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行分布的信息熵模型 被引量:12
1
作者 姚荣涵 王殿海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5年第3期116-126,共11页
熵最大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规划,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使用信息论中的熵概念描述居民出行分布,并根据最大信息熵理论提出了基于原点矩典型特征量约束条件下的出行分布模型,详细阐述了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实际含义,该... 熵最大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规划,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使用信息论中的熵概念描述居民出行分布,并根据最大信息熵理论提出了基于原点矩典型特征量约束条件下的出行分布模型,详细阐述了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实际含义,该模型是一个普适性模型,其具体形式决定于最高阶原点矩阶数的取值,此值对模型精度及参数标定难易程度有重要影响.为确定模型参数,提出了实用的参数标定方法.由于模型中原点矩的最高阶数对模型精度有较大影响,为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利用长春市出行调查数据研究了四种出行方式分别对应于五种原点矩最高阶数的模型拟合情况.因文中所建立的模型是一系列模型,为比较其描述问题的优劣差异,按照最大信息熵原理给出了确定系统分布的熵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前述模型进行了比较.调查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出行分布的信息熵模型可以正确地描述出行分布规律,熵方法可以简单有效地评价不同模型对同一问题描述的优劣差异.本文提出的熵模型和熵方法对城市交通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分布 信息熵模型 最大信息熵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信息熵模型的异常流量分类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钱亚冠 关晓惠 王滨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9-1023,共5页
最大信息熵原理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各种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如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和文本自动分类等,提出了将其应用于互联网异常流量的分类。由于最大信息熵模型利用二值特征函数来表达和处理符号特征,而KDD99数据集中存在多种连续型特征,... 最大信息熵原理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各种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如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和文本自动分类等,提出了将其应用于互联网异常流量的分类。由于最大信息熵模型利用二值特征函数来表达和处理符号特征,而KDD99数据集中存在多种连续型特征,因此采用基于信息熵的离散化方法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并利用CFS算法选择合适的特征子集,形成训练数据集合。最后利用BLVM算法进行参数估计,得到满足最大熵约束的指数形式的概率模型。通过实验,比较了最大信息熵模型和Naive Bayes、Bayes Net、SVM与C4.5决策树方法之间的精度、召回率、F-Measure,发现最大信息熵模型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尤其在训练数据集样本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较高的分类精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信息熵模型 异常流量 离散化 特征选择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信息熵模型的传感器特性辨识决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国民 翟羽健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0-11,37,共3页
文中利用信息论的基本原理 ,建立传感器误差的信息熵模型 ,并进行传感器特性的辨识决策 ,消除了人为决策时主观因素的影响 ,由于信息熵模型符合概率统计的一般规律 。
关键词 概率统计 传感器 误差信息熵模型 特性辨识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VIKOR模型的4PL供应商优选决策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民 姚建明 +1 位作者 吴阳 张恒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1,共9页
第四方物流(4PL)凭借其在供应链资源整合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4PL供应商的特征分析,挖掘出影响4PL供应商选择的主导因素并构建了包括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数据信息处理能力、管... 第四方物流(4PL)凭借其在供应链资源整合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4PL供应商的特征分析,挖掘出影响4PL供应商选择的主导因素并构建了包括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数据信息处理能力、管理组织能力及市场竞争能力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客观赋值方法——信息熵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构建了通过引入灰色关联系数改进VIKOR方法下的4PL供应商优选决策模型。最后,对4PL供应商进行优选决策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基于信息熵-VIKOR模型的优选决策模型在新经济条件下4PL供应商优选决策中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方物流(4PL) 主导因素挖掘 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熵-VIKOR模型 优选决策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当归全球生态适宜区和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65
5
作者 张东方 张琴 +4 位作者 郭杰 孙成忠 吴杰 聂祥 谢彩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5111-5120,共10页
