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政府信用重建
被引量:5
- 1
-
-
作者
裴志军
-
机构
浙江财经学院
-
出处
《理论月刊》
2006年第1期130-132,共3页
-
文摘
在转型时期,我国政府的信用资本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制约了政府行政效率。社会资本是以信任为核心,以公民参与的网络和互利互惠的规范为来源的一种资源集合体。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我国政府信用缺失在于政府与公民间信任资本、规范资本的缺失以及政府与公民个人、社会群体或组织的网络关系的不和谐造成的。因此,要重建政府信用必须引入“善治”理念,提升“网络”社会资本;要实现公共管理过程的法制化和程序化;要实施对政治代理人进行行政伦理教育,使政治权力代理人的行为具有规范性;要提高政治透明度,建立透明政府。
-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政府信用
信用重建
善治
社会网络
-
分类号
F0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再谈信用缺失与信用重建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郭爱萍
-
机构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9-62,共4页
-
文摘
信用缺失从一定层面上说 ,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现实 ,如果缺乏信用支持 ,任何企业都无法参与国际竞争 ,更谈不上融入世界经济。这一切 ,要求我们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时 。
-
关键词
信用缺失
信用重建
契约伦理
法制建设
-
分类号
B824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重建信用 从政府做起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汉平
-
机构
江汉大学商学院
-
出处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88-90,共3页
-
文摘
信用缺失是我国经济由计划向市场机制转轨时特有的现象。信用缺失与我国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有密切关系。重建信用中国 ,要从政府做起。只有政府履行公共职能 ,从越位的地方退出来 ,在缺位的地方补位 ,明晰市场经济主体产权 ,保持政府在市场利益主体之间中立、公正的立场 ,制定完备的产权保护制度和惩罚失信行为的法律制度 ,严格司法、执法 ,使守信者得利 ,失信者失利 。
-
关键词
信用缺失
中国
政府职能
产权保护制度
法律制度
信用重建
-
分类号
F045.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市场经济中信用丧失与重建的思考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陈龙跃
-
机构
中共福建漳州市委党校
-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32-133,共2页
-
-
关键词
信用重建
社会信用
信息不对称
信用环境
交易行为
信用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活动主体
诚实守信
处于混乱状态
-
分类号
B82-05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6
- 5
-
-
作者
李真
高旗胜
戎蕾
-
机构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2022年第3期63-71,共9页
-
基金
国家乡村振兴局2021年度软科学课题项目“我国乡村信用体系建设与创新理论研究”的研究成果。
-
文摘
农村信用体系作为将金融之水引入经济之田的渠,有助于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可以提高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资源的获得性,为农户等弱势群体提供低门槛的金融服务。但目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存在农村征信工作权责边界不清、农村信用信息共享难、农村信用贷款风险较高和农户信用观念普遍较为淡薄等问题。未来需进一步厘清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体的职责边界,重视金融科技的赋能作用,强化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信用宣传覆盖面,创新评级授信模式,丰富信用评级结果的应用场景。
-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信用体系
农村金融
信用重建
-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Credit System
Rural Finance
Credit Reconstruction
-
分类号
F832.35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论信用研究的逻辑思路
被引量:4
- 6
-
-
作者
黄家瑶
-
机构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人文社科部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6-189,共4页
-
基金
2004年上海市教委社会科学课题(04PE04)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从经济关系与伦理关系的统一中认识信用关系是信用研究的逻辑起点,从社会存在与社会实践的客观要求上把握信用生成基础以及从原有观念作用机制与现实社会变化发展实践的尖锐冲突中分析信用缺失根源是信用研究的基本逻辑行程,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伦理、制度和环境要求中思考信用重建是信用研究的逻辑终点。
-
关键词
逻辑思路
经济社会发展
逻辑起点
信用关系
伦理关系
经济关系
基本逻辑
信用缺失
发展实践
社会变化
作用机制
生成基础
客观要求
社会实践
社会存在
信用重建
-
分类号
F20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信用:建构市场经济社会的道德基石
- 7
-
-
作者
耿有权
赵庆杰
-
机构
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
-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35,共4页
-
文摘
在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信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对信用品质和信用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信用的伦理内涵分析,要建构讲究信用的市场经济社会,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信用的伦理价值,大力建设当代中国的信用道德,大幅度地提升全社会的信用水平。
-
关键词
信用缺失
市场经济
信用重建
信用提升
信用品质
信用水平
伦理学
-
Keywords
lack of credit
market economy,rebuilding of credit
improvement of credit
-
分类号
F20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