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应用发展迅速,其进一步发展离不开BIM标准的支持。鉴于BIM标准的重要性,有必要对现有的BIM标准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使用关键词聚类分析方法确定3个重点研究主题,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应用发展迅速,其进一步发展离不开BIM标准的支持。鉴于BIM标准的重要性,有必要对现有的BIM标准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使用关键词聚类分析方法确定3个重点研究主题,即BIM标准的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其次,针对每一个研究主题,通过关键文献综述对现有研究的方法和成果进行阐释与总结,并列举典型的案例。然后,利用关键词生成的时间线图对BIM标准研究的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扩展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以及基于IFC的技术和应用的研究仍将是研究热点;与此同时,BIM标准体系框架研究将会持续进行。此外,未来对于BIM标准的研究还应聚焦于技术融合、应用场景拓展以及跨领域协同三大前沿领域。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发展BIM标准,并提升BIM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水平。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梳理中医专家问诊思维导图,采用本体和语义网技术探索构建中医专家问诊信息模型的方法。方法中医专家问诊信息模型是由中医专家问诊数据采集信息模型和中医专家问诊知识库本体两部分组成,基于对中医专家问诊思维导图的梳理,结...目的通过梳理中医专家问诊思维导图,采用本体和语义网技术探索构建中医专家问诊信息模型的方法。方法中医专家问诊信息模型是由中医专家问诊数据采集信息模型和中医专家问诊知识库本体两部分组成,基于对中医专家问诊思维导图的梳理,结合已发表的论文和专著中所载各类中医病-证-症量表、已发布的各专病标准数据集、中医和中西医指南/专家共识、高校教材、中医问诊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对研究素材中的中医专家问诊数据采集相关信息框架提炼,完成中医专家问诊数据采集信息模型的构建;参考复用中医药语言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nguage systems,TCMLS)、中医临床术语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terminological systems,TCMCTS)、国标、行标中的术语进行筛选、合并、分类,确立领域概念,结合中医临床问诊实际情况和呼吸科专病中医问诊思维导图,采用人工知识抽取方法,构建中医专家问诊知识库相关语义关系,采用七步法及protégé本体工具构建中医专家问诊知识库本体,实现中医专家问诊信息的知识推理表示。结果成功绘制了中医专家问诊思维导图,初步完成了中医专家问诊信息模型的构建,实现了中医专家问诊知识库的结构化表达。结论整合了中医专家问诊相关知识,构建了中医专家问诊信息模型,规范了中医专家问诊知识库信息化表达,为中医临床专科问诊信息化研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展开更多
为解决桥梁智能设计建造过程中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向有限元模型传递信息的局限性,提出基于Revit建模软件二次开发的方法,提取并编译信息进行传递.利用Revit API以及C#语言对Revi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设计Re...为解决桥梁智能设计建造过程中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向有限元模型传递信息的局限性,提出基于Revit建模软件二次开发的方法,提取并编译信息进行传递.利用Revit API以及C#语言对Revi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设计Revit外部命令插件接口进行模型信息传递.依托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工程,验证模型信息传递方法的可行性以及程序接口传递信息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Revit软件的二次开发,可成功建立Revit模型与Midas模型的直接映射关系;设计的接口将Revit模型信息编译为Midas可读取的.mct命令流,可成功实现模型信息的传递,满足桥梁工程的设计需要.该方法解决了重复建模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探索研究“BIM+有限元分析”一体化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针对当前工业类基础(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文件的开发应用存在文件格式转换繁杂、数据互操作性弱及信息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IFC模型数据映射至数据库、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在Web...针对当前工业类基础(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文件的开发应用存在文件格式转换繁杂、数据互操作性弱及信息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IFC模型数据映射至数据库、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在Web端重构及信息在线可视化分析的实施方法。基于Web框架,搭建IFC标准文件映射至关系型数据库的应用框架。该应用框架利用JavaScript语言对IFC标准文件深度解析,采用Python语言将IFC模型数据和建筑全生命周期有效信息储存至关系型数据库,结合实际案例及分析,展现并验证该应用框架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项目数据交互的完整性和高效性,支持建筑全生命周期相关应用的二次开发;同时融合智能建造技术和科学管理,提升BIM信息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建筑业数字化发展和智能化应用拓展。展开更多
文摘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应用发展迅速,其进一步发展离不开BIM标准的支持。鉴于BIM标准的重要性,有必要对现有的BIM标准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使用关键词聚类分析方法确定3个重点研究主题,即BIM标准的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其次,针对每一个研究主题,通过关键文献综述对现有研究的方法和成果进行阐释与总结,并列举典型的案例。然后,利用关键词生成的时间线图对BIM标准研究的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扩展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以及基于IFC的技术和应用的研究仍将是研究热点;与此同时,BIM标准体系框架研究将会持续进行。此外,未来对于BIM标准的研究还应聚焦于技术融合、应用场景拓展以及跨领域协同三大前沿领域。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发展BIM标准,并提升BIM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水平。
文摘目的通过梳理中医专家问诊思维导图,采用本体和语义网技术探索构建中医专家问诊信息模型的方法。方法中医专家问诊信息模型是由中医专家问诊数据采集信息模型和中医专家问诊知识库本体两部分组成,基于对中医专家问诊思维导图的梳理,结合已发表的论文和专著中所载各类中医病-证-症量表、已发布的各专病标准数据集、中医和中西医指南/专家共识、高校教材、中医问诊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对研究素材中的中医专家问诊数据采集相关信息框架提炼,完成中医专家问诊数据采集信息模型的构建;参考复用中医药语言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nguage systems,TCMLS)、中医临床术语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terminological systems,TCMCTS)、国标、行标中的术语进行筛选、合并、分类,确立领域概念,结合中医临床问诊实际情况和呼吸科专病中医问诊思维导图,采用人工知识抽取方法,构建中医专家问诊知识库相关语义关系,采用七步法及protégé本体工具构建中医专家问诊知识库本体,实现中医专家问诊信息的知识推理表示。结果成功绘制了中医专家问诊思维导图,初步完成了中医专家问诊信息模型的构建,实现了中医专家问诊知识库的结构化表达。结论整合了中医专家问诊相关知识,构建了中医专家问诊信息模型,规范了中医专家问诊知识库信息化表达,为中医临床专科问诊信息化研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文摘为解决桥梁智能设计建造过程中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向有限元模型传递信息的局限性,提出基于Revit建模软件二次开发的方法,提取并编译信息进行传递.利用Revit API以及C#语言对Revi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设计Revit外部命令插件接口进行模型信息传递.依托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工程,验证模型信息传递方法的可行性以及程序接口传递信息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Revit软件的二次开发,可成功建立Revit模型与Midas模型的直接映射关系;设计的接口将Revit模型信息编译为Midas可读取的.mct命令流,可成功实现模型信息的传递,满足桥梁工程的设计需要.该方法解决了重复建模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探索研究“BIM+有限元分析”一体化提供参考.
文摘针对当前工业类基础(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文件的开发应用存在文件格式转换繁杂、数据互操作性弱及信息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IFC模型数据映射至数据库、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在Web端重构及信息在线可视化分析的实施方法。基于Web框架,搭建IFC标准文件映射至关系型数据库的应用框架。该应用框架利用JavaScript语言对IFC标准文件深度解析,采用Python语言将IFC模型数据和建筑全生命周期有效信息储存至关系型数据库,结合实际案例及分析,展现并验证该应用框架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项目数据交互的完整性和高效性,支持建筑全生命周期相关应用的二次开发;同时融合智能建造技术和科学管理,提升BIM信息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建筑业数字化发展和智能化应用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