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居敬”的道德修养方法及其现代整合 被引量:3
1
作者 顾世群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31,共5页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认为价值之源存在于人的内心,人心具有价值自觉的能力,这是道德修养论的逻辑前提。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敬”方法在历史上,对个体道德的养成和社会伦理环境的培育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居敬”的道德修养方法在动...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认为价值之源存在于人的内心,人心具有价值自觉的能力,这是道德修养论的逻辑前提。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敬”方法在历史上,对个体道德的养成和社会伦理环境的培育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居敬”的道德修养方法在动机、行为、手段和目的上带给我们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敬 道德修养方法 现代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道德修养方法探析——兼与康德伦理思想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魏长领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0,共5页
儒家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方法 ,诸如为仁由己、推己及人、存心养性、正心诚意、自省慎独、知耻改过、寡欲节制、好学慎思等 ,归纳起来 ,其基本方法是内求与外推 ,与康德的推己及人及其道德“绝对命令”相比 ,儒家更重血缘亲情、社会等... 儒家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方法 ,诸如为仁由己、推己及人、存心养性、正心诚意、自省慎独、知耻改过、寡欲节制、好学慎思等 ,归纳起来 ,其基本方法是内求与外推 ,与康德的推己及人及其道德“绝对命令”相比 ,儒家更重血缘亲情、社会等级秩序和外在道德规范 ,但这并不排除儒家道德修养方法内含着很多积极合理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康德 道德修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朱子学与朱熹哲学修养方法之比较
3
作者 郭振香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40-43,共4页
东方哲学的特点之一是重视人生问题的研究,而修养方法又是人生哲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即立足于修养方法展开日本朱子学与朱熹哲学的比较。朱熹论人生修养方法,以“穷理”为始,以“居敬”为要,穷理工夫又有内外两个方面,朱熹更... 东方哲学的特点之一是重视人生问题的研究,而修养方法又是人生哲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即立足于修养方法展开日本朱子学与朱熹哲学的比较。朱熹论人生修养方法,以“穷理”为始,以“居敬”为要,穷理工夫又有内外两个方面,朱熹更注意其内向性。相比较而言,日本朱子学在修养方法上则分为两大阵营,以山崎暗斋为代表,极力倡导“居敬”,并于朱熹的重“心”以外,又发明了朱熹的重“身”因素;以贝原益轩为代表,力主“穷理”,并在实践中发挥“穷理”之精神。然而,日本此两大学派在“以修养入神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朱子学 朱熹哲学 修养方法 居敬 修身 穷理 穷理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家的道德修养方法——以全真道龙门派德体修养理论为例
4
作者 卢业学 中锡琛 《现代大学教育》 2001年第4期103-106,共4页
道家修炼起源于人对生命的热爱,通过积善除恶、制服私心杂念以及身心修养方法。达到良好的道德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经过道家独特的身心修养功夫,最后成就最高道德理想人格。它的特色在于:将目标与手段结合在一起,弥合了道德实践... 道家修炼起源于人对生命的热爱,通过积善除恶、制服私心杂念以及身心修养方法。达到良好的道德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经过道家独特的身心修养功夫,最后成就最高道德理想人格。它的特色在于:将目标与手段结合在一起,弥合了道德实践中自利与利他之间的鸿沟;对道德修养境界的层次划分具有合理性;制服私心杂念的方法使道德修养日常化;身心修养方法为道德情感内化提供了可靠的生理物质基础与心理驱动能量,这是道家的道德修养之粗华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道德修养方法 全真道龙门派 德体修养理论 道德心理状态 道德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道德修养方法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苏树华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4期86-89,共4页
孔子道德修养方法探讨苏树华孔子生于春秋末战国初,那正是我们民族打打杀杀乱作一团的灾难时期,民族的灾难民生的痛苦,以孔子的论断皆是由于人伦文化的道德基础渐坏所致,正如他在《易经,坤卦》的文言中所言,“臣弑其君,子弑其父... 孔子道德修养方法探讨苏树华孔子生于春秋末战国初,那正是我们民族打打杀杀乱作一团的灾难时期,民族的灾难民生的痛苦,以孔子的论断皆是由于人伦文化的道德基础渐坏所致,正如他在《易经,坤卦》的文言中所言,“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修养方法 大学之道 孔子 道德原则 “礼” “爱人” “学” 敏于事而慎于言 不同层次 接受性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官德修养方法及对领导干部提高素质的借鉴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成远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1-44,共4页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官德的修养,而官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其方法主要集中在立志、学思结合、慎独、知行合一等方面。它对新时期领导干部加强素质修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激励现代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远大志向、坚持学习和思考的统一、...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官德的修养,而官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其方法主要集中在立志、学思结合、慎独、知行合一等方面。它对新时期领导干部加强素质修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如激励现代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远大志向、坚持学习和思考的统一、善于自我监督、做到言行一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德 修养方法 立志 慎独 知行合一 言行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对孔子伦理思想与修养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7
作者 张瑞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3年第2期5-13,共9页
