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的采场支架姿态感知方法
1
作者 邢轲轲 程敬义 +5 位作者 许忠鑫 万志军 薛民体 闫万梓 包阔 易俊杰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8,共7页
针对目前采场支架姿态感知中惯导方法存在漂移误差大、解算精度低,以及视觉方法存在相机易受粉尘与设备遮挡而位姿识别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的采场支架姿态感知方法。首先将四特征点红外标靶固定于支架底座凸台... 针对目前采场支架姿态感知中惯导方法存在漂移误差大、解算精度低,以及视觉方法存在相机易受粉尘与设备遮挡而位姿识别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的采场支架姿态感知方法。首先将四特征点红外标靶固定于支架底座凸台,将双目相机分别固定于支架顶梁与掩护梁,采用基于Canny-最小二乘法的靶标识别方法和基于四特征点的BA-PnP算法解算顶梁、掩护梁相对底座的俯仰角、横滚角。然后将惯性测量单元固定于液压支架顶梁、掩护梁、底座,通过惯性测量单元中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互补滤波方法解算顶梁、掩护梁、底座在世界坐标系下的俯仰角、横滚角。最后将视觉系统解算的姿态角与惯导解算的姿态角进行扩展卡尔曼滤波多源信息融合,利用视觉信息的低频稳定性抑制惯性测量单元的累计误差,得到精确的采场支架姿态。采用基于视觉、惯导和视觉-惯导信息融合3种支架姿态感知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①初始静止状态下,3种方法的精度均较高,但随着支架运行循环次数增加,基于视觉、惯导的感知结果逐渐偏离真值。②基于视觉、惯导和视觉-惯导信息融合方法的顶梁相对底座的俯仰角感知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01,0.190,0.081°,掩护梁相对底座的俯仰角感知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40,0.297,0.162°。③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方法解算的液压支架立柱伸缩长度的均方根误差为13.682 mm,满足现场需求。基于视觉-惯导信息融合的采场支架姿态感知方法可为液压支架智能化控制提供更准确的姿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姿态感知 视觉惯导信息融合 惯性测量单元 扩展卡尔曼滤波 光束平差-透视点定位姿态估计算法 IM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智慧栽培学——信息-农艺-农机深度融合的新农科 被引量:5
2
作者 顾生浩 温维亮 +2 位作者 卢宪菊 王传宇 郭新宇 《农学学报》 2023年第2期67-76,共10页
在社会发展进入万物智联新时代、农业科学步入数据密集型知识发现的新阶段和智慧农业技术成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的背景下,传统作物栽培学理论技术体系已无法满足智慧栽培发展的需要,亟需加快与其他相关学科深度融合、协同... 在社会发展进入万物智联新时代、农业科学步入数据密集型知识发现的新阶段和智慧农业技术成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的背景下,传统作物栽培学理论技术体系已无法满足智慧栽培发展的需要,亟需加快与其他相关学科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发展作物智慧栽培学。本研究首先阐述了作物智慧栽培的内涵和特征,然后阐明了作物智慧栽培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学科体系,最后提出了作物栽培学的发展趋势、面临挑战及对策建议。围绕智慧栽培中“联接、感知、认知、管控”四大关键环节开展重大科学发现、前沿技术突破和产业模式创新,构建智慧栽培理论技术体系,推动传统栽培向智慧栽培转型升级,有助于实现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栽培 信息-农艺-农机融合 智慧管控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疲劳的“模-数”融合驱动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以腐蚀疲劳问题为例
3
作者 张清华 唐琨 +3 位作者 崔闯 马燕 袁晓鹏 李亚鹏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27,共14页
数据源和表征指标单一导致的信息维度不足,是制约钢结构疲劳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钢结构数智化工程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数字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钢结构疲劳的“模-数”(“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的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 数据源和表征指标单一导致的信息维度不足,是制约钢结构疲劳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钢结构数智化工程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数字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钢结构疲劳的“模-数”(“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的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以严重威胁钢结构安全的腐蚀疲劳问题作为示例,研究并讨论理论模型和方法应用的具体问题。确定腐蚀疲劳表征指标,提出信息提取方法;基于腐蚀焊接接头点云形貌以及断裂力学裂纹扩展理论,构建了数据驱动与物理驱动融合模型,通过调整数据与物理驱动损失函数的权重配比,建立适用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模型。设计并完成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和疲劳试验,以腐蚀形貌点云数据及裂纹扩展信息作为模型的训练和验证数据,通过腐蚀疲劳寿命PINN预测模型,实现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多维、多源信息的有效融合。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融合试验数据与物理先验知识,显著提高疲劳寿命预测精度;多源疲劳信息融合能够显著增强模型在应对复杂腐蚀疲劳行为时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所提出的“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方法为解决钢结构疲劳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和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疲劳 “模-数”融合驱动理论模型 信息融合 模型试验 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信息相互引导补充的雷达-相机三维目标检测
