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保护 被引量:9
1
作者 何振 贺佐成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7,共4页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使得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中个人信息隐私面临被侵犯的可能 ,对此 ,应当从提高公民个人信息隐私权意识 ,提高电子政务信息管理者道德 ,以及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系统的管理方面来保护电子政...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使得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中个人信息隐私面临被侵犯的可能 ,对此 ,应当从提高公民个人信息隐私权意识 ,提高电子政务信息管理者道德 ,以及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系统的管理方面来保护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中的个人信息隐私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隐私权 信息资源共享 保护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 信息资源系统 信息资源库 信息管理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法律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以与互联网企业利益平衡为视角 被引量:7
2
作者 胡文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100,共9页
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个人隐私权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之相应,传统隐私权也发展到信息隐私权,强调个人对自身信息的积极控制。在对个人信息隐私的诸多威胁中,基于逐利的动因,来自互联网企业的威胁尤为突出。由于我国现行法规对个人信... 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个人隐私权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之相应,传统隐私权也发展到信息隐私权,强调个人对自身信息的积极控制。在对个人信息隐私的诸多威胁中,基于逐利的动因,来自互联网企业的威胁尤为突出。由于我国现行法规对个人信息权利保护不周,如个人信息保护法规位阶偏低,法院对互联网企业的倾向性保护较为明显等,建议在民法加强对人格权保护的基础上,尽早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充分保障网络用户以信息控制为中心的信息隐私权,通过重新界定信息隐私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强化处罚力度等措施,为个人信息隐私权提供周全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私权 侵权 民法保护 企业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洪 《重庆社会科学》 2009年第9期94-96,共3页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呼声目益高涨之时,首当其冲的是要回答个人信息保护法到底应当保护什么,亦即其权利基础问题。关于个人信息(数据)保护,世界上两个主要法律体系,即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各有其不同的发展历程。大陆法系由抽象的概...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呼声目益高涨之时,首当其冲的是要回答个人信息保护法到底应当保护什么,亦即其权利基础问题。关于个人信息(数据)保护,世界上两个主要法律体系,即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各有其不同的发展历程。大陆法系由抽象的概念建立其体系架构;英美法系则由具体的权利(如隐私权)发展其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信息隐私权 个人信息保护法 权利基础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法律体系 体系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隐私权与言论自由权的冲突与调和——从民事权利限制的角度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仪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8-151,共4页
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证角度考察,信息隐私权与言论自由权的冲突不可避免。我们在调和冲突时既不应先验地偏重保护任何一方,也不能只靠机械地划定二者的界限。为寻求价值的善并回应我国语境中的常规性问题,立法者宜吸收两种比较法上的... 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证角度考察,信息隐私权与言论自由权的冲突不可避免。我们在调和冲突时既不应先验地偏重保护任何一方,也不能只靠机械地划定二者的界限。为寻求价值的善并回应我国语境中的常规性问题,立法者宜吸收两种比较法上的调和进路之精髓,在民法规范中界定信息隐私权范围的同时设置一般条款来限制这一权利;而裁判者在适用规范时,需要采用实质判断的方法对冲突双方进行利益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私权 言论自由权 冲突 调和 实质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HIV/AIDS人员信息隐私权法律保护初探
5
作者 李艳霞 王小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1-363,共3页
在信息社会中,HIV/AIDS人员的信息隐私权与公共利益、商家利益之间存在冲突,使HIV/AIDS人员的隐私权屡遭侵害。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缺陷、行政机关行使权能存在不足及司法救济存在漏洞,HIV/AIDS人员的信息隐私权难以得到及时、有... 在信息社会中,HIV/AIDS人员的信息隐私权与公共利益、商家利益之间存在冲突,使HIV/AIDS人员的隐私权屡遭侵害。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缺陷、行政机关行使权能存在不足及司法救济存在漏洞,HIV/AIDS人员的信息隐私权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立法机关应当完善宪法内容、健全反歧视和其他保护性法律、改进与上位法相冲突的地方立法,行政机关应当积极有效地履行职能,司法机关应当改善权利救济途径以完善HIV/AIDS人员信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人员 信息隐私权 权利侵害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域外信息隐私权的困境及应对——以个人信息控制为切入点 被引量:10
