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物修复与保护的探索与思考
1
作者 薛宏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当今社会,文物作为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通过文物的修复与保护工作,能够有效防止文物因时间、环境、使用等因素的损坏,确保其长期保存,使后代能够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和文化精髓。因此,文物修复与保护不仅仅是... 当今社会,文物作为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通过文物的修复与保护工作,能够有效防止文物因时间、环境、使用等因素的损坏,确保其长期保存,使后代能够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和文化精髓。因此,文物修复与保护不仅仅是对物品的修复,更是对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的守护。《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一书正是通过对不同领域的文物进行分析,展示了与其相关的部分文物,揭示这些文物所包含的知识,确保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传承与保护。结合本书可以更好的分析文物修复与保护的探索,为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修复与保护 文化遗产 历史智慧 文物保护 历史记忆 文化传承 传承与保护 文化精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铜文物修复与保护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颢 田建 +6 位作者 李晓帆 高静铮 谢云贵 梁钰珠 马卫军 李良 杨学芳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66-770,共5页
青铜文物作为我国古文明的象征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考古价值。对青铜文物进行保护修复研究有利于人类文化遗产的持久保藏。系统概括了青铜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多种方法,旨在为研究青铜文物保护与修复方法寻找科学... 青铜文物作为我国古文明的象征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考古价值。对青铜文物进行保护修复研究有利于人类文化遗产的持久保藏。系统概括了青铜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多种方法,旨在为研究青铜文物保护与修复方法寻找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文物 修复与保护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湿地修复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宏斌 李卓 +3 位作者 金奇庭 陈鸿 徐永安 薛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9-362,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西安地区湿地恢复与重建的技术方法和途径,探讨恢复湿地的具体措施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方法采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污水湿地生态处理方法,修复河流湿地生态以及完善湿地保护管理机制,建立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结果... 目的分析研究西安地区湿地恢复与重建的技术方法和途径,探讨恢复湿地的具体措施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方法采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污水湿地生态处理方法,修复河流湿地生态以及完善湿地保护管理机制,建立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结果扩大湿地水面、改善湿地水环境质量,实施后将使西安市湿地面积增加105.19km2,届时全市湿地总面积将达到1006.15km2,占土地面积近10%。结论西安地区湿地修复与保护研究应以恢复“八水绕长安”的湿地生态景观为主,并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法制建设,增强湿地保护意识,正确处理湿地水体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地区 湿地资源 修复与保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品修复与保护之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莫鹏 《中国博物馆》 1998年第1期79-83,共5页
关键词 博物馆藏品 修复与保护 修复工作 文物修复 文物保护技术 行政保护 博物馆学 文物局 保护工作 保养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保护空间识别——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文静 逯非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74-2085,共12页
构建国土空间修复与保护识别体系可以有效实现区域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然而,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和规划缺乏从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角度识别关键生态修复与保护区。因此构建了系统的生态修复与保护空间识别方法,以实现区域协调... 构建国土空间修复与保护识别体系可以有效实现区域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然而,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和规划缺乏从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角度识别关键生态修复与保护区。因此构建了系统的生态修复与保护空间识别方法,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基于该方法,以北京市为例,通过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问题,构建生态修复与保护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 2000—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和质量退化区主要集中在平原区和密云水库北部,面积为760.4 km^(2);生态系统质量低下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山区和东北部山区,面积为4925 km^(2);水土流失问题区零星分布在山区,面积为130.1 km^(2);基于以上三者的北京生态修复建议区总面积5606 km^(2)。(2)建议北京生态保护区6391 km^(2),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和西南部山区,保护了79.63%的水源涵养功能,74.97%的土壤保持功能,58.79%的洪水调蓄功能和60.3%的自然栖息地。本研究构建的生态修复与保护空间识别方法体系,为北京生态修复和保护规划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为其他地区的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质量 生态问题 生态修复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古旧家具修复与保护”课程建设路径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新有 徐广琳 +1 位作者 刘文佳 吕九芳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7-139,共3页