孟子以孔子的'私淑'弟子自命,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在伦理思想与修养方法方面,他把孔子以格言、命题构成的内蕴丰富而形式粗略的体系,加以补缀和引伸,使其具有逻辑连贯的特征;而在实际上,不着痕迹地把本来是与奴隶主贵... 孟子以孔子的'私淑'弟子自命,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在伦理思想与修养方法方面,他把孔子以格言、命题构成的内蕴丰富而形式粗略的体系,加以补缀和引伸,使其具有逻辑连贯的特征;而在实际上,不着痕迹地把本来是与奴隶主贵族利益相联系的内容,变为适合地主阶级开创封建大一统的需要。与战国后期孔学的另一重要继承者荀子比较,虽然孟子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泥古守旧的倾向,不若荀子对传统思想学术之富于批判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道德修养 道德义务 君臣关系 孔子伦理思想 修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德本质及修养方法论略
8
作者 程广友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修养方法 教师个人 教书育人 师道修养 师德修养 教师良心 社会主义 教师职业 道德选择 教育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高级干部马列主义思想方法修养的重大意义——读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被引量:1
9
作者 谭献民 《毛泽东研究》 2019年第2期53-61,共9页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郑重提出高级干部马克思列宁主义修养的重要问题。翌年9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所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讲演,首先响应毛泽东的号召,阐释高级干部马克思列宁主义修养的六个方面。其实...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郑重提出高级干部马克思列宁主义修养的重要问题。翌年9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所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讲演,首先响应毛泽东的号召,阐释高级干部马克思列宁主义修养的六个方面。其实质是思想方法修养,事关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否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能否为全党认同,党内斗争能否为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服务。上述论述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独创性具有重要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干部 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方法修养 毛泽东核心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翱“去情复性”的道德修养思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亮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3,共5页
李翱是宋明新儒学之远源与先驱,其去情复性的"复性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前承汉儒,后启宋儒之价值"。综观李翱的思想,可以理出其完整的道德修养学说:性善情恶的人性论是其道德修养的依据;从道不从众的君子人格是... 李翱是宋明新儒学之远源与先驱,其去情复性的"复性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前承汉儒,后启宋儒之价值"。综观李翱的思想,可以理出其完整的道德修养学说:性善情恶的人性论是其道德修养的依据;从道不从众的君子人格是其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斋戒其心"、"寂然不动"、"慎独守中"以去情复性则是其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等等。李翱的道德修养思想是在心通《中庸》并融汇佛老治心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不仅积极回应了唐中期佛老对儒家治国治心之道的严峻挑战,而且为宋明理学完备的内圣工夫论的形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翱 性善情恶 君子人格 道德修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
11
作者 喻俊娇 李净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1年第6期47-49,共3页
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化方法和修养方法,为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有益启示。
关键词 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教化方法 修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传统道德修养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
12
作者 唐芳 孙勇 《求实》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214-215,共2页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全面转型,过去各种平衡稳定的社会关系和格局被打破,人们面对社会竞争加剧,社会流动加快,社会矛盾增多等来势汹汹的巨大变革,心理上不堪重负,产生诸如情绪受挫、焦虑心理、精神空虚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全面转型,过去各种平衡稳定的社会关系和格局被打破,人们面对社会竞争加剧,社会流动加快,社会矛盾增多等来势汹汹的巨大变革,心理上不堪重负,产生诸如情绪受挫、焦虑心理、精神空虚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怎样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力,保持心理健康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社会课题,心理健康首先反映在一个人健康的人生态度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心理健康的第一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修养 儒家 修养方法 道德境界 道德理想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自我修养十法
13
作者 朱守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4期46-,共1页
关键词 道德修养 道德信念 修养方法 自我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道家的教育思想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7年第2期21-36,共16页
在先秦的教育思想发展中,儒家确乎是其主线.然而,道家在教育思想中的贡献,确实也从某些方面弥补了儒家教育的不足.儒家尚人为,道家尚自然;儒家尚理性,道家尚直觉;儒家尚实用,道家尚思辩;儒家尚启发,道家尚辩证,等等.诸如此类的差异联系... 在先秦的教育思想发展中,儒家确乎是其主线.然而,道家在教育思想中的贡献,确实也从某些方面弥补了儒家教育的不足.儒家尚人为,道家尚自然;儒家尚理性,道家尚直觉;儒家尚实用,道家尚思辩;儒家尚启发,道家尚辩证,等等.诸如此类的差异联系,恰恰构成了互补的条件,由此形成他们之间的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因此,我们可以说,先秦诸子是在一个共同的历史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 学习过程 道德教育 正言若反 虚静 修养方法 无己 学习态度 十八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阳明修养理论述评
