显著降低,TM3细胞的活力则显著增加。表明原花青素B2可以通过修复细胞内的氧化损伤来拮抗青霉酸对TM3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B2 青霉酸 氧化损伤 修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源金属硫蛋白对慢性汞中毒小鼠排汞及肝脏损伤修复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欣卉 王颖 +4 位作者 佐兆杭 刘淑婷 宫雪 徐炳政 张东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95-200,共6页
目的:探讨两种具自主知识产权酵母源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MT-1、MT-2)对慢性汞中毒小鼠排汞及汞致肝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慢性汞中毒模型通过实验小鼠自由饮用氯化汞去离子水溶液构建,经连续灌胃给予二巯基丙磺酸钠及不... 目的:探讨两种具自主知识产权酵母源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MT-1、MT-2)对慢性汞中毒小鼠排汞及汞致肝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慢性汞中毒模型通过实验小鼠自由饮用氯化汞去离子水溶液构建,经连续灌胃给予二巯基丙磺酸钠及不同剂量酵母源MT(0.16、0.40、0.80 mg/(kg·d))28 d后,测定实验小鼠体质量、肝脏脏器系数、血液及肝脏汞含量、4项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肝功能指示指标并观察慢性汞中毒小鼠肝脏组织病变程度。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灌胃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均不同程度提高,肝脏脏器系数显著下降(P<0.05),血液及肝脏汞含量显著下降(P<0.05),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其恢复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酵母源MT灌胃给药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含量均有所下降,且综合肝脏组织病理学染色切片结果,酵母源MT可修复汞中毒小鼠肝脏组织,使水肿肝脏细胞恢复其正常形态,减少细胞间炎性浸润现象,且两种酵母源MT修复受损肝脏的能力与剂量呈正相关,高剂量酵母源MT对受损肝脏的修复效果更佳。结论:综合各项检测结果,两种酵母源MT对慢性汞中毒小鼠具有良好的排汞及修复汞致肝脏损伤效果,且酵母源MT-1对慢性汞中毒小鼠排汞及修复受损肝脏组织的效果好于酵母源MT-2及二巯基丙磺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源金属硫蛋白 汞中毒 排汞 肝脏 修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型添加剂摩擦修复作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姜秉新 陈波水 董浚修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75-477,480,共4页
通过实验室实验和实际应用试验,考察了铜型添加剂的摩擦修复作用,结果表明:铜型添加剂在摩擦条件下可在表面生成单质铜,随着负荷和温度升高,铜微粒、铁的磨损微粒、铜铁合金相互熔合扩散共晶焊接在摩擦面上形成修复膜。对梯级负荷... 通过实验室实验和实际应用试验,考察了铜型添加剂的摩擦修复作用,结果表明:铜型添加剂在摩擦条件下可在表面生成单质铜,随着负荷和温度升高,铜微粒、铁的磨损微粒、铜铁合金相互熔合扩散共晶焊接在摩擦面上形成修复膜。对梯级负荷1600N时修复膜的厚度进行了估算,并建立了修复膜的作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型添加剂 修复 抗磨减摩 摩擦修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水解物及小麦水解蛋白对小鼠小肠炎症修复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正飞 王学东 +4 位作者 李彪 何林玲 胡骏鹏 胡先勤 郑红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8-41,共4页
本试验利用甲氨蝶呤(MTX)诱导模型鼠小肠炎症,观察酵母水解物及小麦水解蛋白对MTX所致小肠炎症的小鼠肠道的修复作用。将32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养殖试验期6 d。A组(正常对照组)每天蒸馏水灌胃(10 m L/kg体重),前2 d每天... 本试验利用甲氨蝶呤(MTX)诱导模型鼠小肠炎症,观察酵母水解物及小麦水解蛋白对MTX所致小肠炎症的小鼠肠道的修复作用。将32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养殖试验期6 d。A组(正常对照组)每天蒸馏水灌胃(10 m L/kg体重),前2 d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 L;B组每天蒸馏水灌胃(10 m L/kg体重),前2d每天腹腔注射MTX溶液0.2 m L;C组每天以30%酵母水解物乳液灌胃(10 m L/kg体重),前2 d腹腔注射MTX溶液0.2 m L;D组每天以30%小麦水解蛋白乳液灌胃(10 m L/kg体重),前2 d每天腹腔注射MTX溶液0.2 m L。末次灌胃结束后,各组小鼠禁食12 h后处死,解剖取样,染色观察小肠的组织结构变化,并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小肠组织中细胞炎症因子TNF-α和IL-10的表达。结果表明,相对于A组,B组肠道结构受到明显损伤,TNF-α和IL-10表达明显增多,说明炎症严重;C组和D组相对B组而言,肠道结构部分修复,TNF-α和IL-10表达显著降低,其中C组变化更明显,表明炎症得到了不同程度缓解。结果表明,小麦水解蛋白及酵母水解物对小鼠小肠炎症均具有一定修复作用,试验条件下酵母水解物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水解蛋白 酵母水解物 小鼠 小肠炎症 修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对反复冻融鸡肉肌原纤维蛋白功能特性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伊侬 董唯 +1 位作者 徐毅 尚永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87-92,99,共7页
为了探讨超声波对反复冻融鸡肉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功能特性的修复作用,采用超声波功率为420W,处理时间分别为0、3、6、9、12、15、18min,测定MP的功能特性、粒径、分子质量、巯基含量、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超声波对反复冻融鸡肉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功能特性的修复作用,采用超声波功率为420W,处理时间分别为0、3、6、9、12、15、18min,测定MP的功能特性、粒径、分子质量、巯基含量、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MP的溶解度从42.53%(0min)显著增加到55.41%(18min)(P<0.05);乳化活性也呈显著增长的趋势;MP的起泡性、凝胶硬度、弹性、保水性和储能模量G′值则先增大后减小,但处理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超声波处理后MP的粒径减小,而分子质量没有明显变化;蛋白质的二、三、四级结构发生改变(巯基含量、α-螺旋和β-折叠都有所减少,吸收紫外光的生色基团更多地暴露)。超声波能显著改善反复冻融鸡肉MP的功能性质,为反复冻融肉类原料的科学利用、改善深加工产品品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反复冻融 肌原纤维蛋白 功能特性 修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