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用风险管理的新视角——信用衍生产品 被引量:15
1
作者 田玲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0-75,共6页
信用衍生产品是 2 0世纪 90年代发展起来的用于信用风险管理的崭新工具 ,它通过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 ,以一定代价转嫁给其他机构 ,最终达到降低自身对信用风险的暴露水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
关键词 信用违约期权 信用联系票据 总收益互换 信用衍生产品市场 定义 结构 信用衍生产品 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风险管理新工具-信用衍生产品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文瀚 王燕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1S期103-104,共2页
信用衍生产品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用于信用风险管理的崭新工具,在过去几年中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创新的一大热点.按照国际互换和衍生产品协会(ISDA)的定义,信用衍生产品是用来分离和转移信用风险的各种工具和技术的统称.它实... 信用衍生产品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用于信用风险管理的崭新工具,在过去几年中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创新的一大热点.按照国际互换和衍生产品协会(ISDA)的定义,信用衍生产品是用来分离和转移信用风险的各种工具和技术的统称.它实质上是通过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类型中剥离出来,以一定代价转嫁给其他的投资机构,尤其是那些专门从事这种信用风险管理的公司,或那些对某类产业很了解而更有能力处理这类产业信用风险的专业机构,从而最终达到降低自身对信用风险的暴露水平.因此信用衍生产品能够使得信用风险以一种更具流动性和可交易性的形式显现出来,在提高收益组合和表现高度结构化的风险组合方面有重大应用;同时它深化了避险和投资市场,搞活了信贷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信用风险管理 新工具 风险类型 投资机构 国际金融市场 公司 转嫁 定义 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衍生产品的微观金融效率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祖兵 周庆行 吴祥祐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35-137,共3页
信用衍生产品的微观金融效率主要体现在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和机构投资者金融效率的影响。具体而言,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效率和风险管理效率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的投资方式将发生巨大改变。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微观金融效率 商业银行 机构投资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管理的新工具 被引量:3
4
作者 贺卫 陆剑锋 王冬 《现代管理科学》 2006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文章在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作用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的品种、功效、避险机理及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障碍,最后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 文章在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作用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的品种、功效、避险机理及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障碍,最后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风险管理与信用衍生产品 被引量:2
5
作者 屠新曙 林欣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5-117,共3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方法和度量手段及影响,然后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引出信用衍生产品。信用衍生产品主要通过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转嫁其他机构以达到降低自身的风险的暴露水平,然后在系统地分析各种主要的信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方法和度量手段及影响,然后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引出信用衍生产品。信用衍生产品主要通过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转嫁其他机构以达到降低自身的风险的暴露水平,然后在系统地分析各种主要的信用衍生产品的基本原理之上,分析了利用信用衍生产品管理信用风险并说明了意义所在,最后对如何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应用它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信用衍生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衍生产品对冲、货币市场波动与中国商业银行贷款行为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其安 杜方舟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52,共10页
文章基于信用衍生产品对冲的实质构建理论模型并得到理论结论与推论,利用GMM方法对理论结果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回购利率互换对冲时,中国银行贷款总额随对冲程度的提升先减后增,与货币市场波动负相关;在存款利率互换对冲... 文章基于信用衍生产品对冲的实质构建理论模型并得到理论结论与推论,利用GMM方法对理论结果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回购利率互换对冲时,中国银行贷款总额随对冲程度的提升先减后增,与货币市场波动负相关;在存款利率互换对冲时,贷款总额随对冲程度的提升而增大,与货币市场波动正相关;在隔夜利率互换对冲时,贷款总额随对冲程度的提升先增后减,与货币市场波动正相关。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诱因同样存在于中国商业银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对冲 货币市场波动 贷款行为 广义矩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衍生产品的国际实践和中国发展 被引量:8
7
作者 马贱阳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6,共6页
信用衍生产品作为一种市场化分散和转移信贷风险的有效工具,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和成功实践,但在我国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本文从国际信用风险管理方式的演变脉络着手,分析了国际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目前国际... 信用衍生产品作为一种市场化分散和转移信贷风险的有效工具,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和成功实践,但在我国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本文从国际信用风险管理方式的演变脉络着手,分析了国际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目前国际信用衍生产品发展现状和主要品种,并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研究分析了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为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提供路径选择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风险管理 信用衍生产品 国际实践 中国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对银行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军生 刘珂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5,共5页
在降低信用风险承担水平的同时提高盈利能力是各国商业银行重点关注的内容。2010年中国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中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对银行业经营状况的... 在降低信用风险承担水平的同时提高盈利能力是各国商业银行重点关注的内容。2010年中国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中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对银行业经营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参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能够在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同时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从而改善经营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不良贷款率 净资产收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衍生产品与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被引量:3
9
作者 谢清河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44,共5页
信用衍生产品作为金融市场分散和转移信贷风险的创新工具,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和成功实践,但信用衍生产品在大大提升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本文分析比较了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在论述信用... 信用衍生产品作为金融市场分散和转移信贷风险的创新工具,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和成功实践,但信用衍生产品在大大提升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本文分析比较了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在论述信用衍生产品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互动效应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衍生产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荣 魏婧 《华东经济管理》 2003年第5期121-122,共2页