"古旧家具修复与保护"课程是南京林业大学家居设计与工程学院本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当学生完成对"家具材料""家具史""木家具制造工艺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如何鉴别古... "古旧家具修复与保护"课程是南京林业大学家居设计与工程学院本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当学生完成对"家具材料""家具史""木家具制造工艺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如何鉴别古旧家具、分析家具所具有的"病害"即"缺陷",制定古旧家具修复与保护方案。文章结合我国倡导文化保护、坚定文化自信的背景,阐述了"古旧家具修复与保护"课程的特点和意义,分析了课程面临的挑战,并对课程建设路径进行探索。最后从"古旧家具修复与保护"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古旧家具修复与保护"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古旧家具修复与保护"课程建设路径的探索,推动中国优秀传统家具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高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旧家具 修复与保护 文化自信 教学模式 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喀斯特湿地价值评价及生态修复与保护模式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秦立公 胡娇 +1 位作者 朱可可 田应东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284-288,共5页
针对农村土地等资源碎片化,从喀斯特湿地的自然特性进行分析,基于田野调查和专家深度访谈结果,分析广西省喀斯特湿地的生态资源特征及其环境、社会价值,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综合评价其生态价值,提出基... 针对农村土地等资源碎片化,从喀斯特湿地的自然特性进行分析,基于田野调查和专家深度访谈结果,分析广西省喀斯特湿地的生态资源特征及其环境、社会价值,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综合评价其生态价值,提出基于绿色理念和跨界集成的喀斯特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模式,并就这一模式提出了乡村海绵化、农业有机化、设施生态化、生产集成化、生态体系联通化、植被多样化的实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喀斯特湿地 湿地价值评价 生态修复与保护 实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哥古迹保护修复的实践与理念发展脉络 被引量:3
8
作者 肖磊 《南方建筑》 2018年第2期84-90,共7页
柬埔寨吴哥古迹是人类历史上辉煌的遗迹,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国际古迹保护修复的实践与理念的反映。其古迹保护修复理念及实践方法一直与国际上古迹保护修复的理念及方法同步。从最早作为法国殖民地,以西方的遗产保护理念对... 柬埔寨吴哥古迹是人类历史上辉煌的遗迹,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国际古迹保护修复的实践与理念的反映。其古迹保护修复理念及实践方法一直与国际上古迹保护修复的理念及方法同步。从最早作为法国殖民地,以西方的遗产保护理念对古迹进行修复;到新时期各国和国际组织发起的保护吴哥古迹国际行动中所运用的新理念,新技术,无一不反映各个国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古迹保护修复方法和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梳理历史上吴哥古迹保护修复的实践与理念的发展,展示东西方文化古迹遗产的保护哲学,为国内的遗产保护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哥古迹 修复与保护 实践与理念 发展脉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河流-泛滥平原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与整体保护对策 被引量:39
9
作者 王洪铸 刘学勤 王海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57-182,共26页
长江中下游河流-泛滥平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但正面临着多重的严重威胁。因此,迫切需要修复和保护这一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文章全面系统地综述了长江河流-泛滥平原系统的生态研究进展,进而提出了整体修复与保护对策... 长江中下游河流-泛滥平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但正面临着多重的严重威胁。因此,迫切需要修复和保护这一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文章全面系统地综述了长江河流-泛滥平原系统的生态研究进展,进而提出了整体修复与保护对策。首先,介绍了河流景观生态系统与水文连通性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展。然后,回顾了长江河流-泛滥平原的历史,概述环境与资源现状。2300万年前,长江贯通三峡东流,形成统一的大河。中下游泛滥平原星罗棋布河溪、湖泊(现有面积15770 km^2)和湿地,孕育出独特而复杂的淡水生物群落,为我国最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第三,指出长江河流-泛滥平原生态系统面临四大威胁:(1)栖息地丧失,包括河流渠道化、湖泊面积锐减(19世纪50年代后减少了约10000 km^2)、湖滨带退化和过度采砂;(2)水文情势和水文连通改变,包括建成的4.7万座梯级水库、大多数湖泊以闸坝与干流阻隔;(3)水体污染,包括富营养化、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微塑料;(4)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包括过度捕捞和高强度围栏养殖。