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敏感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决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幸丽霞 王雅炯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4,共7页
本文论证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中交易机构的交易决策逻辑,基于信息敏感性角度,分析了一种新的资产证券化市场风险形成机制,并采用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结构化金融技术的运用,可以降低有基础资产支持的债券的... 本文论证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中交易机构的交易决策逻辑,基于信息敏感性角度,分析了一种新的资产证券化市场风险形成机制,并采用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结构化金融技术的运用,可以降低有基础资产支持的债券的信息敏感性,提高债券的流动性,但流动性助推下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很有可能积累风险。信息敏感性与金融市场发展成熟度、风险偏好变化相关,直接影响交易机构的交易决策,当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敏感性出现变化,若市场中的交易机构无法以合理的成本,通过获取私有信息有效评估风险,将通过交易决策助推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反转,进而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为了防范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潜在风险,建议引入更多高风险债券专业投资人,完善资产支持证券存续期的信息披露,发展“投资人付费”的再评级市场,通过提高债券的信息敏感性,增强资产支持证券市场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信息敏感 交易决策 信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者信息敏感度非对称性与绩差股效应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腊生 黄孝祥 孙茜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8-96,共9页
本文以我国股票市场为研究背景,在对上市公司与信息分类的基础上对我国股市中绩差股的投资价值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特征,这种非对称性不仅表现在同类公司的不同信... 本文以我国股票市场为研究背景,在对上市公司与信息分类的基础上对我国股市中绩差股的投资价值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特征,这种非对称性不仅表现在同类公司的不同信息上,而且还表现在同类信息对不同的公司上;在上市公司信息公告服从随机游走的条件下,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反应的非对称性必然导致差公司股票相对于好公司股票更有投资价值;现实证券市场中,选择投资差公司股票的策略不能有效战胜市场的原因在于,好公司的利好消息更频繁,差公司的利空消息更频繁,差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由无风险收益、相对风险补偿和信息价值三部分构成,其中信息价值是最为重要的决定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敏感 利好消息 利空消息 差公司股票投资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荡器的声表面波传感器信息敏感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积学 钟先信 袁茂昆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7-380,共4页
声表面波(SAW)传感器多参数信息敏感的高灵敏度和弱选择性是影响其应用的一对突出矛盾。该文基于SAW信息敏感的基本原理,把SAW传感器的信息敏感性流程表达为信息流程和信号流程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并借助SAW振荡器的外界振动(ΔI)→SAW... 声表面波(SAW)传感器多参数信息敏感的高灵敏度和弱选择性是影响其应用的一对突出矛盾。该文基于SAW信息敏感的基本原理,把SAW传感器的信息敏感性流程表达为信息流程和信号流程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并借助SAW振荡器的外界振动(ΔI)→SAW速率变化(Δv)→SAW延迟线相位变化(Δφ)→振荡器输出信号频率变化(Δω)的过程映射能力,建立起SAW传感器的信息敏感过程的信号表达模型。进一步深入研究了SAW传感器信息敏感的本质及多参数信息敏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 传感器 信息敏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作业人员对图片性信息敏感度的内隐实验研究
4
作者 王择青 武国城 +2 位作者 刘彩谊 傅小玲 朱鸿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01-603,共3页
通过图片内隐实验的方法对 4个兵种的 44 8名军事作业人员和 86名地方被试进行了性信息敏感度的研究。通过预实验筛选出 2 0对性信息敏感度测试图片 ,然后以每对 5 0 0ms的速度快速呈现配对图片 ,研究被试对性信息图片和无性信息图片选... 通过图片内隐实验的方法对 4个兵种的 44 8名军事作业人员和 86名地方被试进行了性信息敏感度的研究。通过预实验筛选出 2 0对性信息敏感度测试图片 ,然后以每对 5 0 0ms的速度快速呈现配对图片 ,研究被试对性信息图片和无性信息图片选择的差异。结果发现 ,与地方被试相比 ,4组军事作业人员都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信息图片的倾向性 ,但这种倾向性未发现存在性别和组间差异。本研究提示 ,与地方被试比较 ,军事人员对于性信息具有更高的敏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军事 军事人员 信息敏感 内隐社会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和信息敏感性的城市韧性度评价: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启飞 赵逸涵 +2 位作者 张慧 王健 王亚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8-204,共7页