15
作者 严正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33-37,共5页
王阳明修养理论述评严正王阳明的心学是继朱熹理学之后出现的又一大儒学体系,它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也成为当代新儒学所信奉的传统文化的真命脉所在。因此,检讨其修养理论成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心学本体论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 王阳明修养理论述评严正王阳明的心学是继朱熹理学之后出现的又一大儒学体系,它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也成为当代新儒学所信奉的传统文化的真命脉所在。因此,检讨其修养理论成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心学本体论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检讨心学的修养理论,我们才能看清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致良知 为善去恶 即物穷理 本体论 道德实践 道德修养 修养方法 修养理论 道德良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高尚的道德人格理论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宝艳 郑珠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4-87,共4页
针对当前大学生中思想道德及人格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了运用邓小平高尚道德人格培养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意义。结合教育实际,从营造外在氛围,发挥环境优化作用;运用自我教育、修养方法,发挥个 体自省作用;身体力行,发挥道德实践... 针对当前大学生中思想道德及人格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了运用邓小平高尚道德人格培养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意义。结合教育实际,从营造外在氛围,发挥环境优化作用;运用自我教育、修养方法,发挥个 体自省作用;身体力行,发挥道德实践作用等方面论述如何让大学生接受邓小平道德人格理论来培养自身的健 康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健康人格 道德人格 培养 自我教育 思想道德 道德实践 存在 修养方法 自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周敦颐“诚”说的哲学依据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青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103-107,共5页
周敦颐“诚”说的哲学依据是事物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和事物所具有的稳定性,他还以此为出发点,讨论了伦理道德的稳定性和人们所应具备的对道德追求的坚定性。周敦颐提出的惩忿窒欲,慎动主静,迁善改过的道德修养方法也具有强调稳定的个性品... 周敦颐“诚”说的哲学依据是事物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和事物所具有的稳定性,他还以此为出发点,讨论了伦理道德的稳定性和人们所应具备的对道德追求的坚定性。周敦颐提出的惩忿窒欲,慎动主静,迁善改过的道德修养方法也具有强调稳定的个性品质的哲学因素,值得今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修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的理想人格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慧玲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8-22,共5页
作为儒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其说是建立了庞大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还不如说是发展了孔孟的心性之学,从而使中国哲学对人生问题的研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整理和发掘这一份思想遗产的理论意义在... 作为儒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其说是建立了庞大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还不如说是发展了孔孟的心性之学,从而使中国哲学对人生问题的研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整理和发掘这一份思想遗产的理论意义在于我们能更好地把握儒家的心性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朱熹 气质之性 义理之性 修养方法 道德规范 伦理道德 理想人性 天人合 变化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求道德现代化的传统依据——《中国传统道德举要》评介
19
作者 杨威 陈红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113-113,共1页
寻求道德现代化的传统依据———《中国传统道德举要》评介杨威陈红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存在伦理文化的重建问题,其中包括传统道德的现代化。而实现传统道德现代化的前提是准确、正确、全面、深刻地把握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张锡勤教... 寻求道德现代化的传统依据———《中国传统道德举要》评介杨威陈红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存在伦理文化的重建问题,其中包括传统道德的现代化。而实现传统道德现代化的前提是准确、正确、全面、深刻地把握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张锡勤教授新著《中国传统道德举要》(黑龙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道德 传统道德现代化 理欲观 中国伦理思想 道德教育 道德范畴 伦理文化 宋明理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修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学道德论的批判继承
20
作者 降大任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2-66,共5页
近几年来,理论学术界出现的“文化热”中,不少学者就怎样继承传统的儒学道德论问题进行研讨,这对今天我们建设一套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有益的、必要的。事实上,这一研讨,非自今日始。关于儒学道德论,文革前就有学者提出“抽象继承法”,... 近几年来,理论学术界出现的“文化热”中,不少学者就怎样继承传统的儒学道德论问题进行研讨,这对今天我们建设一套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有益的、必要的。事实上,这一研讨,非自今日始。关于儒学道德论,文革前就有学者提出“抽象继承法”,前些年,也有学者提出理论的普遍性形式的继承法;另外,还有提倡“儒学发展第三期”的学者,提出今天可以对儒学道德论内容和修养方法进行继承的看法。这种种继承法中的一些见解,不能说毫无可取,但从基本观点看,均失于抽象和笼统。笔者主张,对儒学道德论应从社会历史的实践过程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实行具体的批判继承法。本文拟就此略抒己见,就教于学术界的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论 儒学思想 抽象继承法 批判继承 道德原则 文化热 道德行为规范 人类道德 修养方法 理论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