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BS中信息传播模式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维杰 包红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8-22,32,共6页
通过比较传染病传播机制与信息传播机制,提出BBS中的信息传播机制模型。通过对BBS中帖子数量变化规律的建模,分析了BBS中信息传播模式的特征,并使用实际数据说明BBS中的信息传播模式。实验表明:BBS可以吸引大批的用户参与,但用户只对部... 通过比较传染病传播机制与信息传播机制,提出BBS中的信息传播机制模型。通过对BBS中帖子数量变化规律的建模,分析了BBS中信息传播模式的特征,并使用实际数据说明BBS中的信息传播模式。实验表明:BBS可以吸引大批的用户参与,但用户只对部分话题感兴趣并参与讨论;绝大多数话题(占94.9%)帖子数的增长率先增加再减小直至为0,而少量话题(占5.1%)帖子数的增长率直接减小至0。这些结论有助于认识BBS的信息传播机制,对控制和管理BBS的信息传播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播模式 复杂社会网络 社会认知 社会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学的信息传播模式 被引量:8
2
作者 袁志秀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16,共3页
分析了信息资源存在与利用的矛盾 ,研究了信息资源传播过程的障碍 ,运用生态学启示的原理构建了信息传播的模式。
关键词 信息传播模式 生态学 信息资源 传播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网络德育的信息传播模式及优化策略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卓雄辉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3-46,51,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网络德育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结合传播学和德育的视角剖析了目前三种常见的高校网络德育传播模式,依据德育特点提出高校网络德育的信息传播优化模式,并以优化网络德育传播效果为立足点,提出了相应的改进优化策略,...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网络德育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结合传播学和德育的视角剖析了目前三种常见的高校网络德育传播模式,依据德育特点提出高校网络德育的信息传播优化模式,并以优化网络德育传播效果为立足点,提出了相应的改进优化策略,以期促进网络德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德育 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优化模式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出版物对信息传播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齐淑娟 《现代情报》 2001年第1期21-22,共2页
本文介绍了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 ,并通过计算机或远程通信进行阅读的电子出版物的概念、特点及应用领域 ;讨论了信息的传统传播模式 。
关键词 电子出版物 信息传播模式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商代信息传播模式简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巫称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信息传播模式 商代 中国 预测性信息 简论 甲骨卜辞 新闻传播 获取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传播模式的变化
6
作者 刘晓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9期25-29,共5页
教育信息传播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教育面临着网络化的新环境。文章分析了教育信息传播的发展过程与基本原理;网络化条件下教育信息传播的变化;并且与传统教育信息传播模式作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信息传播模式 网络环境 教育信息传播 社会信息 网络化条件 传播方式 基本原理 发展过程 文章分析 传统教育 新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信息传播模式研究
7
作者 高翠玲 纪淼 +1 位作者 郭松朋 陈栋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9期379-381,共3页
近年来,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模式传播农业信息,如收发模式、宣传扩散模式、农技110模式、农业信息网络模式、龙头企业模式和培训宣传模式。这些模式既有其可借鉴之处,又有其可讨论之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近年来,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模式传播农业信息,如收发模式、宣传扩散模式、农技110模式、农业信息网络模式、龙头企业模式和培训宣传模式。这些模式既有其可借鉴之处,又有其可讨论之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何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模式,以便更好地发挥"二传手"的作用,迫切需要解决两方面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身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其次是传播什么样的农业信息以及采取怎样的信息传播渠道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信息传播模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吕智斌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S1期35-37,共3页
图书馆是一个开放性的信息转换机构,其目的是通过对图书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知识的需球。图书馆的这一目的决定了它所具备的功能就是将以图书为形式的社会信息从不同渠道汇集起来,然后再按照人们对社会信息的不同需求传递出去... 图书馆是一个开放性的信息转换机构,其目的是通过对图书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知识的需球。图书馆的这一目的决定了它所具备的功能就是将以图书为形式的社会信息从不同渠道汇集起来,然后再按照人们对社会信息的不同需求传递出去。即在图书的形成者与利用者之间建立起错综复杂的传递渠道。在这些通道中不仅要实现对休眠期图书的封闭,还要实现对开放期图书的信息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信息 图书管理系统 社会信息 传播 信息传播模式 图书信息 信息转换 需求传递 模式初探 传递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传播模式的手表表盘设计
9
