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海洋大气波导的无人机高速数据链信道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白洋 梁俊 +1 位作者 张强 薛国红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2,56,共6页
由于海水的蒸发以及风的湍流扩散作用,使得自海面向上一定高度内,大气湿度随高度递减形成大气波导,无人机在海航时其高速数据链会受到这一异常大气结构的严重影响。针对于这一问题分析了大气波导的形成机理,并运用APM模型计算了其传输损... 由于海水的蒸发以及风的湍流扩散作用,使得自海面向上一定高度内,大气湿度随高度递减形成大气波导,无人机在海航时其高速数据链会受到这一异常大气结构的严重影响。针对于这一问题分析了大气波导的形成机理,并运用APM模型计算了其传输损耗,该计算结果表明大气波导内能量衰减较小,致使其可以产生较强的多经分量和弥散作用。从实际雷达测量数据出发,结合大气波导的范围分布与密度分布2个方面的特点提出了弥散离散混合信道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理论分析过程与具体实现方法。确定了延时功率分布特性为该信道的决定因素,为进一步实测信道统计特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数据链 大气波导 弥散信道模型 离散信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模型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曹旺斌 尹成群 +2 位作者 谢志远 梁晓林 李雪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6-1141,共6页
该文提出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PLC)信道混合模型。该模型结合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建模方法,考虑了多输入多输出载波信道的空间相关性,... 该文提出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PLC)信道混合模型。该模型结合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建模方法,考虑了多输入多输出载波信道的空间相关性,提供一种不需要完整载波网络拓扑信息和测量数据的先验电力线信道建模方法。给出了低压室内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模型算例,分析了算例在2~30MHz和2~100MHz两种带宽下的信道特征和参数,并与已有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该文模型与已有模型仿真结果一致,但克服了需要获得大量负载阻抗信息或大量测量数据建模的困难,为多输入多输出电力线载波通信提供了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仿真分析方法,对于简化多输入多输出电力线载波信道的研究、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载波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模型和参数 先验模型 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通信大气信道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静 廖云 +2 位作者 武保剑 史双瑾 邱琪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紫外光通信是一种新兴的基于大气散射和吸收的无线光通信技术,系统结构参数的选择对系统性能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利用Luettgen提出的非视距单散射模型,比较了在不同仰角、光束孔径角情况下,损耗、延时、脉冲半宽展宽的变化特征,并给出... 紫外光通信是一种新兴的基于大气散射和吸收的无线光通信技术,系统结构参数的选择对系统性能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利用Luettgen提出的非视距单散射模型,比较了在不同仰角、光束孔径角情况下,损耗、延时、脉冲半宽展宽的变化特征,并给出了不同传输距离下能量密度的分布情况。根据仿真计算得到了不同紫外光通信条件下的损耗、时延和脉冲展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模型 损耗 非视距 延时 紫外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信道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张有兵 何海波 +2 位作者 吴昕 周拥华 程时杰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0-24,共5页
将低压电力线用作通信信道具有其特有的优势 ,但同时它又具有阻抗低、噪声强、信号衰减大和时变性等缺点 ,为了保证其通信质量和提高通信速率 ,有必要研究合适的信号调制、编码、传输和解调方法 ,在进行这些研究时 ,信道是必不可少的。... 将低压电力线用作通信信道具有其特有的优势 ,但同时它又具有阻抗低、噪声强、信号衰减大和时变性等缺点 ,为了保证其通信质量和提高通信速率 ,有必要研究合适的信号调制、编码、传输和解调方法 ,在进行这些研究时 ,信道是必不可少的。该文通过各种测量结果的分析和噪声模型及信号传播模型的研究 ,认为尽管建立一个通用的精确模型来模拟所有的低压配电网信道情况相当困难 ,甚至不可能 ,但建立一个能反映通道基本特征的近似模型却是可能的 ,也是有必要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电力线 载波通信 信道模型 噪声特性 阻抗特性 衰减特性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综合信道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石磊 郭宝龙 +1 位作者 刘彦明 赵蕾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57-1563,共7页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在高速飞行时所经历的高动态多普勒和等离子鞘套等恶劣通信环境以及其通信中断问题,提出了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的综合信道模型方案,在对综合信道内电波传输信道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建模为频率选择性快衰落信道;同时...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在高速飞行时所经历的高动态多普勒和等离子鞘套等恶劣通信环境以及其通信中断问题,提出了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的综合信道模型方案,在对综合信道内电波传输信道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建模为频率选择性快衰落信道;同时建立了等离子鞘套信道的数学模型,利用传输矩阵法和FDTD算法计算了表征大尺度衰落的电波传输透射系数,并根据散射信道建模方法给出了小尺度衰落的仿真模型并对其参数的获取进行了分析。仿真计算和定性分析表明了该综合信道模型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等离子鞘套 信道模型 动态多普勒 时延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水声信道模型差异对纠错码性能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友淦 许肖梅 +1 位作者 张兰 林梅英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04-1411,共8页
