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监管下实控人性质变更对ESG信息操纵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习明明 刘鹏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121,共19页
ESG投资理念在我国资本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但目前中国有关ESG的监督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企业潜在的ESG信息操纵与虚假信息披露已成为社会与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发生的实控人性质变更事件,使用双重差分估计方... ESG投资理念在我国资本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但目前中国有关ESG的监督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企业潜在的ESG信息操纵与虚假信息披露已成为社会与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发生的实控人性质变更事件,使用双重差分估计方法,研究了上市公司实控人性质变更对企业ESG信息操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控人性质从非国有变更为国有会抑制上市公司ESG信息操纵,从国有变更为非国有则会加剧,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机制研究发现,实控人性质变更具有强化监管约束与削弱操纵动机两方面机制。实控人性质从非国有变更为国有会强化企业外部监管审查,削弱企业融资约束动机,进而抑制企业ESG信息操纵。进一步研究发现,公众监督是国资监管的重要补充,监管力度的地区差异会影响实控人性质变更的监管约束机制效应,更强的地区监管力度能够强化企业外部监管约束,抑制企业ESG信息操纵行为。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ESG信息披露和影响机制,有助于构建和完善ESG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控人性质变更 ESG表现 ESG信息操纵 软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设计的平台信息操纵及其效应研究——以热搜榜为例
2
作者 李桂华 闵芝菲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目的/意义]平台企业利用资源条件进行信息操纵现象已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隐藏于交互设计之下的信息操纵影响广泛。开展交互设计信息操纵效应验证,能够为制定我国平台治理策略提供支撑。[研究设计/方法]界定信息操纵概念并梳理基于交互... [目的/意义]平台企业利用资源条件进行信息操纵现象已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隐藏于交互设计之下的信息操纵影响广泛。开展交互设计信息操纵效应验证,能够为制定我国平台治理策略提供支撑。[研究设计/方法]界定信息操纵概念并梳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策略类型,而后以某平台热搜榜基于“标识”设计的信息操纵为对象,引入用以拟合社交网络扩散行为的LIM模型,采用非参数方法建模,证明不合规标识个案存在热度异常现象,多个案对比分析证明热度异常是不合规标识影响所致,验证信息操纵效果。[结论/发现]验证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的存在,对预期趋势和实际结果的进一步模型拟合表明操纵的后续效应,对比实验分析说明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可能是平台话题热度异常背后的原因所在。[创新/价值]梳理信息操纵概念及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策略类型,分析信息操纵策略及其效应,提供了基于交互设计的信息操纵影响用户行为的实证依据,为推进负责任平台建设、政府网络治理、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操纵 LIM模型 交互设计 平台治理 网络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文本信息操纵与ESG评级分歧——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江媛 张颖 罗云磊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
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提取文本信息特征,考量企业社会责任文本信息操纵行为对ESG评级分歧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文本信息操纵程度越大,ESG评级分歧越大。机制检验发现,企业社会责... 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提取文本信息特征,考量企业社会责任文本信息操纵行为对ESG评级分歧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文本信息操纵程度越大,ESG评级分歧越大。机制检验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文本信息操纵会加剧信息不对称,加深第三方评级机构对私有信息的依赖,导致ESG评级分歧。鉴于此,建议制定统一的ESG信息披露细则,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监管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报告 信息操纵 ESG评级分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与年报风险信息披露--基于管理层信息操纵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池国华 苍正伟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3,共11页
上市公司年报风险信息是了解公司经营现状与预测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来源,它具有信息增量价值,但容易受到管理层信息操纵的影响。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的独立机制,对管理层具有内部监督作用。基于此,利用2010—2021年上市公司风险信息... 上市公司年报风险信息是了解公司经营现状与预测未来发展的重要信息来源,它具有信息增量价值,但容易受到管理层信息操纵的影响。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的独立机制,对管理层具有内部监督作用。基于此,利用2010—2021年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信息操纵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勤勉性和专业性越强,年报风险信息披露水平越高,且在不同性质市场环境中审计委员会的治理作用存在差异。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在内部治理环境较弱与外部监督压力较大时,审计委员会的治理作用更加显著。结论拓展了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并通过构建不同维度的风险信息指标来综合衡量披露水平,证实了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信息操纵的治理效应,为审计委员会更好发挥监督效果以及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风险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管理层信息操纵 年报风险信息披露 市场环境 内部控制 治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控制:一个信息操纵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海霞 徐宗煌 石进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12,共11页