6
作者 鲁冰婉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8-95,共8页
[目的/意义]大数据背景下以个人信息控制权为核心的传统信息隐私权正在面临失灵风险,欧盟及美国以本国隐私利益的价值选择为依托,在个人数据保护方面做出了不同回应。只有明确价值选择对个人数据保护路径的决定作用,才能更好的指导个人... [目的/意义]大数据背景下以个人信息控制权为核心的传统信息隐私权正在面临失灵风险,欧盟及美国以本国隐私利益的价值选择为依托,在个人数据保护方面做出了不同回应。只有明确价值选择对个人数据保护路径的决定作用,才能更好的指导个人数据保护与安全。[方法/过程]明确个人信息控制权为信息隐私权的核心内涵,论证大数据背景下因同意原则失灵及匿名化处理的失败致域外信息隐私权遭受时代困境,剖析价值选择以致美欧困境解决产生不同回应,对我国个人数据保护路径提供指导。[结果/结论]疫情下可窥我国隐私利益的保护倾向为隐私是可让渡于国家利益及集体利益的一项公民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信息保护 信息隐私权 价值选择 个人信息控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的个人信息隐私权及其保护 被引量:8
7
作者 董金华 《理论月刊》 2001年第10期50-51,65,共3页
个人信息隐私权是公民对个人信息的了解、拥有、公开的控制权以及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在网络空间里,隐私权—改先前消极、被动的特征,而被赋予了积极的、动态的新意。本文从分析个人信息隐私概念入手,论述了隐私权所具有的新特征及... 个人信息隐私权是公民对个人信息的了解、拥有、公开的控制权以及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在网络空间里,隐私权—改先前消极、被动的特征,而被赋予了积极的、动态的新意。本文从分析个人信息隐私概念入手,论述了隐私权所具有的新特征及网络对隐私权的影响,最后分析了网络空间的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 隐私权 个人信息隐私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产业发展与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平衡机制研究——基于成本-收益视角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锐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32,共11页
网络时代中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成本大幅下降,促进了基于互联网提供服务的云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增加了消费者个人信息被侵犯的风险。为了在发展云产业的同时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隐私权,文章通过双方的成本-收益模型分析了消费者隐私保护... 网络时代中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成本大幅下降,促进了基于互联网提供服务的云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增加了消费者个人信息被侵犯的风险。为了在发展云产业的同时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隐私权,文章通过双方的成本-收益模型分析了消费者隐私保护机制建立的可行性,介绍了美国云产业发展与白宫消费者数据隐私权白皮书和美国联邦交易委员会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最终框架的监管经验,并提出了构造我国监管压力与利益动力双重驱动的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模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产业 个人信息隐私权 成本-收益分析 美国隐私权保护 隐私保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隐私权的保护
9
作者 涂开阳 罗恒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9,共5页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捷、广泛。因此给个人隐私权所造成的损害也是无法估量的。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权面对新时代需要不断扩张其内涵,立法者应该将信息隐私纳入其中。在我国,由于隐私权的研究及立法保护明显落后于一些发...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捷、广泛。因此给个人隐私权所造成的损害也是无法估量的。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权面对新时代需要不断扩张其内涵,立法者应该将信息隐私纳入其中。在我国,由于隐私权的研究及立法保护明显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有必要在未来的《民法典》"人格权法编"将隐私权保护进行明确而又细致的规定。针对信息隐私的特性,在必要时立法者应当在参酌他国或地区先进立法经验的前提下,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隐私保护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隐私权 信息隐私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性人格权的规范构造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杜明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8,共15页