为有效判断城市韧性的发展趋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韧性度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首先,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涵盖68个初选指标的城市韧性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信息敏感性和相关性分析优化指标体系;然后,采用CRITIC... 为有效判断城市韧性的发展趋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韧性度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首先,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涵盖68个初选指标的城市韧性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信息敏感性和相关性分析优化指标体系;然后,采用CRITIC赋权法和综合指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建立评价模型;最后,以北京市为例,结合区域特点及2010—2021年实际数据,确立包括31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分析该城市韧性度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0—2021年,北京市的城市韧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城市韧性指数由2010年0.4367上升至2021年的0.5586。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分析城市韧性时序演化趋势,可找出城市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便于相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信息敏感 城市韧性度 评价指标体系 相关性分析 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CRI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托产品风险特点研究及监管建议——基于信息敏感性理论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蕊智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87,共8页
文章运用信息敏感性理论,建立对信托风险计量的风险模型,对我国信托业务的风险特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银行大量介入信托产品的结构设计和代理推介的行为导致投资者对信托产品的信息敏感性形成错误感知,从而使信托产品存在严重的内... 文章运用信息敏感性理论,建立对信托风险计量的风险模型,对我国信托业务的风险特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银行大量介入信托产品的结构设计和代理推介的行为导致投资者对信托产品的信息敏感性形成错误感知,从而使信托产品存在严重的内生性风险冲突。指出由于银信合作业务的系统重要性,这一结构性缺陷将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监管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产品 信息敏感 错误感知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商平台隐私信息敏感度对服务质量感知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苏韵 王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1-94,共4页
电商平台的不断发展给商家和消费者带来和益处的同时,也衍生了隐私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有效运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以促进商家服务质量是业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基于此背景,探讨了电商平台隐私信息敏感度对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 电商平台的不断发展给商家和消费者带来和益处的同时,也衍生了隐私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有效运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以促进商家服务质量是业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基于此背景,探讨了电商平台隐私信息敏感度对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者的隐私信息敏感度对交互易用性、响应及时性、营销个性化的影响受到感知信任和调节定向的调节作用,即信任水平和促进定向缓解了电商平台隐私信息关注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服务质量、隐私关注和消费者信任等理论文献,同时为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商平台商家更好地权衡隐私和个性化问题提供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信息敏感 服务质量 感知信任 调节定向 购买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敏感度视角下共同所有者保护原始所有者隐私的动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臧国全 刘歌儿 周晓倩 《现代情报》 CSSCI 2020年第11期3-12,共10页
[目的/意义]当个体(原始所有者)将其敏感信息披露给他人(共同所有者)时,原始所有者的隐私保护不仅取决于本人,还取决于共同所有者,本研究目的在于寻求共同所有者保护原始所有者隐私的动机。[方法/过程]基于传播隐私管理理论,对信息敏感... [目的/意义]当个体(原始所有者)将其敏感信息披露给他人(共同所有者)时,原始所有者的隐私保护不仅取决于本人,还取决于共同所有者,本研究目的在于寻求共同所有者保护原始所有者隐私的动机。[方法/过程]基于传播隐私管理理论,对信息敏感度的范畴进行扩展,同时包括原始所有者的敏感度和共同所有者的敏感度,并基于该视角分析共同所有者保护原始所有者隐私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共同所有者保护原始所有者隐私的动机取决于共同所有者自身关注的问题和与原始所有者有关的问题,前者包括共同所有者的信息敏感度和感知愉悦,后者包括原始所有者的信息敏感度和遵守意愿。此外,共同所有者的信息敏感度和感知愉悦对结果变量的影响程度与原始所有者的信息敏感水平有关,后者的敏感水平越高,对前者的影响程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敏感 传播隐私管理理论 隐私泄露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敏感度视角的回购合同的挤兑问题研究
9
作者 龚雅娴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35 25 155-,25+155-156,共13页