[研究目的]反射控制方法可以影响决策者思维及其决策过程,研究反射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对了解信息操纵活动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性的文献梳理方法,梳理了反射控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探讨了反射控制理论可解释利用欺骗... [研究目的]反射控制方法可以影响决策者思维及其决策过程,研究反射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对了解信息操纵活动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通过系统性的文献梳理方法,梳理了反射控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探讨了反射控制理论可解释利用欺骗性信息操纵对方决策的过程,揭示了该理论在当下的应用价值。[研究结论]反射控制面向的是对方思维和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活动,核心是利用对方信息“过滤器”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反制,关键是要适时地向对方传递操纵其决策的欺骗性信息。该理论率先由原苏联地区的研究人员提出,被克格勃推崇为苏联的情报战略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美苏冷战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实施原则、方法、要素、步骤与流程模型的理论体系,是信息战中的关键理论武器,对当下的信息操纵活动依然有一定的解释价值,能够为建立有效的防御体系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决策干预 信息操纵 欺骗性信息 反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激励、信息操纵与内部监控博弈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罗富碧 冉茂盛 张宗益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0-665,共6页
考虑到股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既激励经理努力工作,又激发经理进行信息操纵,本文建立了一个包括信息操纵与内部监控的股权激励合同模型.模型解的分析结果证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与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密切相关;资本... 考虑到股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既激励经理努力工作,又激发经理进行信息操纵,本文建立了一个包括信息操纵与内部监控的股权激励合同模型.模型解的分析结果证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与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密切相关;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越弱,经理信息操纵的程度越大,应该给予经理更少的股权份额;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越弱或股权激励的强度越大,股东就越应该加强内部监控并加大惩罚力度;增强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及加强内部监控能够有效地降低经理信息操纵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信息操纵 内部监控 比较静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信息操纵监管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沈冰 周杰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4-60,共7页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信息操纵监管的现状,本文利用博弈论建立内幕信息操纵监管的静态博弈模型和动态博弈模型,探讨内幕信息操纵监管的内在机理,分析知情交易者与监管部门之间博弈关系的策略,对博弈模型的纯战略和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进行...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信息操纵监管的现状,本文利用博弈论建立内幕信息操纵监管的静态博弈模型和动态博弈模型,探讨内幕信息操纵监管的内在机理,分析知情交易者与监管部门之间博弈关系的策略,对博弈模型的纯战略和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进行求解与分析。研究表明,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的违法成本,才能降低内幕信息操纵行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内幕信息操纵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监管 内幕信息操纵 博弈分析 知情交易者 监管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存在信息操纵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8
8
作者 黄再胜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79,共12页
不断强化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增强高管薪酬激励透明度,一直被视为提升企业高管薪酬治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代理成本角度研究了企业管理层实施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的动机和策略。实证研究发... 不断强化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增强高管薪酬激励透明度,一直被视为提升企业高管薪酬治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代理成本角度研究了企业管理层实施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的动机和策略。实证研究发现:(1)企业高管获取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越高,管理层自愿披露更多但相关性不高的高管货币性薪酬信息;(2)企业高管获取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越高,管理层自愿披露高管在职消费信息的程度就越低;(3)企业高管货币性私有收益与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的显著相关性主要存在于国有控股企业中。上述发现表明,国有企业管理层攫取货币性私有收益后,企业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存在明显的信息操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薪酬 自愿性披露 货币性私有收益 信息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股票市场内幕信息操纵的市场反应及改革措施 被引量:2
9
作者 沈冰 周杰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22,共7页
内幕信息操纵作为证券市场主要的违法违规行为之一,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本文根据1996—2016年的内幕信息操纵案件,从知情交易者的获益情况、股票收益的波动性特征、股票流动性、市场相关性指标、公司股权结构等五个维度出发... 内幕信息操纵作为证券市场主要的违法违规行为之一,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本文根据1996—2016年的内幕信息操纵案件,从知情交易者的获益情况、股票收益的波动性特征、股票流动性、市场相关性指标、公司股权结构等五个维度出发,对内幕信息操纵的市场反应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内幕信息操纵的成因和市场反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内幕信息操纵 市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操纵: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一种寻租行为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福春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21-22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证券市场 寻租 信息操纵 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理论研究