作者 贾亮明 范晓莉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32-137,166,共7页
目的旨在以信息传播模式为基础,探讨顾客对于手表表盘设计在造型美感、顾客认知与购买意愿等方面的研究,提出相关设计建议。方法以实验问卷法作为研究方法,以造型美感、顾客认知与购买意愿3个构面进行问卷配置,选取3款在信息传播复杂性... 目的旨在以信息传播模式为基础,探讨顾客对于手表表盘设计在造型美感、顾客认知与购买意愿等方面的研究,提出相关设计建议。方法以实验问卷法作为研究方法,以造型美感、顾客认知与购买意愿3个构面进行问卷配置,选取3款在信息传播复杂性与外观造型两个向度上具有差异的手表表盘作为受测物,对45名不同性别之受测者进行测试,对数据进行双因子变异数统计分析。结果受测者对3款手表表盘在“造型美感”与“顾客认知”上不存在显著关联性;在“造型美感”与“购买意愿”上存在相关联性,造型上受测者越认为具备美感就越愿意购买;在“顾客认知”与“购买意愿”上不存在关联性。结论受测者在造型上更偏好于指针图底比值较小、表面质地规则、结构与构造更完整的表盘外观;在未来手表表盘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置入更多在中心点、刻度、指针及行动模式设计上的创意与个性元素,但时间资讯显示上也要偏向于更明确;受测者不易对相对更个性化设计的手表买单,在未来手表表盘设计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去测试他们对于不同创意与个性化设计元素的接受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播模式 手表表盘设计 造型美感 顾客认知 购买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众包理念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新模式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静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1,共4页
在介绍众包概念及其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模式中凸现出的局限性,进而尝试将众包理念——当前较为流行的商业模式之一引入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工作。从三个方面,即构造基于众包理念的农业信息传播新模式、分析基于众包... 在介绍众包概念及其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模式中凸现出的局限性,进而尝试将众包理念——当前较为流行的商业模式之一引入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工作。从三个方面,即构造基于众包理念的农业信息传播新模式、分析基于众包的农业信息传播新模式的优势和实施基于众包理念的农业信息传播新模式的关键点,详细阐述了众包理念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新模式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包 农业科技信息 信息传播 信息传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息化进程对信息传播、管理和运作模式的影响
11
作者 姜旭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社会信息化进程 信息传播模式 运作模式 信息资源 虚拟现实技术 信息需求 信息服务模式 信息 信息化社会 需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在学习活动的知识流模型建构——基于信息传播过程模式 被引量:14
12
作者 付道明 吴玮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6年第2期73-81,共9页
近年来,泛在学习的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大多是从技术应用或学习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甚少从其信息传播本身进行考察。通过文献分析、模式化研究和德尔菲调查法对泛在学习活动传播过程模式进行建构,并采用ISM模型方法进一步构建泛在... 近年来,泛在学习的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大多是从技术应用或学习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甚少从其信息传播本身进行考察。通过文献分析、模式化研究和德尔菲调查法对泛在学习活动传播过程模式进行建构,并采用ISM模型方法进一步构建泛在学习活动的知识流模型,结果表明:(1)传播要素及模式:泛在学习信息传播包括信息传播者、教学信息、教学媒介、受众等四个基本要素,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存在复杂的互动结构关系;(2)知识流影响因素:知识吸收能力(系统最底层)、知识共享风险、信任和承诺的能力、知识共享的态度、知识资源投入、学习者的学习期望(系统最顶层)是影响泛在学习系统中知识流动的六个要素;(3)知识流模型:泛在学习系统在信息传播的基础上产生知识的流动,其知识流模型可分为上、中、下三层知识流,在外部环境和学习者内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知识产生共享、应用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学习 信息传播过程模式 知识流 知识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推文传播模式与跨模态特征的网络谣言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竞杰 顾益军 张岚泽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134,58,共12页
[研究目的]为了有效治理网络谣言,减少网络谣言对社会稳定带来的威胁,提出充分整合帖子的多模态信息和传播模式信息对谣言进行精准识别。[研究方法]提出融合推文传播模式信息与跨模态特征的网络谣言检测模型(PPCMRD)。在推文传播特征挖... [研究目的]为了有效治理网络谣言,减少网络谣言对社会稳定带来的威胁,提出充分整合帖子的多模态信息和传播模式信息对谣言进行精准识别。[研究方法]提出融合推文传播模式信息与跨模态特征的网络谣言检测模型(PPCMRD)。在推文传播特征挖掘方面,首先通过推断潜在连接补全推文传播图,接着采用双向标签图注意力模块编码推文的多个传播模式,然后通过传播模式信息融合模块捕获模式特征间的互补信息,得到帖子的传播特征;在整合多模态特征方面,该模型将帖子的文本、图像和推文传播特征集成在一起,采用跨模态共同注意力机制捕捉不同模态信息间的互补关系,得到帖子的最终嵌入表示,判断是否是谣言。[研究结论]在两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PPCMRD模型能够有效地检测谣言,并优于当前的基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谣言检测 网络谣言检测模型 推文传播模式信息 跨模态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bit模型在网络社区信息传播与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宫辉 刘治国 徐渝 《预测》 CSSCI 2007年第1期77-80,共4页
本文主要利用社会网络矩阵分析法对网络虚拟社区中信息传播模式进行分析,概括出网络虚拟社区群体的基本特征,同时利用Tobit模型对这些特征如何影响虚拟社区CMC信息传递进行验证分析,并提出了控制信息传播的手段与对策。
关键词 虚拟社区 信息传播模式 TOBIT模型 社会网络矩阵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农业发展模式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苗羽 王枫 《园艺与种苗》 CAS 2022年第3期92-94,共3页
