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凝聚与涣散:《多彻迪》中苏格兰工人的共同体信念
被引量:
1
1
作者
吕洪灵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100,共5页
在上世纪70年代的苏格兰,以威廉·麦基尔文尼的《多彻迪》为代表的创作既继承了苏格兰文艺复兴中对民族精神的在意,也率先将创作的笔触对准了苏格兰城市工人的生活,描写了他们的共同体想象在劳资矛盾深化的资本社会发生的变化。论...
在上世纪70年代的苏格兰,以威廉·麦基尔文尼的《多彻迪》为代表的创作既继承了苏格兰文艺复兴中对民族精神的在意,也率先将创作的笔触对准了苏格兰城市工人的生活,描写了他们的共同体想象在劳资矛盾深化的资本社会发生的变化。论文基于对《多彻迪》中家庭关系、宗教选择、工友行为等方面的分析指出,小说立足于家庭共同体关系的演变,通过普通矿工家庭的经历而非激烈的劳资矛盾来展现苏格兰工人的集体记忆与社会现实,探析了工人的共同体信念在现代社会的凝聚与涣散。它对于20世纪初期苏格兰工人的刻画亦是对70年代工人状况的追溯性反思,预言了苏格兰工人共同体信念在当代社会的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彻迪
威廉·麦基尔文尼
苏格兰工人
共同体
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式的“自治共同体”:论作为“帮”的梁山泊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欧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134,192,共13页
梁山泊类型的中国"帮"式自治共同体,具有超家族的家族性、乌托邦追求的异托邦性、非生产性的生产方式、强者面目的弱者集合、神圣格调的神秘化等性质。梁山共同体的"蜂群模式"效率,来自于共同认同的核心信念与内部...
梁山泊类型的中国"帮"式自治共同体,具有超家族的家族性、乌托邦追求的异托邦性、非生产性的生产方式、强者面目的弱者集合、神圣格调的神秘化等性质。梁山共同体的"蜂群模式"效率,来自于共同认同的核心信念与内部制度设计的公正公平性,"原则性的道德"高于"团体道德"以及仪式的养护。但是,随着这种共同体核心信念的萎缩与消解,权利意识导致团体功能和制度的异化,以及成员们个性人格的变化,"帮"只能通过不断地与外部力量的战斗来强化边界以凝聚团体,一旦团体外部压力消失,这种自治共同体就必然走向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泊
帮会
自治
共同体
信念共同体
蜂群模式
行军纵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凝聚与涣散:《多彻迪》中苏格兰工人的共同体信念
被引量:
1
1
作者
吕洪灵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100,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当代苏格兰小说研究"(编号:13BWW045)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编号:20140901)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上世纪70年代的苏格兰,以威廉·麦基尔文尼的《多彻迪》为代表的创作既继承了苏格兰文艺复兴中对民族精神的在意,也率先将创作的笔触对准了苏格兰城市工人的生活,描写了他们的共同体想象在劳资矛盾深化的资本社会发生的变化。论文基于对《多彻迪》中家庭关系、宗教选择、工友行为等方面的分析指出,小说立足于家庭共同体关系的演变,通过普通矿工家庭的经历而非激烈的劳资矛盾来展现苏格兰工人的集体记忆与社会现实,探析了工人的共同体信念在现代社会的凝聚与涣散。它对于20世纪初期苏格兰工人的刻画亦是对70年代工人状况的追溯性反思,预言了苏格兰工人共同体信念在当代社会的失落。
关键词
多彻迪
威廉·麦基尔文尼
苏格兰工人
共同体
信念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式的“自治共同体”:论作为“帮”的梁山泊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欧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2-134,192,共13页
基金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建设项目(2015XWD-S0501)
项目负责人:李欧
文摘
梁山泊类型的中国"帮"式自治共同体,具有超家族的家族性、乌托邦追求的异托邦性、非生产性的生产方式、强者面目的弱者集合、神圣格调的神秘化等性质。梁山共同体的"蜂群模式"效率,来自于共同认同的核心信念与内部制度设计的公正公平性,"原则性的道德"高于"团体道德"以及仪式的养护。但是,随着这种共同体核心信念的萎缩与消解,权利意识导致团体功能和制度的异化,以及成员们个性人格的变化,"帮"只能通过不断地与外部力量的战斗来强化边界以凝聚团体,一旦团体外部压力消失,这种自治共同体就必然走向崩溃。
关键词
梁山泊
帮会
自治
共同体
信念共同体
蜂群模式
行军纵队
分类号
I207.41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凝聚与涣散:《多彻迪》中苏格兰工人的共同体信念
吕洪灵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式的“自治共同体”:论作为“帮”的梁山泊
李欧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