11
作者 沈冰 周杰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71,共8页
构建基于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信息操纵的数理模型,通过分析内幕信息操纵期间不同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策略,得出他们的获益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内幕信息操纵者并非一定获取正的操纵收益,其存在操纵失败的可能性。内幕信息的精度、正反馈交易者&... 构建基于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信息操纵的数理模型,通过分析内幕信息操纵期间不同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策略,得出他们的获益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内幕信息操纵者并非一定获取正的操纵收益,其存在操纵失败的可能性。内幕信息的精度、正反馈交易者"追涨杀跌"的倾向等是影响不同市场参与者收益的重要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抑制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 内幕信息操纵 正反馈交易者 流动性交易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违规与年报文本信息操纵 被引量:16
12
作者 谭建华 王雄元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111,共13页
上市公司违规不仅使财务报告的可信度急剧下降,而且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法识别年报非财务信息的“距离”“难度”“情感”等可视化信息,探讨上市公司在违规后对年报文本信息... 上市公司违规不仅使财务报告的可信度急剧下降,而且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法识别年报非财务信息的“距离”“难度”“情感”等可视化信息,探讨上市公司在违规后对年报文本信息的操纵行为。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发生违规后,公司年报文本信息的相似度显著降低、复杂度显著提高、语调显著乐观。同时,上述文本特征的系统性变化主要体现在违规之心较强、机会较多、需求较强烈以及被暴露概率较小组,表明公司利用年报文本信息精心掩饰违规是一种策略性行为。此外,上市公司精心掩饰违规行为减弱了短窗口市场反应、加剧了信息漂移现象、提高了股价崩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违规 非财务信息 文本分析 文本信息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数字化转型信息策略性披露——基于信息沟通与信息操纵视角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杰 苏亚民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95,共21页
上市公司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时是否存在策略性行为,是实务界高度关注但学术界相对忽视的重要问题。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为场景,探讨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动机、策略性披露行为及其引发的经济... 上市公司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时是否存在策略性行为,是实务界高度关注但学术界相对忽视的重要问题。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为场景,探讨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动机、策略性披露行为及其引发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上市公司为了稳定股价,在年报中通常会增加数字化转型信息的披露。因此,信息沟通与信息操纵均构成股权质押公司增加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的动机。但是,股权质押公司更有可能出于信息操纵动机策略性地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表现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程度越高、控制权转移风险越高的上市公司,信息操纵动机下的年报数字化转型信息夸大披露程度也越高。经济后果检验发现,股权质押公司夸大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价,缓解股价崩盘风险,但也会降低公司未来的市场绩效与经营绩效,引发更大的经济损失。异质性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治理、债权人治理与内部股东治理,是抑制股权质押公司数字化转型信息夸大披露的有效措施。研究结论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合理甄别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中潜在的风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数字化转型 信息披露 策略性披露 信息沟通 信息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直播情境下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的扎根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海波 杨晓雯 +1 位作者 陈萍 孙大权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160,共9页
文章探究我国城镇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的形成机理,丰富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行为理论,为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提供参考。研究选取16名接触过网络虚假健康信息的城镇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法收集数据,运用扎根理论对访... 文章探究我国城镇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的形成机理,丰富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行为理论,为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提供参考。研究选取16名接触过网络虚假健康信息的城镇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法收集数据,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结合信息操纵理论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探究城镇社区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网络直播情境下平台信息操纵是老年人采纳虚假健康信息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操纵通过求利心理、人情偏向及沉浸体验达到老年人采纳虚假健康信息的目的;而老年人则通过文化自信、自我效能应对平台信息操纵,其中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对平台信息操纵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健康信息 信息操纵 信息采纳 老年人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操纵证券市场民事赔偿诉讼中因果关系问题的类型化分析
15
作者 范正阳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4,共9页
