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核转录因子-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彭显 邹敏 杨宇斌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来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积雪草酸低剂量组(54 ...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来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积雪草酸低剂量组(54 mg/kg)、积雪草酸高剂量组(108 mg/kg)、积雪草酸高剂量(108 mg/kg)+Colivelin(IL-6/STAT3/NF-κB激活剂,2 mg/kg)组,每组各10只。另选10只小鼠在致敏和激发阶段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设为对照组,用积雪草酸和Colivelin分组处理各组小鼠后检测其肺组织病理形态,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计数,外周血Treg/Th17,BALF和血清中Treg、Th17细胞分泌因子水平,肺组织IL-6/STAT3/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发生明显病理损伤,外周血Treg细胞占比和Treg/Th17,BALF和血清IL-10、IL-35水平降低(P<0.05)。肺部炎症评分,BALF中白细胞计数与嗜酸粒细胞计数,外周血Th17细胞占比,BALF和血清IL-17、IL-6水平,肺组织IL-6蛋白表达与p-STAT3/STAT3、p-NF-κB p65/NF-κB p65升高(P<0.05)。低、高剂量积雪草酸可逆转哮喘模型小鼠上述病理变化,且高剂量积雪草酸作用更强。Colivelin可减弱积雪草酸对哮喘模型小鼠上述病理变化的作用。结论:积雪草酸可通过减弱IL-6表达与STAT3、NF-κB的磷酸化,抑制哮喘小鼠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产生,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及肺组织损伤,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酸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核转录因子-κB 哮喘 Treg/Th17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6/STAT3信号通路探讨miR-34a-5p过表达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及小檗碱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琴 张志云 +4 位作者 石西南 万春平 朱云婴 娄龙 徐瑞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基于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探讨微小RNA-34a-5p(miR-34a-5p)过表达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及小檗碱(BBR)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传代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 目的基于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探讨微小RNA-34a-5p(miR-34a-5p)过表达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及小檗碱(BBR)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传代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HT-29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 mimics组、miR-34a-5p mimics组,NC mimics组和miR-34a-5p mimics组分别转染NC mimics、miR-34a-5p mimics,空白对照组不予转染。转染6 h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48 h,收集细胞,采用RT-qPCR法验证转染效率。收集三组转染后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分离三组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1β、TNF-α含量;收集三组转染后细胞,分别采用RT-q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IL-6、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取HT-29细胞,加入LPS刺激48 h,建立UC细胞模型。取UC细胞,分别加入0、2.5、5、10、20、40、80、160、320μg/mL BBR干预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随机将UC细胞分为模型组和BBR组,BBR组予BBR干预24 h,模型组不予BBR干预。分离两组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1β、TNF-α含量;取两组干预24 h细胞,采用RT-qPCR法检测miR-34a-5p以及IL-6、STAT3mRNA表达。结果miR-34a-5p mimics组miR-34a-5p相对表达量高于NC mimics组和空白对照组(P均<0.05),NC mimics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34a-5p mimics组细胞活力低于NC mimics组和空白对照组(P均<0.05),NC mimics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34a-5p mimics组培养上清液IL-6、IL-1β、TNF-α含量均低于NC mimics组和空白对照组(P均<0.05),NC mimics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iR-34a-5p mimics组IL-6、STAT3 mRNA以及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NC mimics组和空白对照组(P均<0.05),NC mimics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0、80、160、320μg/mL BBR干预24 h UC细胞活力均高于0、2.5、5、10、20μg/mL BBR干预24 h UC细胞(P均<0.05),故选择20μg/mL BBR进行后续实验。BBR组培养上清液IL-6、IL-1β、TNF-α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均<0.05);BBR组miR-34a-5p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组,IL-6、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miR-34a-5p过表达能够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减轻UC炎症反应;BBR则能通过上调miR-34a-5p表达和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减轻UC炎症反应,阻延UC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小檗碱 微小RNA-34a-5p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6/STAT3信号通路研究甘草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浩 徐速 +6 位作者 颜帅 陈丙学 张波 卢芩 孙晖 周星鑫 曾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7-632,共6页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疗效和IL-6/STAT3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的调节作用,以揭示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甘草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6组。