总结了我国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信息传播模式以及不同的农业信息服务发展和运行机制,以期发展为农业生产传播农业信息的新兴信息通信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使经济、社会和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信息和通信技术 农业信息 信息传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信息传播·技术
16
作者 张智学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19,共4页
语言·信息传播·技术张智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730070)语言、信息传播和技术,都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三者中,语言与技术又可被看成是任何信息传播活动... 语言·信息传播·技术张智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730070)语言、信息传播和技术,都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三者中,语言与技术又可被看成是任何信息传播活动的组成部分。正象不少其它作者一样,本文也不对知识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播 语言文字 知识信息 文字符号 外在世界 印刷术 声音符号 信息传播模式 信息传播工具 人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学习环境下教师信息角色的嬗变——从“看门人”到“守望者” 被引量:5
17
作者 谯小兵 黎忠文 张志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32,共8页
网络技术与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基于"互联网+"学习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方式的不断涌现,并由此形成了对传统的教学信息传播系统的挑战。从"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n)到"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 网络技术与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基于"互联网+"学习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方式的不断涌现,并由此形成了对传统的教学信息传播系统的挑战。从"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n)到"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从"移动学习(M-learning)"到"泛在学习(U-learning)"无不冲击着原有的教学传播系统的基本形态与结构。"互联网+"学习环境对传统教学情境下信息的传播模式及获取方式的冲击不再是技术层面的手段的变化,而是结构层面的系统内部的中心变换与要素的关系重构,它势必引起对信息传播过程中教师信息角色的重新认识与定位。该文从分析"互联网+"学习环境下信息传播模式特征入手,对"互联网+"学习环境从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化、教学聚合点的转移、信息的内联方式的节点化等层面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学习环境下教师信息角色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及定位,并结合几个比较典型的创新教学方式中教师的信息角色嬗变进行了一些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学习环境 信息传播模式特征 教师信息角色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信息与媒体的再思考——信息的编码与接收(下)
18
作者 乔立恭 安嘉翔 铁新城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20,共5页
3.明确申农理论的必要性申农的信息量理论,看上去专业性很强,如果仅仅要求明确其建立的基本精神,通过思辩的努力同样可以取得圆满的结果,
关键词 信息传递 符号编码 通讯工程 信息传播模式 符号集合 传播理论 接收者 信息编码 信息发送者 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信息与媒体的再思考——信息的编码与接收(上)
19
作者 乔立恭 安嘉翔 铁新城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15,共4页
在《电化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本文作者之一曾以《对信息与媒体的思考》为题,就媒体与信息的关系,特别是就媒体对信息的承载范围、承载能力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并提出“匹配”这一概念用于确定媒体与信息在承载能力上的特点。本文将... 在《电化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本文作者之一曾以《对信息与媒体的思考》为题,就媒体与信息的关系,特别是就媒体对信息的承载范围、承载能力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并提出“匹配”这一概念用于确定媒体与信息在承载能力上的特点。本文将从信息运动的机制上对信息的传递(编码)与信息的接收(解码)做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运动 不确定性 通讯工程 编码系统 再思考 数编码 信息传播模式 常用汉字 承载能力 信息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社会信息化——浙江省丽水市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
作者 毛玉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4-36,共3页
将社会信息化建设作为区域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不仅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选择,也是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结合区域性的地级城市浙江丽水市的信息化建设实践,从理... 将社会信息化建设作为区域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不仅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选择,也是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结合区域性的地级城市浙江丽水市的信息化建设实践,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对区域科学发展的社会信息化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学发展 社会信息 信息化建设模式 信息传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