相较于行政处罚的频繁适用,作为受损害投资者获赔的主要路径,我国操纵证券市场民事赔偿诉讼曾长期处于形同虚设的状态。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联结操纵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要素在讼诉过程中难以认定。操纵市场这一概念... 相较于行政处罚的频繁适用,作为受损害投资者获赔的主要路径,我国操纵证券市场民事赔偿诉讼曾长期处于形同虚设的状态。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联结操纵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要素在讼诉过程中难以认定。操纵市场这一概念充斥着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发展而来的众多样态。在民事赔偿诉讼背景下,真正有意义的类型划分应当基于因果关系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而建立。根据操纵行为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所受损失的影响方式,以交易型操纵和信息型操纵为界进行分类是较为合理的安排。在交易型操纵中,应当根据交易因果关系和损失因果关系实际成立的时点,合理地区分交易价格操纵和交易量操纵两种类型。在信息型操纵中,首先应当明晰信息型操纵的基本内涵,再根据其行为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处理因果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市场 民事诉讼 因果关系 交易型操纵 信息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市公司舆情网络的股票信息型操纵识别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建锋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7-154,共8页
股票信息型操纵识别是证券监管部门处罚股票违规交易的主要依据,识别准确率是有效打击操纵行为的核心与关键。基于中国证监会2016年查处的股票信息型操纵案件处罚资料与数据,以上市公司舆情与传播媒体为节点构建了公司舆情网络。网络拓... 股票信息型操纵识别是证券监管部门处罚股票违规交易的主要依据,识别准确率是有效打击操纵行为的核心与关键。基于中国证监会2016年查处的股票信息型操纵案件处罚资料与数据,以上市公司舆情与传播媒体为节点构建了公司舆情网络。网络拓扑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公司舆情网络节点与连线数量在信息操纵时期明显较多,网络密度明显偏低。基于逐步逻辑回归构建了股票信息操纵识别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网络密度与点度中心势是识别股票是否被实施信息操纵的主要指标,模型样本内检验准确率为87.14%。依此本文提出三点管理建议:监管资源应向主要监控指标倾向分配;根据证券市场环境动态调整识别模型参数;正确认识股票信息操纵双向效应,适度控制其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网络 信息操纵 LOGIT模型 操纵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的信息治理效应——基于供应商地理临近的视角
17
作者 周丽媛 吴佩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8-171,共4页
本文以2012-2021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供应商地理邻近有助于抑制企业的信息操纵行为,包括数字信息操纵和文本信息语气操纵两方面。且供应商地理临近对企业数字信息操纵行为的治理... 本文以2012-2021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供应商地理邻近有助于抑制企业的信息操纵行为,包括数字信息操纵和文本信息语气操纵两方面。且供应商地理临近对企业数字信息操纵行为的治理,有效抑制了企业数字和文本信息的“合谋”,从而降低了企业文本信息操纵程度。进一步检验发现,当企业管理层代理问题越严重时,供应商地理临近的增量治理效应越明显;供应商对企业的影响能力越强,供应商地理临近越能有效抑制企业信息操纵。本文研究证实了供应商地理邻近的治理效应,亦从供应链的视角丰富了信息操纵约束机制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商 地理邻近性 文本信息操纵 数字信息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券市场信息型操纵认定难点及监管对策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晨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3-71,共9页
近年来,伴随着证券市场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市场操纵行为亦在不断发展演变,信息型操纵案件数量增多、主体泛化、手段创新,呈现与其他操纵手段复合化的趋势。在剖析信息型操纵欺诈本质、揭示其社会危害的基础上,明确主观故意的要素地位... 近年来,伴随着证券市场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市场操纵行为亦在不断发展演变,信息型操纵案件数量增多、主体泛化、手段创新,呈现与其他操纵手段复合化的趋势。在剖析信息型操纵欺诈本质、揭示其社会危害的基础上,明确主观故意的要素地位及证明方法、类型化分析客观行为模式、完善影响交易价量标准有助于研究解决此类操纵的认定难点,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信息型操纵监管规则和法律制度的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操纵 抢帽子交易 蛊惑交易 信息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流通市场“隧道效应”、“信息披露操纵”行为与监管对策 被引量:8
19
作者 孔兵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86,共7页
本文从我国证券市场非市场自然演进模式所伴生的"双重路径依赖"出发,分析了"隧道效应"和"信息披露操纵"在全流通市场条件下继续存在的成因和条件,并对比分析其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不同市场表现形式及行... 本文从我国证券市场非市场自然演进模式所伴生的"双重路径依赖"出发,分析了"隧道效应"和"信息披露操纵"在全流通市场条件下继续存在的成因和条件,并对比分析其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不同市场表现形式及行为动向。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全流通市场条件下有效监管"隧道效应"与"信息披露操纵"行为的思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流通市场 隧道效应 信息披露操纵 上市公司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管科技的运用与制度完善——基于信息型操纵视角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艳芳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58,共10页
信息型操纵是证券市场潜在风险的引爆点,行为要件认定难、监管方式滞后、法律规则不完善是造成信息型操纵监管的困境。而监管科技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管工具,在提供技术条件、指明监管方式创新方向、转变传统监管思维等方面具有应对信息型... 信息型操纵是证券市场潜在风险的引爆点,行为要件认定难、监管方式滞后、法律规则不完善是造成信息型操纵监管的困境。而监管科技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管工具,在提供技术条件、指明监管方式创新方向、转变传统监管思维等方面具有应对信息型操纵的优势。虽然通过信息识别、账户识别、行为识别等手段,能够有效应对信息型操纵新型行为,但是技术性、操作性、安全性等风险也会随之凸显。鉴于此,必须将“调适性”与“科技驱动型”两种新型监管理念相结合,出台应对信息型操纵的监管科技指引或者自律规则,构建风险防控体系,为监管科技法制化早日落地提供制度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科技 信息操纵 市场操纵 内幕交易 大数据 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 信息披露 技术风险 操作风险 安全性风险 投资者保护 资本市场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