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的江西省婺源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鑫 吴珍云 +4 位作者 丁德建 李希星 石祖峰 祝民强 孙彬涵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59-268,共10页
江西省婺源县位于中低山、丘陵地区,是省内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之一,近年来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活动不断加剧,给当地居民财产及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基于婺源县野外调查资料及最新的地质灾害数据,选取坡度、高程变异系数、斜坡结构、... 江西省婺源县位于中低山、丘陵地区,是省内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之一,近年来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活动不断加剧,给当地居民财产及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基于婺源县野外调查资料及最新的地质灾害数据,选取坡度、高程变异系数、斜坡结构、地貌类型、工程岩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道路缓冲区、断层缓冲区8个评价因子,采用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及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呈线状分布且多位于道路100 m范围内;中易发区呈带状分布且多位于断层300 m范围内;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断裂不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少,植被覆盖较多且岩层较坚硬的低山丘陵区域。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合理性检验及精度检验,表明分区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好,评价结果精度较高,可为婺源县后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 婺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模型和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的海南岛中部山区地质灾害易发性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李信 薛桂澄 +5 位作者 柳长柱 夏南 杨永鹏 杨峰 王晓林 常振宇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4-305,共12页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作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运用定量化的数学统计原理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研究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文章以海南岛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五指山市为例,选择断裂、岩土体、坡度、地形起伏度、海拔高...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作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运用定量化的数学统计原理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研究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文章以海南岛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五指山市为例,选择断裂、岩土体、坡度、地形起伏度、海拔高程变异系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降雨量、水系、公路、曲率值为评价指标,依托详查资料和遥感、地形数据,采用信息量模型和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对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研究,评价结果经敏感性检验、频率比检验后表明: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山区公路和水系两侧沿线,极低易发区主要位于河谷不发育、人类工程活动较少的丘陵低山地带。两种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值(AUC)分别为0.897和0.896,表明预测精度满足易发性评价要求。降雨、高程变异系数、公路等评价因子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起较强的控制作用。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精准度,研究成果将为该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提供科学有效的判别方法和预测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量 逻辑回归 易发性 地质灾害 耦合模型 五指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以四川省石棉县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于淼 邢会歌 胡士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7-114,共8页
泥石流是中国西南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通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泥石流易发性评价可以为地区防灾减灾及工程选址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以四川省石棉县为研究区,获取该县288个历史泥石流作为泥石流数据集,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水系... 泥石流是中国西南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通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泥石流易发性评价可以为地区防灾减灾及工程选址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以四川省石棉县为研究区,获取该县288个历史泥石流作为泥石流数据集,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水系密度、地层岩性等13个评价因子,使用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对石棉县进行泥石流易发性评价,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模型进行对比和评估。结果表明:四川省石棉县泥石流高易发区集中分布在该县纵向中部地区,多处于河流、道路及断层附近;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7,0.928和0.931,可见耦合模型的精度最高,分区结果更加合理可靠。因此,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在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上具有优越性,其分区结果对泥石流防治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易发性评价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InSAR与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的滑坡动态危险性评价