回购合同作为一种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在金融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中,回购合同市场发生了剧烈的震荡,出现了回购合同的挤兑现象——预留扣减率和回购利率上升。本文内生地分析了回购合同的信息不敏感性,并... 回购合同作为一种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在金融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中,回购合同市场发生了剧烈的震荡,出现了回购合同的挤兑现象——预留扣减率和回购利率上升。本文内生地分析了回购合同的信息不敏感性,并研究了其对回购合同挤兑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均衡时投资者不获取关于抵押品市场价值的信息,从而银行的最优选择是使用信息不敏感的回购合同进行融资;(2)当银行使用信息不敏感的回购合同融资时,负的外生冲击(抵押品的市场流动性下降或者交易对手风险上升)会提高回购合同的信息敏感度,并导致回购合同挤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敏感 回购合同挤兑 市场流动性 交易对手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敏感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基础
10
作者 张建文 张锐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102,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敏感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规定构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敏感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特别是极其罕见的敏感个人信息立法定义、宽泛而颇具弹性的非封闭性敏感个人信息类型清单、付之阙如的敏感个人信息处理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敏感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规定构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敏感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特别是极其罕见的敏感个人信息立法定义、宽泛而颇具弹性的非封闭性敏感个人信息类型清单、付之阙如的敏感个人信息处理合法性基础等。适用一般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基础对敏感个人信息予以保护,必将导致敏感个人信息处理的门槛降低,甚或导致对敏感个人信息的保护有名无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个人信息处理合法性基础的规定本身并没有完全覆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相关规定,同时将具有本质意义的个人信息处理合法性基础中的“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的情形矮化到了单纯的免责事由的地位。更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于,“进站刷脸案”对“所必需”的司法解读较为宽泛且机械,存在泛化安全概念的倾向。《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施行只是具备了对敏感个人信息保护的可能,要达到公众所期望的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水平,仍需对相关规定进行系统性的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敏感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处理 合法性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敏感非密信息管理制度的类型化研究
11
作者 佘杰新 周芃锟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94,共10页
[研究目的]敏感非密信息是政务工作实践中产生较强安全价值和利用价值的非国家秘密信息,其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松紧把握不当的两难困境。对国外敏感非密信息管理制度进行考察总结与归纳分析,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敏感非密信息管理制度... [研究目的]敏感非密信息是政务工作实践中产生较强安全价值和利用价值的非国家秘密信息,其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松紧把握不当的两难困境。对国外敏感非密信息管理制度进行考察总结与归纳分析,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敏感非密信息管理制度提供有益参考。[研究方法]基于类型学的研究框架,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选取世界主要国家的敏感非密信息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考察,总结归纳其模式构建和基本特征。[研究结果/结论]世界主要国家在敏感非密信息管理制度上主要采取了三种类型的构建模式,分别是传统型管理模式、创新型管理模式、融合型管理模式;其特征是普遍探索了“密”与“非密”间第三条道路,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注重信息的合理利用,多措并举贯彻落实最小化原则,以及明确信息泄露的情形及事后处置流程。我国应在现有保密管理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构建适合于我国实际情况的敏感非密信息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非密信息 保密管理 信息管理 政务信息 国家秘密 信息利用 最小化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对敏感信息处理知情同意的意志支撑与规范运用
12
作者 冯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7,共12页
未成年人属于数字弱势群体,根据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之相关规定,不偏重于采用考察信息风险的客观标准,而主要采用识别信息主体的主观标准,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敏感信息保护主要依赖监护人行使知情同意权。即便如此,该规范并不否认不... 未成年人属于数字弱势群体,根据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之相关规定,不偏重于采用考察信息风险的客观标准,而主要采用识别信息主体的主观标准,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敏感信息保护主要依赖监护人行使知情同意权。即便如此,该规范并不否认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的同意能力,且其同意能力有随着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获得意思能力内在支撑的机会。故而,可从理论上将“知情同意”作为非典型意思表示对待,而在实践中进一步梳理监护人、未成年人和信息控制者之间的关系:在意思层面,信息控制者通过不对称关系制造算法黑箱,且在无差别告知的情况下,识别存在瑕疵、告知并不明确,使得主体意思形成处于明显不利的地位;在表示层面,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则对知情同意规则存在矫正效应,监护人应从屏蔽网络危险场景的替代决定、介入未成年人敏感信息保护的协助决定,过渡到鼓励未成年人自决、参与,且仅在特定信息类型上承担监护监督的角色。在具体适用上,可通过设定信息场景、观察信息主体、审查信息类型三个步骤,按照未成年人不满8周岁、8周岁以上不满14周岁、14周岁以上的年龄层次,确立监护人强式同意与监护人弱式同意的操作框架,探索知情同意规则的精细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敏感信息 知情同意 监护 未成年人最大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感个人信息的风险损害赔偿
