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理论模型的健康指导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
作者 熊怡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6-438,共3页
[目的]根据信息-动机-行为理论(IMB)模型建立健康指导模式,帮助剖宫产产妇提高自我效能,帮助术后康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1月抽取的剖宫产产妇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 [目的]根据信息-动机-行为理论(IMB)模型建立健康指导模式,帮助剖宫产产妇提高自我效能,帮助术后康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1月抽取的剖宫产产妇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则另加IMB模型的健康指导;对比两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产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我效能总均分为3.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分;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均值为3.5分,高于对照组的2.5分;产后康复共性管理自我效能均值为2.8分,高于对照组的2.1分;观察组心理韧性均值31.8分、日常生活管理均值11.8分、疾病管理均值9.8分、情绪管理均值9.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2.6分、9.3分、7.3分、6.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康复锻炼完全完成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55.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IMB模型建立的健康指导能够提高剖宫产产妇自我效能,促进产后锻炼持续进行,监督其完善自我管理,科学合理地从信息、动机、行为3个方面促进产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模型 健康指导 剖宫产 产妇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接近-抑制行为理论:基于元分析的理论拓展
2
作者 卫旭华 焦文颖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90,共17页
权力接近-抑制行为理论是解释权力和行为关系的重要理论,但应用该理论的实证研究却存在与理论相矛盾的结论。通过对2003~2023年探索权力与接近和抑制行为关系的154篇文献、245个实证样本的261个效应值的元分析整合,本研究检验了权力与接... 权力接近-抑制行为理论是解释权力和行为关系的重要理论,但应用该理论的实证研究却存在与理论相矛盾的结论。通过对2003~2023年探索权力与接近和抑制行为关系的154篇文献、245个实证样本的261个效应值的元分析整合,本研究检验了权力与接近-抑制行为关系的双刃剑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以期解释以往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结果显示权力与接近-抑制行为的关系具有双刃剑效应,客观权力既会通过主观权力间接增加接近行为并减少抑制行为,也会对抑制行为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且主观权力对行为的解释力强于客观权力。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权力距离能够加强主观权力对接近行为的正向影响,并强化主观权力对抑制行为的负向影响。上述结论有助于深化和拓展权力接近-抑制行为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权力接近-抑制理论 元分析 接近行为 抑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干预模式在小儿热性惊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韩咏梅 史亚波 荆睿娴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31-153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干预模式在小儿热性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在太原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住院的24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接受常...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干预模式在小儿热性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在太原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住院的24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IKAP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热退天数、热性惊厥发生次数、复发率、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住院时间、热退天数、热性惊厥发生次数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临床护理有效率及主要照顾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热性惊厥患儿采取基于IKAP的护理模式,可以改善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干预效果,同时提高主要照顾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 复发 满意度 儿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4
作者 王晓村 李腾飞 +3 位作者 徐妍珺 郭逸华 黄媛 郭静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25,共9页
伴随世界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持续增长,能源技术革命及发展低碳能源已成为共识。电-气(power-to-gas,P2G)综合能源系统中,碳捕集技术与电转气(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的协同运行以及考虑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 伴随世界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持续增长,能源技术革命及发展低碳能源已成为共识。电-气(power-to-gas,P2G)综合能源系统中,碳捕集技术与电转气(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的协同运行以及考虑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的优化调度值得被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构建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典型结构、耦合设备模型,基于系统内部碳排放-回收-利用路径建立碳捕集-电转气协同运行模型,引入含阶梯式碳交易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模型,提出了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及模型求解方法,并在IEEE 24 RTS(reliability test system)系统和10节点天然气系统构成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分析了模型在降低系统碳排放和应对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综合能源系统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 低碳优化调度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O-SDT的建筑工人安全动机对其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杨苏 姚文宝 +2 位作者 王婷 程保全 朱素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7,共9页