由于水声信道复杂多变,很难进行信道建模,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统计信道模型。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水声信道模型,而评估信道建模差异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则具有重要意义。从信道纠错码角度,在分析时不变信道模型、... 由于水声信道复杂多变,很难进行信道建模,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统计信道模型。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水声信道模型,而评估信道建模差异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则具有重要意义。从信道纠错码角度,在分析时不变信道模型、时变信道模型和准静止衰落信道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高效信道纠错码(以LDPC码为例),讨论了水声信道模型差异对研究纠错码性能可能带来的影响,为实际设计水声通信系统提供参考。仿真结果表明,尽管不同信道建模方式对系统解码的具体信噪比数值要求不大相同,但编译码参数优化设计的方案基本一致,海试数据则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水声通信 信道模型 信道纠错码 LDPC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室内修正S-V信道模型的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彭丽 孙彦景 +1 位作者 钱建生 胡友宝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2-584,587,共4页
信道模型是无线通信系统研究和设计的基础。介绍了超宽带室内无线通信信道模型,给出了泊松过程模型、-K模型、S-V模型以及IEEE802.15.3a模型等典型UWB信道模型的建模方法和特征,针对室内信道多径分量的成簇到达特性提出了修正的S-V信道... 信道模型是无线通信系统研究和设计的基础。介绍了超宽带室内无线通信信道模型,给出了泊松过程模型、-K模型、S-V模型以及IEEE802.15.3a模型等典型UWB信道模型的建模方法和特征,针对室内信道多径分量的成簇到达特性提出了修正的S-V信道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反应UWB信道的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信道模型 室内信道 S-V模型 信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无线信道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蒋秋华 沈海燕 +1 位作者 史天运 蔡晓蕾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5年第3期56-60,共5页
综合考虑了阴影衰落、瑞利衰落、多普勒效应、多径效应等因素,针对现有无线信道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铁路无线信道模型,并应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通过对信号包络和频谱的仿真结果分析,与模型的参数是非常吻合的,从而说明了... 综合考虑了阴影衰落、瑞利衰落、多普勒效应、多径效应等因素,针对现有无线信道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铁路无线信道模型,并应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通过对信号包络和频谱的仿真结果分析,与模型的参数是非常吻合的,从而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无线信道 瑞利衰落 信道模型 移动通信 无线电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卫星通信的信道模型和传输特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邱晶 余平 杨士中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7-41,共5页
研究了移动卫星信道的统计特性 ,给出了非频率选择性信道条件下描述移动卫星信道的有遮蔽莱斯衰落模型 ,用实验和修正的方法给出了模型参数。在此模型基础上分析了相干PSK调制方式下窄带系统和宽带扩频系统的误码性能 ,计算了数值曲线... 研究了移动卫星信道的统计特性 ,给出了非频率选择性信道条件下描述移动卫星信道的有遮蔽莱斯衰落模型 ,用实验和修正的方法给出了模型参数。在此模型基础上分析了相干PSK调制方式下窄带系统和宽带扩频系统的误码性能 ,计算了数值曲线。结果表明移动卫星信道中存在的多径和阴影现象使系统的误码性能恶化 ,而采用宽带扩频调制则可极大改善系统的性能。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卫星通信 信道模型 衰落模型 扩频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视频编码虚拟依赖信道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房胜 李哲 +1 位作者 梁永全 钟玉琢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04-1412,共9页
