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一起信用卡恶意透支案谈信用卡诈骗罪
- 1
-
-
作者
姚文
-
机构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金融系
-
出处
《征信》
1999年第4期54-56,共3页
-
-
关键词
信用卡恶意透支
信用卡诈骗罪
持卡人
非法占有
善意透支
特约商户
行为人
使用信用卡
牡丹卡
信用卡透支
-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打击信用卡恶意透支要避免伤及无辜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孙福瑞
-
出处
《金融经济》
2010年第2期62-62,共1页
-
文摘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9年联合发布了《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12月16日起施行。《解释》对信用卡“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解释》,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
-
关键词
信用卡恶意透支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法律若干问题
《解释》
信用卡管理
刑事案件
发卡银行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如何遏制信用卡恶意透支
- 3
-
-
作者
金磊
-
机构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
出处
《现代金融》
2002年第10期34-34,共1页
-
文摘
按照《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银行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含邮政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手段。作为银行卡的主要形式的信用卡,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允许持卡人在一定额度内透支,这也是造成信用卡风险的主要来源,使信用卡具有被恶意透支的潜在危险。信用卡恶意透支是指利用信用卡消费信贷这一功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行催收后仍不归还。
-
关键词
中国
银行卡业务
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
个人信用体系
经营管理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成因及防范
- 4
-
-
作者
于福建
袁光辉
-
机构
交通银行山东省威海市分行
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
-
出处
《电脑与信用卡》
1997年第5期27-29,共3页
-
文摘
目前,我国信用卡发行总量已逾2000万张,发卡城市达300多个,银行特约商户14万多家,年交易总额达39618亿以上。由于信用卡业务涉及发行机构、发卡代理行、取现网点、特约商户等诸多部门和环节,这就容易给信用卡犯罪造成可乘之机。近年来,有关信用卡的纠纷与犯罪与日俱增,据统计,
-
关键词
信用卡恶意透支
信用卡市场
信用卡业务
信用卡犯罪
信用卡风险
特约商户
持卡人
防范措施
发卡机构
担保
-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信用卡恶意透支的风险防范及化解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边疆
-
机构
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
-
出处
《中国信用卡》
2002年第5期56-58,共3页
-
文摘
信用卡是由银行或公司签发的证明持卡人有良好信誉,可以在指定的商店或场所进行记账消费的一种信用凭证。所谓信用是指客户应有一定量的、在一定条件下发卡者可控制的资产、存款、固定收入等等。由于发卡机构对持卡人可控资产的不确定性,就必然潜在着一定的风险。所谓风险,一般来说就是指可能发生的危险。风险经济学的观点认为:风险有时也可以是收益的代名词。
-
关键词
信用卡风险
信用卡恶意透支
风险防范
发卡机构
信用卡业务
持卡人
安徽省分行
允许透支
风险经济学
透支限额
-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信用卡恶意透支现象探析
- 6
-
-
作者
卫东
小红
-
机构
河南省邓州市人民银行
-
出处
《征信》
1996年第2期94-95,共2页
-
文摘
所谓信用卡的恶意透支,就是持卡人利用信用卡允许透支的特点,超出偿还能力地用卡并且拒绝还款的行为.一般来说,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有以下四个特征:(1)超出透支限额;(2)
-
关键词
信用卡恶意透支
现象探析
信用卡业务
持卡人
允许透支
从业人员
透支限额
发卡机构
偿还能力
质量管理
-
分类号
F830.4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信用卡恶意透支现象探析
- 7
