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最大信息熵原理与群体遗传平衡一致性的探讨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宏礼 张鸿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4-328,共5页
汪小龙等建立了用最大信息熵原理推导一个基因座上群体遗传平衡的统一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最大值解,此解正是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所给出的基因型频率。这说明当群体基因型信息熵最大时,群体基因型频率不再变化,达到平衡状态,从... 汪小龙等建立了用最大信息熵原理推导一个基因座上群体遗传平衡的统一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最大值解,此解正是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所给出的基因型频率。这说明当群体基因型信息熵最大时,群体基因型频率不再变化,达到平衡状态,从而证明了最大信息熵原理与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具有一致性,同时指出这一结论可以推广至有迁移、突变、选择、遗传漂变、近亲交配的群体以及多个基因座情形。概括地说就是:最大信息熵原理与群体遗传平衡具有一致性。但是,他们仅仅证明了最大信息熵原理与一个基因座上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具有一致性,该文在这个范围内将其推广至多个基因座,且每一个基因座均为复等位基因情形。至于最大信息熵原理是否与其他的群体遗传平衡具有一致性,他们的结论仅仅是猜想,并未严格推导。事实上,要想将这种一致性推广到迁移、突变、随机漂变和近亲交配等群体,则不见得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non信息熵 最大信息熵原理 遗传平衡 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信息熵原理的多路径负荷预测协同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肖峻 张璇 +1 位作者 张婷 林立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47,共6页
将最大信息熵原理应用于多路径负荷预测中,提出了一种对含不确定信息的多路径负荷预测结果的协同方法。该方法将负荷预测结果的期望、二阶中心矩作为约束信息,利用最大信息熵原理得到预测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并应用概率论自动得到综合... 将最大信息熵原理应用于多路径负荷预测中,提出了一种对含不确定信息的多路径负荷预测结果的协同方法。该方法将负荷预测结果的期望、二阶中心矩作为约束信息,利用最大信息熵原理得到预测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并应用概率论自动得到综合两条预测路径的高、中、低方案;其次通过两两组合融合直至每组原始数据至少使用一次,不同组合方式结果的信息熵不同,选取信息熵最大的一组为最终预测方案。算例表明,应用上述方法所得预测结果的信息熵总是大于原始预测结果的信息熵,熵的提高验证了该方法在负荷预测信息融合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信息熵原理 多路径 负荷预测 协同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熵原理在ABS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程洪涛 聂陶荪 +2 位作者 罗来明 潘玉安 梁刚 《机电工程》 CAS 2007年第7期85-87,共3页
信息熵原理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以汽车制动系统为例,论述信息熵原理在故障预测及反馈控制参数调整中的应用。利用信息论中的熵的概念建立了ABS制动系统的信息模型,从而指导ABS制动系统的建立。从信息论的观点出发对ABS... 信息熵原理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以汽车制动系统为例,论述信息熵原理在故障预测及反馈控制参数调整中的应用。利用信息论中的熵的概念建立了ABS制动系统的信息模型,从而指导ABS制动系统的建立。从信息论的观点出发对ABS进行预警,可以大大提高ABS系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原理 防抱死制动系统 故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行分布的信息熵模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姚荣涵 王殿海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5年第3期116-126,共11页
熵最大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规划,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使用信息论中的熵概念描述居民出行分布,并根据最大信息熵理论提出了基于原点矩典型特征量约束条件下的出行分布模型,详细阐述了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实际含义,该... 熵最大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规划,为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使用信息论中的熵概念描述居民出行分布,并根据最大信息熵理论提出了基于原点矩典型特征量约束条件下的出行分布模型,详细阐述了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实际含义,该模型是一个普适性模型,其具体形式决定于最高阶原点矩阶数的取值,此值对模型精度及参数标定难易程度有重要影响.为确定模型参数,提出了实用的参数标定方法.由于模型中原点矩的最高阶数对模型精度有较大影响,为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利用长春市出行调查数据研究了四种出行方式分别对应于五种原点矩最高阶数的模型拟合情况.因文中所建立的模型是一系列模型,为比较其描述问题的优劣差异,按照最大信息熵原理给出了确定系统分布的熵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前述模型进行了比较.调查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出行分布的信息熵模型可以正确地描述出行分布规律,熵方法可以简单有效地评价不同模型对同一问题描述的优劣差异.本文提出的熵模型和熵方法对城市交通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分布 信息熵模型 最大信息熵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信息熵理论在地貌瞬时单位线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明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14,62,共3页
引入最大信息熵原理对地貌瞬时单位线中的等待时间概率密度函数进行研究,导出了等待时间概率密度函数等价于皮尔逊Ⅲ型分布。经分析表明,指数分布和伽玛分布作为等待时间概率密度函数,都是本文提出的分布的特殊情形。
关键词 最大信息熵原理 水文统计 地貌瞬时单位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 ANP 和 VPRS 的高速列车舒适性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海涌 张玮玥 +2 位作者 王晓明 党建武 李翠然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20,共6页
高速列车舒适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十分复杂的过程,评价指标权重的大小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度。本文通过建立高速列车舒适性多元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以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主观权重,变精度粗糙集(VPRS)理论确定客观权重,并通过... 高速列车舒适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十分复杂的过程,评价指标权重的大小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度。本文通过建立高速列车舒适性多元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以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主观权重,变精度粗糙集(VPRS)理论确定客观权重,并通过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将两者权重有机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多元指标的权重值。通过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确定的高速列车舒适性综合评价指标权重更加有效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层次分析法 变精度粗糙集 信息熵原理 高速列车 舒适性评价 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抗旱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5