视频信息固有的非平稳特性,如冲突区域等,使时域预测技术变得非常复杂.在分布式视频编码(DVC)中,由于解码端不能获取当前编码帧的信息,精确地对时域相关噪声进行建模变得更为困难.文中以虚拟依赖信道模型为切入点对如何降低时域相关噪... 视频信息固有的非平稳特性,如冲突区域等,使时域预测技术变得非常复杂.在分布式视频编码(DVC)中,由于解码端不能获取当前编码帧的信息,精确地对时域相关噪声进行建模变得更为困难.文中以虚拟依赖信道模型为切入点对如何降低时域相关噪声进行了研究.首先对DVC虚拟依赖信道进行了建模,并对影响边信息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变换域中不同的频率子带对时域相关噪声的敏感度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域的虚拟依赖信道模型VCMDWT,基于分类编码的思想对较为平稳的LL子带进行Wyner-Ziv编码,对非平稳的高频子带进行SPIHT帧内编码.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像素域的方法相比,所提出的VCMDWT模型能够得到更稳定的虚拟信道,提高DVC系统的率失真性能达到2.6dBs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视频编码 虚拟依赖信道 信道模型 时域相关噪声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移动通信信道模型和误码率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英涛 郝川 +1 位作者 张中兆 张乃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2-30,共9页
在对卫星移动信道传输特性统计模型研究分类的基础上,给出了适合卫星移动信道的部分阴影扩展模型。用试验和修正的方法给出了模型参数,得到的模型适用于非静止轨道变仰角信道,分析了非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窄带调制和宽带扩频调制的... 在对卫星移动信道传输特性统计模型研究分类的基础上,给出了适合卫星移动信道的部分阴影扩展模型。用试验和修正的方法给出了模型参数,得到的模型适用于非静止轨道变仰角信道,分析了非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窄带调制和宽带扩频调制的误码率性能,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信道模型 误码率 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用宽带MIMO信道模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明 张建华 +1 位作者 高新颖 张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58-1762,共5页
针对宽带的MIMO信道建模问题,提出一种通用多天线信道模型及其构造方法.该方法把克罗内克积应用到频域,同时提出频域散射衰落加权因子的概念,由此导出一种室外宽带MIMO散射分布模型.经过简化,该模型还可以应用到室内场景.仿真结果表明,... 针对宽带的MIMO信道建模问题,提出一种通用多天线信道模型及其构造方法.该方法把克罗内克积应用到频域,同时提出频域散射衰落加权因子的概念,由此导出一种室外宽带MIMO散射分布模型.经过简化,该模型还可以应用到室内场景.仿真结果表明,这种通用信道模型能够准确的描述出宽带MIMO信道的视距(LoS)、非视距(NLoS)、室内外散射特征以及孔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信道模型 宽带信道 克罗内克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技术的信道模型和定位技术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曾文 王宏 徐皑冬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4-37,共4页
短距离无线系统是今后较长时间内通信界研究的热点,其中个人局域网(PAN)概念的提出,更推动了个人信息网络的发展。实现PAN的主要技术有:IEEE802.11b、Home RF、蓝牙(Bluetooth)以及超宽带(UWB)等。其中高带宽、高速率、低功耗和抗干扰... 短距离无线系统是今后较长时间内通信界研究的热点,其中个人局域网(PAN)概念的提出,更推动了个人信息网络的发展。实现PAN的主要技术有:IEEE802.11b、Home RF、蓝牙(Bluetooth)以及超宽带(UWB)等。其中高带宽、高速率、低功耗和抗干扰等特点使得UWB技术优势极为突出。本文系统地阐述了UWB的物理信道模型、定位技术和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必要的总结和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无线信道模型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几何单反射原理的连续时间时变矢量信道模型 被引量:5
14
作者 闫志刚 贺志强 +1 位作者 杜志敏 吴伟陵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6-112,共7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天线技术的新的基于分层几何单反射原理的连续时间时变矢量信道传播模型。在此基础上,直接从矢量信道冲击响应出发,得到了宽带连续时间无线信道数学模型,通过改变几何参数,可以仿真具有任意衰落特性的无线信道。*
关键词 天线阵列 无线信道模型 矢量信道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UHF地空通信几何信道模型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博 任清华 +1 位作者 刘芸江 褚振勇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6-278,共3页
分别研究了V/UHF地空通信中理想情况的几何信道模型和现实情况的椭圆几何信道模型,从不同角度较全面地分析了V/UHF地空通信的信道特性。在理想情况的几何信道模型中,对接收点合成场强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接收场强与发射功... 分别研究了V/UHF地空通信中理想情况的几何信道模型和现实情况的椭圆几何信道模型,从不同角度较全面地分析了V/UHF地空通信的信道特性。在理想情况的几何信道模型中,对接收点合成场强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接收场强与发射功率等因素的关系;在现实情况的椭圆几何信道模型中,推导出了地面接收信号的标准多径时延和波达方向的概率密度函数,对标准多径时延、波达方向和接收功率进行了仿真,表明了多径效应对超短波地空通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UHF 地空通信 几何信道模型 多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心半球体统计信道模型的AOA&TOA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杰 曹志钢 邵根富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8-536,共9页