研究药用植物当归在全球范围内的生态适宜区和生态特征,根据109个当归样本点和37个生态因子,利用最大信息熵模型(Max 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其进行全球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当归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 研究药用植物当归在全球范围内的生态适宜区和生态特征,根据109个当归样本点和37个生态因子,利用最大信息熵模型(Max 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其进行全球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当归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北纬20—50°范围内的北美洲、欧洲、亚洲和南纬15—35°范围内的南美洲和非洲,共约593.07万km^2。其中生态相似度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甘肃省南部、四川省、西藏自治区东部、云南省北部、贵州省、陕西省西南部等地区,可见中国十分适合当归的种植,是当归的主产区。影响当归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适宜值范围分别为:最暖季降水量为300—700 mm,最冷季平均温为-3—7℃,降水的季节性数值为70—98;影响当归地理分布的主要土壤因子适宜值范围分别为:碳酸钙含量为50%—60%,粘土比重为17%—24%。研究结果为当归人工引种栽培及精细化种植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最大信息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生态适宜性 生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模型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8
6
作者 孙骞 高岭 +2 位作者 刘涛 姚军 王海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88-1093,共6页
为了改善粒子群算法在解决高维优化问题时易早熟收敛且存在大量无效迭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模型的粒子群优化(EPSO)算法.通过引入信息熵模型,精确分析了粒子群搜索过程中的聚集特性,将粒子群搜索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进行优化.第1阶... 为了改善粒子群算法在解决高维优化问题时易早熟收敛且存在大量无效迭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模型的粒子群优化(EPSO)算法.通过引入信息熵模型,精确分析了粒子群搜索过程中的聚集特性,将粒子群搜索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进行优化.第1阶段引入粒子迭代熵差,优化调整惯性权重;第2阶段根据粒子群熵值变化,适时重置惯性权重;第3阶段采用截断策略,减少粒子群的无效迭代.实验结果表明,在Sphere、Rosenbrock、Ackley、Griewank、Rastrigin五个标准测试函数中,EPSO算法的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都优于传统粒子群算法、经典粒子群算法、自适应惯性权重粒子群算法以及新的自适应惯性权重粒子群算法,并且减少了算法的大量无效迭代,从而验证了EPSO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信息熵模型 求解精度 收敛速度 无效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胖大海全球生态适宜区预测及生态特征研究
7
作者 王梅 谢彩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4期218-224,共7页
利用35个环境因子和53个胖大海(Sterculia lychnophora Semen)样本点数据,采用Maxent模型预测胖大海全球潜在生态适宜区。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对模型进行评价。模型结果显示,胖大海全球生态适... 利用35个环境因子和53个胖大海(Sterculia lychnophora Semen)样本点数据,采用Maxent模型预测胖大海全球潜在生态适宜区。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对模型进行评价。模型结果显示,胖大海全球生态适宜区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国家,遍布于亚洲东南部、美洲中南部和非洲中西部;此外,在印度半岛南部和非洲中东部也有部分存在。模型评价结果显示,测试集和训练集的AUC值分别为0.988和0.996,表明该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结果显示,影响胖大海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年温度变化范围(bio7)、最干月份降水量(bio14)、年平均降水量(bio12)、土壤电导率(T-ECE)、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bio3)及土壤盐基饱和度(T-BS)。该研究结果为胖大海人工引种栽培和提高其品质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胖大海 最大信息熵模型 生态适宜区 生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西部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遥感分析 被引量:39
8
作者 路春燕 王宗明 +3 位作者 刘明月 欧阳玲 贾明明 毛德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99-609,共11页
以松嫩平原西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MSS/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源,综合运用最小均方差、变异系数、景观指数、信息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景观发展强度指数,研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 以松嫩平原西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MSS/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源,综合运用最小均方差、变异系数、景观指数、信息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景观发展强度指数,研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嫩平原西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大致呈递减趋势;1987~2013年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的干扰强度不断增加,且与保护区保护有效性呈显著负相关;耕地和草地为湿地转出的主要类型,分别占总转出面积的63.71%和21.69%;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有效性的降低是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变化是内因,而人为活动干扰,尤其是开垦造田和水利修建加速了湿地退化.最后,论文就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保护区管理建设中应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松嫩平原西部 信息熵模型 遥感 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 景观发展强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溪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因素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史婷婷 陈植华 +1 位作者 王宁涛 金晓文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1年第4期422-431,共10页