7
作者 费振宇 周玉良 +1 位作者 金菊良 蒋尚明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7-204,共8页
根据区域干旱与研究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提出了由区域背景特征、水利工程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生产水平、抗旱组织管理水平5个子系统组成区域抗旱能力评价系统。由上述子系统及其二级评价指标构成... 根据区域干旱与研究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提出了由区域背景特征、水利工程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生产水平、抗旱组织管理水平5个子系统组成区域抗旱能力评价系统。由上述子系统及其二级评价指标构成区域抗旱能力评价系统的初步指标体系,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最终构建了区域抗旱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基于信息熵原理的投影寻踪与遗传模糊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用集对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联系数的区域抗旱能力评价模型(CW-SPI)。CW-SPI在安徽省的应用结果表明,该区域的整体抗旱能力水平较弱,抗旱组织管理水平亟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抗旱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投影寻踪 信息熵原理 模糊层次分析法 集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水质安全评价的对应分析和投影寻踪熵耦合方法 被引量:15
8
作者 金菊良 吴开亚 郦建强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3,共7页
在巢湖水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等级标准建立的基础上,把指标的客观权重分解为反映不同指标属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的属性权重和反映不同评价对象指标值之间的整体差异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的样本集权重,分别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对... 在巢湖水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等级标准建立的基础上,把指标的客观权重分解为反映不同指标属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的属性权重和反映不同评价对象指标值之间的整体差异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的样本集权重,分别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对应分析方法和投影寻踪方法确定,再用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计算指标的客观组合权重,形成了水质安全评价的对应分析和投影寻踪熵耦合方法(CFA-PP)。CFA-PP的应用结果表明:影响巢湖水质安全最大的前4个指标的客观权重分别是总磷占25.5%,叶绿素a占21.6%,氨氮占18.4%,总氮占12.7%;全湖水质安全处于"较不安全"与"不安全"等级之间;控制磷、氮营养盐分的入湖负荷是提高水质安全程度的有效途径。CFA-PP是由数据驱动的综合评价方法,在水质安全评价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安全管理 水质安全评价 对应分析方法 投影寻踪方法 信息熵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熵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被引量:16
9
作者 金菊良 程吉林 魏一鸣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共5页
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协调流域生态环境的压力、状态、响应诸因子,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调控措施,其难点是如何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如何有效处理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为此提出了最大信息熵原理与模糊模式... 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协调流域生态环境的压力、状态、响应诸因子,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调控措施,其难点是如何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如何有效处理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为此提出了最大信息熵原理与模糊模式识别方法、遗传算法相耦合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新模型(EFPR-EQEB)。在巢湖流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用EFPR-EQEB进行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物理概念明确,计算结果客观、合理,方法简明、通用,在区域资源和环境综合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模糊模式识别 最大信息熵原理 遗传算法 巢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高斯混合模型的加速EM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邢长征 赵全颖 +1 位作者 王星 王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42-1046,共5页
针对传统鲁棒高斯混合模型EM算法存在模型成分参数难以精确获取最优解以及收敛速度随样本数量的增加而快速降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高斯混合模型的加速EM算法。该算法采用隐含参量信息熵原理对高斯模型分量个数进行挑选,以及使用A... 针对传统鲁棒高斯混合模型EM算法存在模型成分参数难以精确获取最优解以及收敛速度随样本数量的增加而快速降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高斯混合模型的加速EM算法。该算法采用隐含参量信息熵原理对高斯模型分量个数进行挑选,以及使用Aitken加速方法减少算法的迭代次数,当接近最优解时,EM步长的变化极为缓慢,这时使用Broyden对称秩1校正公式进行校正,使算法快速收敛,从而能够在很少的迭代次数内精确获取高斯混合模型的模型成分数。该算法通过与传统鲁棒EM算法和无监督的EM算法的聚类结果进行比较,实验证明该算法对初始值的设定并不敏感(成分数c无须预先设定),并且能够降低算法运算时间,提高聚类模型成分数(类簇)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算法 鲁棒 高斯混合模型 模型成分数 信息熵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模糊模式识别-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熵耦合模型 被引量:5
11
作者 金菊良 王文圣 +1 位作者 程吉林 黄诗峰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3,共5页
