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展区域信用环境评价 推动地方信用体系建设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弢 《征信》 2015年第9期42-46,共5页
设计包括区域经济、政务诚信、金融体系、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评价6大部分的区域信用环境评价体系,对区域信用环境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在适当范围披露,为市县(区)等地方政府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提供科学、量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价... 设计包括区域经济、政务诚信、金融体系、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评价6大部分的区域信用环境评价体系,对区域信用环境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在适当范围披露,为市县(区)等地方政府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提供科学、量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同时为上级政府考核地方信用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环境评价 信用评级 评价体系 地方信用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信用评价与股价崩盘风险——基于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
作者 陈德球 高维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44,共14页
环境信用评价是运用绿色理念赋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我国2008-2023年A股重污染企业为样本,探究环境信用评价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环境信用评价能降低股价崩盘风险;(2)环境信用评价可以提高管理层环境责任、强化股东... 环境信用评价是运用绿色理念赋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我国2008-2023年A股重污染企业为样本,探究环境信用评价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环境信用评价能降低股价崩盘风险;(2)环境信用评价可以提高管理层环境责任、强化股东对环境的监督,使环境负面消息隐藏减少;(3)管理层特征、代理成本、监管环境等都会影响环境信用评价治理效应的发挥。研究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稳定资本市场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信用评价 股价崩盘风险 管理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信用评价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李莉 张心悦 崔海红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7-95,共9页
环境信用评价办法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督促企业持续改进环境行为,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重要举措。以2014年实施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为准自然实验,文章利用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环境信用评价... 环境信用评价办法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督促企业持续改进环境行为,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重要举措。以2014年实施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为准自然实验,文章利用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环境信用评价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信用评价对企业ESG表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ESG评级分歧更大的企业中,环境信用评价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环境信用评价通过缓解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降低融资约束和增加遵循成本来改善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位于法治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和处于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差地区的企业中,环境信用评价对提高企业ESG表现的效果更加明显。该研究结论是对环境信用评价办法实施效果的有益探索,有助于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信用评价 ESG表现 信息不对称 ESG评级分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黑名单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明明 庞洪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5,共8页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黑名单制度具有约束制裁、价值引导和风险预防功能。依据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黑名单制度实施的行政行为既可能是行政事实行为,也可能是行政法律行为。如仅公示环境失信企业名单,则其法律性质为行政事实行为;如进一步对列...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黑名单制度具有约束制裁、价值引导和风险预防功能。依据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黑名单制度实施的行政行为既可能是行政事实行为,也可能是行政法律行为。如仅公示环境失信企业名单,则其法律性质为行政事实行为;如进一步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则属于行政法律行为。实践中,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黑名单制度的实施存在缺乏统一的适用规则、部分联合惩戒行为超过必要限度、移出黑名单的时限模糊、缺乏公众参与程序性规定等问题,建议从加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统一立法、“一事不再罚”与比例原则的衡量适用、健全信用修复机制、保障公众参与权等方面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 联合惩戒 公众参与 行政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信用监管体系优化与实施路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萱 郭林青 韩文亚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2,共9页
