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信息化学习方式及其数字资源形态 被引量:60
1
作者 黄荣怀 陈庚 +1 位作者 张进宝 王运武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0年第6期68-73,共6页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带动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学习方式(精加工学习方式)和信息化学习方式(贯通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知识加工理解的差异,传统精加工教学方式的惯性可能将制约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当前数字学习资源的生产方式,但以自主...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带动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学习方式(精加工学习方式)和信息化学习方式(贯通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知识加工理解的差异,传统精加工教学方式的惯性可能将制约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当前数字学习资源的生产方式,但以自主、探究和协作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已经在非正式学习环境和相关培训中被尝试和接受,个体任务型、微型课件型、过程体现型、小组合作型和邻近经验型等典型数字资源形态逐渐成为学习资源的主流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息化 信息化学习方式 精加工学习方式 贯通式学习方式 数字资源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历史审视 被引量:9
2
作者 李芒 郑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共7页
对历史的回顾有利于我们对现实的思考。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发展明显地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而人们往往却看不清其中的一个。笔者认为信息化学习方式由于受到人类技术发展和人类思想演进的作用才得以产生和发展。本文基于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对历史的回顾有利于我们对现实的思考。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发展明显地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而人们往往却看不清其中的一个。笔者认为信息化学习方式由于受到人类技术发展和人类思想演进的作用才得以产生和发展。本文基于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对技术发展和人们对教育技术认识过程的梳理,提出了影响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双动力说”以及信息化学习方式的“三阶段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学习方式 思想根源 技术发展 双动力说 三阶段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生存性视域中的信息化学习方式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43,共6页
在认知层面上理解人类学习,将学习理解为"技术工程",使学习涵义窄化或片面化。以"语言—逻辑分析"和逻辑思辨为方法,对学习的本质进行分析,会发现学习具有人类精神积极向上的灵性,学习是学生生命的超越过程,因而必... 在认知层面上理解人类学习,将学习理解为"技术工程",使学习涵义窄化或片面化。以"语言—逻辑分析"和逻辑思辨为方法,对学习的本质进行分析,会发现学习具有人类精神积极向上的灵性,学习是学生生命的超越过程,因而必须强调学习的"去容器性"。从整体观看,学习是人的一种自我更新的生存活动,信息技术并没有改变人类学习的本质,只是使现代学习的表现形态发生了改变,信息化学习方式只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学习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活动的基本形式,而不是工业化的技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自我更新 生存活动 信息化学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教学法的知识图开发、教学及评估研究——以《C语言》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颖 李葆萍 +1 位作者 马超 平字栋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92,共6页
信息化社会中,人类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与知识积累的丰富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针对这一矛盾,KM教学法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知识逻辑结构图(K图)和思维形式注记图(M图),以符合信息化学习方式变革的需求。该文基于KM教学法开发了《C语言程... 信息化社会中,人类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与知识积累的丰富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针对这一矛盾,KM教学法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知识逻辑结构图(K图)和思维形式注记图(M图),以符合信息化学习方式变革的需求。该文基于KM教学法开发了《C语言程序设计》KM图用于教学中,研发了KMC辅助教学平台,将课程的KM图链接起来。学生可以通过总图点击进入知识点,达到反复强化知识结构、牢固掌握知识和知识间的关系的目的。这种学习方式既有助于在学习、复习或编程等实验前聚焦关键知识点,同时也有助于在课程结束后对本课知识结构留下深刻印象。实验发现中等成绩的学生在使用KM图辅助学习后,其后测基本语法成绩显著高于使用教材学习的对照组学生。最后,文章给出了绘制KM图的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教学法 知识逻辑结构图 思维形式注记图 信息化学习方式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arning到底是什么?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芒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15,32,共5页
信息技术对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表面现象的观察不能代替对事物本质的讨论和认识,只有对事物进行本质讨论并发现事物的内部特征才是获得有效认识的标志。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的基本特征、对事物进行理论化提升... 信息技术对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表面现象的观察不能代替对事物本质的讨论和认识,只有对事物进行本质讨论并发现事物的内部特征才是获得有效认识的标志。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的基本特征、对事物进行理论化提升是任何学科研究取向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在教育技术这个研究领域,更应该大力倡导这种研究取向,教育技术学科如果没有自己站得住脚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将永无立锥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学习方式 内涵 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