4
作者 汪晨煜 彭军还 +2 位作者 薛跃明 李旭 张炎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48,共6页
针对当前不同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的结果存在差异性较大、时效性较差及假阴性误差的问题,本文以云南省祥云县为研究区,首先对信息量(I)、信息量-逻辑回归(I-LR)、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和支持向量机(SVM)4种模型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 针对当前不同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的结果存在差异性较大、时效性较差及假阴性误差的问题,本文以云南省祥云县为研究区,首先对信息量(I)、信息量-逻辑回归(I-LR)、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和支持向量机(SVM)4种模型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最适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然后采用SBAS-InSAR方法处理2019年8月—2023年7月的升降轨Sentinel-1数据,并解算地表坡向形变速率;最后通过校正矩阵将滑坡危险性分级并与坡向形变速率相结合,生成滑坡动态危险性图。研究结果表明,I-LR模型相比其他3种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结合I-LR模型滑坡危险性评价分级和InSAR坡向形变速率分级生成的滑坡动态危险性图对不稳定形变区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低危险性占比降低10.35%,较低、中和高危险性的比例分别提高6.30%、2.45%和1.60%,提高了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危险性制图 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 SBAS-In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地理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的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以四川省德昌县为例
5
作者 穆成林 周海鹏 +3 位作者 阳博 黄刚 黄雯 洪金鹏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75-1589,共15页
受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强烈影响,中国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和区域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以四川省德昌县区域内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甄选了坡度、坡向、地势起伏度、距断层距离、斜坡结构、工程岩组... 受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强烈影响,中国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和区域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以四川省德昌县区域内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甄选了坡度、坡向、地势起伏度、距断层距离、斜坡结构、工程岩组、与道路距离、与水系距离、植被覆盖率9个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地质灾害基础数据,结合ArcGIS平台和遥感数据,分析指标与滑坡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并基于信息量−地理逻辑回归耦合模型评价滑坡灾害的易发性及叠加降雨因子的综合易发性。结果表明:德昌县滑坡灾害综合易发性分级面积比分别为高易发区(13.61%)、中易发区(52.83%)、低易发区(32.61%)、极低易发区(0.95%)。该评价模型精度检验中ROC曲线的AUC(Area Under Curve)值为0.912,其准确性和合理性较高,可作为德昌县区域滑坡灾害评价的有效方法,为区域滑坡灾害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灾害 易发性 信息量 地理逻辑回归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和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的黄土地震滑坡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钱紫玲 王平 +4 位作者 李娜 王会娟 许书雅 许世阳 王雅丽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6-715,共10页
黄土地震滑坡危险性分析对黄土地区城镇化、工程建设的规划和地震灾害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处为研究区域,通过统计分析该区历史地震滑坡灾害数据,归纳并建立包含地震、坡度、坡高、坡向、地层岩性、年平均降... 黄土地震滑坡危险性分析对黄土地区城镇化、工程建设的规划和地震灾害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处为研究区域,通过统计分析该区历史地震滑坡灾害数据,归纳并建立包含地震、坡度、坡高、坡向、地层岩性、年平均降雨量、河流流域和地貌类型等8个影响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分别分析该区域黄土地震滑坡危险性。结果表明:(1)地震、河流和降雨是诱发黄土滑坡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地震因子贡献率最大;(2)研究区可划分为高、较高、中、低和极低危险区五个等级,其中高危险区主要集中于岷县、漳县与陇西县等地;(3)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精度检验结果,三种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89、0.617和0.898,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结果的精确性相比其他两个模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震滑坡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 危险性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逻辑回归及其耦合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估研究:以青海沙塘川流域为例 被引量:45
7
作者 栗泽桐 王涛 +2 位作者 周杨 刘甲美 辛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5-245,共11页
