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用数据跨境流动安全风险的全链条规制方案建构 被引量:2
1
作者 唐岚敕 袁中华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6,共9页
以“数据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分析信用数据跨境流动各阶段可能产生的过度采集侵犯主体权益、不当存储造成数据泄露、偏差处理生成错误结论、任意传输危害综合安全等四大类型安全风险。按照“治罪与治理并重”的基本思路,充分利用刑法... 以“数据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分析信用数据跨境流动各阶段可能产生的过度采集侵犯主体权益、不当存储造成数据泄露、偏差处理生成错误结论、任意传输危害综合安全等四大类型安全风险。按照“治罪与治理并重”的基本思路,充分利用刑法既有罪名,全方位建构信用数据跨境流动全阶段安全风险刑事规制方案,实现从消极惩罪到积极治理的转向。在技管结合理念的指导下,从制定信用数据特别分级指南、促进征信技术手段自我优化、建立征信行业自我反向评价机制三个方面,进一步提出未来我国信用数据跨境流动安全风险的综合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数据 跨境流动 安全风险 全链条规制 “治罪与治理并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企业信用数据权利:理论阐释、权利体系与边界明确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路 刘隽基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3,79,共11页
“数据二十条”为企业信用数据确权明确了政策性方向。现行法律代替论对企业信用数据确权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不确定性阻碍论和利益冲突论影响着确权的可行性。以新型财产权对企业信用数据进行诠释,既能避免“反公地悲剧”,又能解决权... “数据二十条”为企业信用数据确权明确了政策性方向。现行法律代替论对企业信用数据确权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不确定性阻碍论和利益冲突论影响着确权的可行性。以新型财产权对企业信用数据进行诠释,既能避免“反公地悲剧”,又能解决权利客体不确定问题,还能妥善协调不同主体的数据利益关系。企业信用数据的权利体系包括:作为信用数据来源者的企业,享有现行法律规定的在先权益,同时受到合同和侵权制度的兜底保护;作为信用数据处理者的企业,则享有信用数据资源持有权、信用数据加工权、信用数据产品经营权等信用数据“三权”。企业信用数据权利体系和合法、合理使用制度,共同确定了企业信用数据权利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信用数据 数据权利 信用数据确权 新型财产权 信用数据权利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数据权利配置基础理论与规范构造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路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8,共15页
《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提出了数据“三权分置”的构想。信用数据同样属于数据范畴,信用数据权利配置过程中存在相关概念、类型、权利主体、利益结构、权利属性等基础理论与规范... 《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提出了数据“三权分置”的构想。信用数据同样属于数据范畴,信用数据权利配置过程中存在相关概念、类型、权利主体、利益结构、权利属性等基础理论与规范构造的问题。信用数据是指与特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相关,可以用以识别、分析、判断其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履行状态的数据。依据“数据二十条”提出的标准,可以将信用数据分为个人信用数据、企业信用数据、公共信用数据。个人信用数据权利的权利主体是自然人,且在条文表述中不应以“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作为限制。个人信用数据权利的利益包含人格精神利益、人格财产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人格精神利益归属于自然人,人格财产利益可采用“一般+特殊”的识别方式确定归属,社会公共利益则归属于国家。个人信用数据权利是兼私益性与公益性、宪法基本权利与私法性质的新型人格权。信用数据“三权”的权利主体是处理者,其中的企业、公共管理机构应作为关注重点。信用数据“三权”的利益包含财产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财产利益归属于处理者,社会公共利益包含了社会管理利益、国家经济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利益、国民敏感信息与企业商业秘密安全利益,应归属于国家。赋权强化了处理者信用数据的保护范围,并不会妨碍数据的融通。结合信用数据“三权”私益性与公益性,可将其定位为新型的财产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数据 个人信用数据权利 数据“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在信用数据统一平台建设中的角色——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罗月领 杨秋菊 《征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27,共4页
上海建设信用数据统一平台的历程说明,在信用数据统一平台建设的不同领域和不同阶段,政府角色也有所变化。为了更好地打造信用数据统一平台,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继续推动政务公开和加强部门协调,充实信用数据;同时,也应积极利用市场... 上海建设信用数据统一平台的历程说明,在信用数据统一平台建设的不同领域和不同阶段,政府角色也有所变化。为了更好地打造信用数据统一平台,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继续推动政务公开和加强部门协调,充实信用数据;同时,也应积极利用市场的力量,扩大信用产品应用,有序推动平台转型和增强平台运行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信系统 信用数据统一平台 政府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供给视角下的信用数据开放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蒋冰晶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7-42,共6页