为确定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有效处理区域水资源分配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出了基于信息熵原理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与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相耦合,进行各子区域水资源量合理配置的新模型(EFPR-FAHP)。... 为确定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有效处理区域水资源分配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出了基于信息熵原理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与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相耦合,进行各子区域水资源量合理配置的新模型(EFPR-FAHP)。结果说明:用EFPR-FAHP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数学物理概念明确,方法简明、通用,计算结果客观、合理,在区域水资源和环境管理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 信息熵原理 模糊模式识别 模糊层次分析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组合权重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模型 被引量:15
12
作者 文俊 李靖 金菊良 《水电能源科学》 2006年第3期6-10,共5页
以中国某区域为例,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指标体系及其等级标准,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预警指标的主观权重,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方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然后用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计算各指标的... 以中国某区域为例,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指标体系及其等级标准,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预警指标的主观权重,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方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然后用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计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进而提出了基于熵组合权重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新模型(CWF)。结果表明,用CWF进行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可充分挖掘预警过程中主观经验信息和客观资料信息,物理概念明确,计算结果合理,方法通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预警模型 组合权重 信息熵原理 模糊层次分析法 投影寻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P和粗糙集计算权重的绿色铁路客站评估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健 鲍学英 王起才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0-155,共6页
建设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的绿色铁路客站,是我国铁路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铁路客站的绿色等级评估是极有必要的。通过建立绿色铁路客站"四节一环保"评价指标体系,以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指标主观权重,经典粗糙集... 建设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的绿色铁路客站,是我国铁路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铁路客站的绿色等级评估是极有必要的。通过建立绿色铁路客站"四节一环保"评价指标体系,以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指标主观权重,经典粗糙集理论确定指标客观权重,再通过最小相对熵原理对二者进行优化结合,最后用得出的指标综合权重对银川新铁路客站进行绿色星级评估。结果表明:该权重确定方法既克服了因未考虑各指标之间的依存反馈关系而使主观权重不够准确的弊端,又利用相对熵原理优化并减小了主、客观权重结合的偏差,得出科学合理的组合权重,体现本文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为更加准确地评估铁路客站的绿色等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铁路客站 ANP 粗糙集 信息熵原理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的相对熵变权重模型 被引量:6
14
作者 文俊 张明 +1 位作者 金菊良 王龙 《水电能源科学》 2006年第4期7-11,共5页
为使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工作定量化,建立了农村饮水安全指标体系、单指标安全指数和综合安全指数及其安全等级标准,把指标的权重结构解析为安全属性权重和安全等级权重,并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根据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把属... 为使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工作定量化,建立了农村饮水安全指标体系、单指标安全指数和综合安全指数及其安全等级标准,把指标的权重结构解析为安全属性权重和安全等级权重,并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根据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把属性权重和等级权重综合为组合权重,建立了农村饮水安全评价的相对熵变权重模型(DWIERECW)。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现状的综合安全指数为0.59,属较不安全等级。2010年的综合安全指数将为0.74,处于稍安全等级,2020年的综合安全指数将为0.94,处于安全等级。用DWIERECW可充分挖掘指标中的安全属性信息和安全等级信息,方法具有通用性,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 评价模型 变权重 信息熵原理 模糊层次分析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组合权重的调水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慧 刘永强 +1 位作者 汪小进 何书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7-1211,共5页
在调水工程建设中,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调水工程的质量、成本和进度等管理目标。本文构建了调水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构建了模型,阐明了调水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评价方法及... 在调水工程建设中,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调水工程的质量、成本和进度等管理目标。本文构建了调水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构建了模型,阐明了调水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评价方法及步骤。模型中引入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对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进行组合得到组合权重。最后以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某工程为例,进行评价和决策,得出此工程应选择的项目管理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合理有效,可以为调水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原理 组合权重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调水工程 项目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物元分析法的岸线开发利用风险评估 被引量:9
