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频域多径效应下光纤通信网络信号自适应干扰抑制
1
作者 冯彩英 王晓惠 王彩峰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4-188,共5页
光纤中的色散效应会导致不同频率的光信号以不同的速度传播,在这种频域多径效应下,通信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发生波动,出现码间干扰,从而引起信号的展宽和失真,降低了通信信号的质量。为此,提出频域多径效应下光纤通信网络信号自适应干扰抑... 光纤中的色散效应会导致不同频率的光信号以不同的速度传播,在这种频域多径效应下,通信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发生波动,出现码间干扰,从而引起信号的展宽和失真,降低了通信信号的质量。为此,提出频域多径效应下光纤通信网络信号自适应干扰抑制研究。根据滤波器抽头系数,计算判决反馈均衡器输出光纤通信信号均衡处理结果的误差,将其作为冲激响应和时间偏移函数的输入,并引入傅里叶变换,设置无码间干扰条件,采用判决反馈均衡器来补偿信道冲激响应,使得整个光纤通信网络的频谱趋于相对平坦,有效抵消由于色散效应和码间干扰引起的信号失真,采用递归最小二乘法自适应调整滤波器抽头系数,获取均衡器最佳系数,从而有效抑制光纤通信网络的频域多径效应下的码间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干扰抑制能力强,可有效提升通信信号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多径效应 光纤通信网络 通信信号 干扰 遗忘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MRI设备层间射频信号干扰进行检测的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尹红霞 刘雅文 +4 位作者 杨娉娉 张艺 朱建明 杨正汉 王振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07-1610,共4页
目的对3台MRI设备的层间射频信号干扰情况进行检测,以加深对层间射频信号干扰现象的认识。方法通过3台MRI设备(设备1:GE 1.5T HDi,装机时间:2012年;设备2:GE 3.0T HD,装机时间:2006年;设备3:GE3.0T750W,装机时间:2016年)采用轴位T1WI序... 目的对3台MRI设备的层间射频信号干扰情况进行检测,以加深对层间射频信号干扰现象的认识。方法通过3台MRI设备(设备1:GE 1.5T HDi,装机时间:2012年;设备2:GE 3.0T HD,装机时间:2006年;设备3:GE3.0T750W,装机时间:2016年)采用轴位T1WI序列扫描ACR模体,记录层间距为5.0、1.0、0.5和0mm时的SNR,绘制SNR变化百分比与层间距百分比的函数图。处置标准:当层间距从5mm减小到0时,由层间射频信号干扰作用所导致的SNR的下降不超过20%。结果当层间距由5mm减小到0时,设备1的SNR下降幅度为18.16%,设备2的SNR下降幅度为23.57%,设备3的SNR下降幅度为10.75%;设备1和设备3的层间射频信号干扰检测结果达到处置标准,设备2(使用时间超过10年)的检测结果未达标。结论 3台MRI设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层间射频信号干扰现象,其中使用时间最久的设备检测结果不达标。层间射频信号干扰检测应该在临床质量控制工作中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信号干扰 质量控制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信号间干扰的多载波降噪差分混沌移位键控方案
3
作者 张刚 董江涛 贺利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针对传统多载波混沌键控系统中传输速率低、误码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无信号间干扰的多载波降噪差分混沌移位键控(NISI-MC-NRDCSK)方案。通过设计的正交混沌信号发生器得到两路时域正交的混沌载波信号,从而实现无信号间干扰的目的;同时... 针对传统多载波混沌键控系统中传输速率低、误码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无信号间干扰的多载波降噪差分混沌移位键控(NISI-MC-NRDCSK)方案。通过设计的正交混沌信号发生器得到两路时域正交的混沌载波信号,从而实现无信号间干扰的目的;同时,引入多个预定义的子载波和正交调制技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接收端利用滑动平均滤波器对接收信号进行平均降噪,可改善系统的误码性能。推导了AWGN信道和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下的理论BER公式并进行了蒙特卡洛仿真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且系统有较强的抗噪声性能和抗多径干扰能力;相比于传统多载波差分混沌移位键控(MC-DCSK)系统,相同载波数下文中所提NISI-MC-NRDCSK系统的传输速率提高了4倍,相同误码性能下的信噪比可提升近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混沌移位键控 多载波 降噪 信号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病毒抗性蛋白A(MxA)通过增强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ISRE)活性诱导HepG2细胞干扰素刺激基因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凯 潘颖 +4 位作者 刘萍 宇芙蓉 魏晓康 张发苏 王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4-709,共6页
