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几点思考
- 1
-
-
作者
卢克群
-
机构
北京财贸学院
-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1988年第6期20-23,共4页
-
文摘
财政、信贷是国家动员和分配资金的两个主要渠道,两者的收支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宏观平衡影响极大。最近几年,财政连年出现赤字,信贷收支失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这种状况要求我们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财政信贷综合平衡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宏观平衡
总供给
需求
货币必要量
货币需要量
财政
财政金融
信贷收支平衡
货币量
信贷
贷款
国民经济
综合经济
财政赤字
预算赤字
财政管理
银行借款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信贷失衡,财政能弥补吗?
- 2
-
-
作者
刘锡良
-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
-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7年第4期51-54,共4页
-
文摘
长期以来,在探讨财政银行关系问题上,我国理论界存在着一种流行的说法,即“财政不平衡,由银行信贷来弥补,而信贷不平衡,则由财政来弥补”。信贷失衡,财政能否弥补?其弥补作用究竟有多大?笔者想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
关键词
信贷失衡
信贷收支平衡
信贷差额
货币发行
流通中
收支失衡
资金运用
货币流通
信贷收支差额
再生产过程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四大平衡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宏观制约作用
- 3
-
-
作者
李海
韩继东
-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6年第1期1-7,共7页
-
文摘
陈云同志关于财政、信贷和物资综合平衡的理论孕育于经济恢复时期,产生于“一五”时期,形成于三年调整时期。以后,陈云同志又把外汇收支平衡与财政、信贷和物资平衡并列,成为今天人们称之为“四大平衡”的理论体系。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四大平衡理论也不断深化和完善,人们也在反复的失败和成功中逐渐认识到四大平衡的客观规律和这一理论的科学价值。
-
关键词
四大平衡
经济体制改革
财政赤字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制约作用
银行信贷
信贷收支平衡
外汇收支平衡
经济制约
数量界限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坚持实事求是实现财政平衡
- 4
-
-
作者
梁治
-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2期16-20,共5页
-
文摘
在财政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对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加强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进一步稳定经济,促进经济调整任务的顺利完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依据我国革命历程中的实际情况,对马列主义辩证唯物论所作的高度概括。它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这是毛泽东同志哲学思想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
-
关键词
财政收支平衡
实事求
财政平衡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财政收入
信贷收支平衡
综合平衡
比例关系
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国民经济计划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宏观价值均衡的决定
- 5
-
-
作者
王士璐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
-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7年第5期43-47,共5页
-
文摘
如何选择宏观价值均衡的决定因素,其最终平衡手段是什么?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有必要对此问题重新认识与思考。一、信贷收支平衡是宏观价值平衡的决定因素我国传统的“三平”理论认为:要实现宏观价值均衡,只有通过财政与信贷的综合平衡,并且认为“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是价值均衡的基本要求和稳定货币流通的必要保证,因此,一直将财政收支平衡作为宏观价值平衡的“主旋律”
-
关键词
价值均衡
信贷收支平衡
社会主义商品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货币流通
经济条件下
宏观价值
信贷收支差额
财政收支平衡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