环境信用监管体系历经探索起步、快速发展、规范优化3个发展阶段。基于信用监管的逻辑理路,建立“主体—客体—手段”的分析框架对环境信用监管体系进行要素式解析。现行环境监管体系是生态环境部门对排污单位、第三方环境服务单位开展... 环境信用监管体系历经探索起步、快速发展、规范优化3个发展阶段。基于信用监管的逻辑理路,建立“主体—客体—手段”的分析框架对环境信用监管体系进行要素式解析。现行环境监管体系是生态环境部门对排污单位、第三方环境服务单位开展的基于环境信用的监管体系,是以环境信用评价及其结果公开为主要内容,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动其他相关部门实施联合奖惩的制度和工作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信用监管主体职责集中,各地环境信用内涵不统一,环境信用信息管理较为薄弱,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渠道分散,尚未完成从信用评价到全流程信用监管机制的转变。环境信用监管体系应当顺应政策环境从违法成本低到重罚主义的转变,明确分级管理、协同融入的工作机制,强化制度建设,推动环境信用评价转变,完善环境信用监管全流程政策措施,规范环境信用信息管理,建立全国环境信用信息公开与共享平台,推动环境信用信息市场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信用监管体系 信用信息 环境信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方治理二次环境污染责任的认定——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法制化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一丁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44,共10页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的产生和出现本是希望通过专业化、市场化、集约化方式来缓解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旦出现二次环境污染将有违该制度创设目的与初衷。二次环境污染现象的预防和克服尤其要求重视并确认第三方法律责任的认定、分...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的产生和出现本是希望通过专业化、市场化、集约化方式来缓解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旦出现二次环境污染将有违该制度创设目的与初衷。二次环境污染现象的预防和克服尤其要求重视并确认第三方法律责任的认定、分配与承担。从身份、主观过错以及法解释学角度等分析,以设定具体行为模式来界定行为性质并以此判断该行为是否合法及如何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模式说"并不能直接适用第三方。在第三方环境法律责任评价方式亟待创新、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各项制度尚需协调融通、提倡多元共治理念及法律制度体系、取消强制资质许可后第三方面临监管漏洞以及多元化的环保产业需要多种行为评价方式等背景下,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认定第三方法律责任具有相当必要性。结合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现状分析,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的法制化路径主要包括:将2013版评价办法的法律效力层级提升至部门规章,扩大制度适用对象、评价结果的法律效力,创设信用修复规则,区分第三方责任类型,确保公众实质性参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二次环境污染 法律责任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与重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中国实践——以多元主体参与为视角 被引量:9
7
作者 莫张勤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27,共3页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是新《环境保护法》的创新制度之一,但从实施过程来看,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其中关键性问题是缺乏多元主体参与,特别是第三方评估机构与公众参与。随着公民意识的增强,由单一的政府管理转为多元社会主体共同治理...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是新《环境保护法》的创新制度之一,但从实施过程来看,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其中关键性问题是缺乏多元主体参与,特别是第三方评估机构与公众参与。随着公民意识的增强,由单一的政府管理转为多元社会主体共同治理是环境法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本文通过破解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第三方评估机构与公众参与的难题与困境,分别提出创设性的对策,以实现环境治理从政府主导向社会与政府共治的重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评估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 公众参与 信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武汉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君蕊 刘浩 +1 位作者 朱婧瑄 黄亿琦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0期121-122,共2页
指出了信用体系建设是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武汉市大力推进全市环境保护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周年记分制对企业的环境信用进行评价,公示行政许可、处罚、发布“环保守信红名单”,让企业环保信用全面公开,将... 指出了信用体系建设是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武汉市大力推进全市环境保护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周年记分制对企业的环境信用进行评价,公示行政许可、处罚、发布“环保守信红名单”,让企业环保信用全面公开,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应用于日常管理,积极构建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但信用体系仍处于不完备的阶段,还存在着环境信用评价覆盖面过窄、奖惩机制不健全、环境评价结果公开与共享受限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个层面着手,抓好制度建设、提高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推进社会共治,促进企业绿色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信用评价 企业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德君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5期97-99,共3页
在我国大力建设信用体系的背景下,生态环境系统制定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各省亦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配套信用评价办法。通过收集对比各省发布的企业环境信用管理办法中评价范围的设置、评价指标的设定,分析不同省份评价方法的特... 在我国大力建设信用体系的背景下,生态环境系统制定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各省亦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配套信用评价办法。通过收集对比各省发布的企业环境信用管理办法中评价范围的设置、评价指标的设定,分析不同省份评价方法的特点。通过总结各省评价方法的优势对未来我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发展趋势加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体系 环境信用评价 信用评价办法 信用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警告在我国环境执法中的困境破解——基于功能定位的反思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艳华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4-169,共6页
环境警告以威慑轻微环境违法行为、激发环境守法行为为目标,体现了刚柔相济的环境执法理念及奖惩兼施的双重功能定位。然而,在我国当前的环境执法中,环境警告却只重在强调刚性的惩罚性单一功能,忽视了其所具有的柔性的激励性功能。这种... 环境警告以威慑轻微环境违法行为、激发环境守法行为为目标,体现了刚柔相济的环境执法理念及奖惩兼施的双重功能定位。然而,在我国当前的环境执法中,环境警告却只重在强调刚性的惩罚性单一功能,忽视了其所具有的柔性的激励性功能。这种惩罚性功能不足而激励性功能缺失的功能错位直接导致环境警告信息缺乏沟通、施行有效性不足的困境,进而影响了环境警告的推行与完善。因此,完善环境警告,应平衡其"惩罚性"与"激励性"双重功能,在强化惩罚性功能的基础上,确立与构建激励性功能的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警告 功能 环境警告信息公开制 累计转换制 环境信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