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非传统安全高度构建互联网不良信息传播的监控机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峻
周旭红
《现代情报》
CSSCI
2011年第5期149-151,共3页
本研究从非传统安全高度认识互联网不良信息的监控问题。基于信息传播理论,提出了由传播者控制、接收者控制和传播途径控制构成的互联网不良信息控制体系。三层控制体系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完整控制链。
关键词
互联网
不良
信息
传播
非传统安全
互联网
信息
安全
信息传播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突发事件中不实信息传播的传染病模型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方星
黄培清
黄新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0-155,共6页
为探究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实信息的传播过程,分析其传播机理和控制方法。鉴于不实信息的传播、澄清、隔离和控制过程与传染病传播及其通过疫苗、治疗和隔离等控制过程相似,将经典的易感染者和已感染者(SI)传染病模型,优化转换成突发事件...
为探究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实信息的传播过程,分析其传播机理和控制方法。鉴于不实信息的传播、澄清、隔离和控制过程与传染病传播及其通过疫苗、治疗和隔离等控制过程相似,将经典的易感染者和已感染者(SI)传染病模型,优化转换成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实信息传播控制的模型。综合运用控制论的相关知识,在现实操作中找出不实信息在不同人群间的接触转化率等影响传播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应急管理决策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动态决策模型,并调整人群的接触转化率等相关参数,达到有效控制不实信息传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易感染者和已感染者(SI)模型
不实
信息
:
传播
与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处理个人信息行为的合法性判准——从《民法典》第111条的规范目的出发
被引量:
36
3
作者
于柏华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93,共13页
《民法典》第111条规定了一项以保护“控制个人信息传播”为目的的个人信息权。控制个人信息传播的意义在于塑造“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个体自由发展人格的组成部分,该利益因此不同于其他利益,具有独立性和内在重要性。由“控制个人信息...
《民法典》第111条规定了一项以保护“控制个人信息传播”为目的的个人信息权。控制个人信息传播的意义在于塑造“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个体自由发展人格的组成部分,该利益因此不同于其他利益,具有独立性和内在重要性。由“控制个人信息传播”的性质所决定,在信息主体“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他人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具有合法性。个人信息权有其内在限度,《民法典》第111条对控制个人信息传播利益的保护并非绝对。在未经信息主体许可的条件下,如果处理他人信息的行为的理由在分量上超过信息主体控制个人信息利益,同样具有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
信息
权
控制
个人
信息
传播
利益
个人
信息
处理
合法性判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非传统安全高度构建互联网不良信息传播的监控机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峻
周旭红
机构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图书馆
出处
《现代情报》
CSSCI
2011年第5期149-151,共3页
文摘
本研究从非传统安全高度认识互联网不良信息的监控问题。基于信息传播理论,提出了由传播者控制、接收者控制和传播途径控制构成的互联网不良信息控制体系。三层控制体系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完整控制链。
关键词
互联网
不良
信息
传播
非传统安全
互联网
信息
安全
信息传播控制
Keywords
Internet
bad information diffusion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Internet information security
information diffusion control
分类号
G203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突发事件中不实信息传播的传染病模型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方星
黄培清
黄新华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0-15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71303157)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3ZR1458200)
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2014EGL007)
文摘
为探究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实信息的传播过程,分析其传播机理和控制方法。鉴于不实信息的传播、澄清、隔离和控制过程与传染病传播及其通过疫苗、治疗和隔离等控制过程相似,将经典的易感染者和已感染者(SI)传染病模型,优化转换成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实信息传播控制的模型。综合运用控制论的相关知识,在现实操作中找出不实信息在不同人群间的接触转化率等影响传播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应急管理决策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动态决策模型,并调整人群的接触转化率等相关参数,达到有效控制不实信息传播的目的。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易感染者和已感染者(SI)模型
不实
信息
:
传播
与
控制
Keywords
emergency events
emergency management
susceptible infective(SI) model
fals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分类号
X913.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处理个人信息行为的合法性判准——从《民法典》第111条的规范目的出发
被引量:
36
3
作者
于柏华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93,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本权利与公共利益平衡的实践方法与制度路径研究”(项目号16BFX0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民法典》第111条规定了一项以保护“控制个人信息传播”为目的的个人信息权。控制个人信息传播的意义在于塑造“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个体自由发展人格的组成部分,该利益因此不同于其他利益,具有独立性和内在重要性。由“控制个人信息传播”的性质所决定,在信息主体“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他人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具有合法性。个人信息权有其内在限度,《民法典》第111条对控制个人信息传播利益的保护并非绝对。在未经信息主体许可的条件下,如果处理他人信息的行为的理由在分量上超过信息主体控制个人信息利益,同样具有合法性。
关键词
个人
信息
权
控制
个人
信息
传播
利益
个人
信息
处理
合法性判准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非传统安全高度构建互联网不良信息传播的监控机制
陈峻
周旭红
《现代情报》
CSSCI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突发事件中不实信息传播的传染病模型研究
方星
黄培清
黄新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处理个人信息行为的合法性判准——从《民法典》第111条的规范目的出发
于柏华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