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道德感知与评价中的信息嬗变和道德焦虑
被引量:
2
1
作者
郁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4,共6页
当前诸多道德负面现象的曝光引发了强烈的道德焦虑与广泛认同的道德滑坡论,但是,这种道德感知与评价缺乏深入分析与理性思考。道德事件相关信息的筛选、传递、接受与解读过程的诸多环节,存在着一系列负面倾向与消极暗示的认识论效应与...
当前诸多道德负面现象的曝光引发了强烈的道德焦虑与广泛认同的道德滑坡论,但是,这种道德感知与评价缺乏深入分析与理性思考。道德事件相关信息的筛选、传递、接受与解读过程的诸多环节,存在着一系列负面倾向与消极暗示的认识论效应与道德心理机制,潜在地强化了道德焦虑,推动了道德滑坡论。因此,超越泛道德化的思维方式与断言模式,对道德相关信息中的筛选、传播、接受与解读等内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理性看待当前的道德焦虑与道德滑坡论,避免负面的情绪暗示与行为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感知
道德评价
信息嬗变
道德焦虑
道德滑坡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互联网+”学习环境下教师信息角色的嬗变——从“看门人”到“守望者”
被引量:
5
2
作者
谯小兵
黎忠文
张志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32,共8页
网络技术与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基于"互联网+"学习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方式的不断涌现,并由此形成了对传统的教学信息传播系统的挑战。从"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n)到"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
网络技术与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基于"互联网+"学习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方式的不断涌现,并由此形成了对传统的教学信息传播系统的挑战。从"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n)到"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从"移动学习(M-learning)"到"泛在学习(U-learning)"无不冲击着原有的教学传播系统的基本形态与结构。"互联网+"学习环境对传统教学情境下信息的传播模式及获取方式的冲击不再是技术层面的手段的变化,而是结构层面的系统内部的中心变换与要素的关系重构,它势必引起对信息传播过程中教师信息角色的重新认识与定位。该文从分析"互联网+"学习环境下信息传播模式特征入手,对"互联网+"学习环境从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化、教学聚合点的转移、信息的内联方式的节点化等层面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学习环境下教师信息角色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及定位,并结合几个比较典型的创新教学方式中教师的信息角色嬗变进行了一些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学习环境
信息
传播模式特征
教师
信息
角色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感知与评价中的信息嬗变和道德焦虑
被引量:
2
1
作者
郁乐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4,共6页
文摘
当前诸多道德负面现象的曝光引发了强烈的道德焦虑与广泛认同的道德滑坡论,但是,这种道德感知与评价缺乏深入分析与理性思考。道德事件相关信息的筛选、传递、接受与解读过程的诸多环节,存在着一系列负面倾向与消极暗示的认识论效应与道德心理机制,潜在地强化了道德焦虑,推动了道德滑坡论。因此,超越泛道德化的思维方式与断言模式,对道德相关信息中的筛选、传播、接受与解读等内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理性看待当前的道德焦虑与道德滑坡论,避免负面的情绪暗示与行为预期。
关键词
道德感知
道德评价
信息嬗变
道德焦虑
道德滑坡论
Keywords
moral perception
moral evaluation
transmutation of information
moral anxiety
theory of moral decline
分类号
B82-05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联网+”学习环境下教师信息角色的嬗变——从“看门人”到“守望者”
被引量:
5
2
作者
谯小兵
黎忠文
张志强
机构
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32,共8页
基金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都教育改革研究基地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规划课题"基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幕课’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系统评价指标的研究"(课题编号:TCCXJY-2016-B06)阶段性成果
文摘
网络技术与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基于"互联网+"学习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方式的不断涌现,并由此形成了对传统的教学信息传播系统的挑战。从"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n)到"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从"移动学习(M-learning)"到"泛在学习(U-learning)"无不冲击着原有的教学传播系统的基本形态与结构。"互联网+"学习环境对传统教学情境下信息的传播模式及获取方式的冲击不再是技术层面的手段的变化,而是结构层面的系统内部的中心变换与要素的关系重构,它势必引起对信息传播过程中教师信息角色的重新认识与定位。该文从分析"互联网+"学习环境下信息传播模式特征入手,对"互联网+"学习环境从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化、教学聚合点的转移、信息的内联方式的节点化等层面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学习环境下教师信息角色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及定位,并结合几个比较典型的创新教学方式中教师的信息角色嬗变进行了一些解析。
关键词
“互联网+”学习环境
信息
传播模式特征
教师
信息
角色
嬗变
Keywords
"Intemet +" Learning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ode
The Evolution of Teachers' Information Role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道德感知与评价中的信息嬗变和道德焦虑
郁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互联网+”学习环境下教师信息角色的嬗变——从“看门人”到“守望者”
谯小兵
黎忠文
张志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