第四,系统阐明江湖水文连通度与湖泊生态系统的关系:(1)江湖阻隔是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2)大型植物和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生产量在一定程度的江湖水文连通度下达到最大;(3)阻隔导致各生态类群的鱼类物种多样性下降、天然鱼苗资源枯竭;(4)阻隔导致湖泊底层食物网结构简化,营养基础更加依赖有机碎屑。江湖阻隔的作用机制是:(1)阻碍湖泊与河流的水沙和营养传输,扰乱周期性水文波动,阻断或延滞生物的交流和生长过程;(2)削弱自然水文地貌过程,降低生境的时空异质性;(3)终止或减弱水文干扰作用。最后,提出了修复与保护对策。由于长江河流-泛滥平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巨系统,故必须在水系尺度上实施多样性整体保护战略。通过建立鱼类累积种数-面积关系模型,估算通江湖泊的最小保护面积,约为14400 km^2。因此,至少需要8900 km^2阻隔湖泊恢复通江,而闸坝生态水文调度是最现实的途径。基于生物的生态水文需求研究,提出如下调度措施:(1)恢复阻隔湖泊春季低水位,促进植物萌发;控制春夏水位上涨速率,保证水生植物正常生长。(2)在4—9月适时开闸,恢复幼鱼洄游入湖通道;11—12月适时开闸,恢复成鱼入江洄游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流-泛滥平原生态系统 多重威胁 江湖阻隔生态效应 整体修复与保护 生态水文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邦德国的古城保护和改造
10
作者 刘家麒 《城市规划》 1987年第5期30-31,46,共3页
最近有机会考察了联邦德国的几个古城,有柏林(西)、波恩、科隆、兰茨胡特、累根斯堡、特利尔、法兰克福、斯图加特、莱因弗尔登——艾希特丁根等大、中、小城市。联邦德国在古城保护和改造方面所做的工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 古城保护 古城风貌 联邦德国 古城区 法兰克福 新旧建筑 文物建筑 新区 弗尔 修复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机制研究——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报告》
11
作者 刘素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I0005-I0005,共1页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工作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政府有关部门要不断提高黄河生态修复与保护管理工作力度,健全黄河生态治理工作体系,确保能够形成科学完善的治理机制,推动我国生态经济...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工作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政府有关部门要不断提高黄河生态修复与保护管理工作力度,健全黄河生态治理工作体系,确保能够形成科学完善的治理机制,推动我国生态经济建设稳定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建设 治理机制 生态治理 我国经济社会 黄河流域 修复与保护 政府有关部门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湾(北部)海岸带综合整治及修复项目
12
作者 关雪莹 汤爱玲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17期62-64,共3页
湛江海湾位于粤西雷州半岛的东北侧,曾名“广州湾”,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地理区域优势,为湛江市最大的港湾。近年来湾内开发利用强度增加,周边污染源的排放以及渔船、商船等移动污染源增加,对该海岸带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逐渐成为... 湛江海湾位于粤西雷州半岛的东北侧,曾名“广州湾”,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地理区域优势,为湛江市最大的港湾。近年来湾内开发利用强度增加,周边污染源的排放以及渔船、商船等移动污染源增加,对该海岸带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逐渐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这个基础上研究湛江湾海岸带综合改造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已有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借鉴国内外典型海岸带的管理措施,针对湛江湾依旧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城市定位 悬浮物 红树林 生态修复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促渗保泉方案及其效果评估——以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宋剑英 王建龙 +2 位作者 赵梦圆 宫永伟 李俊奇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26,共7页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不透水区域面积逐年增加,阻断了雨水的下渗通道,改变了区域雨水循环过程,导致洪涝风险增加、径流污染加剧、水资源流失、地下水补给涵养能力降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促渗保泉为目...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不透水区域面积逐年增加,阻断了雨水的下渗通道,改变了区域雨水循环过程,导致洪涝风险增加、径流污染加剧、水资源流失、地下水补给涵养能力降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促渗保泉为目标,通过对历史降雨资料和泉水水位数据分析,选择1985年作为泉水喷涌的典型年,采用变参系数法计算得出了典型年的地下水补给量为964.2万m^3,2015年作为水平年,其地下水补给量为698.8万m^3,因此,确定地下水补给目标增量为265.43万m^3/年。根据上述目标,并结合试点区水文地质条件和下垫面组成现状,提出了基于'源头—中途—末端'全流程管控的促渗保泉建设方案,借助于Infoworks ICM模型对试点区域进行集水区划分和子流域概化,以排水分区为单元,对促渗保泉方案的效果进行了连续模拟评估。结果表明:海绵城市建设后试点区域多年平均入渗量为1 479.4万m^3,大于964.2万m^3的保泉目标,试点区采用的75%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基本可以满足促渗保泉的目标要求。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对促渗保泉、涵养地下水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渗保泉 海绵城市 Infoworks ICM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地下水资源保护 地下水超采 水生态修复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白台寺古榆木檐柱的劣化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艳如 肖泽芳 +1 位作者 谢延军 周海宾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2-118,共7页