滑坡易发性定量评估是预测滑坡发生空间概率的重要手段,基于统计分析原理的评估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且不同评估方法的对比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以青海沙塘川流域黄土梁峁区为例,剖析了信息量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在滑坡易发性评... 滑坡易发性定量评估是预测滑坡发生空间概率的重要手段,基于统计分析原理的评估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且不同评估方法的对比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以青海沙塘川流域黄土梁峁区为例,剖析了信息量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在滑坡易发性评估中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并探索提出基于二者的耦合模型。考虑坡度、坡向、起伏度、岩性、与干流距离、与支流距离和植被指数等7个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了基于信息量、逻辑回归及二者耦合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估的技术流程及结果。3种模型的成功率分别为:耦合模型成功率(78. 9%)>信息量模型成功率(71. 8%)>逻辑回归模型成功率(70. 8%)。在沙塘川流域黄土滑坡的易发性评估中,信息量和逻辑回归模型的表现基本相当,但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的成功率明显提升。该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区滑坡易发性定量评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易发性评估 信息量 逻辑回归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和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26
8
作者 田钦 张彪 +4 位作者 郭建飞 刘华赞 常志璐 李怡静 黄发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8460-8468,共9页
目前,滑坡易发性评价大多只采用单一模型进行研究,而单一模型存在缺陷,如只采用信息量模型则不能反映各因子对滑坡发生的权重。通过将两个模型进行耦合分析可以很好地发挥各模型的优点和弥补各模型的不足,从而达到模型优化的目的。针对... 目前,滑坡易发性评价大多只采用单一模型进行研究,而单一模型存在缺陷,如只采用信息量模型则不能反映各因子对滑坡发生的权重。通过将两个模型进行耦合分析可以很好地发挥各模型的优点和弥补各模型的不足,从而达到模型优化的目的。针对滑坡易发性常用的信息量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提出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以江西省宁都地区为例,获取研究区共297个滑坡,提取高程、坡向、坡度、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地形起伏度、距水系距离、岩性、植被覆盖率、地表建筑物指数共10个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再分别采用上述3个模型开展易发性评价,最后采用预测率曲线(the prediction rate curve,ROC)评价各模型精度。结果表明: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预测率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area under ROC,AUC)值分别为0.838、0.864和0.876,可见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的评价精度更高,建模更为合理。研究区内滑坡主要沿水系两侧分布,高程和岩性对滑坡的发生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评价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对比的甘肃庆阳地区滑坡易发性评价
9
作者 薛一凡 马鹏辉 +5 位作者 李泽坤 韩宁 陈立森 焦其宪 张永涛 王竟晔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0-617,共18页
甘肃庆阳地区董志塬覆盖着数十米厚的层状黄土,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滑坡灾害频繁发生,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实际调查和资料收集,获取庆阳地区滑坡的分布数据,构建滑坡的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选... 甘肃庆阳地区董志塬覆盖着数十米厚的层状黄土,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滑坡灾害频繁发生,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实际调查和资料收集,获取庆阳地区滑坡的分布数据,构建滑坡的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选取坡向、坡形、坡度、高程、地形起伏度、地表粗糙度、距道路的距离、距河流的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年均降雨量和地层岩性作为滑坡易发性的影响因子,运用信息量模型、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随机森林对庆阳地区黄土滑坡进行易发性评价与区划,分析各影响因子与滑坡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滑坡集中分布于高程1200~1400 m区域(滑坡数占比为47.08%)及年均降雨量540~590 mm区域(39.71%),滑坡极高易发区集中于董志塬地区,受地形起伏度、道路工程与降雨侵蚀协同驱动;(2)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与随机森林(AUC值为0.864)预测精度显著优于单一信息量模型(AUC值为0.843),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通过非线性校正量化因子权重差异,随机森林依托集成学习优势适应复杂非线性关系;(3)坡形、高程及距道路的距离是滑坡发育的核心驱动因子,凹形坡汇水侵蚀、道路工程扰动(距道路的距离近)与塬边高侵蚀带(高程1200~1400 m区域)交互作用加剧滑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易发性评价 信息量模型 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 随机森林 模型对比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V、CF、LRIV和LRCF模型的海南昌江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信 薛桂澄 +5 位作者 柳长柱 马波 杨永鹏 杨峰 王晓林 李洁玉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9-330,341,共13页
