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9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专业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认知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涛 张莲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62,共13页
研究依据“意愿-技能-工具”(WST)理论,通过对国内四所省属高校341名大四英语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23.0进行回归分析探讨了英语师范生计算机兴趣、计算机焦虑、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态度和计算机自我效能对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 研究依据“意愿-技能-工具”(WST)理论,通过对国内四所省属高校341名大四英语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23.0进行回归分析探讨了英语师范生计算机兴趣、计算机焦虑、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态度和计算机自我效能对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兴趣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英语师范生计算机兴趣、计算机焦虑、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态度对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兴趣预测力较强,其中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态度预测力最强;计算机自我效能预测力较弱。研究表明,英语师范生能否在未来教学中有效地整合技术更取决于其对计算机技术的态度倾向。为帮助英语师范生适应信息化教学改革,教师教育在培养英语师范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需更多关注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情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师范生 计算机态度 计算机自我效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效能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佑镁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67,共5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各个学校得到了积极推进,但其效果却并不理想,其影响因素复杂多变。本研究将视角转向课程整合的实施者,采用回归分析,深入挖掘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效能的因素,构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各个学校得到了积极推进,但其效果却并不理想,其影响因素复杂多变。本研究将视角转向课程整合的实施者,采用回归分析,深入挖掘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效能的因素,构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为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推进提供了一种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效能 影响因素 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春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48-51,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学校的开展,教学过程受到进一步的关注,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亟待完善。文章具体阐述了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建立的指导思想、设计思路和使用方法,并附有教学过程评价...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学校的开展,教学过程受到进一步的关注,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亟待完善。文章具体阐述了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建立的指导思想、设计思路和使用方法,并附有教学过程评价指标体系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过程评价 评价体系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能手大赛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志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72,共4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际上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展现,包括教师的教学观念、文化意识、学科专业以及教育机智等各个方面。整合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将教案拓展为学案、将教学目标转变为问题设计、将教师讲授改变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际上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展现,包括教师的教学观念、文化意识、学科专业以及教育机智等各个方面。整合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将教案拓展为学案、将教学目标转变为问题设计、将教师讲授改变为学生活动将有利于实现技术、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案 学案 教学目标 问题设计 学生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能力评价 被引量:18
5
作者 乔维德 《远程教育杂志》 2007年第5期42-44,共3页
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辅导教学越来越凸显其优越性,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关键是教师,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本文提出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能力评价模型的设想... 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辅导教学越来越凸显其优越性,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关键是教师,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本文提出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能力评价模型的设想,详细阐述了AHP在评价模型构建中的具体应用,为目前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能力评价提供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能力 AHP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以软件专业为例
6
作者 郎振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70-77,共8页
“信息技术”是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均要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其课程思政教学存在育人目标不够明确、思政元素融入不自然、专业特点不突出等问题,影响公共基础课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OBE教育理念,结合高职软件专业授课特点,以学... “信息技术”是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均要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其课程思政教学存在育人目标不够明确、思政元素融入不自然、专业特点不突出等问题,影响公共基础课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OBE教育理念,结合高职软件专业授课特点,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教学过程,深挖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目标为统领、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方法为依托、以教学活动为抓手、以教学评价为保障的课程思政新型教学模式,全程融入思政元素,正向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信息技术 OBE理念 高职软件专业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下电子信息技术教学体系的优化——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芬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07-I0007,共1页
为了有效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相关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结合互联网及新时代下的其他资源,优化当下的教育体系,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求学体验,让高校教育环境被更多人所认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 为了有效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相关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结合互联网及新时代下的其他资源,优化当下的教育体系,为学生带来全新的求学体验,让高校教育环境被更多人所认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一书主要讲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深度融合的理论方法,为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相关授课人员需要根据各个学科的个性化特点,结合信息技术优化当下的教学模式,为当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提供创新元素,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 电子信息技术 深层次整合 深度融合 个性化特点 教学质量 教学体系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AI)与高职院校学科教学整合的探讨——以“插花艺术”课程为例
8
作者 郑晓英 方雪萌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9期147-148,151,140,共4页
为提升插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优势和缺点,探讨了AI技术在插花艺术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效果。研究发现,AI技术可以提供个性化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增强学生参与度和创造力。这为高职院校学科教学... 为提升插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优势和缺点,探讨了AI技术在插花艺术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效果。研究发现,AI技术可以提供个性化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增强学生参与度和创造力。这为高职院校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高职院校 学科教学整合 “插花艺术”课程 教育领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现代飞行器制造技术”课程质量提升研究
9
作者 朱闪闪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5期165-167,共3页
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化资源与手段被应用于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基于此,文章以“现代飞行器制造技术”课程为例,从课程实际出发,对课程概况及学生学情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工科课程教学应... 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化资源与手段被应用于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基于此,文章以“现代飞行器制造技术”课程为例,从课程实际出发,对课程概况及学生学情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工科课程教学应用中面临的难点,例如线上教学资源优质内容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以期为今后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提供思路。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工科课程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通过对教学评价方式、教学内容、教师教学能力的改革与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教学效果。未来,必须更加注重信息化资源的有效运用,推动课内外资源的整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并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教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教学 “现代飞行器制造技术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对高校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分析——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信息化发展研究》
10
作者 陈凡粤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10-I0010,共1页