16
作者 方国华 陆洋洋 +1 位作者 叶晓晶 廖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20,共7页
在界定岸线开发利用风险内涵和要求的基础上,构建包括水质污染、生态环境、工程安全、管理与应急能力4个方面共20个指标的岸线开发利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运用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并通过最小相对信息... 在界定岸线开发利用风险内涵和要求的基础上,构建包括水质污染、生态环境、工程安全、管理与应急能力4个方面共20个指标的岸线开发利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运用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并通过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得到组合权重,基于灰关联改进物元分析法建立岸线开发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对长江南京段岸线开发利用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改进物元分析法可有效评估岸线开发利用风险水平,评估结果符合实际情况;长江南京段岸线开发利用整体处于较低风险级别,岸线管护效果良好,但应重点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可通过优化岸线布局、落实岸线清理整治工作以及开展岸线生态保护和修复,进一步降低岸线开发利用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线开发利用 风险评估 信息熵原理 组合权重 灰关联 物元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小玲 杨成忠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6期113-117,共5页
基于城市生态安全内涵,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平凉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最大信息熵原理(MIEP)为基础,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OFM)为算法,借助MATLAB数学软件为计算平台,从复杂系统结构演化的角度提出了城市生态安... 基于城市生态安全内涵,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平凉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最大信息熵原理(MIEP)为基础,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OFM)为算法,借助MATLAB数学软件为计算平台,从复杂系统结构演化的角度提出了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最后,用MIEP模型对青海省平凉市2002—2011年的城市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平凉市城市生态安全状态呈上升好转的状态,生态安全水平稳步提高。2002—2009年平凉市城市生态安全状态是临界安全,2010和2011年是较安全,在2011年达到最高值1.372 6,但与理想的安全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安全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最大信息熵原理(MIEP) 平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江口及附近海域主要拖网鱼类的保护等级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家樵 黄良敏 +1 位作者 李军 陈新军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1-489,共9页
利用2006~2007年闽江口及附近海域拖网调查所获得的鱼类资料,结合历史调查和相关文献所收集到的资料,以理想点理论为基础,构建基于物种濒危系统、物种遗传价值系统和物种价值系统的评价体系,并确定评价等级和标准。同时在应用信息熵原... 利用2006~2007年闽江口及附近海域拖网调查所获得的鱼类资料,结合历史调查和相关文献所收集到的资料,以理想点理论为基础,构建基于物种濒危系统、物种遗传价值系统和物种价值系统的评价体系,并确定评价等级和标准。同时在应用信息熵原理的基础上,引入理想点法建立评价模型并计算了评价指标值(相对贴进度Ti)。研究结果表明:沙带鱼(Lepturacanthus savala)、光魟(Dasyatis laevigatus Chu)和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是闽江口及其附近海域应优先保护的3种鱼类,在设立鱼类保护区、设定保护期、收集渔获统计数据和制定捕捞网具标准等时应优先考虑这几种鱼类。研究结果对该海域的鱼类保护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在将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本地特有品种的保护研究,并建立更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口及附近海域 优先保护 多样性 信息熵原理 理想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用水结构及其时空演变 被引量:11
19
作者 徐蕴韵 吴昊 +2 位作者 李永泰 任智慧 王腊春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7-102,共6页
以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沿线5个城市为研究区,运用信息熵原理和灰色关联理论,分析研究区用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1—2016年研究区5市中扬州市、宿迁市用水均衡度变化最大,用水结构趋向均衡;农作物种植结构、工业增加值比... 以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沿线5个城市为研究区,运用信息熵原理和灰色关联理论,分析研究区用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1—2016年研究区5市中扬州市、宿迁市用水均衡度变化最大,用水结构趋向均衡;农作物种植结构、工业增加值比例和第三产业比例是影响研究区用水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改善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城市用水结构多元化与均衡化的有效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结构 驱动力 均衡度 信息熵原理 灰色关联理论 南水北调东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集对分析法在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汪劲希 陈晓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7-180,共4页
在集对分析法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熵权集对分析模型评价空气质量。首先建立了空气质量的评价指标与分级标准,其次利用信息熵原理确定了各项大气污染物指标所占权重,再结合同异反联系度函数确定了空气质量评价等级。应用该模型评价成都市... 在集对分析法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熵权集对分析模型评价空气质量。首先建立了空气质量的评价指标与分级标准,其次利用信息熵原理确定了各项大气污染物指标所占权重,再结合同异反联系度函数确定了空气质量评价等级。应用该模型评价成都市空气质量,并将所得结果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评价 集对分析法 信息熵原理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