信用数据开放有助于国家全面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信用经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展开全新的国家治理。信用数据多数携带信用主体信息,无法全部开放,应当根据信用数据的类型区分数据开放等级,分别进行全社会开放、有条件有期限开放... 信用数据开放有助于国家全面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信用经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展开全新的国家治理。信用数据多数携带信用主体信息,无法全部开放,应当根据信用数据的类型区分数据开放等级,分别进行全社会开放、有条件有期限开放、约定模式开放、自愿开放等,平衡权利保障和数据供给。同时,通过完善信用数据开放机制、技术、标准来保障和提升信用数据开放质量。信用数据开放后,信息泄露案件发生概率加大,可能带来“权利黑箱”和“强权控制”,可能扩大资源差距。需要明确信用数据开放中安全义务主体与内容、重视行政监管、建立成本与效益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信用数据 供给 数据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上海进一步完善信用数据统一平台的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罗月领 《征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9-41,共3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上海进一步完善信用数据统一平台提供了机遇,但上海也面临着数据、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信用数据统一平台,上海应从优化政府协调机制、完善征信管理制度、培养信用数据人才、加强信用数据应用、推...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上海进一步完善信用数据统一平台提供了机遇,但上海也面临着数据、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信用数据统一平台,上海应从优化政府协调机制、完善征信管理制度、培养信用数据人才、加强信用数据应用、推动平台角色转变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社会诚信 信用数据 征信管理 征信统一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征信视角下的个人信用数据法律保护 被引量:3
7
作者 姚佳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93,共6页
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在个人信用征信过程中,个人信用数据被不当使用、侵害个人权益的现象较为严重,而目前我国尚无较全面的保护体系。个人信用数据法律保护以征信正当性、隐私权之证成性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有限性为价值理念支撑。在探究... 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在个人信用征信过程中,个人信用数据被不当使用、侵害个人权益的现象较为严重,而目前我国尚无较全面的保护体系。个人信用数据法律保护以征信正当性、隐私权之证成性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有限性为价值理念支撑。在探究价值理念的基础上,相应具体法律规则设定呼之欲出,设置旨在保护被征信人的信用数据支配权、知情权以及损害赔偿请求权等规则尤为重要,同时应当规定信用征信机构以及信用数据使用者履行相应义务、承担相应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征信 个人信用数据 支配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信贷征信制度下信用数据质量问题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敏 《征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21,共6页
关于我国公共信贷征信制度下的信用数据质量问题,首先对信用数据质量进行了界定,追溯了信用数据质量问题产生的源头,剖析了这些质量问题对征信对象、商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三类征信活动主体的影响。针对建立信用数据质量长效... 关于我国公共信贷征信制度下的信用数据质量问题,首先对信用数据质量进行了界定,追溯了信用数据质量问题产生的源头,剖析了这些质量问题对征信对象、商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三类征信活动主体的影响。针对建立信用数据质量长效保障机制,从经济学视角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信贷征信制度 信用数据质量 经济学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信用数据征信分类与隐私保护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晶妹 何建金 《征信》 2017年第11期8-10,共3页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普及,电力行业将形成新型的电力信用大数据,而信用数据的隐私保护将成为信用产业链信息流转的重要一环。国家电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征信业务开拓之初,就针对电力信用数据的不同类型及其不同的数据共享应用场景,提出...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普及,电力行业将形成新型的电力信用大数据,而信用数据的隐私保护将成为信用产业链信息流转的重要一环。国家电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征信业务开拓之初,就针对电力信用数据的不同类型及其不同的数据共享应用场景,提出了电力信用数据的隐私保护框架,将为国网集团相关信用业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用数据 隐私保护 国网征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数据管理机制探讨
10
作者 赵锋 郗凌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7-188,共2页
本文针对信用数据的重要性特点,结合数字证书的签名、加密、认证功能,提出了基于数字签名的信用数据采集、加工、发布机制,通过引入数字签名技术、数字证书认证技术,分别在信用数据的采集、加工、发布的各环节实现了信用数据提供者... 本文针对信用数据的重要性特点,结合数字证书的签名、加密、认证功能,提出了基于数字签名的信用数据采集、加工、发布机制,通过引入数字签名技术、数字证书认证技术,分别在信用数据的采集、加工、发布的各环节实现了信用数据提供者、加工者、发布者的不可抵赖性、数据真实性的可鉴别性、数据加工过程输入输出的可鉴别性、数据采集加工发布全过程的可审查性,为信用数据的网络销售和信用数据的推广使用提供了安全的、可行的、有效的技术及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数据 征信体系 数字签名 数字证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金融模式下信用数据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新 张玉明 孙永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9-127,共9页