信息技术对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是一个多维度且深刻的过程,它不仅改变了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还促进了教学理念和方法的革新。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高校体育教学的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依赖于教材和教师的现场示... 信息技术对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是一个多维度且深刻的过程,它不仅改变了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还促进了教学理念和方法的革新。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高校体育教学的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依赖于教材和教师的现场示范,而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视频教程、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等多媒体资源成为可能。这些资源不仅提供了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还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行自主选择,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个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习进度 在线课程 视频教程 信息技术 多媒体资源 自主选择 虚拟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与三教改革背景下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山国 张华瑾 +4 位作者 张长军 马俊 杜海彬 张鹏 王涛 《现代农机》 2024年第5期84-86,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与新工科的不断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以新工科理念为基础,结合三教改革探讨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分析新工科、三教改革背景下的教育需求原则,提出融合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与新工科的不断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以新工科理念为基础,结合三教改革探讨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分析新工科、三教改革背景下的教育需求原则,提出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并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案例,探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转变以及课程与教材一体化建设等问题,以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三教改革 现代信息技术 专业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统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索
12
作者 陈静 邓亮 +3 位作者 朱玉博 李伯江 尚嵩洋 刘显军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8期177-179,共3页
统计类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学位课,对研究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国内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统计类课程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对研究生统... 统计类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学位课,对研究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国内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统计类课程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对研究生统计类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统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方法。该文论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和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研究生教育 统计类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探索
13
作者 蒋帆 《农业装备与智能技术》 2024年第4期53-58,共6页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成效,通过研究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在联系,分析课程思政在学生、教师、教学途径层面的影响因素;依据态度改变理论提出包括转变育人目标、变革育人理...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成效,通过研究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在联系,分析课程思政在学生、教师、教学途径层面的影响因素;依据态度改变理论提出包括转变育人目标、变革育人理念、推进协同育人等改革措施;分析信息化课程思政教学的特点,从学习活动、平台设计、共同体建构等方面重构“课程思政”教育生态。旨在借助信息化技术,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延伸课程思政维度、形成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教学评价立体化,以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信息技术 教学创新 教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评价量表设计中的应用——评《信息时代小学语文课程形态的变革与创新》
14
作者 吴明奇 唐利平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2-I0003,共2页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模式弊端逐渐显露,已经难以支撑起培养学生语言建构运用能力、语文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素养等核心素养的任务。与此同时,拥抱信息科技,以数字信息技术建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并结合教学实际...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模式弊端逐渐显露,已经难以支撑起培养学生语言建构运用能力、语文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素养等核心素养的任务。与此同时,拥抱信息科技,以数字信息技术建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并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设计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成为各级学校正在狠抓落实的工作任务。尤其是小学语文,是学生综合语文能力培养打好基础、文学启蒙的关键阶段,更应该深入挖掘语文课程教学创新力,以数字信息技术赋能课程形态改革创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设施、课堂组织形式、教学评价量表设计等方面推陈出新,激发信息化教学活力,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效的稳步提升。由李贺所著的《信息时代小学语文课程形态的变革与创新》一书,聚焦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新课程形态的变革与创新,深入探究了信息技术是如何发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组织形式 核心素养 教学活力 课程形态 数字信息技术 变革与创新 文学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整合的探索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川 杨洪玉 王素雅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5-47,共3页
信息技术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整合,可以有效解决英语教学资源不足及照顾学生学习基础差异的问题。整合过程中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其整合设计可以任务为线索,按照课前整合、课内整合、课后整合三个流程,将各种信... 信息技术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整合,可以有效解决英语教学资源不足及照顾学生学习基础差异的问题。整合过程中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其整合设计可以任务为线索,按照课前整合、课内整合、课后整合三个流程,将各种信息化资源和教师的任务性提问、教材知识联结起来,实现课堂任务引领与课外能力拓展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英语教学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定量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丽珍 刘志华 徐卫林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7-90,共4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推进到今天,虽然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整合的效果如何?广大教育工作者纷纷从不同视角对整合的效益和基本方式展开研究,本文拟从两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示范课入手,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弗兰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推进到今天,虽然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整合的效果如何?广大教育工作者纷纷从不同视角对整合的效益和基本方式展开研究,本文拟从两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示范课入手,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方法对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活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找出示范课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启示,为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客观地评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质量,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学科教师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时间序列分析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被引量:21
17
作者 冯秀琪 徐红彩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中小学 信息技术课程 语文教学 信息素养 电子资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元招 傅友福 王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3385-13386,13403,共3页
针对现有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即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开发与使用中,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重点关注人与人的整合,即教师与学生的整合,教师与学... 针对现有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即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开发与使用中,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重点关注人与人的整合,即教师与学生的整合,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信息技术的促进,从而最终实现教学中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 整合 “主体性”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小全 许会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144-145,共2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热点话题,也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而且在教学中也越来越体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应用于生物教学更是如虎添翼。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生物教学 课程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锐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9-72,共4页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本质含义是要产生新型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方法或策略时形成的一种有效的、稳定的教学理论框架。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演示—讲授"模式,"发现—探究&qu...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本质含义是要产生新型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方法或策略时形成的一种有效的、稳定的教学理论框架。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演示—讲授"模式,"发现—探究"模式,"自查—掌握"模式,"对话—交流"模式,"合作—研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学模式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