4
作者 张传浩 屠晓涵 +1 位作者 谷学汇 轩波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6-952,共7页
多模态三维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更好地融合不同模态之间的信息一直是该任务的研究重点。现有方法在融合不同模态信息时缺少对信息的筛选,且过多无关与干扰信息会造成模型性能的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 多模态三维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更好地融合不同模态之间的信息一直是该任务的研究重点。现有方法在融合不同模态信息时缺少对信息的筛选,且过多无关与干扰信息会造成模型性能的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相互引导补充的雷达-相机三维目标检测模型,以在融合特征时从另一种模态中自适应地挑选信息进行融合。自适应信息融合包括数据层面的相互引导补充和特征层面的相互引导补充。在数据层面的融合中,使用由点云产生的深度图和图像产生的分割掩码作为输入,以分别构建出实例级的深度图与实例级的三维虚拟点用于图像与点云的补充。在特征层面的融合中,使用点云产生的体素特征和图像产生的特征图作为输入,并从另一种模态中为待融合特征选取关键区域并通过注意力机制进行特征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nuScenes测试集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较于BEVFusion和TransFusion等传统非引导的融合模型,所提模型将平均精度均值(mAP)和nuScenes检测分数(NDS)这2个主流评测指标分别提升了0.9~28.9个百分点和0.6~26.1个百分点。以上验证了所提模型可有效提高多模态三维目标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三维目标检测 自适应信息融合 数据层面融合 特征层面融合 雷达-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GRU和空-谱信息融合的油菜菌核病侵染区域高光谱图像分割方法
5
作者 张京 赵泽瑄 +2 位作者 赵艳茹 卜泓超 吴星宇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2期40-48,共9页
[目的/意义]油菜菌核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植物病害,可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解决传统化学检测方法存在的操作复杂、污染环境、破坏样品及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空-谱信息融合的双向门控循环网络(Bi-di... [目的/意义]油菜菌核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植物病害,可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解决传统化学检测方法存在的操作复杂、污染环境、破坏样品及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空-谱信息融合的双向门控循环网络(Bi-directional Gate Recurrent Unit,Bi-GRU)模型,实现油菜菌核病侵染区域的高光谱图像分割。[方法]首先提取7×7像素邻域作为目标像素的空间特征,同时考虑全波段光谱特征,实现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的有效融合。在此基础上结合Bi-GRU架构,实现序列数据中任意位置上特征的同时提取,避免了空-谱数据融合顺序对模型结果的影响。[结果和讨论]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相比,基于空-谱信息融合的Bi-GRU模型在平均精度、平均交并比、Kappa系数和Dice系数等评价指标上均获得显著提升。该模型的油菜菌核病检测平均精度达到93.7%,同时可以有效提取早期感染阶段的病斑区域。[结论]本研究可为油菜菌核病的高通量无损检测奠定基础,也为油菜菌核病的早期感染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检测 高光谱图像分割 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 -信息融合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园艺设施-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模式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翠南 崔博文 +4 位作者 陆岱鹏 唐玉新 伍德林 夏礼如 鲍恩财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31期30-35,共6页
文章以江苏省园艺设施、农业机械化、农艺技术的发展及融合现状为出发点,深入分析并提出问题,总结出了当地园艺设施-农机-农艺三者融合发展三大模式,即塑料大棚宜机化作业模式、日光温室东西垄机械化作业模式、连栋温室机械化作业模式,... 文章以江苏省园艺设施、农业机械化、农艺技术的发展及融合现状为出发点,深入分析并提出问题,总结出了当地园艺设施-农机-农艺三者融合发展三大模式,即塑料大棚宜机化作业模式、日光温室东西垄机械化作业模式、连栋温室机械化作业模式,并从三者融合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园艺 农机-农艺融合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包装信息融合设计方法及应用
7
作者 滑广军 金澳威 +3 位作者 刘奇龙 唐丛 周綮 周懿欣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的缓冲包装信息融合设计方法,以优化缓冲包装设计的过程和效果。方法将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以通用函数形式表征,引入最优设计准则,构建缓冲设计基本方程组,阐述该方程组的数学和物理含义,将基于最... 目的探究基于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的缓冲包装信息融合设计方法,以优化缓冲包装设计的过程和效果。方法将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以通用函数形式表征,引入最优设计准则,构建缓冲设计基本方程组,阐述该方程组的数学和物理含义,将基于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的缓冲包装设计归结为利用2个约束条件确定3个设计参数的问题。利用缓冲包装设计的稳定性约束条件和基本方程组,推导出缓冲失稳临界方程。结果将缓冲材料的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作为基础信息层,将表征缓冲设计目标的产品易损性参数[G]、表征约束条件的产品底面积参数A以及缓冲失稳临界方程等约束条件投影到基础信息层,通过多层信息的融合得到缓冲包装信息融合设计边界图,能够进行快速、准确的缓冲衬垫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缓冲设计 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 失稳临界方程 边界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综述 被引量:76