信用数据共享对完善个人征信体系,促进共享金融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互联网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信用数据共享过程犹如“囚徒困境”。针对这个问题,结合社会实际选择共享意愿、数据规模、数据异质性以及道德风险损失... 信用数据共享对完善个人征信体系,促进共享金融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互联网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信用数据共享过程犹如“囚徒困境”。针对这个问题,结合社会实际选择共享意愿、数据规模、数据异质性以及道德风险损失四个关键因素,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从动态的视角探讨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信用数据共享实现的概率与双方的共享意愿、数据规模、数据异质性呈正向变化,与道德风险损失呈负向变化,并且当道德风险损失过大时,信用数据共享将无法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数据共享 共享金融 演化博弈 数据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数据开放与保护的规则之治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江涛 《征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13,共7页
信用数据开放与私权保护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为解决信用数据开放与私权保护之间的冲突,逻辑前提在于明确信用数据的信用内涵与识别性,并确定信用数据的综合权益属性。针对我国现阶段信用数据开放与保护面临的“数据孤岛”... 信用数据开放与私权保护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为解决信用数据开放与私权保护之间的冲突,逻辑前提在于明确信用数据的信用内涵与识别性,并确定信用数据的综合权益属性。针对我国现阶段信用数据开放与保护面临的“数据孤岛”“数据鸿沟”“数据监狱”等困境,解决路径是构建信用数据法治规则,实现信用数据的公共属性与社会控制效能。具体来说,一是明确信用数据场景化利用,二是设置信用数据服务许可与监管机制,三是赋与信用数据主体被遗忘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数据 数据开放 私权保护 规则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将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
13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7-67,共1页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3月15日发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并就该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稿包括总则、个人信用信息的报送和整理、查询、异议处理、信用信息安全管理、罚则等内容。《个人信用信息基...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3月15日发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并就该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稿包括总则、个人信用信息的报送和整理、查询、异议处理、信用信息安全管理、罚则等内容。《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用数据 中国 制度建设 管理办法 信贷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公共信用数据资产化的逻辑基础、基本构想与实施路径
14
作者 刘叶婷 杨立全 于克达 《征信》 2025年第7期51-59,共9页
数据资产化是公共数据潜在价值“显性化”“扩大化”的必然过程,公共信用数据资产化是盘活释放公共信用数据巨大价值的有效手段,是公共数据资产化的有益探索。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阐述公共信用数据资产化探索的必要性、可行性,并结合... 数据资产化是公共数据潜在价值“显性化”“扩大化”的必然过程,公共信用数据资产化是盘活释放公共信用数据巨大价值的有效手段,是公共数据资产化的有益探索。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阐述公共信用数据资产化探索的必要性、可行性,并结合地方实践提出推动我国公共信用数据资产化的基本构想及实施路径,探索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前提基础上,通过采取“两种分法”、平衡“三对关系”和取得“四个突破”,最大程度盘活公共信用数据要素价值,以公共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 公共信用数据 数据资产 数据资产化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负责任研究的科研数据信用风险敏捷治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今 邹纯龙 马海群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5,共9页
科研数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贯穿于科研发现的整个过程,是科研生命周期中重要的过程性和阶段性资料。数据造假、篡改数据等不端科研行为的频发引人深省,如何有效应对科研失信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因此本研究聚焦科研数据失信问题,面向... 科研数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贯穿于科研发现的整个过程,是科研生命周期中重要的过程性和阶段性资料。数据造假、篡改数据等不端科研行为的频发引人深省,如何有效应对科研失信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因此本研究聚焦科研数据失信问题,面向负责任研究的要求,基于敏捷治理理念,融合法律制度、数字技术和诚信伦理,提出具有可行的科研数据信用风险敏捷治理体系建构思路,并设计出“数智人”为路径的敏捷治理机制。该体系有助于科研工作者强化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角色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数据信用文化与政策在科研数据失信行为中的软约束与规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信用 敏捷治理 负责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用大数据的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研究——以工程建设企业纯信用贷款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光辉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92,共10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信用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导致金融机构难以识别、判断和管控贷前、贷中、贷后存在的信用风险。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信用大数据为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提供了...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信用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导致金融机构难以识别、判断和管控贷前、贷中、贷后存在的信用风险。