海南省昌江县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研究对该县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预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昌江县为研究区,选取岩土体、高程变异系数、坡度、断裂、起伏度、河流、道路、降雨作为易发性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 海南省昌江县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研究对该县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预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昌江县为研究区,选取岩土体、高程变异系数、坡度、断裂、起伏度、河流、道路、降雨作为易发性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IV)模型、确定性系数(CF)模型、信息量逻辑回归(LRIV)模型及确定性系数逻辑回归(LRCF)模型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评价结果显示,昌江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山区公路和河流两侧沿线,而极低易发区基本位于西部平原地区;四种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755、0.749、0.766及0.764,表明预测精度满足易发性评价要求;LRIV模型与其他三种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岛西南山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定性系数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 易发性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R-RF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以铜川市耀州区为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穆柯 谢婉丽 +5 位作者 刘琦琦 严明 杨惠 李嘉昊 黄煜 朱荣森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2-218,共7页
耀州区是陕西省重要的交通枢纽与矿业基地,长期对资源的开发导致滑坡灾害频繁发生,如何对滑坡的易发性进行科学合理地划分是滑坡防治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耀州区为研究区,基于R语言与ArcGIS平台,选取坡度等8个评价因子,在逻辑回... 耀州区是陕西省重要的交通枢纽与矿业基地,长期对资源的开发导致滑坡灾害频繁发生,如何对滑坡的易发性进行科学合理地划分是滑坡防治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耀州区为研究区,基于R语言与ArcGIS平台,选取坡度等8个评价因子,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简称LR)的基础上引入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简称RF)模型对研究区发生滑坡的概率进行预测,完成滑坡易发性评价和分区。LR-RF模型易发性分区结果表明滑坡高、较高易发区覆盖了研究区东南部的漆水河河谷区域,包含了73.23%的滑坡点,在预测成功率上高于LR模型。使用ROC曲线对LR和LR-RF模型的结果精度进行对比,LR-RF模型评价结果的AUC值为0.9123,优于LR模型的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LR-RF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易发性评价拥有更好的评价精度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发性评价 逻辑回归模型 随机森林模型 逻辑回归-随机森林耦合模型 受试者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的三峡库区滑坡识别与易发性评价
12
作者 夏金梧 史超 李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44,共12页
三峡库区横跨多个地质单元,地质条件特殊、复杂,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长期面临着地质安全问题,开展滑坡识别与易发性评价意义重大。以三峡库区巴东县为应用实例,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识别了三峡库区滑坡等地质灾害,并基于遥感解译成果选择... 三峡库区横跨多个地质单元,地质条件特殊、复杂,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长期面临着地质安全问题,开展滑坡识别与易发性评价意义重大。以三峡库区巴东县为应用实例,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识别了三峡库区滑坡等地质灾害,并基于遥感解译成果选择地层岩性、坡度、坡向、土地利用、距断层距离、距河流距离、高程、距道路距离、地形起伏度、归一化植被指数、地形曲率等11个评价因子,通过共线性诊断和相关性分析进行独立性检验;基于信息量模型计算各评价因子的各分级信息量值,逻辑回归分析计算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分别构建信息量模型和信息量-Logistic回归耦合模型并进行结果对比分析,利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模型评估影响因子的作用方式,并通过ROC曲线验证两种模型的评价结果精度。结果显示:曲率为0、无植被生长、距河流200 m以内、坡度小于5°、坡向为平地、高程小于244 m、距道路400 m以上、土地利用为林地、坡向为东南方向、地层岩性为巴东组等因子对预测结果起主要作用。根据60%概率阈值将评价结果划分为非滑坡和滑坡区域,按20%概率差值划分低、中低、中、中高、高易发5个等级,结果精度通过ROC曲线验证。信息量-Logistic回归耦合模型、信息量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824,0.8641,均高于0.8;信息量-Logistic回归耦合模型结果精度更高,模型结果分区与滑坡范围分布更吻合,中高和高易发区面积之和占研究区面积的32.26%,其中90.29%的已有滑坡发生在中高和高易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识别 易发性评价 多源遥感数据 逻辑回归模型 信息量模型 巴东县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组合模型的区域滑坡易发性及精度评价 被引量:41
13
作者 杨强 王高峰 +3 位作者 丁伟翠 李荣建 高幼龙 邓兵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51,共16页
以滑坡灾害高易发的陇南白龙江流域中游及其岷江支流段作为研究对象,依托流域内2093处滑坡灾害点样本数据,开展多种组合模型区域滑坡易发性区划及精度评价研究。首先选取坡度、坡高、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流域沟壑密度、植被归一化指... 以滑坡灾害高易发的陇南白龙江流域中游及其岷江支流段作为研究对象,依托流域内2093处滑坡灾害点样本数据,开展多种组合模型区域滑坡易发性区划及精度评价研究。首先选取坡度、坡高、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流域沟壑密度、植被归一化指数等6项影响滑坡发生的孕灾因子作为易发性的评价指标,依据各指标条件下的信息量值、确定性系数值和证据权重值曲线突变规律,并结合滑坡面积及分级面积频率比曲线作为等级划分的临界值来确定因子分级状态。其次,基于指标因子状态分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采用信息量法、确定性系数法、证据权法分别与逻辑回归组合的3种模型开展区域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并从模型结果、适用性和精度等方面采用多手段对3种组合模型进行比较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方面3组模型均表现较为理想,信息量和逻辑回归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为94.6%,其预测精度和准确性优于其它两种组合模型;研究区滑坡极高易发区主要分布白龙江两岸,尤其分布在两河口至桔柑乡段白龙江左岸区域,易发性评价结果成果可为该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和国土空间用规划及用途管制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精度评价 白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合模型区域滑坡易发性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高峰 郭宁 +5 位作者 邓兵 田运涛 叶振南 陈宗良 吕凤兰 高幼龙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9-272,共14页
