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设计与定价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任达 赵倩倩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0-487,共8页
研究中国信用违约互换的交易流程、合约设计和定价问题,基于人民币信用衍生品市场,完善了Jarrow-Turnbull约化模型并配置参数,最后运用模型进行具体的实例计算.研究发现,同期限国债或央票利率作为定价的基准利率较为恰当,模型计算得出... 研究中国信用违约互换的交易流程、合约设计和定价问题,基于人民币信用衍生品市场,完善了Jarrow-Turnbull约化模型并配置参数,最后运用模型进行具体的实例计算.研究发现,同期限国债或央票利率作为定价的基准利率较为恰当,模型计算得出的理论价格与市场报价比较接近.进一步验证了定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我国市场上流通的信用产品的定价及合约现金流测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风险 中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定价 违约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价格的模型外生因素研究——基于信用利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雎岚 涂志勇 施虓文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4-78,共5页
本文研究了影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价格的模型外生因素,并基于信用利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标的主体财务杠杆率的变动、公司股权的波动率、标的债券的久期,以及标的主体的总资产规模均对债券的信用利差有显著影响,进而直接影响... 本文研究了影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价格的模型外生因素,并基于信用利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标的主体财务杠杆率的变动、公司股权的波动率、标的债券的久期,以及标的主体的总资产规模均对债券的信用利差有显著影响,进而直接影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价格。一个重要发现是,与经典的信用风险结构化模型的解释相左,中国市场上的债券久期与其信用利差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我们认为,合理解释是,此现象与中国债券市场的发行审批机制有关,在中国市场,信用评级高、还债能力强的公司更有可能通过长期债券的发行审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信用利差 久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商业银行中的风险缓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学陶 胡薇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19,共5页
对13家美国银行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使用并不直接表现出风险加权资产及整体银行风险的下降,而是表现为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发放更多的贷款。在剔除了过度投机因素后,银行可增加约63%的目标贷款额。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风险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展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宬旭 《征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6-38,共3页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信用衍生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金融产品的信用风险。分析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现状,针对市场发展初期出现的如参与者单一化、定价基础较为薄弱等问题,提出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体系改革...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信用衍生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金融产品的信用风险。分析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现状,针对市场发展初期出现的如参与者单一化、定价基础较为薄弱等问题,提出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体系改革途径及建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信用衍生产品 监管 定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民营企业融资中的应用——以人福医药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苗艳芳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1-134,159,共5页
受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频繁发生及债券市场风险偏好趋同等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信用风险集中爆发,"融资难"问题日益严重。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因具有为企业及企业债券提供"保险"及提升企业信用的优势,受到了债券市... 受债券市场信用违约事件频繁发生及债券市场风险偏好趋同等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信用风险集中爆发,"融资难"问题日益严重。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因具有为企业及企业债券提供"保险"及提升企业信用的优势,受到了债券市场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文章借助实际案例,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民营企业融资中的应用展开深入分析,同时根据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完善建议,希望对化解民营企业融资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企业融资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的应用分析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鸿祥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0-51,共2页
本文首先对我国开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试点业务进行了应用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应用分析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问题探讨
7
作者 田竞宸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123,共3页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可以释放债券市场带来的风险,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缺。文章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从产品的产生、结构、特点、确认与计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研究探讨。
关键词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创设方 购买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游春 胡才龙 《征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6,共5页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的推出有助于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以吸引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提高直接融资份额,提升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综合管理能力,金融市场自此再添新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我国CRM推出的时间短,发展速度相对非常缓慢,CRM在初步发展...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的推出有助于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以吸引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提高直接融资份额,提升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综合管理能力,金融市场自此再添新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我国CRM推出的时间短,发展速度相对非常缓慢,CRM在初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市场参与主体单一、缺乏专业的法律法规、市场监管难度大、信息披露不完整等问题。应大力发展多元化市场参与主体,制定专业的法律法规配套措施,提高对市场的监管能力,加大信息的披露力度等,以保证CRM快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风险分担机制 债券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助力民营企业融资分析——以珠江投管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兆芹 王秋雨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45-149,共5页
