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日本中小学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综述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刘彦尊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
-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14,共5页
-
基金
东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日本近现代教育思想与思潮研究"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比较研究"。
-
文摘
日本是开展信息教育较早的国家之一。它在开展信息教育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文章简要阐述了日本中小学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概念、目标、内容,并对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日本
信息伦理道德教育
中小学教育
教育目标
课程设置
信息价值
计算机犯罪
-
Keywords
Japan
information education
information ethics
information morality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
分类号
G6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9.31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培养路径探析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李景春
余仰涛
-
机构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3-188,共6页
-
基金
湖北省高校党建工作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项目(2016DJB032)
-
文摘
随着信息技术向纵深发展、数字信息化产品在普通老百姓生活中普及,标志大数据时代来临。大学生是数字信息化产品使用的重要群体,分析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培养的必要性、探讨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培养面临的困境、研究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失范的原因、从教育对象思想变化中找寻大学生信息时代伦理道德运行的动态规律,有效探索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培养的路经,对培养大学生"媒体意识与信息素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关键词
大学生
信息伦理道德
培养路径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日本基础教育信息化:当前的举措与成果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王保中
黄松爱
-
机构
枣庄学院教育技术系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51,共6页
-
文摘
文章概括地介绍了当前日本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举措和一些成果。基于此,探讨了“IT学校”工作的运作和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方式等对于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借鉴和启示。
-
关键词
日本
基础教育
教育信息化
IT学校
信息伦理道德
-
Keywords
Japan
basic education
informationalization
IT school
informational ethic and moral
-
分类号
G639.31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教育信息化人文环境建设现状、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朱永海
王传旭
-
机构
淮南师范学院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32,共10页
-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教育信息生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08SK311)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生态观视野下的基础教育信息建设策略研究"(课题编号:JG08218)的阶段成果
-
文摘
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众多困惑与问题表现为教育信息生态失调,亟待加强教育信息政策与法规、标准与规范、信息伦理道德等人文环境的建设。本文首先从微观生态因子层面上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各个人文环境因子建设的现状、问题和策略;尔后,从生态视角的人与教育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教育信息人文环境宏观层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人文环境建设的生态策略;最后,指出人文环境建设必须强调以技术关照和人本关怀为建设基础,以应用导向和整体效应为建设目标,以生态发展为建设特征,最终达到并促成一种人、技术应用与教育实践活动效益等相统一的利益共同体。
-
关键词
教育信息生态
人文环境
教育信息政策
教育信息法规
教育信息标准
信息伦理道德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
被引量:432
- 5
-
-
作者
张倩苇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4,共6页
-
文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信息素养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它被放到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位置。本文认为信息素养不仅包括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 ,还包括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以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将这些信息能力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几部分构成。此外 ,本文对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意识
信息伦理道德
教学模式
学生评价
教师素质
-
分类号
G20-4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现代教育中的教师信息素养
被引量:47
- 6
-
-
作者
张景生
-
机构
聊城师范学院教育工程系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27,共4页
-
文摘
本文分析了现代教育必然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给出了教师信息素养的主要内涵 :信息的意识情感、信息的伦理道德、信息的处理能力 。
-
关键词
教师
信息素养
信息意识情感
信息伦理道德
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处理能力
-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4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试论信息人及其培养
被引量:13
- 7
-
-
作者
肖莉虹
-
机构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
出处
《现代情报》
2004年第9期207-209,共3页
-
文摘
本文论述了信息时代的信息人、信息人的构成要素、信息人的培养途径及培养信息人的意义。
-
关键词
信息人
信息素质
信息意识
信息能力
信息伦理道德
-
Keywords
information person
information literacy
information consciousness
information abilities
information ethics
-
分类号
G201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容体系及其培养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 8
-
-
作者
谢琪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9,共5页
-
文摘
在深入研究国外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内容体系,包括中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信息技术的知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方法,如基于信息伦理道德的案例学习法、潜移默化的渗透、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法和基于网络的学习法。
-
关键词
中学生
信息素养
培养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伦理道德
学科课程
整合
网络学习
合作学习
-
分类号
G63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非规模化·道德问题·应对策略
- 9
-
-
作者
李扬
孙伟平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
出处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5,共5页
-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与道德信息社会道德变革研究"(17FZX004)
负责人李扬
-
文摘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非规模化成为社会主要的发展态势,自主劳动成为社会主要劳动方式,社会需求和技术变革越来越快地成为社会常态。非规模化状态下道德出现新的问题,道德关系从稳定性走向自主性,组织内部道德权威由强盛走向衰落,个体道德理性从社会契约走向去抑制。解决信息技术带来的非规模化道德问题,要以法律、技术等硬性规制确保社会道德底线,以动态媒体矩阵为依托营造社会道德氛围,以微化、互联为导向建设能够引领人类自我实现的信息社会伦理学。
-
关键词
非规模效应
伦理道德
信息技术
社会转型
-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