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信用大数据为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提供了新方法和新路径。根据信用大数据概念,从数据来源、数据形式、数据特征、数据存储和数据安全等方面总结出信用大数据较传统信用数据的优势,从征信主体、风险模型、风险管理、风险偏好、获贷难易和价格机制等六个方面阐述大数据金融创新模型区别于传统金融的特征;并以工程建设企业纯信用贷款为研究对象,分析大数据金融创新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工程信易贷”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基于GDBT算法预测的AUC值达到了91%,进一步验证了大数据金融创新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金融机构利用信用大数据开展金融产品创新与变革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数据 融资创新 信易贷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信息披露、隐私信息界定和数据权属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章政 张丽丽 《征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24,共7页
明确广义信用的概念和内涵,界定信用信息披露的边界和隐私信息的界限,对信用数据权属和流通利用问题进行了梳理。主要结论为:信用具有公开性和可知性特征,信用信息应满足可识别性要求;隐私是一种特殊的信用信息,信用信息披露越充分,信... 明确广义信用的概念和内涵,界定信用信息披露的边界和隐私信息的界限,对信用数据权属和流通利用问题进行了梳理。主要结论为:信用具有公开性和可知性特征,信用信息应满足可识别性要求;隐私是一种特殊的信用信息,信用信息披露越充分,信用制度的基础越牢固;信用行为主体和信息收集主体(平台)对信用数据具有共有产权;信用数据各类生产主体和信用行为主体均可进入市场参与信用数据交易,信用数据的流通和应用将催生多元化信用产品和信用经济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信息披露 隐私信息界定 信用数据权属 信用信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大数据支持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证分析——以蚌埠市房地产行业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晓蓉 谷岩洁 李厚民 《征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58,共5页
基于吴晶妹的"三维信用论",通过应用诚信度、合规度、践约度等三个指标,搭建蚌埠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评分模型,开展行业信用评分实证分析。认为应强化组织建设,畅通政府信用监管通道;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诚实守信营商环境;应... 基于吴晶妹的"三维信用论",通过应用诚信度、合规度、践约度等三个指标,搭建蚌埠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评分模型,开展行业信用评分实证分析。认为应强化组织建设,畅通政府信用监管通道;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诚实守信营商环境;应用金融数据,实现银政企共进共赢;优化数据质量,夯实政府数据体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用数据 信用评分模型 信用体系建设 三维信用 房地产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的信用大数据处理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艳君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24期141-144,共4页
P2P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借贷方式,近年来P2P平台却频繁出现安全问题。造成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借贷人的个人信用评估不准确而导致的连锁反应,因此对借贷人的信用数据进行有效评估可以直接降低P2P平台的信用风险。经典的信用数据处... P2P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借贷方式,近年来P2P平台却频繁出现安全问题。造成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借贷人的个人信用评估不准确而导致的连锁反应,因此对借贷人的信用数据进行有效评估可以直接降低P2P平台的信用风险。经典的信用数据处理方法无法对现代信贷领域的海量信贷数据进行精准分析,且传统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变量较多的情况下会产生线性干扰。文中在对传统Logistic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加入了Lasso惩罚项以约束函数概率的估计值。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加入惩罚因子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结果最为精确,其AUC值相较于专家评估法与Logistic模型分别提高了6.4%和13.3%,证明文中所提出的改进Logistic模型可以准确地评估个人的信用能力,进而提示P2P平台有效地规避信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平台 信用数据分析 LOGISTIC回归 惩罚因子 AUC值 信用风险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大数据的形成、应用价值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叶婷 唐斯斯 梁明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7-53,共7页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如何挖掘数据应用价值、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信用行业是大数据应用的重点领域。在我国,近年来基于大数据的各类信用平台建设进程加快,积累了良好的数...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如何挖掘数据应用价值、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信用行业是大数据应用的重点领域。在我国,近年来基于大数据的各类信用平台建设进程加快,积累了良好的数据基础。信用大数据维度丰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政务价值、商务价值和民用价值三个方面,同时数据复杂性也比较强,归集难度比较大,从而影响数据质量。提升信用大数据价值,要着重提高数据质量,推动不同信用平台对接融合,完善跨区域信用服务合作机制,加快基于大数据的信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数据 结构化数据 信用服务 信用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