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必要性及其评判标准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美凤 王春蕾 徐恩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33,共6页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评判标准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两个首要和根本的问题。无论是从宏观的社会的生产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协调关系角度,还是从微观的信息技术本身在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新型人才方面所具有的...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评判标准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两个首要和根本的问题。无论是从宏观的社会的生产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协调关系角度,还是从微观的信息技术本身在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新型人才方面所具有的潜能角度进行分析,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都是非常必要的,正确选择并恰当应用信息技术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与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评判标准应当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有效性,即它作为手段是否促进了人的发展这个根本的教育目的的有效实现。然而,大多数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却重建设轻应用,导致出现了很多偏差。如何科学理性地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是当前教育发展所需要和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评判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常态化
2
作者 王竹立 《今日教育》 2014年第12期23-23,共1页
当今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被认为是影响教育的革命性因素,必将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改变,让学生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信息匮乏的年代,技术的确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然而当信息爆... 当今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被认为是影响教育的革命性因素,必将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改变,让学生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信息匮乏的年代,技术的确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然而当信息爆炸时代到来之后,过多的信息只会增加选择的困难,带来认知负担,造成信息超载。真正理性的改革者既重视发挥技术的作用,又不迷信技术。他们在变化中看到不变,在不变中看到变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让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而不是被技术牵着鼻子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常态化 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探究性学习 协作学习 信息匮乏 信息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的简介
3
《现代教育技术》 2004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研究》 新书介绍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设计 中小学 课程整合 高校 网络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因素对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实现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春蕾 刘美凤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7年第11期93-96,共4页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受到学校环境因素、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等直接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国家政策、经济以及特有的文化环境等宏观因素的影响。本文正是运用教育社会学、文化学等相...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受到学校环境因素、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等直接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国家政策、经济以及特有的文化环境等宏观因素的影响。本文正是运用教育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从国家政策、经济、文化和技术与支持等方面来讨论影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的宏观因素,以期为解决我国目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因素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在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关键:对教师的支持 被引量:2
5
作者 杜媛 刘美凤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5年第4期82-86,共5页
本文通过对教师在新的教育变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和系统分析,总结出“对教师的支持”是影响教师在实践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关键因素,并基于“动机双因素理论”分析教师的真正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原则,以指导学校为教... 本文通过对教师在新的教育变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和系统分析,总结出“对教师的支持”是影响教师在实践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关键因素,并基于“动机双因素理论”分析教师的真正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原则,以指导学校为教师提供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教师的支持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企业、学校联手推进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与推广国际研讨会”纪实
6
作者 谭密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政府 企业 中小学 教育信息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与推广国际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初探
7
作者 杨文 曲慧丽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36期191-191,共1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作用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教师的能力结构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通过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教研观察 被引量:28
8
作者 李艺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2,共4页
网络教研是我国新课程背景下,随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逐渐深化而出现的新型教研形式,其特点是能够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以及专家引领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网络教研与新课程的实施紧密结合,着眼于基础教... 网络教研是我国新课程背景下,随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逐渐深化而出现的新型教研形式,其特点是能够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以及专家引领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网络教研与新课程的实施紧密结合,着眼于基础教育教师的在职研修和行动研究,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网络教研 基础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 新课程背景 教研形式 缄默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义:转变观念 精心筹划 推进应用
9
作者 张自江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CSSCI 2011年第5期65-66,共2页
数字校园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主要业务以及资源和数据,进行优化、整合和融通,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从而达到提升教... 数字校园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主要业务以及资源和数据,进行优化、整合和融通,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从而达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目的。数字校园的概念是随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深度而发展变化的,每个人对其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教育教学质量 数字校园 信息技术手段 中小学校 空间维度 数字空间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学习:一种新型的数字化学习方式
10
作者 李玉顺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共1页
新世纪以来,在移动通讯、普适计算、移动Internet等技术发展的驱动下,移动学习正日益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领域。在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下,学习能够紧随着学习者的需要而发生,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按需的学习需求,并为新技术融... 新世纪以来,在移动通讯、普适计算、移动Internet等技术发展的驱动下,移动学习正日益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领域。在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下,学习能够紧随着学习者的需要而发生,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按需的学习需求,并为新技术融合、改进、优化传统教学流程注入新的元素,极大地拓展了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深度和空间。在移动学习情景下,人们将能够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普适学习环境,并更加关注于思考、学习、实践等不同学习活动形式下人类认知能力的情景化、分布式自然发展,从而实现从知识传递到情景认知、从个别化学习到社会性学习、从正式学习到非正式学习的学习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方式 移动学习 以学习者为中心 移动INTERNET 数字化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教育技术研究 社会性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主题资源学习社区平台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志华 王海波 +1 位作者 张永忠 王翔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2-55,共4页
关键词 资源建设 平台设计 学习社区 基于网络 教育资源库建设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校校通”工程 主题 教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视频教研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红斌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CSSCI 2011年第4期77-79,共3页
网络视频教研是我国新课程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逐渐深化而出现的新型教研形式,其特点是时空环境从封闭走向开放,参与人员从单一走向多元,交流方式双向互动,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网络视频教研的优越性可以弥补传统教研的不足... 网络视频教研是我国新课程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逐渐深化而出现的新型教研形式,其特点是时空环境从封闭走向开放,参与人员从单一走向多元,交流方式双向互动,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网络视频教研的优越性可以弥补传统教研的不足,不仅为农村教师提供了即时学习、交流的便利,更吸引了众多教师、学者“聚集一堂”,共同参与教研活动。通过网络视频教研,农村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融入浓厚的教研氛围中,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与自我反思中快速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教研形式 网络视频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新课程背景 时空环境 参与人员 信息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