13
作者 宋素红 吕建茹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2,共6页
敏感个人信息侵害后果具有全面性、不可逆性、无形性、潜伏性和持续性特征,因此,其损害不仅包括现实的财产、人身损害,而且有产生风险损害的可能性,而实际损害的民事赔偿标准难以弥补这些损害,也难以对侵害产生遏阻作用。风险损害内容... 敏感个人信息侵害后果具有全面性、不可逆性、无形性、潜伏性和持续性特征,因此,其损害不仅包括现实的财产、人身损害,而且有产生风险损害的可能性,而实际损害的民事赔偿标准难以弥补这些损害,也难以对侵害产生遏阻作用。风险损害内容主要包括持续性精神损害、财产价值和预防费用,对此虽然理论上有共识,但司法实践仍有分歧。本文借鉴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认为我国立法或司法解释应当明确敏感个人信息的风险损害内容;在相关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或司法解释中,应确立预定赔偿金与惩罚性赔偿制度,并缓和个人信息侵害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个人信息 风险损害 预定赔偿 惩罚性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网络的文本敏感信息感知脑响应检测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慧敏 曾颖 +2 位作者 童莉 鲁润南 闫镔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56,共5页
针对文本敏感信息感知过程复杂和个体差异大造成敏感信息感知脑响应潜伏期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卷积神经网络的脑响应检测模型——DyCNN_CBAM。该模型通过增加的动态卷积模块,让每层的卷积参数在训练的时候随着输入可变,... 针对文本敏感信息感知过程复杂和个体差异大造成敏感信息感知脑响应潜伏期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卷积神经网络的脑响应检测模型——DyCNN_CBAM。该模型通过增加的动态卷积模块,让每层的卷积参数在训练的时候随着输入可变,可提升模型的尺寸与容量。然后在模型第一、二层后增加的注意力机制模块,自动计算贡献度较高的时空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比现有的单尺度模型平均分类准确率提高了4%,F1分数提高6.7%,同时比现有多尺度网络平均分类准确率提高了2%,F1分数提高1.2%。此外,在公开数据集上取得最好的F1分数。由此说明,该网络更够适应文本敏感信息感知脑信号潜伏期抖动性,有效地提升了文本敏感信息检测模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敏感信息 脑电信号 目标检测 动态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法律保护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恩利 张佳星 +2 位作者 邢天胜 何棚城 王新建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654,共8页
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具有较强的隐私性与商业价值属性,对其加强法律保护有助于维护运动员的隐私权和财产权。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厘定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及其法律保护概念内涵,系统研究运动员个人敏感信... 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具有较强的隐私性与商业价值属性,对其加强法律保护有助于维护运动员的隐私权和财产权。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厘定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及其法律保护概念内涵,系统研究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法律保护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及实施路径。研究发现,增强法律意识是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保护的基础,完善专项立法是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保护的指引,统一处理规则是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保护的关键,加强监管是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保护实施的保障,优化司法救济是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保护的防线。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保护目前面临意识缺失、立法滞后、规则混乱、监管不足、救济短板等重要挑战。完善运动员个人敏感信息保护实施路径包括增强信息保护自觉性、推动法制化建设、建立信息处理准则、构建信息防护网、健全司法救济途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个人敏感信息 法律保护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调原型网络的小样本敏感信息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正涛 关昕 +2 位作者 黄于欣 张思琦 赵庆珏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3,共9页
