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G与太赫兹通信技术导读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光毅 陈智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3,共2页
内容导读太赫兹波是0.1~10 THz频段的电磁波,对应波长3~0.03 mm,介于毫米波和红外光之间。太赫兹频段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可用于地面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和空间卫星通信,被认为是6G候选频段之一。目前,太赫兹通信作为6G潜在关键技术之一... 内容导读太赫兹波是0.1~10 THz频段的电磁波,对应波长3~0.03 mm,介于毫米波和红外光之间。太赫兹频段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可用于地面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和空间卫星通信,被认为是6G候选频段之一。目前,太赫兹通信作为6G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已成为移动通信领域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其中,涉及太赫兹通信硬件系统设计、太赫兹器件研制、宽频信号的高效调制与处理、信道测量和建模技术、信道编码技术、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智能反射面辅助技术、超大规模天线技术等大量关键科学技术与工程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通信 信道编码技术 硬件系统设计 太赫兹器件 移动通信领域 信道测量 卫星通信 毫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新型调制编码技术
2
作者 白宝明 贺玉成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0年第1期35-36,共2页
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信道编码技术的突破与变革,例如在地面移动通信中,从2G使用卷积码、3G与4G使用Turbo码和多天线MIMO编码,发展到5G使用LDPC码和Polar码。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包括高效抗干扰数据链、无人机通信、与6G融... 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信道编码技术的突破与变革,例如在地面移动通信中,从2G使用卷积码、3G与4G使用Turbo码和多天线MIMO编码,发展到5G使用LDPC码和Polar码。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包括高效抗干扰数据链、无人机通信、与6G融合的卫星通信等,研究新型编码调制方法是当前国际信息编码领域关注的重点,也是我国实现无线通信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重大需求。我国已经正式启动6G技术研发,IMT-2020新技术工作组也已组织开展了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新型编码调制仍然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码 现代通信系统 编码调制 信道编码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 LDPC码 移动通信 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探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徐小华 程德芳 王清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3,共3页
为了满足人们快速稳定,安全环保的通信网络服务要求,解决射频无线通信网络存在的频带紧张和带宽限制等问题,通过深入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技术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有效补充现有射频无线通信系统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运用。本文就室内可见光... 为了满足人们快速稳定,安全环保的通信网络服务要求,解决射频无线通信网络存在的频带紧张和带宽限制等问题,通过深入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技术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有效补充现有射频无线通信系统方式在无线通信网络的运用。本文就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信道模型分析,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调制与解调技术以及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信道编码技术展开了详细的分析阐述,旨在进步与完善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 模型 调制与解调技术 信道编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WB MAC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长凯 杜洪峰 +1 位作者 赵成林 周正 《电子测量技术》 2005年第6期70-71,共2页
文中根据低功率UWB信号特性和Wireless Mesh网络结构特点仿真并实现了融合物理层动态信道编码技术的DCC-MAC协议,和传统的基于功率控制和互斥机制的窄带系统MAC协议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无线网状网 超宽带 媒体访问控制 网络结构 信道编码技术 EEC-MAC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编码在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关熙滢 张友纯 +1 位作者 罗宏 耿健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20,43,共4页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是当前光通信领域的一大热点,信道编码技术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文章首先介绍了前向纠错(FEC)编码技术及其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然后描述了ITU-T G.709中定义的FEC帧的具体格式,数学推导了FEC编码给带来的误...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是当前光通信领域的一大热点,信道编码技术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文章首先介绍了前向纠错(FEC)编码技术及其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然后描述了ITU-T G.709中定义的FEC帧的具体格式,数学推导了FEC编码给带来的误码率改善,并列出了具体的计算结果。最后通过实测两款具有FEC数字包封功能的芯片,给出了其在系统传输中的误码率与光信噪比的关系曲线,验证了前向纠错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技术 前向纠错 编码增益 误码率 光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通信中的分集接收技术和Rake接收机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广波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15期7-8,共2页
由于移动环境的复杂性,无线信号在发送传输和接收过程中有很明显的衰落现象。通过分集接收技术在移动通信特别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介绍了传统Rake接收机和WCDMA中采用的典型Rake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框图。多径信号的每路信号... 由于移动环境的复杂性,无线信号在发送传输和接收过程中有很明显的衰落现象。通过分集接收技术在移动通信特别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介绍了传统Rake接收机和WCDMA中采用的典型Rake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框图。多径信号的每路信号都可能含有可以利用的信息,所以接收机可以通过接收多路信号来改善信噪比。Rake接收机算法就是通过多个相关接收器接收多径信号中各路信号,并把他们合并在一起,以此为原理基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集接收 WCDMA RAKE 衰落信道 信道编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仰角下移动卫星通信性能的改善及仿真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君 朱立东 吴诗其 《电讯技术》 2005年第4期19-23,共5页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为功率受限系统,相对地面移动通信而言,其链路余量较小,而且由于多径及遮蔽效应,当系统工作在小仰角时,其信号衰落可达到30dB,这对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研究了信道编码和交织技术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应...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为功率受限系统,相对地面移动通信而言,其链路余量较小,而且由于多径及遮蔽效应,当系统工作在小仰角时,其信号衰落可达到30dB,这对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研究了信道编码和交织技术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通过仿真,得到了应用该技术对不同仰角特别是小仰角条件下系统性能的改善程度。同时,在研究信道相关的基础上,给出了交织相关参数的设计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卫星通信 小仰角 信道编码技术 交织技术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