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确权的理论反思与重塑 被引量:6
1
作者 姬蕾蕾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9,共15页
探索数据产权制度框架是确保数据健康流通交易的制度前提。当前,数据确权的现实困境多归咎于数据天然的非排他性特征、传统劳动理论制度的局限以及其与数据公平利用制度的相悖。反思数据确权困境的根源在于,学界忽视了数字社会是数据价... 探索数据产权制度框架是确保数据健康流通交易的制度前提。当前,数据确权的现实困境多归咎于数据天然的非排他性特征、传统劳动理论制度的局限以及其与数据公平利用制度的相悖。反思数据确权困境的根源在于,学界忽视了数字社会是数据价值存在的前提,混淆了数据权利的内在本质与外部效力,未能揭示数据权益构造的复合法律属性。探寻数据原权的发展脉络,从数据利益的算法识别到数据利益的司法确认,再到数据确权的技术实践,数据权利完成了从利益到权利的程序评价,为数据确权提供了正当性基础。在此基础上,数据的复合性结构决定了数据权利是以分享利用为实现方式的有限排他权,应从个人、企业及公共维度设计数据权利的互联构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权利 有限排他 信息信义义务 公共信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算法与法律行为的关系:制度影响与法律回应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颖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66,共14页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给法律规制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从互联网社会走向算法社会,算法正在通过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介入合同、侵权行为、公司治理、保险合同、证券交易等整...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给法律规制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从互联网社会走向算法社会,算法正在通过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介入合同、侵权行为、公司治理、保险合同、证券交易等整个私法领域。在人工智能场景的算法社会中,形成了算法消费者群体。讨论算法如何影响法律行为效力的前提在于算法是否会影响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算法是针对数据的一系列程序逻辑,该程序逻辑是在自然语言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尽管算法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大数据不断地进行深度学习,但这并不是认知层面的学习,不完全等同于人类学习。算法的本相是一种基于布尔代数的程序性“弹珠迷宫游戏”,其不符合民法中意思表示结构。通过自动化决策的算法系统作出的意思表示,仍是人类意思表示的延伸。算法使用者基于大数据和算法鸿沟形成了算法权力,对意思表示制度造成影响。算法不会对法律行为效力制度造成根本性挑战,但在错误、欺诈制度的具体构成要件中需要进行重新解释。在解释时,需要区分算法的使用人是表意方还是相对人的不同场景。在算法社会中,消费者向算法消费者演进,并作为一种消费者的新类型。为回应现有私法框架对于算法消费者保护不足的问题,应当调整《保险法》中如实告知义务的模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需重塑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在商事金融领域,利用算法的金融机构将被赋予更高的注意义务。算法消费者保护应当考虑多维度的因素,一方面从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和将信息信义义务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另一方面构建算法透明度制度、算法备案制、算法伦理等规制算法的全方位监督体系。通过法律规制算法的实质是监管算法使用人(如算法型企业或平台)在网络交易或经营过程中如何规范与合理地使用算法。当前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应回归学术理性,避免玄幻主义似的盲目跟风式。算法社会中算法消费者保护的核心与关键在于如何在个人信息保护、规制算法和算法企业发展之间寻求利益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法律行为 算法消费者 信息信义义务 算法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社会中算法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构建 被引量:37
3
作者 刘颖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1-271,共11页
算法消费者是消费者体系中的一种新类型,是通过在智能算法接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为生活消费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算法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构建需要在《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法... 算法消费者是消费者体系中的一种新类型,是通过在智能算法接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为生活消费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算法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构建需要在《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法律衔接与适用空间的解释或立法构造。算法消费者个人信息过程保护应围绕算法消费者的同意机制多元化、平台经营者个性化披露、算法消费者自动化决策拒绝权及个人信息处理者信息信义义务等维度展开,并以公益诉讼保护作为结果保护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消费者 个人信息保护 同意机制 个性化披露 信息信义义务 公益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