目的研究黏病毒抗性蛋白A(MxA)对HepG2细胞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的影响。方法采用pcDNA3.1-Flag-MxA转染HepG2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MxA蛋白在HepG2细胞的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MxA蛋白表达... 目的研究黏病毒抗性蛋白A(MxA)对HepG2细胞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的影响。方法采用pcDNA3.1-Flag-MxA转染HepG2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MxA蛋白在HepG2细胞的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MxA蛋白表达;采用MxA小干涉RNA(si-MxA)转染HepG2细胞并以α干扰素(IFN-α)处理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epG2细胞黏液病毒抗性蛋白A(MxA)、蛋白激酶R(PKR)和寡聚腺苷酸合成酶(OAS)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xA、PKR、OAS、细胞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STAT1)、磷酸化的STAT1(p-STAT1)、STAT2、p-STAT2和干扰素调节因子9(IRF9)的蛋白表达。此外,pcDNA3.1-Flag-MxA与pISRE-TA-luc分别共转染至HepG2和HepG2.2.15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ISRE)活性。结果MxA蛋白在HepG2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表达且细胞质表达量高于胞核。敲低HepG2细胞中MxA表达虽不影响IFN-α诱导的STAT1、p-STAT1、STAT2、p-STAT2和IRF9蛋白的表达,但显著降低抗病毒蛋白PKR和OAS的表达。过表达MxA的HepG2细胞ISRE活性增强且PKR和OAS蛋白表达增高,但这种效应却在HepG2.2.15细胞中被抑制。结论MxA通过增强JAK/STAT信号通路ISRE活性诱导抗病毒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病毒抗性蛋白A(MxA) 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 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isrE) 干扰素刺激基因(IS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免疫微环境中cGAS-STING信号通路的细胞间信号传递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梦秋 徐平龙 吴芑柔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4,共10页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是肿瘤免疫治疗中备受关注的靶点。模式识别受体cGAS识别胞质双链DNA(dsDNA),生成第二信使2´3´-环鸟苷酸-腺苷酸(cGAMP),活化接头蛋白STING,介导干扰素和促炎...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是肿瘤免疫治疗中备受关注的靶点。模式识别受体cGAS识别胞质双链DNA(dsDNA),生成第二信使2´3´-环鸟苷酸-腺苷酸(cGAMP),活化接头蛋白STING,介导干扰素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促进肿瘤免疫。肿瘤免疫微环境中cGAS-STING通路的细胞间信号传递维持并增强天然免疫应答,推动适应性免疫的发展。基于膜系统的细胞外囊泡运输、吞噬作用和细胞膜融合传递dsDNA、cGAMP以及活化的STING蛋白,加强免疫监视和炎症应答。基于膜蛋白的缝隙连接、膜转运蛋白传递cGAMP和dsDNA对免疫调节至关重要。此外,配体-受体反应传递干扰素进一步放大抗肿瘤免疫反应。本文描述了肿瘤免疫微环境中cGAS-STING通路的细胞间信号传递及其调控,讨论这些机制如何影响和调节肿瘤免疫过程,以及针对这些信号传递机制的潜在干预和免疫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细胞信号传递 双链DNA 肿瘤免疫 免疫应答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间捷变频SAR快速补偿频域成像处理算法
6
作者 陈世龙 刘霖 +3 位作者 王晓蓓 曾翰森 刘亚波 刘翔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7-806,共10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脉间载频捷变技术通过随机改变每个脉冲信号的载频,主动增加了雷达波形的复杂度和不确定性,能够有效对抗有源欺骗干扰,但脉间载频捷变会导致多普勒调频率捷变、方位向无法压缩等问题。对此,...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脉间载频捷变技术通过随机改变每个脉冲信号的载频,主动增加了雷达波形的复杂度和不确定性,能够有效对抗有源欺骗干扰,但脉间载频捷变会导致多普勒调频率捷变、方位向无法压缩等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快速补偿频域成像处理方案。考虑到脉间捷变频信号脉间相位历程变化、脉内线性调频的特性,在距离向脉冲压缩后能避免相位随距离空变,并通过对距离向主瓣精准补偿和旁瓣近似补偿,实现在快速成像的同时,抑制距离向旁瓣,提升弱目标显示能力,其计算量与传统固定波形SAR成像计算量相当。仿真数据处理得到了点目标、面目标在有源欺骗干扰下的成像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及抗干扰性能。此外,该处理方案下点目标的峰值旁瓣比和积分旁瓣比对比传统固定波形处理方案能分别有效提升12 dB和1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干扰 捷变频信号 频域成像 有源欺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完备空际间叠干扰下星基导航信号捕获性能分析