以TNBS...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疗效和IL-6/STAT3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的调节作用,以揭示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甘草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6组。以TNBS/乙醇法造模后分别以生理盐水、美沙拉嗪及甘草泻心汤各剂量灌胃。14d后检测血清ALT、AST、BUN及Cr含量,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结构改变,免疫组化分析结肠组织IL-6、STAT3及磷酸化STAT3的蛋白表达,以qPCR法检测结肠组织IL-6及STAT3的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ST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ALT、BUN、Cr无明显变化(P>0.05),结肠组织病理评分明显增加(P<0.01),结肠组织IL-6和STAT3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且STAT3活化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甘草泻心汤各剂量组血清AST含量明显降低(P<0.01),美沙拉嗪组及甘草泻心汤中剂量组结肠组织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肠组织IL-6、STAT3和磷酸化STAT3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IL-6和STAT3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甘草泻心汤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病理结构改变,尤以中剂量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结肠组织中IL-6水平,抑制IL-6/STAT3信号转导通路,降低STAT3表达与活化有关。甘草泻心汤对TNBS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甘草泻心汤 白介素-6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调节IL-6/STAT3/NF-κB信号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茸 王栋 +2 位作者 王晶敏 张玮宇 陶庆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9-816,共8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MT)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K组)、Model... 目的探讨苦参碱(MT)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K组)、Model组,低、中、高剂量MT组(MT-L组,50 mg/kg;MT-M组,100 mg/kg;MT-H组,200 mg/kg),美沙拉嗪组(MSLM组,0.42 g/kg)、MT-H+rIL-6(IL-6激活剂)组(200 mg/kg+0.05 mg/kg),每组18只。除CK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50 g/L三硝基苯磺酸(20 mg/kg)缓冲液与500 mL/L乙醇按照1∶1比例混匀后灌肠以构建炎症性肠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进行给药处理,每天1次,持续7周。分别在给药1、3、5、7周时对大鼠进行体质量的测量;比较各组大鼠结肠长度的变化;HE染色检测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7(IL-17)、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比例;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头框蛋白P3(Foxp3)、IL-6、p-STAT3、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CK组比较,Model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体质量(3、5、7周时)、IL-10水平、Treg细胞比例、Foxp3蛋白表达降低,结肠变短,TNF-α、IL-17水平、Th17细胞比例、Th17/Treg比值、RORγt、IL-6、p-STAT3、p-NF-κB p65蛋白表达增高(P<0.05);与Model组比较,MT-L组、MT-M组、MT-H组、MSLM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rIL-6减弱了高剂量MT对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的促进作用。结论MT可能通过抑制IL-6/STAT3/NF-κB信号通路,促进炎症性肠病大鼠Th17/Treg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核转录因子κB(IL-6/STAT3/NF-κB)通路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炎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永吉 颉旺军 +4 位作者 张星华 张宏涛 任超展 张广军 井维尧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8期108-110,共3页
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是典型的促炎信号通路,通过在炎性反应中诱导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以发挥促炎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炎性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NF-κB的信号通... 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是典型的促炎信号通路,通过在炎性反应中诱导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以发挥促炎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炎性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NF-κB的信号通路,从而抑制促炎细胞因子产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性反应是其发病的核心环节。该文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RA炎性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炎性反应 白细胞介素-17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Β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2-STAT3信号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组织中表达与外周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沈银峰 金文银 +1 位作者 张霞 陈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6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组织中表达与外周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将5月龄雄性Wistar大鼠2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AP组、SAP+R组、SAP+S组、SAP+R+S组和假手术组(SO组),每组48只。各组动物于造模后3、6...