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存储介质的安全销毁方法及资源化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闫国卿 许振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17,31,共7页
信息存储介质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电子产品之一,其大量使用也导致了废弃信息存储介质的快速产生。其作为信息载体的特殊性,为这类电子废弃物的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技术要求。根据信息存储介质的不同存储机理,提供了对应的安全销... 信息存储介质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电子产品之一,其大量使用也导致了废弃信息存储介质的快速产生。其作为信息载体的特殊性,为这类电子废弃物的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技术要求。根据信息存储介质的不同存储机理,提供了对应的安全销毁方法。对于磁存储介质,磁场消磁法具有技术优势和环境优势,发展前景最为广阔;对于半导体存储介质,机械破碎法是最有效的销毁方法,同时也作为资源化的预处理节约了工艺流程。铝合金回收是硬盘资源化的重点,除漆则是硬盘铝合金回收的关键环节,实验表明热除漆法能够很好地达到二次熔炼要求。半导体存储介质中的半导体材料、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均是可回收资源,通过静电分选将三者加以分离是半导体存储介质资源化的关键技术,也是目前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废弃信息存储介质 安全销毁 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物构所玻璃陶瓷基可擦写多维度光信息存储介质研究取得进展
2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7-247,共1页
人类文明薪火相传,文明的传承依赖于信息的存储。如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信息存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开发新型存储模式。为此,人们提出可在光存储介质中以增加存储维度(如空间维、颜色维、强度维等)的方式来提高存储容量。在这... 人类文明薪火相传,文明的传承依赖于信息的存储。如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信息存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开发新型存储模式。为此,人们提出可在光存储介质中以增加存储维度(如空间维、颜色维、强度维等)的方式来提高存储容量。在这一背景下,电子俘获型材料(又称光激励发光材料)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该特殊的光存储材料受短波光辐照后可将电子束缚在基质深陷阱中,并通过长波光子的激励使束缚电子得以释放,从而实现发光。实际应用时,利用程控紫外/蓝光激光器的开闭实现信息编码,即将激光辐照和非辐照位置分别定义为二进制信息中的“1”和“0”,并利用近红外激光器进行全局扫描(globalscanning),实现信息解码,进一步提高信息存储量、信号持久性、可擦写稳定性,降低制备成本等,是发展该新型光信息存储材料面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存储介质 可擦写 玻璃陶瓷基 光激励发光材料 维度 福建 激光辐照 人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问世
3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95-1595,共1页
中科院化学所宋延林主持的课题组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设计合成出一系列有特色的有机功能薄膜作为信息存储介质,并与国内外研究单位合作,日前实现了纳米乃至分子尺度上的信息存储,受到国内外同行关注。
关键词 信息存储材料 高密度 中科院化学所 信息存储介质 有机功能薄膜 分子设计 设计合成 分子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化学所有机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4
作者 化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4-84,共1页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所宋延林课题组的研究人员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有机功能薄膜作为信息存储介质,并与国内外研究单位开展了广泛合作,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等技...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所宋延林课题组的研究人员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有机功能薄膜作为信息存储介质,并与国内外研究单位开展了广泛合作,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等技术实现纳米乃至分子尺度上的信息存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存储材料 中科院化学所 超高密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扫描探针显微镜 信息存储介质 有机功能薄膜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程限制书写记忆介质的容量与编码构造方法
5
作者 符方伟 沈世镒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0-95,共6页
本文确定了游程限制书写记忆介质在两种编、译码情形下的容量,作为推论证明了Cohen关于间隔书写记忆介质的容量的一个猜想。同时对游程限制书写记忆介质的陪集码构造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信息存储介质 容量 线性码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