采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估算了香溪河流域不同类型土壤的有机碳密度和碳库,并通过野外土样采集和室内测试获取土壤有机碳含量数据,选取信息熵模型定量研究香溪河流域不同土壤类型、地形地貌类型、成土母质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厚度、... 采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估算了香溪河流域不同类型土壤的有机碳密度和碳库,并通过野外土样采集和室内测试获取土壤有机碳含量数据,选取信息熵模型定量研究香溪河流域不同土壤类型、地形地貌类型、成土母质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厚度、坡度和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有机碳密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香溪河流域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75.18Tg,香溪河流域SOC密度主要集中在6.00~16.00kg/m2范围内,SOC密度呈现流域北部高、干流高,其他区域SOC密度高低相间的分布特征,这种分布特征与主要土壤类型和地形地貌类型的地理分布关系密切。香溪河流域各种土壤类型对各级有机碳密度的信息熵值差异明显,土壤类型对有机碳密度的影响作用与香溪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与碳库计算结果一致,高山区,林地、农田和灌丛利于高密度有机碳的存储;植被覆盖度越高,越利于有机碳的存储;土壤厚度与有机碳密度的相关性高,而坡度与有机碳密度的相关性不明显;信息熵法实现了对各影响因子定量计算分析,结果较合理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密度 土壤有机碳储量 信息熵模型 香溪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的秦岭地区山茱萸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桑满杰 卫海燕 +4 位作者 郭彦龙 高蓓 朱俐南 崔晋亮 顾蔚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7-765,共9页
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是我国传统常用药材,本文采用模糊数学分析方法,对采自秦岭地区的山茱萸中马钱苷含量与21个评价因子的隶属函数进行拟合,同时采用最大信息熵模型确定各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利用ArcGIS 10空间分析模块模拟研究... 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是我国传统常用药材,本文采用模糊数学分析方法,对采自秦岭地区的山茱萸中马钱苷含量与21个评价因子的隶属函数进行拟合,同时采用最大信息熵模型确定各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利用ArcGIS 10空间分析模块模拟研究区域适宜山茱萸生长的潜在分布生境。结果表明,在山茱萸生境的21个评价因子中,主要影响因子为气候,其次是土壤和地形因子;所有评价因子中,土壤质地(TTEX)的权重最大,其次是果实生长期降水量(PG)、年降水量(AP)和降水季节性变化(PS)。研究区内山茱萸高适宜区面积占总面积的19.94%,主要分布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和河南西部,这些区域温度适中、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适宜山茱萸生长;适宜区面积占总面积的11.85%,低适宜区面积占总面积的16.31%,不适宜区面积占总面积的51.90%。本研究基于GIS与模糊数学的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对秦岭地区山茱萸生境适宜性做出了科学划分,同时量化了不同生境区的评价因子对山茱萸的影响,可为山茱萸的管理和保护以及人工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模糊数学 最大信息熵模型 生境适宜性 秦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34
11
作者 陈磊 孙佳新 +1 位作者 姜海 唐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7-206,共10页
经济转型背景下把握土地利用结构状况旨在为协调区域经济建设质量与用地结构优化关系提供依据。运用信息熵和SSM模型分析了2005—2016年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格局差异,并构建了经济计量模型探讨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根据信息熵动态... 经济转型背景下把握土地利用结构状况旨在为协调区域经济建设质量与用地结构优化关系提供依据。运用信息熵和SSM模型分析了2005—2016年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格局差异,并构建了经济计量模型探讨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根据信息熵动态演变规律发现,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具有明显阶段性,2005—2009年为持续增长期(无序),2010—2012年为持续下降期(有序),2013—2016年为波动上升期(无序);(2)对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总体分析表明,受信息熵变动趋势影响,研究期内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优势度与之相反,其中农用地结构为无序—有序趋势,建设用地结构为有序—无序趋势;(3)不同地类空间演变上,农用地和其他用地均属衰减性结构,其中耕地和牧草地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建设用地基本为增长性结构,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和交通水利用地具有明显的补给效应;(4)南京市“四大片区”不同地类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主城区为中值区—低值区状态,江北新区和近郊区为中高值区—高值区状态,远郊区处于高值区状态;(5)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格局演变状况主要受土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管理政策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信息熵模型 SSM模型 时空格局 驱动因素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模式挖掘的基因剪接位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永山 赵海峰 +3 位作者 汤振宇 李旦 马猛 陈荣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0-1019,共10页
剪接是基因表达过程中连接转录和翻译的中枢步骤,是一个高度调控的过程。剪接位点是基因剪接过程中的核心调控元件。本文通过挖掘剪接位点序列中蕴含的序列特征,提出了一个基于序列模式挖掘的基因剪接位点序列打分模型。通过该模型,实... 剪接是基因表达过程中连接转录和翻译的中枢步骤,是一个高度调控的过程。剪接位点是基因剪接过程中的核心调控元件。本文通过挖掘剪接位点序列中蕴含的序列特征,提出了一个基于序列模式挖掘的基因剪接位点序列打分模型。通过该模型,实现对剪接位点序列信号强度的定量度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分类真假剪接位点序列,分类效果优于最大信息熵模型,模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并且可有效识别致病剪接位点序列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接位点 序列模式 最大信息熵模型 致病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视角下城市社会脆弱性评估及优化策略——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钧 陈敬业 +4 位作者 宫清华 袁少雄 陈军 刘博文 黎昊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4-483,共10页