7
作者 张海川 曾芳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4-601,共8页
该文针对星基定位接收机导航信号捕获的干扰问题,提出一种非完备空际间叠干扰信号模型。首先对提出的干扰模型以及非完备空际间叠引起的干扰裂变效应进行了阐述分析与推究证明,而后推导计算出了星基定位接收机输出信干噪比(SINR)与空际... 该文针对星基定位接收机导航信号捕获的干扰问题,提出一种非完备空际间叠干扰信号模型。首先对提出的干扰模型以及非完备空际间叠引起的干扰裂变效应进行了阐述分析与推究证明,而后推导计算出了星基定位接收机输出信干噪比(SINR)与空际间叠长度的函数式,论证了两者函数单调性关系。仿真实验表明星基定位接收机输出信干噪比为空际间叠长度的单调增函数,短空际间叠长度干扰可抑制3维频码域相关峰突起,降消星基定位接收机捕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基定位 空际干扰 导航信号捕获 3维频码域相关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RNAi干扰β-catenin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付成娟 李振宇 +6 位作者 李德鹏 闫志凌 陈伟 陈翀 吴庆运 潘秀英 徐开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46-1551,共6页
本研究通过构建β-连环蛋白(β-catenin)特异的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探讨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设计3对针对β-catenin mRNA不同位点的shRNA编码序列,分别连接到慢病毒载体质粒PLB中,构建... 本研究通过构建β-连环蛋白(β-catenin)特异的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探讨阻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设计3对针对β-catenin mRNA不同位点的shRNA编码序列,分别连接到慢病毒载体质粒PLB中,构建PLB-β-catenin/shRNA1,PLB-β-catenin/shRNA2和PLB-β-catenin/shRNA3;将重组质粒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及包膜蛋白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收获病毒颗粒,浓缩后测定病毒滴度,感染MSC细胞,并应用流式细胞术分选GFP阳性细胞,Western blot和RT-PCR验证其对细胞内β-catenin基因表达的抑制效果,筛选干扰效率最高质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V/7-AAD法检测干扰后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MSC迁移能力。结果表明:构建的特异性慢病毒siRNA干扰组(PLB-β-catenin/shRNA2)能有效抑制β-caten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抑制细胞的增殖;而空载体对照组(PLB group)和正常对照组(control group)细胞增殖无明显变化,两组之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采用血清饥饿法处理后,干扰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但两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显示,干扰组MSC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对照组细胞迁移能力无明显变化。结论:构建的特异RNAi慢病毒能够有效抑制β-catenin基因的表达,减少细胞内目的基因mRNA和蛋白的水平,从而对MSC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慢病毒载体 WNT信号 Β-CATENIN 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双工双通路中继网络干扰处理与信号检测算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康 刘璐 +3 位作者 杨崇海 汤玮 冯文江 刘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9-136,共8页
全双工双通路连续中继(FD-TPSR)网络频谱效率高,状态控制简单,但全双工中继存在残留自干扰(RSI),发射中继对接收中继也会形成中继间干扰(IRI),会导致通信性能下降.这里提出一种中继间干扰处理方法,中继节点消除部分IRI,以提高端到端信... 全双工双通路连续中继(FD-TPSR)网络频谱效率高,状态控制简单,但全双工中继存在残留自干扰(RSI),发射中继对接收中继也会形成中继间干扰(IRI),会导致通信性能下降.这里提出一种中继间干扰处理方法,中继节点消除部分IRI,以提高端到端信干噪比;保留部分IRI,在目的节点构成延迟转发编码结构,以提供分集增益.同时提出一种基于并行软干扰消除的匹配滤波(MF-PSIC)信号检测算法,匹配滤波器结构简单,实现复杂度低,基于软输出的并行干扰消除能同时检测所有时隙的符号,处理时延小.仿真结果表明,中继间干扰处理方法兼顾了分集增益和累积干扰与噪声因素,相比于无IRI消除和完全IRI消除,误比特率最低;MF-PSIC信号检测算法实现复杂度低,相比于ML信号检测算法仅有很少的性能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继网络 双通路连续中继网络 全双工 中继干扰 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Leer-3系统无人机可干扰100公里外手机信号