为探究建筑工人的安全动机对其安全行为的影响,首先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DT),将工人安全动机解构为自主安全动机、受控安全动机;然后结合能力-动机-机会(AMO)理论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建立工人安全动机、安全机会、安全能力与安全行为之间的... 为探究建筑工人的安全动机对其安全行为的影响,首先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DT),将工人安全动机解构为自主安全动机、受控安全动机;然后结合能力-动机-机会(AMO)理论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建立工人安全动机、安全机会、安全能力与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假设模型;最后以469名一线建筑工人为研究对象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检验与实证分析假设。研究表明:建筑工人自主安全动机与安全行为显著正相关,建筑工人受控安全动机与安全行为显著负相关;安全能力和安全机会在工人自主安全动机与安全行为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在工人受控安全动机与安全行为间表现为显著的负向调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人 安全动机 安全行为 能力-动机-机会(AMO) 自我决定理论(S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信念-行为理论的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护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
作者 郑锦娟 周咏梅 +2 位作者 余凤玲 林春梅 刘玮琳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0-93,97,共5页
目的 构建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护理评价指标体系,为相关评估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 基于知识-信念-行为理论,通过文献研究,头脑风暴法的基础上,通过2轮专家函询构建了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构建的脑... 目的 构建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护理评价指标体系,为相关评估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 基于知识-信念-行为理论,通过文献研究,头脑风暴法的基础上,通过2轮专家函询构建了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构建的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护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知识水平、信念态度、行为方式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55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性系数均为100.0%;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意见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0.917;2轮函询指标条目重要性评分均数范围分别为3.15~4.96、4.08~4.96;2轮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18和0.3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构建的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护理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实用性,可用于评估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专科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 知识-信念-行为理论 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疲劳的“模-数”融合驱动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以腐蚀疲劳问题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清华 唐琨 +3 位作者 崔闯 马燕 袁晓鹏 李亚鹏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27,共14页
数据源和表征指标单一导致的信息维度不足,是制约钢结构疲劳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钢结构数智化工程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数字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钢结构疲劳的“模-数”(“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的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 数据源和表征指标单一导致的信息维度不足,是制约钢结构疲劳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钢结构数智化工程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数字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钢结构疲劳的“模-数”(“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的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以严重威胁钢结构安全的腐蚀疲劳问题作为示例,研究并讨论理论模型和方法应用的具体问题。确定腐蚀疲劳表征指标,提出信息提取方法;基于腐蚀焊接接头点云形貌以及断裂力学裂纹扩展理论,构建了数据驱动与物理驱动融合模型,通过调整数据与物理驱动损失函数的权重配比,建立适用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模型。设计并完成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和疲劳试验,以腐蚀形貌点云数据及裂纹扩展信息作为模型的训练和验证数据,通过腐蚀疲劳寿命PINN预测模型,实现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多维、多源信息的有效融合。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融合试验数据与物理先验知识,显著提高疲劳寿命预测精度;多源疲劳信息融合能够显著增强模型在应对复杂腐蚀疲劳行为时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所提出的“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方法为解决钢结构疲劳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和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疲劳 “模-数”融合驱动理论模型 信息融合 模型试验 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学青 郭宇飞 +4 位作者 刘慧娟 王莉莉 党照华 靳亚宁 王承竹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8-761,共4页
目的评价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IMB)技巧模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效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提供合理对策。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2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 目的评价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IMB)技巧模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效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提供合理对策。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2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各11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IMB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干预周期为6个月,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对比2组干预前后的6 min步行距离、自护行为评分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自护行为评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自护行为总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364.36±28.47)m、(88.43±5.20)分和(50.87±10.88)分,均优于对照组(298.14±62.36)m、(80.64±4.69)分和(57.39±13.69)分,且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技巧模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可明显改善并提高患者6 min步行距离和自护行为,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动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微 周思蒙 刘逸伦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9,共15页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探究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外部诱因和内在动机,揭示用户信息规避行为规律,为用户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企业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提出指导性建议。