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信阳红茶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韩艳霞
张镭
师兆忠
冯清真
-
机构
开封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7期141-143,共3页
-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11C550005)
-
文摘
以信阳毛尖为原料,采用加入优势菌群的微生物渥堆发酵。初步研究了信阳红茶发酵的基本条件,并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温度、时间、水分、菌种用量4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最终以感官评价和茶多酚含量的变化来判断茶叶发酵的好坏。结果表明,茶叶在温度50℃,水分40%,菌种用量15mL/500g干茶叶,发酵时间18d时效果较好。
-
关键词
信阳红茶
优势菌种
发酵
-
Keywords
Xinyang black tea
dominant microbes
fermentation
-
分类号
S57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信阳红茶多糖的提取及其对葡萄糖激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赵丽平
乔新荣
殷东林
-
机构
信阳农林学院
-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3-265,共3页
-
基金
河南省茶产业发展研究计划(编号:KX13J11)
-
文摘
采用简单热水浸提法提取信阳红茶多糖,探讨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及葡萄糖激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红茶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 g∶25 mL、提取时间6 h、提取温度95℃,该工艺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3.50%,葡萄糖激酶的相对酶活比值达到3.12。多糖提取率与葡萄糖激酶的相对酶活并不呈正相关关系。
-
关键词
信阳红茶
多糖
葡萄糖激酶
提取工艺
-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信阳红茶采制技术
- 3
-
-
作者
宋琪
庸安磊
秦祖海
-
机构
信阳市平桥区农经站
信阳市平桥区农技站
信阳市种子管理站
-
出处
《种业导刊》
2023年第2期45-48,共4页
-
文摘
为优化豫南茶区产业结构、充分利用茶叶资源、促进茶农增收,研制、生产信阳红茶。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和发酵等是信阳红茶的高效采制技术,生产出的信阳红茶色、香、味俱全,适合信阳环境,值得推广。
-
关键词
信阳红茶
采制技术
鲜叶采摘
萎凋
揉捻
发酵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信阳茶叶研究进展
- 4
-
-
作者
易超
李杰
蒋双丰
郑杰
无
-
机构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信阳祥云茶业有限公司
-
出处
《广东茶业》
2024年第2期2-8,共7页
-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资金(CARS-1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601103)。
-
文摘
信阳茶叶经过多年发展,积极推广信阳10号等茶树良种,倡导多茶类协调发展,使茶产品更加丰富,在信阳毛尖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出信阳红茶、信阳白茶、信阳茯砖茶等产品。本文综述了2010年以来信阳茶在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结果及相关研究方法,概述了信阳茶的理化组成特性、香气组成特性及综合利用技术等研究现状,重点总结了信阳毛尖茶、信阳红茶和信阳白茶的重要研究进展,并对未来信阳茶的重点研究领域和研究目标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信阳茶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为茶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
关键词
信阳毛尖
信阳红茶
信阳白茶
研究进展
-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不同提取方法对红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宋力
许春萱
段璞
王文华
张克立
-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5-587,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1026)资助
-
文摘
采取沸水浴法、回流法、微波法及超声波法探讨信阳红茶和印度红茶的抗氧化性,通过测定吸光度利用Fenton反应表征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不同的提取方法对红茶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与红茶的抗氧化活性成正比。结果表明:信阳红茶沸水浴法提取率较高,印度红茶超声波法提取率较高。
-
关键词
信阳红茶
印度红茶
抗氧化性
清除率
-
Keywords
Xinyang black tea
India black tea
antioxidant activity
scavenging rate
-
分类号
O629
[理学—有机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