针对某些特殊的微小区移动通信环境,比如空旷的广场或者大型购物商厦等,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周围散射体可能很少,甚至于为零,在已有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3-D空间模型——空心半球体空间模型。散射体均匀分布在移动台附近空间... 针对某些特殊的微小区移动通信环境,比如空旷的广场或者大型购物商厦等,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周围散射体可能很少,甚至于为零,在已有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3-D空间模型——空心半球体空间模型。散射体均匀分布在移动台附近空间内,而基站(Base station,BS)的位置在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在水平平面和垂直平面内分别推导出来波信号的到达角度(Angle of arrival,AOA)的概率密度函数表达式,另外也研究了信号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的概率密度函数。估计结果与某些2-D和3-D模型对比,表明本模型的信道参数估计符合以往的理论,对空间统计信道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道模型 到达时间 到达角度 微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视频编码中虚拟信道模型的动态估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卿粼波 何小海 张志亮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3-929,共7页
针对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中虚拟信道的时域动态特性,提出了新的解码端帧级虚拟信道模型的动态估计算法。利用边信息内插阶段所获得的双向运动矢量,对当前帧前后的关键帧进行运动补偿,通过前后关键帧的运动补偿误差来估计当前帧的虚拟... 针对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中虚拟信道的时域动态特性,提出了新的解码端帧级虚拟信道模型的动态估计算法。利用边信息内插阶段所获得的双向运动矢量,对当前帧前后的关键帧进行运动补偿,通过前后关键帧的运动补偿误差来估计当前帧的虚拟信道模型。针对虚拟信道的空域动态特性,还提出了子块级虚拟信道模型的动态估计算法。通过对视频帧进行分块,然后对每个分块都进行参数估计.即可动态地完成各子块对应的虚拟信道模型的估计。实验证明,对于不同运动特性的序列,所提出的虚拟信道模型可使系统的率失真性能提高0.5~1dB,有效地降低了视频编码系统的传输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视频编码 WYNER-ZIV 虚拟信道模型 矩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线信道测量与信道模型探讨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留 陶成 +1 位作者 余立 董伟辉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60,共7页
我国高速铁路(简称"高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铁车地通信问题也成为学术界、产业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了高铁信道模型的特点,回顾了高铁信道测量和研究的已有成果,归纳了现阶段标准化组织高铁信道提案和模型,研究... 我国高速铁路(简称"高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铁车地通信问题也成为学术界、产业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了高铁信道模型的特点,回顾了高铁信道测量和研究的已有成果,归纳了现阶段标准化组织高铁信道提案和模型,研究了高铁无线信道测量和建模的特殊问题,如不同覆盖方式信道模型的差异,小区重叠时无线信道特征,高铁信道互易性问题,非平稳相关散射特征,基于马尔科夫链生灭过程时变信道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线信道 信道测量 信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声MIMO信道模型和容量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歆 张小蓟 乔宏乐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4-238,共5页
水声通信系统对数据率的更高要求提出了水声信道容量限的问题。信息理论的研究表明,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结构具有改善信道容量的潜力。文章对MIMO水声信道模型及信道容量进行了研究。借助于瑞利衰落统计模型和射线模型,建立了时变的M... 水声通信系统对数据率的更高要求提出了水声信道容量限的问题。信息理论的研究表明,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结构具有改善信道容量的潜力。文章对MIMO水声信道模型及信道容量进行了研究。借助于瑞利衰落统计模型和射线模型,建立了时变的MIMO水声信道模型,分析了多径时延以及发射、接收阵元数对时变水声信道容量的影响。文中还基于湖试信道测量数据,给出了信道的功率延迟线和不同信道的中断容量结果。仿真和测量的结果表明,相比单输入单输出(SISO)信道,MIMO水声信道可以获得明显的容量改善;而且相比平坦衰落信道,多径MIMO水声信道可以获得更大的容量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容量 MIMO信道 水声信道模型 水声通信 水声信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时MIMO信道模型的研究与仿真实现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漪 刘刚 葛建华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5497-5500,共4页
对基于统计相关的MIMO信道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空时MIMO信道建模方法,并基于C语言搭建了MIMO无线信道模型的仿真平台。这一仿真模型同时考虑了时延扩散、多普勒效应、波达方向及角度扩展等信道参数,能够完整地描述无线衰落信... 对基于统计相关的MIMO信道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空时MIMO信道建模方法,并基于C语言搭建了MIMO无线信道模型的仿真平台。这一仿真模型同时考虑了时延扩散、多普勒效应、波达方向及角度扩展等信道参数,能够完整地描述无线衰落信道的空间、时间以及频率特性,具有运算复杂度低、产生简便等优点,从而为MIMO无线链路性能仿真、系统容量分析以及实现算法性能评估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系统 MIMO信道模型 角度扩展 时延扩展 多普勒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