[方法/过程]基于S-O-R模型,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广播式社...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探究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外部诱因和内在动机,揭示用户信息规避行为规律,为用户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企业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提出指导性建议。[方法/过程]基于S-O-R模型,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用户信息规避行为要素及作用机制,并基于其行为内在动机及作用路径构建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用户信息规避行为模型。[结果/结论]信息过载、信息兴趣、弱连接性作为外部刺激,引发用户感知成本动机、感知收益动机,进而驱动用户信息规避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规避 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 S-O-R模型 扎根理论 行为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照护者顺应性喂养行为的阻碍因素分析:基于COM-B模型的质性研究
10
作者 王雪 孔燕 +1 位作者 李智慧 于桂玲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照护者顺应性喂养(responsive feeding,RF)的阻碍因素,为医护人员制订RF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10-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21名婴幼儿主要照护者为研究对象,以能力、... 目的探讨婴幼儿照护者顺应性喂养(responsive feeding,RF)的阻碍因素,为医护人员制订RF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10-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21名婴幼儿主要照护者为研究对象,以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apability opportunity motivation-behavior model,COM-B)模型为指导,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共提炼3个主题和9个亚主题:能力因素(对RF认识模糊、喂养环境认知与实践技能欠缺、喂养信号识别困难),机会因素(家庭支持缺乏、专业支持不足、宣传推广工作薄弱),动机因素(负面情绪影响、传统思维限制、照护者喂养信念的内在驱动)。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婴幼儿照护者实施RF的阻碍因素,加强医院、社区和家庭的协同合作,多方面满足照护者的需求,促进照护者喂养行为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性喂养 生长发育 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组织匹配对员工信息安全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甄杰 陈琳 +1 位作者 董坤祥 谢宗晓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0-332,共13页
频发的企业内部员工信息安全违规行为已成为组织管理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基于个人-组织匹配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通过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个人-组织匹配对员工信息安全违规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情境下,个人-组... 频发的企业内部员工信息安全违规行为已成为组织管理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基于个人-组织匹配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通过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个人-组织匹配对员工信息安全违规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情境下,个人-组织匹配的类型以一致性匹配为主、互补性匹配为辅;(2)个人-组织匹配的内容包括能力匹配、道德匹配、关系匹配和情绪匹配四个维度;(3)个人-组织匹配负向影响员工的信息安全违规行为,工作投入和组织承诺在两者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研究结论可为企业完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减少员工信息安全违规行为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组织匹配 信息安全违规行为 工作投入 组织承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分布鲁棒优化的含电-氢-热混合储能综合能源系统需求响应策略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彪 张少华 +1 位作者 王晛 洪思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0-1042,共13页
混合储能系统具有储能容量大、调节能力强等优点,有助于提高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需求响应能力。首先,构建了一种电-氢-热混合储能系统(electric-hydrogen-thermal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EHT-HESS),其... 混合储能系统具有储能容量大、调节能力强等优点,有助于提高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需求响应能力。首先,构建了一种电-氢-热混合储能系统(electric-hydrogen-thermal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EHT-HESS),其中采用电解槽(electrolytic cell,EC)、蒸气重整反应(steam methane reforming,SMR)装置、储氢、热电联产氢燃料电池(hydrogen fuel cell,HFC)设备,实现电、气向氢能的转换,以及以氢能作为中间模态的“制氢-储氢-放氢/电/热”功能。其次,建立考虑EHT-HESS的IES需求响应策略优化模型,其中考虑IES响应电价和气价,同时根据富余风电量,进行购电、购气、用电、用热、用氢等策略决策的综合需求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行为;并采用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计入概率分布未知的风电严重不确定性,采用基于综合范数的分布鲁棒优化(distributionally robust optimization,DRO)方法计入概率分布不完备的电价严重不确定性。最后,算例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并表明IES装设热电联产HFC构建EHT-HESS可实现氢能向电能与热能的转换,有助于增加风电消纳量,增加IDR决策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热混合储能系统 综合需求响应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 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溶栓术后病人治疗有效性及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74
13