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以及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管理 资本套利 巴塞尔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衍生产品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建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金融机构 银行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者契约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殷林森 《征信》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62,共3页
基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者之间复杂的契约关系,从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学视角分析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者之间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行为,揭示信用衍生产品在分离、管理信用风险过程中对交易者造成的一些影响。据此提出增强信用风险的分离与管理能... 基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者之间复杂的契约关系,从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学视角分析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者之间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行为,揭示信用衍生产品在分离、管理信用风险过程中对交易者造成的一些影响。据此提出增强信用风险的分离与管理能力、大力培育信用风险接收机构和转出机构、强力约束信贷市场借款企业等对策,为发展我国信用衍生产品提供契约方面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交易者 商业银行 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衍生产品的运作机理及其风险防范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鲲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0年第6期106-108,共3页
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延伸与拓展,为金融机构优化资产组合、管理信用风险提供了操作工具。以CDO为核心的信用衍生产品供应链,在次贷危机中形成了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与负反馈循环机制。应建立与风险约... 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延伸与拓展,为金融机构优化资产组合、管理信用风险提供了操作工具。以CDO为核心的信用衍生产品供应链,在次贷危机中形成了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与负反馈循环机制。应建立与风险约束激励相容的公司治理机制,并借鉴交易所成功的监管经验,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与集中清算制度,加强对场外衍生金融市场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担保债务凭证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我国信用衍生产品的思考
14
作者 尹志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4-285,共2页
一 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系列从基础资产上剥离、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工程技术的总称。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资产组合管理的需要对信用风险进行转移,这不仅帮助商业银行转移了风险,而且为存量金融资产创造了新的流动... 一 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系列从基础资产上剥离、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工程技术的总称。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资产组合管理的需要对信用风险进行转移,这不仅帮助商业银行转移了风险,而且为存量金融资产创造了新的流动性,把不流动的资产盘活,提供大量的资金进一步为客户服务。从整个金融市场来看,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也为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增加了信贷市场的贷方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工程技术 信用风险 资产组合管理 商业银行 基础资产 金融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衍生产品在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中的应用——伊思雷尔·尼尔肯《实用信用衍生产品》一书评介
15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济南金融》 2003年第3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实用信用衍生产品 书评 信用风险 伊思雷尔·尼尔肯 金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衍生产品与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爱国 《金融发展研究》 2009年第7期18-22,共5页
信用衍生产品是重要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本文通过分析信用衍生产品对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的影响,研究信用衍生产品发展规律,认为信用衍生产品转移的信用风险在市场容纳能力限度内,市场能够分散吸收,提高金融效率;反之,超出市场限度,就... 信用衍生产品是重要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本文通过分析信用衍生产品对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的影响,研究信用衍生产品发展规律,认为信用衍生产品转移的信用风险在市场容纳能力限度内,市场能够分散吸收,提高金融效率;反之,超出市场限度,就会放大风险,引发金融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金融安全 金融效率 次贷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巨额存贷差的出路:发展信用衍生产品
17
作者 陈辉 宋涤尘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4-46,共3页
银行存贷差的快速增长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对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银行‘惜贷”的主要原因,提出引进和应用各种信用衍生产品加以改善的可行性。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存贷差 信用衍生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信用衍生产品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彬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信用风险 主动管理 革命性 银行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转移功能综述
19
作者 苗师玮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78,共3页
金融危机以来,学者开始在信用衍生产品在风险转移的风险转移和金融稳定功能方面开展多项研究。文章将从信用衍生产品的市场发展与监管、信用衍生产品风险转移的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出结论,信用... 金融危机以来,学者开始在信用衍生产品在风险转移的风险转移和金融稳定功能方面开展多项研究。文章将从信用衍生产品的市场发展与监管、信用衍生产品风险转移的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出结论,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转移功能有利于银行分散风险并提高资本流动性,在系统内以动态均衡的方式提升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但也有可能强化银行的道德风险,增加金融市场中的风险,并通过彼此之间的高度关联将风险传染到整个金融系统。因此,我国在研究推出信用衍生产品时,应当注重平衡市场投资流动性和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实现风险转移和金融稳定两个目标的协调并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风险转移 金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押债权工具: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信用衍生产品
20
作者 唐革榕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3-34,共2页
信用衍生产品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新兴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信用衍生产品以其改变传统风险管理理念、分散资产风险的优点为国际银行业所认同。本文通过对当今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最为迅猛的信用衍生产品一抵押债权工具的描述和分析,为我国信... 信用衍生产品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新兴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信用衍生产品以其改变传统风险管理理念、分散资产风险的优点为国际银行业所认同。本文通过对当今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最为迅猛的信用衍生产品一抵押债权工具的描述和分析,为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发展提出初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国际金融市场 风险管理理念 资产风险 抵押 国际银行业 信用风险管理 债权 实践意义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