-
-
作者
沈晓
宋玉长
-
机构
人民银行河南邓州市支行
-
出处
《电脑与信用卡》
1996年第6期24-25,共2页
-
文摘
一、信用卡恶意透支及其种类 所谓的信用卡恶意透支,就是持卡人利用信用卡允许透支的特点,超出偿还能力有意透支且拒绝还款的行为。一般来说,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有以下四个特征: 1.超出透支限额; 2.超出了章程规定的期限未还并且继续透支; 3.超限额或超期限透支前没有获得发卡机构的授权,包括逃避授权和骗取授权等;
-
关键词
信用卡恶意透支
现象探析
信用卡风险
持卡人
信用卡业务
发卡机构
人民银行
允许透支
善意透支
透支限额
-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谈信用卡恶意透支的防范
- 8
-
-
作者
李杰
-
机构
农业银行四川省万县市分行信用卡部
-
出处
《电脑与信用卡》
1997年第3期21-23,共3页
-
文摘
信用卡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利用信用卡允许善意透支的特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出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经发卡行催收无效的透支行为。透支是信用卡的一项重要功能,是吸引客户、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但是。
-
关键词
信用卡恶意透支
信用卡业务
持卡人
信用等级
资信等级
非法占有
计算机
归口管理
止付卡
加强和完善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信用卡恶意透支蕴藏新的风险
- 9
-
-
作者
金名
-
出处
《金融经济》
2006年第3期30-31,共2页
-
文摘
2005年11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电子支付与中国经济》研究报告称,现有21亿元信用卡透支余额中,一半以上属于1995年以前形成的恶意透支,相当一部分发卡银行的恶意透支比例已经达到90%。
-
关键词
信用卡恶意透支
中国社会科学院
风险
信用卡透支
研究报告
中国经济
电子支付
发卡银行
研究所
金融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谨防信用卡“被”恶意透支
- 10
-
-
作者
周慧虹
-
出处
《金融经济》
2011年第2期27-27,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在全国许多地方,信用卡恶意透支犯罪呈增长态势。最近一份来自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的统计显示,去年该院受理的167件信用卡诈骗案件中,恶意透支类信用卡诈骗就占到70%以上。
-
关键词
信用卡恶意透支
“被”
北京市海淀区
人民检察院
信用卡诈骗
增长态势
诈骗案件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防范信用卡透支风险要把好九关
- 11
-
-
作者
王金贤
-
机构
农业银行浙江省萧山市支行信用卡部
-
出处
《电脑与信用卡》
1999年第1期59-59,共1页
-
文摘
面对目前信用卡风险控制系统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的现状,如何尽可能防范信用卡透支风险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工作实践,认为主要应把好九道关口。 1.填表关。申请人在办理信用卡时,临柜受理人员必须要求申请人、担保人正确、完整、详细填写信用卡申请表中的所有内容。
-
关键词
信用卡透支风险
信用卡恶意透支
信用卡机
申请人
控制系统
信用卡风险
申请表
担保人
持卡人
工作实践
-
分类号
F830.4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信用卡消费信贷业务中的风险控制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陈品玲
-
机构
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信用卡处
-
出处
《电脑与信用卡》
1999年第9期46-46,共1页
-
文摘
随着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开展,近年来信用卡恶意透支案件时有发生,给发卡行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许多发卡行对信用卡恶意透支心有余悸,制度上管得过死,信用卡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缓慢。人民银行新出台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扩大了信用卡透支限额,降低了透支利率,同时也明确了信用卡呆、坏帐核销办法,这些都为信用卡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
-
关键词
信用卡消费
信贷业务
信用卡恶意透支
信用卡透支
持卡人
银行卡业务
管理办法
个人消费
借记卡
资信评定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如何有效防止和打击信用卡诈骗犯罪