作者 王萍 高华 +5 位作者 马玉 祁玉霞 布热比古丽·艾尼 杜琳 王思杰 孔祥锋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的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溶栓术后病人治疗有效性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溶...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的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溶栓术后病人治疗有效性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溶栓治疗的7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剔除失访病例,最终干预组获得有效病例34例,对照组获得有效病例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IMB的延续性护理。病人出院6个月后对其治疗效果、服药依从性、功能锻炼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痊愈率(52.94%)、服药依从性[(17.9±2.6)分]与功能锻炼依从性[(51.9±1.3)分]高于对照组[痊愈率为27.27%,服药依从性为(13.5±3.7)分,功能锻炼依从性为(31.6±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基于IMB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提升脑卒中溶栓术后病人治疗有效性和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延续性护理 脑卒中 溶栓 治疗效果 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带管出院患者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34
14
作者 郑锦萍 马莹 +2 位作者 李惠娴 詹慧旦 何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带管出院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96例宫颈癌根治术后14d首次拔除尿管时确诊的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尿管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盆底...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带管出院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96例宫颈癌根治术后14d首次拔除尿管时确诊的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尿管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面对面讲解并示范尿管的护理操作,并进行常规的出院随访;观察组实施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残余尿量、膀胱功能及尿路感染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残余尿量和尿路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膀胱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其残余尿量和尿路感染率,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尿潴留 信息-动机-行为模型 尿管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0
15
作者 纪玉桂 罗青 +4 位作者 王东亚 侯玉娟 周友田 申艳 聂玉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70-1873,共4页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在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6例脑卒中病人根据住院所在病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应用IMB模型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比较干预后两组病人的康复训练依...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在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6例脑卒中病人根据住院所在病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应用IMB模型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比较干预后两组病人的康复训练依从性、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BI)。[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康复训练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观察组病人干预后FMA得分(48.11分±6.89分)、BI得分(57.13分±6.90分)均高于对照组(40.60分±6.84分、49.69分±6.9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将IMB应用于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中,可以提高病人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脑卒中 早期康复 依从性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抑郁症患儿父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卢和丽 孙伟铭 +4 位作者 董香丽 郭明 黄筱琴 徐茜 胡飞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933-2937,共5页
背景青少年抑郁症常症状不典型,患儿、患儿家属及社会对该病认识普遍不足,难以正确意识疾病危害,即便青少年想要接受治疗,也常受到家属的阻挠,导致无法规范治疗。目的探究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抑郁症患儿父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背景青少年抑郁症常症状不典型,患儿、患儿家属及社会对该病认识普遍不足,难以正确意识疾病危害,即便青少年想要接受治疗,也常受到家属的阻挠,导致无法规范治疗。目的探究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抑郁症患儿父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治疗的90例抑郁症患儿的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和B组(接受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指导下健康教育),各45例。于基线时和干预1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调查两组患儿父母负性情绪和自我感受负担,于干预12周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两组患儿父母抑郁症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基线时,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B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均低于A组(P<0.05)。两组干预12周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均低于基线时(P<0.05)。基线时,两组患儿父母照护体力负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家庭负担、社会负担、心理负担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B组患儿父母照护体力负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家庭负担、社会负担、心理负担得分均低于A组(P<0.05)。两组干预12周后照护体力负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家庭负担、社会负担、心理负担得分均低于基线时(P<0.05)。干预12周后,B组患儿父母疾病知识、家庭管理技术和复诊要求得分均高于A组(P<0.05)。结论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指导下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儿父母负性情绪,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极大促进患儿父母掌握抑郁症疾病知识,提升抑郁症患儿父母管理技能,优化抑郁症患儿家庭管理方案,有更高的复诊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青少年 家庭关系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7
17