10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9年第2期161-161,共1页
据C4ISR网站2018年11月17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11月6日宣布,该国已将无人机载干扰机的干扰范围扩大至100km,即60多英里。无人机不仅是电子战的目标,还是电子战平台。这意味着,头顶上的飞行器可能会突然失去求助能力,也可能会发出袭击信号。
关键词 机载干扰 手机信号 无人机 电子战平台 系统 C4isr 国防部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渐进可控频偏范围的多频实信号频率估计器
11
作者 黄翔东 吕冲 +1 位作者 李燕平 王晓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18,共7页
多频实信号的频率估计是应用面广的基础信号处理问题,其精度受限于难以降低各频率成分的谱间干扰。为根本解决该问题,提出可自动抑制谱间干扰的多频实信号频率估计器,具体以频偏范围可控的单频估计器为基础,通过迭代构造两种残差信号(... 多频实信号的频率估计是应用面广的基础信号处理问题,其精度受限于难以降低各频率成分的谱间干扰。为根本解决该问题,提出可自动抑制谱间干扰的多频实信号频率估计器,具体以频偏范围可控的单频估计器为基础,通过迭代构造两种残差信号(即降序残差和排它残差)并将其馈入单频估计器,从而获得各成分频率估计结果。其特色在于,在迭代过程中,可渐进设置频偏范围参数,从而保证各频率成分可稳步地获得高精度估计结果。数值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多频估计器精度高于现有的多频估计器精度,具有宽广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估计 多频实信号 谱泄漏收缩 可控频偏范围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条函数Renyi熵的时间分集小波盲均衡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业才 龚秀丽 张艳萍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50-2055,共6页
针对时间分集分数间隔判决反馈盲均衡算法(TD)计算量大、收敛速度慢的缺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条函数Renyi熵的时间分集小波盲均衡算法。该算法直接把定义的样条函数Renyi熵作为代价函数用于TD的权向量更新,利用分数间隔获得更详细的... 针对时间分集分数间隔判决反馈盲均衡算法(TD)计算量大、收敛速度慢的缺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条函数Renyi熵的时间分集小波盲均衡算法。该算法直接把定义的样条函数Renyi熵作为代价函数用于TD的权向量更新,利用分数间隔获得更详细的信道信息;由正交小波变换降低输入信号的自相关性,以加快收敛速度;利用时间分集和判决反馈结构来降低多径衰落对通信质量的影响。水声信道盲均衡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分集 Parzen窗估计 RENYI熵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LTE-V2X系统的双迭代信号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廖勇 孙宁 +1 位作者 王帅 陈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针对传统信号检测算法无法有效应对子载波间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赛德尔算法改进的迭代并行干扰消除信号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自适应迭代的高斯塞德尔算法获取待检测信号的粗略估计;然后利用迭代并行干扰消除算法对初始解进... 针对传统信号检测算法无法有效应对子载波间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赛德尔算法改进的迭代并行干扰消除信号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自适应迭代的高斯塞德尔算法获取待检测信号的粗略估计;然后利用迭代并行干扰消除算法对初始解进行迭代优化,并在迭代过程中引入提前更新机制。仿真结果表明,在长期演进—车联万物通信系统中,该算法的检测性能超过了传统初始解的迭代并行干扰消除算法,逼近最优初始解算法性能。这种算法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达到了较好的检测性能,为长期演进—车联万物系统信号检测算法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演进—车联万物 信号检测 单载波频分多址 子载波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时间交织ADC采样系统的频域纠正补偿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仰超 朱锐 +1 位作者 蒋磊 孟庆微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8-411,共4页