- 13
-
-
作者
蒋敏
杨继明
-
机构
建设银行江苏省常州市分行信用卡部
-
出处
《电脑与信用卡》
1998年第10期35-39,共5页
-
文摘
被称为现代社会“电子货币”的信用卡,以其安全、方便、灵活、快捷之优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一种大众支付工具。目前,全世界信用卡市场发卡量已经超过6亿张,信用卡的年交易金额已经超过9000亿美元。信用卡从80年代进入中国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随着信用卡发行量的剧增和使用范围的扩大,信用卡犯罪呈直线上升趋势,仅1995年,我国就发生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近1.6万起,造成银行经济损失超过3200万元。在如此严峻的形势前,如何规范信用卡操作,遏制犯罪势头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
信用卡恶意透支
信用卡诈骗罪
信用卡诈骗犯罪
犯罪分子
持卡人
信用卡犯罪
特约商户
信用卡业务
保证期间
透支款项
-
分类号
D917.6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加强硬件建设 抵御信用卡风险
- 14
-
-
作者
杨长红
刘肖淮
-
机构
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银行卡处
-
出处
《电脑与信用卡》
1999年第11期60-60,共1页
-
文摘
信用卡在当代又被人称作“电子货币”,因此,信用卡的发展和使用离不开必要的硬件设施。目前,信用卡恶意透支中的绝大部分是由于信用卡硬件设施不完备而造成的,某地发卡机构实现同城联网后恶意透支案件大幅度下降,就是对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能提高抵御信用卡风险能力的一个有力证明。
-
关键词
信用卡恶意透支
发卡机构
硬件建设
信用卡风险
持卡人
硬件设施建设
异常行为
信用卡业务
全国联网
电子货币
-
分类号
F830.4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银行信用卡会用才潇洒
- 15
-
-
作者
周家锋
-
机构
工商银行广东肇庆市分行
-
出处
《电脑与信用卡》
1996年第5期24-26,共3页
-
文摘
由于信用卡进入我国时间不长,信用卡知识还不够普及,不少人虽然持有银行信用卡,可对信用卡的了解并不多。因此,使用时不仅未能真正享受到方便、快捷和安全的服务,反而还因此带来很多尴尬和烦恼,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人们办卡、用卡的积极性,因而也不同程度地制约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
关键词
银行信用卡业务
持卡人
使用信用卡
信用卡恶意透支
用才
自动柜员机
非法占有
使用范围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密码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建设信用文化 加快贷记卡业务发展
- 16
-
-
作者
范迪威
-
机构
广东发展银行杭州分行
-
出处
《中国信用卡》
2002年第4期50-51,共2页
-
文摘
扩大内需,鼓励消费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已达8万亿元,消费潜力巨大。银行卡作为信用消费的载体,已逐渐被社会所接受,成为各商业银行经营零售业务的主要产品和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领域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目前我国共有55家金融机构开办了银行卡业务,发卡总量超过了3亿张。
-
关键词
信用文化
贷记卡
信用管理
消费信贷
信用卡恶意透支
“三个代表”
个人信用
服务机构
信用意识
上海资信有限公司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1996年总目录
- 17
-
-
-
出处
《电脑与信用卡》
1996年第6期45-48,共4页
-
-
关键词
信用卡恶意透支
信用卡市场
信用卡风险
信用卡业务
1996年
信用卡系统
金卡工程
总目
银行卡
问题及改进措施
-
分类号
Z87
[文化科学]
-
-
题名借你一双慧眼 识破金融诈骗
- 18
-
-
作者
陈中贤
-
出处
《花炮科技与市场》
1997年第1期47-47,共1页
-
文摘
金融诈骗是以各种假冒银行票证骗取钱财的刑事犯罪行为。下面所列举的这些金融诈骗形式是目前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也许,它正在您的身边悄悄地进行着。 信用卡诈骗 1.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然后溜之大吉。2.利用高科技手段伪造信用卡,从发卡银行骗取现金。3.制作贩卖伪卡出售牟利。 信贷诈骗 1.以虚假保证进行银行信贷担保诈骗。虚假保证的主要形式有:互相保证或连环保证、空头保证、名义保证、重复保证。2.
-
关键词
金融诈骗
受益人
信用证诈骗
开证行
“软条款”信用证
信用卡恶意透支
金融机构
信用卡诈骗
期货投资者
刑事犯罪行为
-
分类号
C913.8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