使用现代分析手段对山西省唐代建造的白台寺替换的距今(970±28)a的古榆木(Ulmus sp.)檐柱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密度、尺寸干缩率、化学组分和纤维素结晶度等进行了分析,系统评价了该古榆木檐柱的腐朽机制、虫害类型、物理性质和化学... 使用现代分析手段对山西省唐代建造的白台寺替换的距今(970±28)a的古榆木(Ulmus sp.)檐柱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密度、尺寸干缩率、化学组分和纤维素结晶度等进行了分析,系统评价了该古榆木檐柱的腐朽机制、虫害类型、物理性质和化学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檐柱的劣化与其所处建筑部位紧密相关。显微镜分析显示埋藏于土墙中的檐柱部分受到了窃蠹甲虫成虫和幼虫的严重啃食,是导致檐柱破坏的最重要因素。甲虫幼虫主要在木材内部破坏造成了檐柱部分空心,而成虫则主要破坏与墙体直接接触部分的木材。未与墙体接触且曝露室外的檐柱部分基本没有受到窃蠹甲虫的侵害,其降解类型主要是软腐,且腐朽处于初期阶段,对木材的密度、最大吸水率和尺寸干缩率均未造成明显影响。红外光谱和组分分析显示,整个檐柱各部分的木质素均未出现实质性降解,但X射线衍射仪表明,墙体外檐柱外层的半纤维素和结晶度含量要比内部低。综上所述,檐柱的劣化主要是由土墙内的窃蠹甲虫侵害和软腐菌生长造成,在白台寺的后期修复与保护中应当及时更换或加固泥墙中的承载梁柱并进行防窃蠹甲虫处理,对泥墙外的木结构则需要进行防软腐处理,阻止软腐的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白台寺 古木 窃蠹甲虫 软腐 修复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水生态走廊规划研究——以重庆市双桥溪公园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子茵 孙利娜 +1 位作者 孙利强 王鹏飞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81-85,118,共6页
基于城镇化对生态景观的实际需求,探讨滨水生态走廊的应用,以重庆市双桥溪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理念,遵从生态优先的原则,对基地现状及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制定规划设计策略,通过生态景观修复与保护,构建良性稳定、多样持... 基于城镇化对生态景观的实际需求,探讨滨水生态走廊的应用,以重庆市双桥溪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理念,遵从生态优先的原则,对基地现状及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制定规划设计策略,通过生态景观修复与保护,构建良性稳定、多样持续的生态基底,营造一个生态稳定、景观丰富的公共交互空间。总结了滨江生态走廊设计相关策略,以期为滨水景观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生态走廊 生态景观 修复与保护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四次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在西安召开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樱菲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5年第2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科技考古 学术讨论会 中子活化分析 冶金考古 电子顺磁共振 西安 形成机理 “黑漆古” 文物保护 修复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防治措施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17
作者 张雷 李会玲 《绿色科技》 2019年第4期92-94,共3页
指出了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坚持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全力做好水体防治工作。以微山湖为例,分析了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 指出了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坚持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全力做好水体防治工作。以微山湖为例,分析了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防治 治污策略 修复与保护 监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要素关联性分析——以长白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37
18
作者 于恩逸 齐麟 +7 位作者 代力民 于大炮 赵福强 周莉 周旺明 朱琪 毛诚瑞 吴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8837-8845,共9页
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各要素相互关系的深入理解是对其实行保护、系统治理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长白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叠置分析法定量分析该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各要素间的关联性,解构各要... 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各要素相互关系的深入理解是对其实行保护、系统治理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长白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叠置分析法定量分析该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各要素间的关联性,解构各要素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程度,并量化其依存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各市人口数量、城镇面积与耕地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人口数量:R^2=0.789,P<0.05;城镇面积:R^2=0.863,P<0.05);耕地的分布与地表水体的分布具有较高的空间相关性(r=0.812),两者的数量关系也呈显著正相关(R^2=0.96,P<0.01);区内河流分布、土壤类型与地形、地貌密切相关;区内各市水土流失面积与其森林覆盖率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R^2=0.824,P<0.05)。由此可见,6个要素之间存在很明显的依存关系。因此,长白山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修复应该重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针对其系统性和整体性特征实施相应的保护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内部联系 系统治理 生态与保护修复 长白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