针对双通道时间交织模数转换器(ADC)采样系统中的通道间失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频域纠正补偿算法,即利用单次测量得到的不同频率处的固定补偿系数来实现时间交织ADC频响的部分补偿,并从理论和实验上分别进行了推导和可行性验证。实验... 针对双通道时间交织模数转换器(ADC)采样系统中的通道间失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频域纠正补偿算法,即利用单次测量得到的不同频率处的固定补偿系数来实现时间交织ADC频响的部分补偿,并从理论和实验上分别进行了推导和可行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双通道12比特2 Gsample/s时间交织ADC采样系统下,650 MHz带宽范围内的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可以提高到40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ADC 信号采样 通道失配 干扰抑制 频响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递归神经网络空间分集均衡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霞 桑恩方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187,共6页
水声信道中的衰变多途特性常引起难以克服的码间干扰(ISI)。为了降低误码率、改善系统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递归神经网络空间分集均衡器。它在传统的空间分集结构中融入了多层感知器,该结构能够充分利用训练信号的信息,在可调权数较少的... 水声信道中的衰变多途特性常引起难以克服的码间干扰(ISI)。为了降低误码率、改善系统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递归神经网络空间分集均衡器。它在传统的空间分集结构中融入了多层感知器,该结构能够充分利用训练信号的信息,在可调权数较少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较好的均衡效果;针对该结构,采取了初始设定权值的办法,从而使该均衡器的收敛速度得到大大提高。仿真与湖试试验结果表明,该均衡器结构合理,对空间分集均衡性能有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集 均衡器 递归神经网络 多层感知器 干扰 水声信道 系统性能 充分利用 收敛速度 试验结果 结构 误码率 信号 可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的筛选及其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16
作者 毛小荣 岳伟 +2 位作者 袁宏 陈红 薛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3-608,共6页
目的:设计和合成针对抗肝纤维化关键基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factor,CTGF)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并筛选高效的CTGFsiRNA抗肝纤维化序列,探讨其通过尾静脉注射是否具有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方法:①筛选高效的C... 目的:设计和合成针对抗肝纤维化关键基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factor,CTGF)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并筛选高效的CTGFsiRNA抗肝纤维化序列,探讨其通过尾静脉注射是否具有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方法:①筛选高效的CTGF siRNA序列。②干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选取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8周;模型组腹腔注射40%CCl4(3 ml/kg)及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次/3d,连续8周;预防组腹腔注射40%CCl4及尾静脉注射CTGF siRNA(0.1 mg/kg),1次/3 d,连续8周;2周治疗组腹腔注射40%CCl42周,后给予CTGF siRNA及CCl4 6周;4周治疗组腹腔注射40%CCl4 4周,后给予CTGFsiRNA及CCl4 4周。于最后一次CCl4注射3天后取血及组织标本,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CTGF mRNA及蛋白质在大鼠肝组织表达,应用Masson染色检测肝组织纤维化。结果:与模型组(0.544±0.019)相比,预防组(0.105±0.003)及治疗组(0.190±0.006)大鼠肝组织CTGF mRNA和蛋白质表达显著下调(P<0.05),肝组织炎症和坏死及纤维化明显减轻,肝纤维化指标显著降低(P<0.05)。4周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指标降低,与预防组及2周治疗组相比各指标相对升高(P<0.05)。结论:成功筛选出高效的CTGF siRNA,且经尾静脉注射CTGF siRNA能显著抑制大鼠体内肝脏CTGF基因表达,并能有效防治大鼠肝纤维化,对于病程较长的肝纤维化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提示CTGF siRNA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小分子干扰/药理学 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肝硬化/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小分子干扰RNA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移动环境下利用无线信号空域特征实现OFDM系统的ICI消除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薇 殷勤业 穆鹏程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6-82,共7页