文章以珠江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投管”),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助力民营企业融资中的积极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引入产生的保险效应和信号传递效应增强了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降低了融资成... 文章以珠江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投管”),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在助力民营企业融资中的积极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引入产生的保险效应和信号传递效应增强了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降低了融资成本,是纾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有效途径,但是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应用过程中存在标的主体覆盖面窄、地区发展差异大、易形成过度依赖等问题。为此,文章从调动地方性金融机构创设热情、培养债券发行主体主动意识、加强债券投资者保险意识教育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更好建设信用衍生品市场、助力民营企业融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民营企业融资 保险效应 信号传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发展与应对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煜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第6期61-63,共3页
从2018年10月份国务院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以来,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的发行量突然上升,在短短数月,达到了过去几年发行总量的数倍。由于我国信用缓释工具(CRM)市场处于发展的初期,市场机制相对不完... 从2018年10月份国务院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以来,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的发行量突然上升,在短短数月,达到了过去几年发行总量的数倍。由于我国信用缓释工具(CRM)市场处于发展的初期,市场机制相对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另外,发展CRM市场需要牢牢把控各类型的风险,使CRM服务于“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存在问题 风险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定价模型研究--以红狮控股产品为例
11
作者 郑德渊 温乃馨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22,共7页
以KMV模型为基础,考虑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标准条款规定的信用事件既包含破产也包含支付违约的实际,以资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测度破产违约概率,以资产可变现价值低于短期有息负债测度支付违约概率,建立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定价模型... 以KMV模型为基础,考虑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标准条款规定的信用事件既包含破产也包含支付违约的实际,以资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测度破产违约概率,以资产可变现价值低于短期有息负债测度支付违约概率,建立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定价模型,并应用模型确定红狮控股CRMW系列产品的理论价格。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时变变现率假设得到的凭证理论价格较为合理;支付违约风险是CRMW价值的重要来源;资产变现率是影响CRMW产品价值的敏感性因素。研究过程和分析结果对债券投资者、债券发行人、缓释凭证投资者、缓释凭证发行人、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及相关监管机构有借鉴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结构模型 资产变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债的信用违约互换缓解了“融资贵”难题吗?--一个债券的结构化定价分析
12
作者 王曦 刘颖 《南方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51,共20页
在一般均衡意义下,构建债券结构化定价模型,嵌入基于企业债的信用违约互换工具(CDS),内生化企业破产阈值,解析得到企业债券定价公式,再利用非线性脉冲响应模拟,考察宏观经济波动下CDS对降低企业债券利率的影响机制及效果,并探讨政策优... 在一般均衡意义下,构建债券结构化定价模型,嵌入基于企业债的信用违约互换工具(CDS),内生化企业破产阈值,解析得到企业债券定价公式,再利用非线性脉冲响应模拟,考察宏观经济波动下CDS对降低企业债券利率的影响机制及效果,并探讨政策优化问题。研究发现:CDS可以有效缓解各种负向冲击所引发的企业债利率上升,支撑债券价格;CDS通过降低企业最优破产阈值,发挥保险效应,降低债券利率;CDS对低信用评级的企业债融资的支持效果更佳,对于不同信用评级的企业债,均存在相应的CDS最优赔付力度设计。在债券市场逐渐打破刚性兑付背景下,CDS是以市场化方式化解债务风险的有益创新。为此,建议引进多方主体参与,提升违约数据挖掘能力以对CDS合理定价,同时严控总体交易头寸和风险敞口,防范系统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市场 企业债 债券违约 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缓释机制探究
13
作者 郭冲 王冀宁 +2 位作者 蒋海玲 李雯 蓝文骏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39-141,共3页
本文采用文献梳理法和理论推演法对风险要素形成进行分析,基于创新型金融产品深度剖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缓释工具缓释机制。研究发现,政府债务违约因素主要包括税收、地产、期限错配、融资平台"借新还旧"、非信贷融资比重、融... 本文采用文献梳理法和理论推演法对风险要素形成进行分析,基于创新型金融产品深度剖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缓释工具缓释机制。研究发现,政府债务违约因素主要包括税收、地产、期限错配、融资平台"借新还旧"、非信贷融资比重、融资主体交叉以及平台运作不规范,当前大部分风险缓释工具主要采取风险转换方式进行缓释作用,而少部分产品缓释机制则是针对风险、收益进行重新分割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风险 风险缓释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违约互换(CDS)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黎红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68,76,共10页
我国信用违约互换(CDS)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而CDS市场与内幕交易存在天然的密切联系。债权人、承销商等相关合同主体对手方利用内幕信息“裸持”CDS进行投机性交易,会损害债务人的信息权利、CDS市场的交易公平性以及市场效率。CDS市场... 我国信用违约互换(CDS)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而CDS市场与内幕交易存在天然的密切联系。债权人、承销商等相关合同主体对手方利用内幕信息“裸持”CDS进行投机性交易,会损害债务人的信息权利、CDS市场的交易公平性以及市场效率。CDS市场与股票市场相比有其特殊性,传统内幕交易规则用以规制CDS市场将面临一些适用困境。为此,必须视情况扩大证券法反欺诈条款的适用,约束债权人、承销商等相关合同对手方对债务人内幕信息的利用,完善CDS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并强化金融机构内部防火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 内幕交易 信息披露 债券衍生产品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次市场中场外CDS工具发展与监管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峰 何荣天 余建军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63,77,共9页