为探索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以滑坡灾害高发的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首先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流域沟壑密度、植被指数等6项影响滑坡发生的孕灾因子作为易发性的评价指标,以研究区2... 为探索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以滑坡灾害高发的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首先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流域沟壑密度、植被指数等6项影响滑坡发生的孕灾因子作为易发性的评价指标,以研究区2093处滑坡灾害点为样本数据,依据各指标条件下的信息量值、确定性系数值和证据权重值曲线突变规律,并结合滑坡面积及分级面积频率比曲线作为等级划分的临界值来确定因子分级状态;其次,基于指标因子状态分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采用信息量法、确定性系数法、证据权法分别与逻辑回归组合的3种模型开展区域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并从模型结果、适用性和精度等方面采用多手段对3种组合模型进行比较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方面,3组模型均表现较为理想,信息量和逻辑回归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为94.6%,其预测精度和准确性优于其他2种组合模型。笔者以白龙江流域中游及其岷江支流段为例,开展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适用性、评价结果分析以及预测精度评价对比和研究等,成果可为该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 精度分析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白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部滑坡易发性评价对比研究
15
作者 杨永鹏 郭雅 +3 位作者 陈浩 程健宇 贺鑫 边宇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4,共10页
滑坡易发性评价是目前防治滑坡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前人研究多集中于人口密集的地区,模型结果受到人为干扰,难以获取真实客观的评价模型差异。青藏高原西部地区人烟稀少,是进行模型对比的有利区域。同时,该地区道路交通网稀疏,道路的... 滑坡易发性评价是目前防治滑坡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前人研究多集中于人口密集的地区,模型结果受到人为干扰,难以获取真实客观的评价模型差异。青藏高原西部地区人烟稀少,是进行模型对比的有利区域。同时,该地区道路交通网稀疏,道路的安全对于当地安全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对该地区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极其重要。本研究以栅格为评价单元,在结合前人研究及工作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7个因素作为易发性评价因子,采用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多层感知器作为评价模型,采用自然断点法将研究区域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等级,并分别计算各等级滑坡占比,最后以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结果适用性和可靠性进行对比分析。所有结果随着易发性等级的提升,滑坡占比呈增长趋势,且ROC值均大于85%。其中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准确率最高,达到87.3%。揭示出在高海拔地区开展滑坡易发性评价是可行的。对比结果表明,传统模型较机器学习模型更加准确,混合模型优于单一模型。在此基础上,发现滑坡集中于距离道路900~1800 m范围内,对于当地道路通行有着一定的威胁,应注意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 青藏高原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 多层感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的比较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缪信 汤明高 +1 位作者 王自高 杨何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9-122,共4页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过程中模型的选取是评价的关键。为了研究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分析比较了常用模型的优缺点。以黄登水电站库区为例,根据适用条件选取了信息量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应用。通过ROC曲线的比较,两种模型都能很好的评...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过程中模型的选取是评价的关键。为了研究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分析比较了常用模型的优缺点。以黄登水电站库区为例,根据适用条件选取了信息量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应用。通过ROC曲线的比较,两种模型都能很好的评价黄登水电站库区的灾害危险性,但是逻辑回归模型能够剔除对地质灾害贡献小的因子,从而使得评价结果更为精确。分析表明,合适的模型能够快速、有效地对地质灾害做出危险性评价,从而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黄登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组合模型的新疆巩留县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娅美 张紫昭 +4 位作者 张艳阳 张全 黄媚 努尔加玛力·伊斯马依力 吾木提汗·哈力汗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5-1393,共19页