高移动性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受多普勒扩展影响产生严重的子载波间干扰(ICI)。根据实际场景中无线信号的空域传播特征,采用WINNER II信道模型建模无线信道,提出利用阵列天线作为接收天线从空域角度消除ICI。该方法利用波达方向... 高移动性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受多普勒扩展影响产生严重的子载波间干扰(ICI)。根据实际场景中无线信号的空域传播特征,采用WINNER II信道模型建模无线信道,提出利用阵列天线作为接收天线从空域角度消除ICI。该方法利用波达方向估计和波束形成网络对接收信号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后的各路信号分别做多普勒频偏补偿,最后将各路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最大比合并获得多波束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减小ICI和误码率平台,较处理前可获得5~7 d B的信干比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干扰消除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高移动性 阵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O-OFDM的帧内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由骁迪 陈健 +1 位作者 马新凤 余长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4-148,共5页
在传统OFDM系统中,OFDM码元在信道特性不佳时可能会超出保护间隔并严重影响相邻码元,从而造成码间干扰和载波间干扰.针对此类干扰,在高速非相干光OFDM通信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偏置光OFDM的帧内信号时域调整方案.该方案运用傅里叶... 在传统OFDM系统中,OFDM码元在信道特性不佳时可能会超出保护间隔并严重影响相邻码元,从而造成码间干扰和载波间干扰.针对此类干扰,在高速非相干光OFDM通信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偏置光OFDM的帧内信号时域调整方案.该方案运用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通过简单的频域子信道预处理,便可以将直流偏置光OFDM时域信号进行帧内交叉性时序搬移,使信号能量从码元边缘部分集中到中间部分.数值模拟表明,该方案能显著降低因码元超出保护间隔而引起的码间干扰和载波间干扰,从而有效改善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对于某些通过减小保护间隔来提高信息传输有效性的光OFDM系统,该方案也具有很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相干光通信 直流偏置光OFDM 保护 帧内信号时域调整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算法及其在盲信号分离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福祥 柳重堪 张军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86-89,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迭代的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算法-增强联合对角化算法(EJD).EJD通过不断地循环迭代实现联合对角化,在每一步迭代中,EJD把联合对角化问题转化为求低阶矩阵的特征向量问题.EJD算法具有简单、有效、计算方便等优点.大量的盲分离(... 本文提出了一种迭代的非正交联合对角化算法-增强联合对角化算法(EJD).EJD通过不断地循环迭代实现联合对角化,在每一步迭代中,EJD把联合对角化问题转化为求低阶矩阵的特征向量问题.EJD算法具有简单、有效、计算方便等优点.大量的盲分离(BSS)仿真结果显示,EJD算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盲信号分离,且性能较好,特别是在混合噪声很大的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分离(BSS) 联合对角化(JD)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信号干扰(i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idIO高速串行总线的信号完整性测试 被引量:3
20
作者 侯红英 《电讯技术》 2008年第7期94-97,共4页
介绍了高速串行总线信号完整性测试的关键概念,主要包括抖动及分离、眼图、误码评估和码间干扰、测试误差控制等,结合实际RapidIO串行系统应用给出了测试结果,并采用抖动谱等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高速串行总线 信号完整性测试 抖动谱 眼图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