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加速度时域信息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立涛 李兆霞 费庆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8-141,共4页
研究了基于加速度时域信息构造残差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针对该方法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识别方程组病态问题,以及随之产生的求解结果对测量噪声敏感等问题,采用截断奇异值分解技术(TSVD)求解识别方程组。以IASC?ASCE的基准结构为算例... 研究了基于加速度时域信息构造残差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针对该方法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识别方程组病态问题,以及随之产生的求解结果对测量噪声敏感等问题,采用截断奇异值分解技术(TSVD)求解识别方程组。以IASC?ASCE的基准结构为算例,采用本文的方法,识别出两种情况的损伤位置,损伤程度的识别误差分别为3.8%、6.0%,验证了所研究的基于加速度时域信息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时域信息 结构损伤识别 截断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前车加速度信息的改进IDM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邓红星 胡翼 王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6-232,共7页
通过引入驾驶员反应时间、反应车型特征的期望跟驰间距系数及前车加速度信息,提出了一种考虑前车加速度信息的改进智能驾驶员模型(AIDM)。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前车加速度信息能进一步提高交通流的稳定性,有效抑制交通拥堵。利用城... 通过引入驾驶员反应时间、反应车型特征的期望跟驰间距系数及前车加速度信息,提出了一种考虑前车加速度信息的改进智能驾驶员模型(AIDM)。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前车加速度信息能进一步提高交通流的稳定性,有效抑制交通拥堵。利用城市道路的实车数据对模型中的前车加速度信息敏感系数进行标定,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IDM相比,提出的AIDM的拟合精度提高了1.41%。改进后的模型能有效描述实际交通现象,可为智能网联驾驶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跟驰模型 稳定性分析 参数标定 前车加速度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反馈的自适应积分控制微粒群算法
3
作者 崔志华 曾建潮 孙国基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5-860,共6页
积分控制微粒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的基于控制器的微粒群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积分控制器,得到了带有加速度的进化方程.本文通过对该算法的稳定性分析,得到了算法收敛的充要条件,并通过实验,建立了一个新的判断算法性能指标的统计量-平均加... 积分控制微粒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的基于控制器的微粒群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积分控制器,得到了带有加速度的进化方程.本文通过对该算法的稳定性分析,得到了算法收敛的充要条件,并通过实验,建立了一个新的判断算法性能指标的统计量-平均加速度信息,利用该统计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度反馈的自适应积分控制微粒群算法.仿真实例证明了该算法能有效的提高算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控制器 微粒群算法 平均加速度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SNs与信息驱动理论的机动目标跟踪算法实现
4
作者 俞翔 彭宏京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36,共4页
针对跟踪精度与网络能量消耗的均衡性问题,提出了信息加速度的概念,并结合信息驱动理论对机动目标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和跟踪,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算法可以利用较少的网络能量对机动目标实施精确跟踪,可以满足对机动目标长期、准确跟踪... 针对跟踪精度与网络能量消耗的均衡性问题,提出了信息加速度的概念,并结合信息驱动理论对机动目标的运动轨迹进行预测和跟踪,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算法可以利用较少的网络能量对机动目标实施精确跟踪,可以满足对机动目标长期、准确跟踪监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信息加速度 目标检测 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改进步长估计模型的个人定位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徐云 高磊 +1 位作者 王福能 汪睿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1,共7页
针对个人室内定位中步长估计方法存在估计精度不高、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表面肌电信号和加速度信息的改进步长估计模型。通过采集行人在行走过程中的表面肌电信号和加速度信息,利用平滑滤波算法对该信号进行预处理,并通过... 针对个人室内定位中步长估计方法存在估计精度不高、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表面肌电信号和加速度信息的改进步长估计模型。通过采集行人在行走过程中的表面肌电信号和加速度信息,利用平滑滤波算法对该信号进行预处理,并通过峰值检测算法进行步数检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步长估计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个人室内定位测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的步长估计模型可实现个人室内不同行走速度下的步长估计,该模型获得的步长估计平均误差和误差率分别为0.01 m和1.01%,个人室内定位行进距离的平均误差和误差率分别为0.78 m和0.48%,满足个人室内定位用步长估计的要求,可为康复医疗、商场购物等个人室内定位应用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定位 表面肌电信号 加速度信息 步长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