8
作者 李仁发 谢勇 +1 位作者 李蕊 李浪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9-1161,共13页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集成了计算系统与物理系统,并通过嵌入式计算机与网络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协作和融合,将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CPS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利用现有基础理论和技术设计CPS时面临...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集成了计算系统与物理系统,并通过嵌入式计算机与网络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协作和融合,将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CPS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利用现有基础理论和技术设计CPS时面临着众多问题.介绍了CPS的概念、特点和体系结构,分析了与嵌入式系统、网络的关联,从计算系统、网络系统和控制系统3个方面概括了CPS设计面临的主要挑战,并着重探讨了当前一些可用于CPS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以及CPS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CPS当前的发展应以解决系统抽象层次设计、系统建模、体系结构设计、数据传输和管理、子系统集成方面的问题作为其下一步发展主要的研究方向,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 综述 CPS体系结构 嵌入式系统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体系结构 被引量:36
9
作者 谭朋柳 舒坚 吴振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12-316,共5页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是当今最前沿的交叉研究领域之一,它被普遍认为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史上的下一次革命,将会改变人与现实物理世界之间的交互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CPS是一种分布式且深度嵌入式的实时系...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是当今最前沿的交叉研究领域之一,它被普遍认为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史上的下一次革命,将会改变人与现实物理世界之间的交互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CPS是一种分布式且深度嵌入式的实时系统,实时性是CPS的一个极重要特征和性能要求.研究了CPS体系结构,提出了一种CPS系统模型,并且从实时任务调度和实时网络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系统实时性保证问题的初步方案,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体系结构 实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网络-物理协同攻击 被引量:32
10
作者 阳育德 蓝水岚 +1 位作者 覃智君 刘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2,共6页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及智能设备不断引入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PS)中,CPPS面临一种新的攻击方式--网络-物理协同攻击(CCPAS)。这种攻击方式既隐蔽又可引发连锁故障,易造成大规模停电事故。首先,阐述CPPS遭受CCPAS的基本形式,在直流潮...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及智能设备不断引入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PS)中,CPPS面临一种新的攻击方式--网络-物理协同攻击(CCPAS)。这种攻击方式既隐蔽又可引发连锁故障,易造成大规模停电事故。首先,阐述CPPS遭受CCPAS的基本形式,在直流潮流模型下构建考虑状态估计约束的CCPAS模型。然后,探讨CCPAS的机理,以攻击者的角度分析规避状态估计监测后最大范围的攻击,分析CCPAS情景下CPPS的脆弱线路。最后,以IEEE 14、118节点系统为例,通过仿真计算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适用性,对比分析考虑状态估计约束后物理攻击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状态估计 网络-物理协同攻击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动态行为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28
11
作者 周兴社 杨亚磊 杨刚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1-1423,共13页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特有的计算、通信、控制的联合动态性,计算与物理的多尺度融合性,系统环境及状态的时空交互性以及系统动态行为的非确定性,不但使面向CPS的模型驱动设计与验证方法在CPS系统设计中更为重要...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特有的计算、通信、控制的联合动态性,计算与物理的多尺度融合性,系统环境及状态的时空交互性以及系统动态行为的非确定性,不但使面向CPS的模型驱动设计与验证方法在CPS系统设计中更为重要,而且也向其提出了新的技术挑战.论文在结合典型实例分析CPS系统特征及其模型构建具体挑战的基础上,研究并总结了CPS动态行为建模的主要方法:一体化建模方法从CPS系统层面描述计算过程与物理过程的交互与融合;时空交互建模方法关注CPS系统行为与时间及空间关系的语义表示;功能和实现兼容建模方法侧重刻画CPS系统的逻辑设计和物理实现的映射与支撑;而集成建模方法则重点解决多异构模型的交互方式与语义的一致表达.论文基于多异构实体的CPS系统建模框架,提出了一种CPS系统结构与动态行为的协同建模方法,并用CPS-ADL对其进行了实现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动态行为建模 一体化模型 集成建模 协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规律智能融合与它的智能融合内-分离 被引量:12