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组织中表达与外周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将5月龄雄性Wistar大鼠2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AP组、SAP+R组、SAP+S组、SAP+R+S组和假手术组(SO组),每组48只。各组动物于造模后3、6、12、18 h取腹主动脉血和肺组织,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检测肺组织中JAK2 mRNA、STAT3 m RNA、p-JAK2蛋白、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3、6、12、18 h,五组血清IL-6和IL-10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O组的血清IL-10水平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AP组、SAP+R组、SAP+S组及SAP+R+S组的血清IL-6和IL-10水平从造模后3 h开始逐渐升高,造模后12 h达到峰值,随后降低,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造模后3、6、12、18 h,五组肺组织JAK2 m RNA、STAT3 mRNA和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五组的肺组织JAK2 mRNA、STAT3 m RNA和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从造模后3 h开始逐渐升高,造模后12 h达到峰值,随后降低,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AP病程中,肺JAK2/STAT3通路活化可能与全身炎性反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Janus激酶2-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肺组织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IL-6/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辉 周月兰 +1 位作者 刘文兵 翁叶成 《安徽医学》 2023年第8期909-913,共5页
目的 探究盐酸戊乙奎醚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A549、SK-MES-1细胞,用不同浓度盐酸戊乙奎醚(0、0.1、0.3、0.6、1.2、2.4、4.8、9.6μg/mL)处理筛选... 目的 探究盐酸戊乙奎醚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A549、SK-MES-1细胞,用不同浓度盐酸戊乙奎醚(0、0.1、0.3、0.6、1.2、2.4、4.8、9.6μg/mL)处理筛选合适的实验浓度。另取A549、SK-MES-1细胞分为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和盐酸戊乙奎醚低、中、高浓度组(终浓度分别为0.6、1.2、2.4μg/mL)。MTT法检测培养24 h、48 h、72 h时A549、SK-MES-1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A549、SK-MES-1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A549、SK-MES-1细胞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蛋白印迹(WB)法检测A549、SK-MES-1细胞中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并计算p-STAT3/STAT3比值。结果随着盐酸戊乙奎醚浓度(0.1、0.3、0.6、1.2、2.4、4.8、9.6μg/mL)的升高,A549、SK-MES-1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P<0.05),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盐酸戊乙奎醚低、中、高浓度组A549、SK-MES-1细胞在24 h、48 h、72 h时的增殖活性、TNF-α、IL-6水平及细胞中p-STAT3/STAT3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可抑制肺癌A549、SK-MES-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肺癌 增殖 凋亡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素抑制STAT_3信号通路对人绒毛膜癌JEG-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慧智 李会影 +1 位作者 徐清雨 马志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4期420-424,共5页
目的:观察紫草素抑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_3)信号通路对人绒毛膜癌JEG-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其抗绒毛膜癌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JEG-3细胞,加入0.2、0.4μg·mL^(-1)紫草素作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加入等体积... 目的:观察紫草素抑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_3)信号通路对人绒毛膜癌JEG-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其抗绒毛膜癌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JEG-3细胞,加入0.2、0.4μg·mL^(-1)紫草素作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加入等体积0.1%二甲基亚砜,甲氨蝶呤组(MTX组)作为阳性对照组加入2μg·mL^(-1)MTX。采用划痕修复实验、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观察紫草素对JEG-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STAT_3和酪氨酸磷酸化STAT_3(p-STAT_3)阳性细胞的表达。进一步采用Real-Time PCR分析STAT_3mRNA和pSTAT_3mRNA的表达。结果:紫草素可显著抑制JEG-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或P<0.01),降低STAT_3和pSTAT_3阳性细胞的表达以及STAT_3mRNA和p-STAT_3mRNA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紫草素能明显抑制JEG-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_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迁移 侵袭 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对癌性疲劳小鼠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丹 胡凯文 +1 位作者 韩丽 赵百孝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725-730,共6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癌性疲劳模型小鼠及其JAK-STA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5只、艾灸组15只及红外组15只。选择4T1乳腺癌细胞系在雌性BALB/C小鼠左腋下移植,顺铂构建癌性疲劳小鼠模型,干预4周... 目的观察艾灸对癌性疲劳模型小鼠及其JAK-STA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5只、艾灸组15只及红外组15只。