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信州大学研发可以大规模淡化海水的超强反渗透膜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世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8-118,共1页
日本信州大学的研究者们发明了一种可以大规模淡化海水的超强反渗透膜,其研究成果发表于二月初的《Scientific Reports》中。在该项研究中,Morinobu Endo教授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聚酰胺纳米复合膜,混合的碳纳米管产生了... 日本信州大学的研究者们发明了一种可以大规模淡化海水的超强反渗透膜,其研究成果发表于二月初的《Scientific Reports》中。在该项研究中,Morinobu Endo教授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聚酰胺纳米复合膜,混合的碳纳米管产生了一种保护作用,稳定了聚酰胺与氯的连接分子,因此具有耐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化海水 日本信州大学 反渗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信州大学中垣雅雄(Nakagaki Masao)教授来访
2
《蚕学通讯》 2008年第2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日本信州大学 学术访问 引智项目 纤维 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信州大学纤维学部下坂城教授来访
3
《蚕学通讯》 2007年第2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日本信州大学 纤维 学术访问 系统生物学 外国专家 教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理工大学学者风采
4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常晓明,男,1954年生,山西阳泉人,中共党员,博士,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日本信州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兼任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常务理事、
关键词 太原理工大学 博士生导师 学者 日本信州大学 博士学位 常务理事 创造教育 毕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刊主编向仲怀院士简介
5
作者 《蚕学通讯》编辑部(整理) 《蚕学通讯》 2024年第3期1-1,共1页
向仲怀,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著名蚕学家。1937年7月生,重庆市武隆人。1958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蚕桑系,留校任教。1982年至1984年在日本信州大学留学,获该校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7月至2003年1月任原西... 向仲怀,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著名蚕学家。1937年7月生,重庆市武隆人。1958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蚕桑系,留校任教。1982年至1984年在日本信州大学留学,获该校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7月至2003年1月任原西南农业大学校长。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五届全国党代表,重庆直辖市第一届市委委员、首届科协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五、六届委员及两届畜牧学科召集人,中国蚕学会第六届和第七届理事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南农业大学 中国蚕学会 向仲怀 博士学位 日本信州大学 重庆直辖市 科协主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人工光型植物工厂技术进展与典型案例 被引量:7
6
作者 贺冬仙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6年第13期21-23,共3页
日本植物工厂研究会自2009年开始,日本农林水产省和经济产业省先后投资近150亿日元启动了"示范型植物工厂实证·展示·培训事业"和"植物工厂核心技术研究据点事业"项目,组织了日本千叶大学、东京农工大学... 日本植物工厂研究会自2009年开始,日本农林水产省和经济产业省先后投资近150亿日元启动了"示范型植物工厂实证·展示·培训事业"和"植物工厂核心技术研究据点事业"项目,组织了日本千叶大学、东京农工大学、大阪府立大学、爱媛大学、信州大学、明治大学、岛根大学、农研机构·蔬菜茶叶研究所、九州冲绳农业研究中心、三重县农业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工厂 岛根大学 千叶大学 综合研究所 农林水产省 经济产业省 大阪府 信州大学 青森 草莓果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果树新树形—串联龙干形
7
作者 张朝红 李扬 +1 位作者 高倩 王英杰 《河北果树》 2020年第2期53-53,共1页
2018年6-8月期间,笔者在日本信州大学研修学习,其间在长野县学习了一种新型的果树栽培的树形——串联龙干形。1串联龙干形结构串联龙干形与我国传统的疏散分层形相比,该树形具有树体小、通风透光好、易操作、省工等特点,更利于果树轻简... 2018年6-8月期间,笔者在日本信州大学研修学习,其间在长野县学习了一种新型的果树栽培的树形——串联龙干形。1串联龙干形结构串联龙干形与我国传统的疏散分层形相比,该树形具有树体小、通风透光好、易操作、省工等特点,更利于果树轻简化、省力化栽培。其树体由主干、主枝(龙干)、侧枝组成。株行距为4 m×(2~4)m,南北走向,主枝固定在管架上,侧枝位于铁丝网上,并垂直伸向行间,株间距在40~5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散分层形 果树栽培 轻简化 省力化栽培 日本信州大学 通风透光 研修学习 树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蚕桑科技近况简介
8
作者 何彬 《北方蚕业》 1992年第1期44-47,共4页
笔者最近受国家科委的选派,到日本国立信州大学纤维学部应用生物学学科委遗传病学研究室进修了一年(1990.3~1991.3),在日本学习期间,耳闻目睹了日本蚕桑科技最新的发展动态,为了使读者对日本近期的蚕桑科技发展有所了解,现将近况简介如下:
关键词 应用生物学 国家科委 遗传病学 信州大学 蚕品种 小蚕共育 人工饲料 省力化 基因替换 上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电子迁移率的OLED材料
9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4-154,共1页
日本信州大学和保土谷化学合作开发了快速电子迁移率的OLED材料。此材料是纯有机材料,其电子迁移率是普通的有机材料的100倍。用此材料制作OLED将降低OLED的工作电压和功耗,提高OLED性能。
关键词 电子迁移率 LED材料 日本信州大学 OLED 有机材料 合作开发 工作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可提高油田产量
10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油田产量 碳纳米管 石油工业 日本信州大学 开采过程 钻井系统 产量提高 钻井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亮度微腔OLED
11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9-329,共1页
日本信州大学开发了世界上最亮的微腔OLED,其亮度为1.85×10^7cd/m^2,发光面积为0.03mm^n2,可作为点光源。在OLED器件中,两个反射镜之间夹着有机发光层以实现微腔发光结构。该项目研究人员在反射镜的金属材料方面下了功夫,... 日本信州大学开发了世界上最亮的微腔OLED,其亮度为1.85×10^7cd/m^2,发光面积为0.03mm^n2,可作为点光源。在OLED器件中,两个反射镜之间夹着有机发光层以实现微腔发光结构。该项目研究人员在反射镜的金属材料方面下了功夫,其微腔器件可增强某特定波长光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高亮度 微腔 LED器件 日本信州大学 发光结构 金属材料 研究人员 反射镜 点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波竟被锁进神奇立方体