敏感信息识别主要是指识别互联网上涉及色情、毒品、邪教、暴力等类型的敏感信息,现有的敏感信息识别通常将其看作文本分类任务,但由于缺乏大规模的敏感信息标注数据,分类效果不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微调原型网络的小样本敏感信息识别方... 敏感信息识别主要是指识别互联网上涉及色情、毒品、邪教、暴力等类型的敏感信息,现有的敏感信息识别通常将其看作文本分类任务,但由于缺乏大规模的敏感信息标注数据,分类效果不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微调原型网络的小样本敏感信息识别方法,在小样本学习框架下,利用快速适应的微调原型网络来缓解元训练阶段通用新闻领域和元测试阶段敏感信息数据差异大的问题。首先,在元训练阶段,基于通用新闻领域的分类数据训练模型来学习通用知识,同时在训练过程中经过两阶段梯度更新,得到一组对新任务敏感的快速适应初始参数,然后在元测试阶段敏感文本数据集的新任务上,冻结模型部分参数并使用支持集进一步微调,使模型更好地泛化到敏感识别领域上。实验结果证明,相比当前最优的小样本分类模型,该文提出的快速适应微调策略的原型网络显著提升了敏感信息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信息识别 小样本学习 微调策略 原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害敏感个人信息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成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3,共10页
侵害个人信息的现象并未随着保护个人信息立法的不断出台而减少。应当提升信息主体保护个人信息的积极性。应当将一般个人信息与敏感个人信息相区分的思路贯彻到侵害个人信息赔偿制度的构建上。针对敏感个人信息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可... 侵害个人信息的现象并未随着保护个人信息立法的不断出台而减少。应当提升信息主体保护个人信息的积极性。应当将一般个人信息与敏感个人信息相区分的思路贯彻到侵害个人信息赔偿制度的构建上。针对敏感个人信息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可以避免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其构成要件包括故意侵害敏感个人信息、以侵害他人个人信息为业等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了严重后果。惩罚赔偿金应当归属于受害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个人信息 惩罚性赔偿 个人信息保护法 侵权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感金融信息处理中单独同意的困境与出路
18
作者 张建文 杨志杰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36,共10页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首次提出单独同意的概念,并将其作为敏感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基础。然而,敏感金融信息因其自身的场域特性,给知情同意模式的适用带来挑战;加之,单独同意要件的不清晰,致使其在敏感金融信息处理中流于形式,个人...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首次提出单独同意的概念,并将其作为敏感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基础。然而,敏感金融信息因其自身的场域特性,给知情同意模式的适用带来挑战;加之,单独同意要件的不清晰,致使其在敏感金融信息处理中流于形式,个人自决得不到保障。为破解此困境,应强化金融市场主体的告知义务,以单独告知模式缩小金融市场主体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引入以信息主体为中心的动态同意模式以弥合“告知义务”与“知情权”的断层。同时,基于场景理论建构起以处理目的为核心要素,以处理方式和敏感信息项目为关联要素的“处理链”模式,通过单独场景—单独告知—单独同意的流程,提高同意的有效性,降低金融市场主体的告知成本,使单独同意成为实践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金融信息 单独同意 单独告知 动态同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医疗健康信息的界定与制度化实现
19
作者 武亦文 王睿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55,288,共14页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8条列举的“医疗健康信息”应解释为广义的个人健康信息,包括所有与主体过去、当前或未来的身体或心理健康状况有关的个人信息。个人医疗健康信息包括本质性医疗健康信息和推断性医疗健康信息,认定个人医疗健康信...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8条列举的“医疗健康信息”应解释为广义的个人健康信息,包括所有与主体过去、当前或未来的身体或心理健康状况有关的个人信息。个人医疗健康信息包括本质性医疗健康信息和推断性医疗健康信息,认定个人医疗健康信息时,需要根据信息内容是否直接反映信息主体的健康状况分类处理。应明文解释个人医疗健康信息的内涵并以其为核心整合相关术语。基于个人医疗健康信息界定的复杂性,以指南形式明确判定标准和具体范围进而对相关认定活动予以指引是较优的选择。对实际认定活动是否合规进行监督需要细化现有的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制度、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制度和个人信息处理情况记录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个人信息 医疗健康信息 医疗信息 健康医疗大数据 指南 合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相机的敏感生物信息隐私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艳晴 董鹏飞 +2 位作者 张恙菁 陈仕韬 郑南宁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15,共14页
进入大数据时代后,互联网应用和信息服务全面普及,大量的个人敏感生物信息被收集整理,导致隐私泄露风险增加;事件相机作为新型的生物启发式传感器,具有低延迟、高动态、无纹理等特性,可为解决数据端隐私保护问题提供全新的技术途径,也... 进入大数据时代后,互联网应用和信息服务全面普及,大量的个人敏感生物信息被收集整理,导致隐私泄露风险增加;事件相机作为新型的生物启发式传感器,具有低延迟、高动态、无纹理等特性,可为解决数据端隐私保护问题提供全新的技术途径,也因其光敏工作原理而适用于家庭监控等私人场景。本文从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泄露问题、事件相机在隐私保护中的优势两方面,深入分析了事件相机用于隐私保护的研究背景;系统梳理了基于人脸模板的隐私保护、基于去识别的隐私保护、基于点云混沌加密的隐私保护等传统的敏感生物信息隐私保护方法,包括行人重识别、手势识别、面部分析在内的面向隐私保护的事件感知方法以及两大类方法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总结了强度图像重建、图像修复、视频重建等基于事件流的图像重建与修复新进展,完成了基于6种算法的图像重建及其结果分析,证明已有重建算法对纹理信息的恢复能力有限,反向验证了基于事件相机的隐私保护技术可行性。针对事件相机未来的规模化应用,提出了降低硬件成本、改进算法网络、从市场角度推动等发展建议,以期为事件相机的隐私保护深化应用提供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系统 事件相机 隐私保护 敏感生物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