选择4T1乳腺癌细胞系在雌性BALB/C小鼠左腋下移植,顺铂构建癌性疲劳小鼠模型,干预4周后检测疲劳跑台实验及悬尾实验,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蛋白酪氨酸激酶(Janus kinase 1,Jak1)、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及IL-6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法检测Jak1、Phospho-Jak1、STAT3、Phospho-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疲劳跑台时间、距离明显减少(P<0.01),电击次数及悬尾时间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红外组、艾灸组小鼠跑台时间、距离增加(P<0.05),跑台电击次数和悬尾不动时间减少(P<0.05);与红外组比较,艾灸组悬尾小鼠不动时间减少(P<0.05)。在观察对JAK-STAT信号通路表达情况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6、TNF-α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和红外组IL-6、TNF-α、Phospho-Jak1、Phospho-STAT3蛋白表达量及IL-6、Jak1及STAT3 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与红外组相比,艾灸组IL-6、TNF-α含量,Jak1、STAT3及IL-6 mRNA表达量减少(P<0.05)。结论艾灸可能通过下调炎症因子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起到改善癌性疲劳的作用,而红外线是艾灸起效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红外灸疗仪 癌性疲劳 白介素-6 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 炎症因子 荷瘤动物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靶向调控IL-6/JAK/STAT3通路的抗消化系统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玲 吴玉泓 +1 位作者 梁永林 李海龙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6期98-102,共5页
就近年来白细胞介素6/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interleukin-6/janus activated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IL-6/JAK/STAT3)信号通路在多种消化系统肿瘤中发挥的效应、中药单体... 就近年来白细胞介素6/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interleukin-6/janus activated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IL-6/JAK/STAT3)信号通路在多种消化系统肿瘤中发挥的效应、中药单体及其活性成分、中药复方对与IL-6/JAK/STAT3信号通路调控有关的消化系统肿瘤中的防治作用进行综述,探究中医药在延缓、阻抑甚至逆转炎-癌转化中发挥的作用,为防治肿瘤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白细胞介素6 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消化系统肿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信号通路在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引 朱肖肖 +8 位作者 张振 郭强 赵霖 魏然 孙琳琳 尹训强 张云虹 姜国胜 李霞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在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C)分化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联合白细胞介素4(IL...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在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C)分化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联合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其向DC分化,用脂多糖(LPS)诱导THP-1来源DC成熟;对照组不做处理。培养第7天,收集两组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标志性分子CD11c及DC表面功能分子(共刺激分子CD80、组织相容性抗原HLA-DR、趋化因子CCR7),q-PCR法检测STAT3及E2-2 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TAT3总蛋白及磷酸化(p-STAT3)。结果对照组细胞呈圆形,形态均匀;细胞因子诱导后观察组细胞可见明显的树突状突起,呈现DC形态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DC表面标志性分子CD11c及DC表面功能分子均表达增加(P均<0.05),细胞STAT3、E2-2 mRNA及STAT3蛋白、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增加(P均<0.05)。结论 GM-CSF联合IL-4诱导THP-1细胞向DC分化过程中,STAT3信号通路活化DC分化特异性核转录因子E2-2,进而诱导THP-1向DC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THP-1细胞 树突状细胞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信号通路 E2-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相关炎症及凋亡通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昌明 林柏桐 +2 位作者 宋佳 樊郑阳 曾斌芳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54-160,共7页
细胞凋亡是一种基本的生物学现象,主要由炎症浸润转化而来,符合“炎—癌转化”模式。细胞凋亡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类型,而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及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细胞凋亡对于细胞的生存与发展及维持细胞稳态具有重要的... 细胞凋亡是一种基本的生物学现象,主要由炎症浸润转化而来,符合“炎—癌转化”模式。细胞凋亡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类型,而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及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细胞凋亡对于细胞的生存与发展及维持细胞稳态具有重要的意义。细胞凋亡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意义主要在于调控其凋亡蛋白、减少炎症反应达到抵抗CAG的作用。研究发现中药复方及中药单体药物治疗CAG效果确切,中药可以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治疗CAG,主要包括: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刺猬信号通路等,有效发挥调控炎症反应、细胞增殖与凋亡机制,促进胃黏膜恢复,阻断癌变。目前对这些研究进展缺乏系统性的整理与思考,因此本文将围绕这些信号通路和中药治疗CAG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进行阐述,为中药治疗CAG提供相关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刺猬信号通路 中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植入的相关信号通路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霞 李慧珍 +1 位作者 刘丹 马天仲(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09-413,共5页