信息性人格权是以“不同面向的个人信息”为客体建构的新兴人格权,其具有主体识别性、客体动态性、有限支配性等特质。在类型体系上,信息性人格权包括信息性隐私权、个人信息权、信用权和被遗忘权等具体权利。上述各权利在规制对象上具... 信息性人格权是以“不同面向的个人信息”为客体建构的新兴人格权,其具有主体识别性、客体动态性、有限支配性等特质。在类型体系上,信息性人格权包括信息性隐私权、个人信息权、信用权和被遗忘权等具体权利。上述各权利在规制对象上具有同质性,即为个人与信息处理者之间在数字社会形成的一种持续性的信息不平等关系。在规范构造层面,信息性隐私权宜采取合理隐私期待标准,建立“私人安宁+私密信息”的保护范式,实现空间隐私向场景隐私的转化;个人信息权的权能体系建构需以信息保有权为基础、以信息自决权为主干、以信息获取权为分支、以信息修复权维系数字人格的完整性;被遗忘权的本质是一种免受不当信息惩罚的要求权,其具体形态为删除权。吸纳信息性人格权,有助于保障人格尊严和人的自主性、规范新兴人格权法权构造、丰富人格权规则体系和化解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性人格权 信息隐私权 个人信息 被遗忘权 规范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的身份识别标准 被引量:21
11
作者 岳林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41,共14页
在信息时代,世界各国主要通过传统的隐私法以及新兴的个人信息法来规制个人信息利益。隐私法和个人信息法承担着不同的制度功能,但都以个人信息为主要规制对象。法律适用需要明确个人信息的概念与范围,而身份识别标准被各国隐私法和个... 在信息时代,世界各国主要通过传统的隐私法以及新兴的个人信息法来规制个人信息利益。隐私法和个人信息法承担着不同的制度功能,但都以个人信息为主要规制对象。法律适用需要明确个人信息的概念与范围,而身份识别标准被各国隐私法和个人信息法普遍采纳。但是,随着技术进步以及社会变迁,身份识别标准已不能满足司法实践需要。特别是一些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施的侵扰行为,即便不涉及身份识别,也应当受到隐私法或者个人信息法的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私 个人信息 身份认证 信息隐私权 安宁隐私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定位信息的宪法保障 被引量:14
12
作者 田芳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80,共14页
手机定位信息是一种无形的数字信息,由无线电通信公司储存和保留,如果按照传统的第三方原则,政府执法人员只需要通过法院令的程序就可以从通信公司任意地调取公民的手机定位信息。很多学者批判这种传统的法律规则将赋予政府过大的侦查权... 手机定位信息是一种无形的数字信息,由无线电通信公司储存和保留,如果按照传统的第三方原则,政府执法人员只需要通过法院令的程序就可以从通信公司任意地调取公民的手机定位信息。很多学者批判这种传统的法律规则将赋予政府过大的侦查权,而严重侵犯公民的隐私利益。从2010年开始,美国联邦巡回法院开始探索手机定位信息的宪法地位, 2018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手机定位信息的宪法地位做出最终判决,认为手机定位信息是一项基本的宪法权利,政府必须基于充分可能的理由通过严格的程序申请搜查令,才可以调取手机定位信息。联邦最高法院认为,手机定位信息虽然显示了手机主人在公共领域的行踪信息,虽然是由第三方通信公司存储,但是该信息对个人私生活内容的揭示更全面、更密集,而且由于科技的发展使得该信息的获得更容易,因此传统的第三方原则不再适用。这是科技的发展对传统法律规则进行改造的又一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定位 信息隐私权 行踪信息 第三方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规制职场基因歧视立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双元 刘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72,157,共8页
经济、快捷的基因检测技术已走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在造福人类的同时,由于对基因信息的误读带来职场基因歧视现象。作为社会的一种稳定器,用相关立法规制职场基因歧视无疑是最佳选择,美国的相关立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其进行研究... 经济、快捷的基因检测技术已走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在造福人类的同时,由于对基因信息的误读带来职场基因歧视现象。作为社会的一种稳定器,用相关立法规制职场基因歧视无疑是最佳选择,美国的相关立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其进行研究确有必要。本文在简述美国规制职场基因歧视的立法历程及典型案例之后,着重分析了美国《2008年基因信息反歧视法》的核心条文,认为该法从法理上明确将雇主基于缺陷基因而不雇佣或解雇员工视为歧视行为,以基本权对第三人理论为依托采用基因信息的隐私权保护模式,并分析了该法存在的重大不足,为我国的相关立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基因歧视 基因信息隐私权保护模式 基本权对第三人效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业中的经济租:成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锐 熊键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2-45,共4页
个人信用征信是解决我国目前信用缺位、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力手段。我国加入WTO的服务贸易特定义务承诺对国内个人信用征信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由于我国对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立法的缺失而创设的行业经济租可能导... 个人信用征信是解决我国目前信用缺位、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力手段。我国加入WTO的服务贸易特定义务承诺对国内个人信用征信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由于我国对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立法的缺失而创设的行业经济租可能导致大量的寻租活动和巨大的社会成本。为了使我国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能得到较全面的法律基础支撑、与国际惯例接轨,需要以立法的形式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隐私权以使个人信用征信业的外部成本内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用征信业 经济租 成因 立法 消费者 个人信息隐私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