券商经营活动中,在信用、市场规则、融资者与投资者等议题上面临特殊困境,核心体现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即信用风险转移和分散功能难以实现,信用债券市场发展迟缓。基于对已有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现状的分析,券商从实务角... 券商经营活动中,在信用、市场规则、融资者与投资者等议题上面临特殊困境,核心体现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即信用风险转移和分散功能难以实现,信用债券市场发展迟缓。基于对已有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现状的分析,券商从实务角度出发构建了涉及场外CDS业务市场准入、做市商交易、风险控制、会计、产品线、定价和业务监管等一系列制度。CDS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并在海外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与场内股票、债券交易一并构成基础性市场。盲目对CDS的抵触对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并无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多层次资本市场 场外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债券交叉违约条款:溯源、演化及保护功能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阎维博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9,共9页
债券交叉违约条款在不同债务之间建立关联网络,能够帮助债券持有人及时、有效应对发行人信用状况变化。交叉违约条款等债券限制性条款的演化,折射出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理念更替、风险防范范式转型的背景变迁。一方面,交叉违约条款作为市... 债券交叉违约条款在不同债务之间建立关联网络,能够帮助债券持有人及时、有效应对发行人信用状况变化。交叉违约条款等债券限制性条款的演化,折射出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理念更替、风险防范范式转型的背景变迁。一方面,交叉违约条款作为市场化风险防范工具,其市场化特点意味着交叉违约条款的实践应用并非法律制度建构的直接结果,而是市场参与主体自主进行"风险—收益"配置的意志体现。交叉违约条款的应用拓展离不开市场参与主体对条款真实价值的认可。另一方面,债券市场的市场化与法治化难以割裂,交叉违约条款的应用拓展离不开债券市场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交叉违约条款应有价值的实现,需要以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与债券管理制度的高效运行为基础,需要更高位阶的制度建构。为此,监管部门不仅要加强对交叉违约条款的规范性引导,而且应当完善债券发行人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债券管理制度效率,同时要避免交叉违约条款不当设置与低效违约处置、以致交叉违约安排成为债券市场新的风险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市场 交叉违约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代理监控 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化与差异化:债券市场内幕交易规制的困境与法制进路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怀勇 钟文财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6-76,共11页
后疫情时代的债券违约潮背景下,高收益债券和信用衍生品成为债券市场内幕交易的高发区。然而,债券市场内幕交易规制面临去监管化的价值冲击、股票化规则难以适用和认定标准的差异化不足等三重困境。鉴于内幕交易的不公平竞争本质和欧美... 后疫情时代的债券违约潮背景下,高收益债券和信用衍生品成为债券市场内幕交易的高发区。然而,债券市场内幕交易规制面临去监管化的价值冲击、股票化规则难以适用和认定标准的差异化不足等三重困境。鉴于内幕交易的不公平竞争本质和欧美规制体系的局限性,缺乏统一金融法制和判例法传统的中国应采纳维护公平竞争的规制思路,以公平竞争为反欺诈和市场诚信的价值桥梁,引领统一化的顶层设计;同时针对债券市场特性进行差异化调试,豁免做市商和中央对手方,完善内幕信息规定,并围绕询价开展信息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市场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信用保护工具 内幕交易 公平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债券保险发展进程及业务模式探索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洋 赵大伟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96,共10页
我国信用债市场发展进入新时期,信用违约的常态化和高收益债券市场建立的需要催生了对信用风险管理和信用增级的需求,而债券保险正是满足这两种需求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借鉴债券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债券市场与债券保险... 我国信用债市场发展进入新时期,信用违约的常态化和高收益债券市场建立的需要催生了对信用风险管理和信用增级的需求,而债券保险正是满足这两种需求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借鉴债券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债券市场与债券保险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我国债券保险发展滞后源于制度建设落后、信用保护卖方保障不足等原因导致的盈利困难,并提出和论证了由保险公司提供结算型债券保险的新型保险模式。最后就当前我国债券保险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从发展传统型债券保险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两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保险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信用增级 信息不对称 债券违约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管理 保险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破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 被引量:7
19
作者 沙晓君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第12期94-96,共3页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稳中有进,但是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市场中资金可获得性相对降低,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融资困境”。民营企业作为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其每年为国家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税收,民营...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稳中有进,但是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市场中资金可获得性相对降低,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融资困境”。民营企业作为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其每年为国家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税收,民营企业的持续良好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文章将从民营企业本身的融资特点、发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特别是科创版为高新技术民营企业解决融资困境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索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普惠金融 科创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