作者 刘琳 丁蔚 徐美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5-459,共5页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模式(IMB)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12月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住院时间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IMB组实施IMB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模式(IMB)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12月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住院时间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IMB组实施IMB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比较患者干预前后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治疗依从性及临床指标变化。结果干预后,IMB组对于急救处理、PCI术后注意事项、治疗药物和饮食管理的评分分别为(4.03±1.03)分、(7.21±1.25)分、(4.47±1.13)分和(4.61±1.3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35±1.01)分、(5.17±1.24)分、(3.36±0.92)分和(3.17±0.32)分;IMB组服药依从性评分为(17.62±3.24)分,高于对照组的(13.33±3.11)分;IMB组疾病认知度、心绞痛发作和心绞痛稳定评分分别为(57.03±10.58)分、(77.51±12.20)分和(61.31±11.3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5.59±9.26)分、(67.29±12.07)分和(52.76±9.11)分;IMB组收缩压、舒张压和高密度脂蛋白分别为(120.65±6.34) mmHg、(77.26±8.79)mmHg和(1.40±0.26)mmol/L,均优于对照组的(126.43±7.52) mmHg、(82.01±10.32) mmHg和(1.29±0.28) mmol/L;IMB组再住院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2.00%,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IMB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及治疗依从性,进而促进血压、血脂等指标的改善,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健康教育 信息-动机-行为模式 依从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4
18
作者 杨羚 潘岁月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54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哮喘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54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支气管哮喘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给予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哮喘控制水平、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随访6个月,干预组支气管哮喘患者避免诱发因素、病情监测、症状识别、遵医用药、自我管理能力总分评分分别为(45.65±6.23)分、(16.35±3.20)分、(14.56±2.32)分、(21.36±4.12)分和(108.48±12.3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8.45±5.36)分、(12.15±1.54)分、(12.12±1.65)分、(18.24±3.45)分、(90.94±11.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为(19.32±3.20)分、哮喘控制率为(92.59%),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原的反应、哮喘生活质量评估表(AQLQ)总分评分分别为(36.45±5.20)分、(32.12±5.24)分、(28.36±4.54)分、(20.15±3.25)分和(129.20±16.4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8.69±5.08)分、(25.34±4.65)分、(25.45±4.21)分、(17.12±3.16)分和(108.38±13.24)分(P<0.05)。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可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改善哮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脑出血术后病人肢体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9
作者 巫秋霞 苏翠群 刘沛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747-3750,共4页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IMB)技巧模型在脑出血术后病人肢体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4例脑出血术后病人按实施IMB模型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指导病人肢体功能锻炼,观察组以IMB模型指导病人行肢体功能锻...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IMB)技巧模型在脑出血术后病人肢体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4例脑出血术后病人按实施IMB模型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指导病人肢体功能锻炼,观察组以IMB模型指导病人行肢体功能锻炼。在病人出院前评估两组病人的功能锻炼依从性,于干预前和出院前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测评其肢体运动功能。[结果]出院前观察组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指导脑出血术后病人行肢体功能锻炼,可以提高病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脑出血 功能锻炼 依从性 肢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病人输液工具选择和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育玲 张晓芬 +1 位作者 孟效红 于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在病人输液工具选择和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19年12月某省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期间行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病区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在病人输液工具选择和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19年12月某省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期间行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病区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156例病人,给予常规静脉输液健康教育;试验组166例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IMB模型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输液工具选择和自我管理依从性、输液工具选择合理情况、输液工具留置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病人输液工具选择和自我管理依从性率为90.4%,输液工具选择合理率为75.3%,高于对照组(输液工具选择和自我管理依从性率为75.6%;输液工具选择合理率为58.3%);试验组病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时间为(56.53±11.48)d,中心静脉导管(CVC)留置时间为(21.22±4.10)d,均长于对照组[PICC留置时间为(48.63±10.63)d,CVC留置时间为(17.13±4.93)d];试验组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26.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相比,以IMB模型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提高病人输液工具选择和自我管理依从性,延长病人静脉输液工具留置时间,促进病人静脉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静脉治疗 输液工具 依从性 并发症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