新疆巩留县广泛发育冻融降雨型滑坡地质灾害,对其现有的研究多考虑降水,而缺乏温度影响的研究,为此,本文特增加了温度因子来进行巩留县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基于巩留县已发生的682个滑坡灾害点,选取坡度、起伏度、坡向、曲率、温度、距... 新疆巩留县广泛发育冻融降雨型滑坡地质灾害,对其现有的研究多考虑降水,而缺乏温度影响的研究,为此,本文特增加了温度因子来进行巩留县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基于巩留县已发生的682个滑坡灾害点,选取坡度、起伏度、坡向、曲率、温度、距断层距离、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工程地质岩组等9个评价因子。采用信息量模型(I)、确定性系数模型(CF)、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I+LR)以及确定性系数模型+逻辑回归模型(CF+LR)等4种模型对巩留县滑坡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划分为极高、高、中和低4个危险等级分区并进行了精度检验与现场实际验证。结果表明:(1)温度对滑坡有较大的触发作用;(2)耦合模型极高、高危险性分区面积明显低于单一模型极高、高危险性分区面积,其中CF+LR模型的极高、高危险性分区面积最小,低危险性分区面积最大;(3)4种模型ROC精度检验AUC值分别为0.889、0.893、0.895和0.900,均能较为客观地评价巩留县滑坡危险性。CF+LR模型精度最高,且经局部地区现场检验,CF+LR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也最为相符,研究成果对新疆地区巩留县滑坡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危险性 确定性系数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信息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纲统一在滑坡易发性评价中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国营 刘平 +2 位作者 张凯 武倩倩 李玉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9,共12页
以往的区域性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多以对比不同评价模型结果和改进模型为主,而忽视了所选致灾因子的信息保留以及因子量纲如何统一的问题。为探究致灾因子的相关性和量纲对易发性评价结果的影响,以甘肃省靖远县北部地区作为研究区,选取... 以往的区域性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多以对比不同评价模型结果和改进模型为主,而忽视了所选致灾因子的信息保留以及因子量纲如何统一的问题。为探究致灾因子的相关性和量纲对易发性评价结果的影响,以甘肃省靖远县北部地区作为研究区,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和地形起伏度等12个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的新因子参与易发性评价,并采用数据标准化、滑坡密度和信息量值替代法统一致灾因子的量纲,最后基于GIS平台绘制研究区滑坡易发性分区图。通过ROC曲线评估各模型的易发性评价结果精度。结果表明:在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感知机模型中,经主成分分析处理的因子得到的模型评价结果精度更高,采用信息量值替代法统一因子的量纲能够进一步提升逻辑回归和感知机模型的评价结果精度;同时,3种评价模型中感知机模型的结果精度最高(AUC=0.9367),优于信息量模型(AUC=0.9173)和逻辑回归模型(AUC=0.9272),是该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的理想模型,应优先考虑。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评价 致灾因子 主成分分析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感知机模型 量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R方法及GIS平台的麻城市地质灾害建模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浩 程超 +2 位作者 晏鄂川 李凌 刘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766-9778,共13页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频发的山地地质灾害不仅制约了山区集镇的发展,还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研究对区域地质灾害的预测、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山区集镇地质灾害易发性建模的精度及合理性,...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频发的山地地质灾害不仅制约了山区集镇的发展,还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研究对区域地质灾害的预测、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山区集镇地质灾害易发性建模的精度及合理性,基于ArcGIS数字高程模型栅格数据,选取地形地貌、岩性、距断层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等11个因子,采用信息量、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对麻城市滑坡、崩塌灾害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建模,最终通过栅格最大值提取合成综合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通过对单一模型与耦合模型的结果进行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检验和合理性验证,以期表明信息量-逻辑回归(I+LR)耦合模型较传统信息量(I)模型评价结果更加合理、精度更高,耦合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价山区地质灾害易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耦合模型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永嘉县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桂荣 陈丽霞 殷坤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1,共5页
永嘉县是浙江省滑坡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县之一,其滑坡受地质、地形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永嘉县滑坡灾害分布情况,选择了影响滑坡分布的主要因素,将各种因子归一化处理后转换成相同分辨率的定量数据,选择了逻辑回归分析模... 永嘉县是浙江省滑坡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县之一,其滑坡受地质、地形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永嘉县滑坡灾害分布情况,选择了影响滑坡分布的主要因素,将各种因子归一化处理后转换成相同分辨率的定量数据,选择了逻辑回归分析模型和信息量模型进行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在逻辑回归模型中,利用SPSS软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滑坡的最直接的因子,计算出各个因子的回归系数,得到逻辑回归方程,据此编制了危险性预测分区图。在信息量模型中,通过MAPGIS软件及其二次开发的信息量模型,对永嘉县滑坡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区划,并依信息量法的结果编制了该区的危险性预测分区图。两种方法所编制的危险性分区图中高危险区和中危险区重合率达到了87%,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起到了相互验证的作用,为滑坡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依据。最后根据"云娜"台风期间永嘉县实际灾害发生情况的资料分析,新灾害点绝大部分落在危险性预测区中的高危险区,表明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危险性区划 逻辑回归模型 信息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