胚胎植入及胎儿发育是母胎相互识别、相互适应的过程,该过程蕴含复杂的分子机制,至今尚未阐明。胚胎植入失败是不明原因性不孕、早期流产和反复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胚胎植入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密切相关,胚胎植入过程中机体分泌的各... 胚胎植入及胎儿发育是母胎相互识别、相互适应的过程,该过程蕴含复杂的分子机制,至今尚未阐明。胚胎植入失败是不明原因性不孕、早期流产和反复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胚胎植入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密切相关,胚胎植入过程中机体分泌的各种细胞因子可以调控子宫内膜容受性,有效改善妊娠结局。目前研究已发现Notch、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Wnt/β-连环蛋白、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核因子κB等信号通路与胚胎植入息息相关。综述这些胚胎植入相关的信号通路及其研究进展,探讨胚胎着床机制,并为改善妊娠结局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植入 信号传导 Janus激酶类 WNT信号通路 MAP激酶信号系统 NF-κB 子宫内膜容受性 NOTCH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6介导白细胞介素-13诱导巨核细胞系HEL细胞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表达
14
作者 石小玉 李文林 +2 位作者 蔡伟 周莹 唐洪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索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介导白细胞介素-13(IL-13)对巨核细胞系-人红白血病HEL细胞(HEL)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GPⅡb)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表达的作用,部分阐明IL-13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RT-PCR检测GP... 目的:探索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介导白细胞介素-13(IL-13)对巨核细胞系-人红白血病HEL细胞(HEL)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GPⅡb)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表达的作用,部分阐明IL-13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RT-PCR检测GPⅡb和vWF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的STAT6、GPⅡb和vWF蛋白的表达,图像分析检测电泳条带吸光度。结果:IL-13(100μg/L)作用HEL细胞,使HEL细胞STAT6磷酸化,磷酸化抑制剂A77-1726(50μmol/L)阻断了IL-13诱导的HEL细胞STAT6磷酸化。IL-13(100μg/L)上调了HEL细胞GPⅡb和vWF mRNA和蛋白的表达,A77-1726(50μmol/L)抑制了STAT6介导的IL-13诱导HEL细胞GPⅡb和vWF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IL-13上调了HEL细胞GPⅡb和vWF的表达,STAT6介导了IL-13上调HEL细胞GPⅡb和vW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6 白细胞介素-13 人红白血病细胞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莫齐特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
15
作者 刘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175-1180,共6页
目的运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株,探究匹莫齐特(Pimozide)对一氧化氮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合成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100 U·mL^(-1)的青链霉素DMEM培养液将RAW264.7细胞稀释为每孔2&... 目的运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株,探究匹莫齐特(Pimozide)对一氧化氮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合成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100 U·mL^(-1)的青链霉素DMEM培养液将RAW264.7细胞稀释为每孔2×105个接种于24孔板中进行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仅含DMEM培养液+RAW264.7细胞)、Pimozide组(仅含RAW264.7细胞和10μmol·L^(-1)Pimozide培养液)、LPS诱导(LPS 1 mg·L^(-1))组(LPS+RAW264.7细胞)、药物处理组[含细胞和不同浓度药物,包括Pimozide低(LPS+2.5μmol·L^(-1))、中(LPS+5μmol·L^(-1))、高(LPS+10μmol·L^(-1))组]。各组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水平测定采用Griess法进行检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iNOS mRNA表达水平和iNOS和磷酸化的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5的蛋白表达相对水平。结果用含10%胎牛血清、100 U·mL^(-1)的青链霉素DMEM培养液培养RAW264.7细胞24 h后,各组培养上清液一氧化氮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69,P<0.05);Pimozide低(LPS+2.5μmol·L^(-1))、中(LPS+5μmol·L^(-1))、高(LPS+10μmol·L^(-1))组一氧化氮释放的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49,P<0.05)。各组iNOS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59和23.37,P<0.05),同时发现各组磷酸化的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5/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5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7,P<0.05)。结论Pimozide可抑制RAW264.7细胞中iNOS表达和一氧化氮的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磷酸化的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5的生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莫齐特 脂多糖 RAW264.7细胞 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通路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SHP2通过抑制STAT3-TGFβ通路进而减轻PD-L1表达
16
