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负外部冲击、信用机构评级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 |
孙文娜
张居营
程京京
|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演化动态博弈分析 |
刘晓剑
张强
|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3
|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规制与监管问题研究 |
郑又源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4
|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
余丽霞
温文
郑洁
|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5
|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责任演变与监管发展——从安然事件到次贷危机 |
高汉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6
|
后危机时代信用评级机构声誉资本分析 |
姜楠
希莫
|
《征信》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7
|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取得国际话语权的现实阻碍与转型选择 |
李宝虹
白建东
赵辰光
|
《征信》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8
|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信用评级机构监管问题分析——以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为视角 |
高汉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9
|
信用评级机构的角色冲突与法律监管 |
朱悦蘅
叶兵
|
《西南金融》
|
2011 |
2
|
|
10
|
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理性选择:强化竞争与弱化依赖 |
高汉
|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1
|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的规制研究 |
楚建会
|
《征信》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2
|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反思及启示——以司法判例为视角 |
聂飞舟
|
《东方法学》
|
2010 |
11
|
|
13
|
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下的美国信用评级机构——以司法判例为视角 |
李晓郛
|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4
|
对信用评级机构争议的分析——基于金融法学的视角 |
谢金静
|
《征信》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15
|
美国中小型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黄鹂
安瑞萍
|
《征信》
|
2015 |
2
|
|
16
|
发展具有国际话语权的民族信用评级机构 |
冯文丽
|
《农村金融研究》
|
2011 |
6
|
|
17
|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 |
朱圆
钟心惠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8
|
从大公国际主权信用评级标准看我国评级机构的发展 |
彭文兵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9
|
作为监管工具的信用评级机构对投资人民事责任 |
王远胜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20
|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RMBS和CDO信用评级制度变革路径分析——以信用评级机构政府运营为视角 |
高汉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