12
作者 汤积华 张凌 史开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4-209,232,共7页
函数P-集合(function packet sets)是把函数概念引入到P-集合(packet sets)内改进P-集合得到的一个动态信息规律模型。函数P-集合是由函数内P-集合S珚F(function internal packet set S珚F)与函数外P-集合SF(function outer packet set ... 函数P-集合(function packet sets)是把函数概念引入到P-集合(packet sets)内改进P-集合得到的一个动态信息规律模型。函数P-集合是由函数内P-集合S珚F(function internal packet set S珚F)与函数外P-集合SF(function outer packet set SF)构成的函数集合对;或者,(S珚F,SF)是函数P-集合。P-推理(packet reasoning)是由P-集合得到的一个动态推理,P-推理由内P-推理(internal packet reasoning)与外P-推理(outer packet reasoning)共同构成。把函数引入到P-推理中,改进P-推理,给出P-信息规律推理;把函数内P-集合与内P-信息规律推理交叉、渗透,给出内P-信息规律智能融合与内P-信息规律智能融合内-分离研究。给出:内P-信息规律智能融合的内P-信息规律推理生成,内P-信息规律智能融合与属性合取扩展定理,内P-信息规律智能融合的内-分离与还原,内P-信息规律智能融合的内-分离与未知信息规律发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P-集合 P-信息规律推理 内P-信息规律智能融合 属性合取扩展定理 智能融合-分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时间-空间信息融合的红外小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秋华 李吉成 +1 位作者 沈振康 朱振福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9-212,共4页
为了提高强干扰条件下的红外弱小目标识别的可靠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时间 空间信息融合的红外小目标识别方法 ,并采用D S证据合成理论对来自多个红外双波段成像传感器的实际图像信息进行了仿真融合计算 .
关键词 多传感器时间-空间信息融合 目标识别 小目标 D-S证据理论 信息融合 红外探测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网络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姚建刚 文武 +2 位作者 康童 张小峰 金永顺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90-1397,共8页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已成为相互依存、深度融合的超大规模二元复合网络系统。研究其信息网络框架、体系结构和大数据及碎片化知识的属性,对未来智能电网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互联网、物联网...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已成为相互依存、深度融合的超大规模二元复合网络系统。研究其信息网络框架、体系结构和大数据及碎片化知识的属性,对未来智能电网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知识等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知识大爆炸时代的特征,重点探讨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将呈现新能源并网、电子信息装置比率提升、多能源和多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从发、输、变、调配用等环节提出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知识的应用展望,助力于未来智能电网信息化决策与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智能电网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证据理论在时-空信息融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茹 李弼程 李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74-176,共3页
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导航、目标跟踪、目标识别等很多领域。目前用于信息融合的主要方法就是证据理论技术。论文给出了三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多个测量周期的信息融合(时-空信息融合)的方法。在仿真实验中对这三种方法... 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导航、目标跟踪、目标识别等很多领域。目前用于信息融合的主要方法就是证据理论技术。论文给出了三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多个测量周期的信息融合(时-空信息融合)的方法。在仿真实验中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布式有反馈的方法是三种方法中最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传感器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π-演算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组件可替换性判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鹏 向阳 +1 位作者 宗宇伟 张骐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94-2500,共7页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组件的可替换性为CPS故障处理和系统升级提供了重要保障。采用面向服务的方法设计CPS体系结构,将CPS组件可替换性判定等价为CPS服务的可替换性判定。该文针对CPS的时空特性,在经典π-演算...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组件的可替换性为CPS故障处理和系统升级提供了重要保障。采用面向服务的方法设计CPS体系结构,将CPS组件可替换性判定等价为CPS服务的可替换性判定。该文针对CPS的时空特性,在经典π-演算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时间和空间算子,提出时空π-演算理论,用于CPS服务的形式化建模。从服务可替换性和兼容性的关系入手,提出CPS服务可替换性判定定理。最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判定CPS组件的可替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 面向服务 时空π-演算 可替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DS图谱信息融合的孵化早期鸡胚蛋性别无损检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祝志慧 叶子凡 +3 位作者 何昱廷 杨凯 王巧华 马美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08-315,共8页
