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电脑游戏的信息心理战与我国的文化安全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阚道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1-254,共4页
当前国外电脑游戏的跨国、跨文化传播以高科技为支撑,具有不对称、隐蔽性、范围广、程度强等特点,并呈现出信息心理战的一般特征。我国应当高度关注电脑游戏的观念建构作用,采取积极的文化安全策略,控制国外非法电脑游戏软件的售卖和传... 当前国外电脑游戏的跨国、跨文化传播以高科技为支撑,具有不对称、隐蔽性、范围广、程度强等特点,并呈现出信息心理战的一般特征。我国应当高度关注电脑游戏的观念建构作用,采取积极的文化安全策略,控制国外非法电脑游戏软件的售卖和传播途径,通过技术理念更新和人才培养,提升国内电脑游戏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把国产电脑游戏打造成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和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电脑游戏 信息心理战 观念建构 文化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信息传播安全的核心议题:互联网时代的认知操纵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7
2
作者 罗俊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40,共16页
大众传媒自诞生之时起,就一直被西方一些国家用作文化扩张与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在历时40余年的冷战时期,信息心理战成为国际传播最为重要的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颇为有效的对公众进行认知操纵的方法。随着互联网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网络... 大众传媒自诞生之时起,就一直被西方一些国家用作文化扩张与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在历时40余年的冷战时期,信息心理战成为国际传播最为重要的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颇为有效的对公众进行认知操纵的方法。随着互联网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网络媒体在成为公众最主要的社会信息来源的同时,也迅速成为文化碰撞、意识形态交锋的主战场。由于网络媒体具有诸多不同于传统大众传媒的传播技术、传播结构、传播机制等,借助渗透力强大的网络媒体的认知操纵也演变出了一系列更具欺骗性、针对性与隐蔽性的新方法,维护网络信息传播安全也由此成为关系到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战略课题。文章根据当前网络媒体的传播现实与复杂信息生态,从政治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网络信息技术等多重视角,对基于网络媒体进行认知操纵的方法、特点,以及对公众社会认知影响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据中国的内外情势,在开放信息环境下应对网络信息心理战,维护网络信息传播安全,营造良性网络信息生态的若干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信息心理战 社会认知 认知操纵 媒体框架 智能算法 分众传播 网络信息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