12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49-1149,共1页
日本信州大学、大阪大学和筑波物质材料研究所联合研究小组开发出了能把电磁波储存在充满空洞的立方体中的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将来不仅能够制造出储蓄光的“光池”,还可用来储存电磁波,将其转变成电能。该小组同时表示,下一步他们将... 日本信州大学、大阪大学和筑波物质材料研究所联合研究小组开发出了能把电磁波储存在充满空洞的立方体中的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将来不仅能够制造出储蓄光的“光池”,还可用来储存电磁波,将其转变成电能。该小组同时表示,下一步他们将致力于研究白天储存光能夜间释放使用的“光池”,用空中电磁波作电源的手机等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 立方体 日本信州大学 联合研究 物质材料 大阪大学 实用技术 储存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古河电工公司开发出全球最高导电率的CNT导体
13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72-1272,共1页
日本古河电工公司与日本信州大学碳科学研究所共同成功地开发出全球最高导电率的碳纳米管(CNT)导体。古河电工公司向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实施的“实现低碳社会的纳米碳材料实用化”资助项目提交了该研究成果,并... 日本古河电工公司与日本信州大学碳科学研究所共同成功地开发出全球最高导电率的碳纳米管(CNT)导体。古河电工公司向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实施的“实现低碳社会的纳米碳材料实用化”资助项目提交了该研究成果,并被选定为“纳米碳材料轻量导线开发”课题。公司已经将部分研究课题委托给信州大学,在今后2年里进行采用CNT的超轻量电线的开发,完成作为电线使用的样品开发。公司今后还要继续利用CNT的高强度、超轻量及耐环境变化的特性,开展电线的轻量化和低损耗化方面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信州大学 古河电工公司 综合开发 高导电率 CNT 导体 纳米碳材料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正声明
14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5-125,共1页
刊于2019年第10期的《丝绸和锦缎:从纺织工程和数学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历史中交织的文明与文化》中,作者单位为“信州大学纺织科技学院”,实际应为“信州大学纤维学部”,特此更正,并向森川英明老师表示歉意!
关键词 信州大学 纺织 更正 文明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脂肪酸酯提供较清洁的生产路线的多相催化剂
15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脂肪酸酯 清洁生产 多相催化剂 日本信州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名蚕学专家 向仲怀
16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向仲怀,男,重庆市武隆县人,汉族,生于1937年7月,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58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蚕桑系蚕桑专业。1980—1982年在农业部出国人员外语培训班(延边农学院)和教育部留学生预备部(大连外... 向仲怀,男,重庆市武隆县人,汉族,生于1937年7月,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58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蚕桑系蚕桑专业。1980—1982年在农业部出国人员外语培训班(延边农学院)和教育部留学生预备部(大连外语学院)日语班结业。1982~1984年在日本信州大学纤维学部家蚕遗传及发生学研究室,研究家蚕遗传育种,并在九州大学作短期访问研究,获日本信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信州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博士生导师 专家 蚕学 遗传育种 农学院 大学 博士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系纳米复合材料发展迅速
17
作者 伟家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7,共1页
关键词 PA系 纳米复合材料 发展 聚酰胺 日本北川工业公司 昭和电工公司 信州大学 纳米粒子直接混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纤维的用途
18
作者 刘际泽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2-102,共1页
自1976年日本信州大学提出碳纳米管技术提案至今,该技术已实现工业化。日本METS公司采用碳纳米管技术成功研发出碳纳米纤维制品。碳纳米纤维可与不同塑料材料进行复合,得到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复合材料制品。特别是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 自1976年日本信州大学提出碳纳米管技术提案至今,该技术已实现工业化。日本METS公司采用碳纳米管技术成功研发出碳纳米纤维制品。碳纳米纤维可与不同塑料材料进行复合,得到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复合材料制品。特别是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越的强度、韧性、导电性、高热传导性能而不会改变原材料固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纤维 日本信州大学 复合材料制品 热传导性能 用途 纤维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 纤维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研制成直径仅0.2毫米的钟表齿轮
19
作者 胡正隆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6-276,共1页
日本信州大学教授远藤守信与日本三家企业合作,研制成功了世界上最小的钟表齿轮,其直径仅0.2毫米。这一技术产品可用于钟表制造和自动化机器、医疗器械和汽车等结构零件制造上。
关键词 日本信州大学 研制 钟表齿轮 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谢克昌
20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煤化学工程专家。1946年10月5日出生,山西省太原市人。原籍山西省五台县。196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太原工学院,1999年获日本信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长期从事煤化工研发工作,是我国煤化工科技领... 煤化学工程专家。1946年10月5日出生,山西省太原市人。原籍山西省五台县。196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太原工学院,1999年获日本信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长期从事煤化工研发工作,是我国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对煤化工利用中的主要过程煤的气化建立了可模拟工业条件的高温高压多气氛差热测试方法。获得了多种煤种在不同压力和气氛下的气化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信州大学 中国工程院 煤化工 动力学规律 化学工程 天津大学 博士学位 研发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