从防灾减灾角度研究珠三角城市群的社会脆弱性,提出降低社会脆弱性的优化策略。首先,从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社会组织保障等4个方面构建城市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客观赋权的信息熵法,建立城市灾害社会脆弱性定量评价... 从防灾减灾角度研究珠三角城市群的社会脆弱性,提出降低社会脆弱性的优化策略。首先,从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社会组织保障等4个方面构建城市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客观赋权的信息熵法,建立城市灾害社会脆弱性定量评价模型,计算珠三角城市群社会脆弱性指数,分析各城市社会脆弱性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最后,基于韧性视角提出降低社会脆弱性的优化建议。结果表明:2010—2020年,各大城市的人口脆弱性增加,经济脆弱性呈先增后减趋势,基础设施脆弱性增加,社会组织保障脆弱性降低,社会脆弱性呈先增后降趋势;广州、珠海和深圳社会脆弱性相对较低,肇庆和江门相对较高;经济脆弱性和社会组织保障脆弱性是影响整个城市群社会脆弱性的主要因素;应从科学制订城市空间规划、开展城市韧性水平科学评估、推进城市韧性系统建设、促进蓝/绿/灰防灾基础设施融合、构建城市群防灾韧性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升韧性城市建设,以整体提高珠三角城市群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城市韧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韧性 社会脆弱性 信息熵模型 优化策略 珠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面沉降监测的地铁运营危险性评价——以北京地铁6号线为例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凯斯 宫辉力 陈蓓蓓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73,共6页
以北京市地铁6号线为研究区,采用PS-InSAR技术获取研究区地面沉降信息,揭示了线状研究区自西向东沉降速率增大的沉降空间分布特征,6号线最大年沉降速率为77.2mm/a,出现在常营-草房路段。综合考虑环境、沉降、设施、管理四方面的影响,建... 以北京市地铁6号线为研究区,采用PS-InSAR技术获取研究区地面沉降信息,揭示了线状研究区自西向东沉降速率增大的沉降空间分布特征,6号线最大年沉降速率为77.2mm/a,出现在常营-草房路段。综合考虑环境、沉降、设施、管理四方面的影响,建立沉降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结合专家打分的熵值法重要度计算方法。因建立的沉降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内部各指标间存在相互联系,采用网络层次模型确定风险因子权重,并对研究区地面沉降引发的地铁运营危险性进行分析。最后利用建立的评价模型,对2013-2015年北京地铁6号线的运营安全状况进行评估,2013-2015年6号线沿线平均运营安全计算结果分别为0.9、0.897、0.898,6号线运营的安全水平很高,符合北京地铁的运营现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为地铁安全运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铁 地面沉降 PS-INSAR 信息熵-网络模型 地铁运营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predicting precursory changes in entropy for dominant frequency of rockburst 被引量:11
15
作者 WANG Chun-lai CHEN Zeng +7 位作者 LIAO Ze-feng HOU Xiao-lin LI Hai-tao WANG Ai-wen LI Chang-feng QIAN Peng-fei LI Guang-yong LU H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2834-2848,共15页
Rockburst is a dynamic phenomenon accompanied by acoustic emission(AE)activities.It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rockburst accurately.Based on the 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method and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theory,the ev... Rockburst is a dynamic phenomenon accompanied by acoustic emission(AE)activities.It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rockburst accurately.Based on the 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method and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theory,the evolution model of dominant frequency entropy was established.The AE energy,frequency and stress were synthetically considered to predict rockburst.Under the triaxial and the single-face unloading test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 ener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cracks was analyzed.Using the FFT method,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E dominant frequency values were obtained.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entropy theory,the dominant frequencies evolved patterns were ascertained.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evolution models of the dominant frequency entropy were nearly the same and shared a characteristic“undulation-decrease-rise-sharp decrease”pattern.Results show that AE energy will be released suddenly before rockburst.The density of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ncreased prior to rockburst.The dominant frequency entropy reached a relative maximum value before rockburst,and then decreased sharply.These features could be used as a precursory information for predicting rockburst.The proposed relative maximum value could be as a key point to predict rockburst.This is a meaningful attempt on predicting rockbur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BURST precursory information acoustic emission information entropy dominant frequency evolu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