针对图像或光谱单一信息检测孵化早期胚蛋性别识别率不高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D-S)的图谱信息融合的无损检测方法。利用机器视觉和光谱仪分别采集孵化期第4天水平横放的胚蛋信息... 针对图像或光谱单一信息检测孵化早期胚蛋性别识别率不高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D-S)的图谱信息融合的无损检测方法。利用机器视觉和光谱仪分别采集孵化期第4天水平横放的胚蛋信息,在对胚蛋图像和光谱预处理的基础上,提取图像纹理特征和光谱特征,再分别以2类单特征的RF分类结果作为独立证据构造基本概率分配函数,运用D-S证据理论进行决策级融合,根据分类判决门限得出最终的识别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图像和光谱单特征RF模型识别准确率最高分别达78.00%和82.67%,多特征决策融合识别法准确率达到88.00%,其中雌雄识别率分别达到90.00%和86.25%,单个鸡蛋的平均判别用时为2.843 s。结果表明,该光谱-图像信息融合方法可以提高孵化早期胚蛋雌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 机器视觉 胚蛋 性别检测 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信息融合的药物-靶标关联预测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利红 李泽军 +1 位作者 陈敏 任日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8-223,229,共7页
在药物结构相似性和靶标序列相似性的基础上,结合药物-靶标相互作用网络信息,考虑分类器和数据集合分布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半监督学习算法预测药物与靶标之间的关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预测性能较DBSI,KBMF2K等算法有所提高。对其预... 在药物结构相似性和靶标序列相似性的基础上,结合药物-靶标相互作用网络信息,考虑分类器和数据集合分布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半监督学习算法预测药物与靶标之间的关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预测性能较DBSI,KBMF2K等算法有所提高。对其预测到的药物-靶标相互作用数据进行打分并排序,从中提取前30%的数据,其中有部分相互作用可在KEGG,Drug Bank,Super Target和Ch EMBL数据库中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半监督学习 药物-靶标相互作用网络 药物相似性 靶标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证据理论的改进算法在时-空信息融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茹 李弼程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研究基于D-S证据理论的时-空信息融合,即多传感器多测量周期的信息融合,给出了三种时-空信息融合的方法:集中式、分布式无反馈和有反馈的融合算法。采用这些传统的时-空信息融合方法时,最终的融合结果会产生概率分配过分集中的现象,而... 研究基于D-S证据理论的时-空信息融合,即多传感器多测量周期的信息融合,给出了三种时-空信息融合的方法:集中式、分布式无反馈和有反馈的融合算法。采用这些传统的时-空信息融合方法时,最终的融合结果会产生概率分配过分集中的现象,而且证据冲突时还会产生有悖常理的结果。本文在传统证据理论的合成公式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有效的合成规则,并由此提出了改进的融合方法。证据冲突的概率按照各个命题的平均支持程度加权进行分配,从而提高了融合结果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传感器 -信息融合 改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集合,逆P-集合与信息智能融合-过滤辨识 被引量:89
20
作者 史开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3,共13页
P-集合(Packet sets)是把动态特性引入到有限普通集合X内,改进有限普通集合X得到的。P-集合是由内P-集合XF珚(internal packet set XF珚)与外P-集合XF(outer packet set XF)构成的集合对;或者,(XF珚,XF)是P-集合。P-集合具有动态性,在... P-集合(Packet sets)是把动态特性引入到有限普通集合X内,改进有限普通集合X得到的。P-集合是由内P-集合XF珚(internal packet set XF珚)与外P-集合XF(outer packet set XF)构成的集合对;或者,(XF珚,XF)是P-集合。P-集合具有动态性,在一定条件下,P-集合被还原成有限普通集合X。P-集合是一类动态信息系统的数学表示。逆P-集合(inverse packet sets)是由P-集合得到的,具有动态特性,具有与P-集合相反的数学结构。逆P-集合是由内逆P-集合X珡F(internal inverse packet setX珡F)与外逆P-集合X珡F珚(outer inverse packet setX珡F珚)构成的集合对;或者,(X珡F,X珡F珚)是逆P-集合。在一定条件下,逆P-集合被还原成有限普通集合X。逆P-集合是另一类动态信息系统的数学表示。P-推理(packet reasoning)是由P-集合生成的动态推理,逆P-推理(inverse packet reasoning)是由逆P-集合生成的动态推理。把P-集合、逆P-集合、P-推理、逆P-推理与信息融合交叉、渗透,给出信息智能融合-过滤辨识理论与应用研究。同时给出P-集合与逆P-集合的结构、P-集合与逆P-集合的分离、P-集合与逆P-集合的等价类特征、P-信息融合与逆P-信息融合、P-信息融合与逆P-信息融合的推理发现、P-信息融合与逆P-信息融合度量、P-信息融合与逆P-信息融合的过滤-辨识,以及信息智能融合-过滤辨识的应用。P-集合与逆P-集合是研究信息融合理论与应用的一个新理论、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集合 逆P-集合 P-推理 逆P-推理 信息融合 过滤-辨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