作者 李帅 石玉 +2 位作者 王常昊 艾冬梅 张卜瑗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98-403,463,共7页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胃癌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培养后,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胃癌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培养后,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稳定敲低和过表达SHP2基因的THP-1细胞,与SGC-7901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将其分为对照(NC)组和SHP2-shRNA组、NC组和SHP2-mimic组、Stattic(STAT3抑制剂)+NC组和Stattic+SHP2-shRNA组。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THP-1细胞上清液外泌体,免疫印迹检测THP-1细胞中STAT3-TGFβ通路相关蛋白及外泌体CD9和TGFβ蛋白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检测SGC-7901细胞STAT3-TGFβ通路相关蛋白及PD-L1、p-STAT3、IL-10、PTEN和p-PI3K蛋白表达情况,CCK-8检测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THP-1细胞中,SHP2-shRNA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STAT3、IL-10和TGFβ及外泌体中CD9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SHP2-mimic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p-STAT3、IL-10和TGFβ及外泌体中CD9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共培养的SGC-7901细胞中,SHP2-shRNA组SHP2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STAT3、TGFβ、PD-L1和p-PI3K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高于NC组;Stattic干预后,SHP2蛋白表达水平未被影响,PTE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STAT3、TGFβ、PD-L1和p-PI3K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Stattic+NC组和Stattic+SHP2-shRN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SHP2通过抑制胃癌细胞内STAT3-TGFβ通路活性抑制PD-L1和p-PI3K表达,进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及迁移和侵袭能力,从而延缓胃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胃癌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2/STAT3通路探讨颐脑解郁复方对体外氧糖剥夺/再复氧损伤型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17
作者 王敏 曲淼 +5 位作者 丁海月 刁华琼 陈雨菲 李晓路 朱胜杰 李小黎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69-777,共9页
目的基于Janus激酶(Janus kinase 2,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通路探讨颐脑解郁复方对氧糖剥夺/再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大鼠海马神经... 目的基于Janus激酶(Janus kinase 2,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通路探讨颐脑解郁复方对氧糖剥夺/再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大鼠海马制成细胞悬液,原代培养海马NSCs,建立OGD/R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OGD/R模型组、颐脑解郁复方组、抑制剂组、颐脑解郁复方+抑制剂组。增殖的细胞正常组和OGD/R模型组海马NSCs无血清培养基培养,颐脑解郁复方组用NSCs含药血清培养基培养,抑制剂组用JAK2/STAT3通路抑制剂S31-201培养,颐脑解郁复方+抑制剂组用NSCs含药血清培养基和S31-201培养。分化的细胞正常组和OGD/R模型组用NSCs诱导分化培养基培养,颐脑解郁复方组用NSCs诱导分化培养基和含药血清培养,抑制剂组用NSCs诱导分化培养基和S31-201培养,颐脑解郁复方+抑制剂组用诱导分化培养基及含药血清和S31-201培养。各组细胞培养48小时后采用CCK-8法筛选颐脑解郁复方最佳浓度及检测各组海马NSCs的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海马NSCs的分化情况,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JAK2、STAT3基因和p-JAK2、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1)各组细胞培养48小时后细胞增殖情况:与正常组相比,OGD/R模型组细胞增殖数量明显降低(P<0.01);与OGD/R模型组相比,颐脑解郁复方组、抑制剂组、颐脑解郁复方+抑制剂组海马NSCs增殖的数量明显增多(P<0.01)。(2)各海马NSCs经诱导分化培养48小时后,与正常组相比,OGD/R模型组分化后的细胞明显减少,海马NSCs向神经元分化减少,细胞排列稀疏。与OGD/R模型组相比,颐脑解郁复方组、抑制剂组、颐脑解郁复方+抑制剂组分化后的细胞明显增多,海马NSCs向神经元分化增多,细胞密度增大,突起增多。(3)各组细胞JAK2/STAT3通路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情况:与正常组相比,OGD/R模型组海马NSCs的JAK2、STAT3基因及p-JAK2、p-STAT3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5,P<0.01);与OGD/R模型组相比,颐脑解郁复方组、抑制剂组、颐脑解郁复方+抑制剂组海马NSCs的JAK2、STAT3基因及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颐脑解郁复方可以促进OGD/R损伤的海马NSCs的增殖与分化,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JAK2/STAT3信号通路,降低JAK2、STAT3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颐脑解郁复方 海马神经干细胞 Janus激酶2/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治疗肝纤维化核心靶基因筛选及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18
作者 王帅 葛茂旭 刘安昌 《山东医药》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柴胡疏肝散治疗肝纤维化的核心靶基因,分析柴胡疏肝散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柴胡疏肝散有效活性成分的作用靶基因与肝纤维化疾病相关靶基因取交集,得到柴胡疏肝散治疗肝纤维化的潜在靶基因,...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柴胡疏肝散治疗肝纤维化的核心靶基因,分析柴胡疏肝散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柴胡疏肝散有效活性成分的作用靶基因与肝纤维化疾病相关靶基因取交集,得到柴胡疏肝散治疗肝纤维化的潜在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及KEGG、Reactome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平台构建潜在靶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根据度值筛选核心靶基因。将人肝星状细胞系LX-2分为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加入2 ng/mL TGF-β_(1)及0、12.5、25、50 mg/mL柴胡疏肝散作用24 h)和Control组(不予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纤维化标志物Ⅰ型胶原α1链(COL1A1)、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及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纤连蛋白(Fibronectin)表达(以绿色荧光强度表示)。将LX-2细胞随机分为pcDNA3.1组、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Flag组(分别转染pcDNA3.1质粒、pcDNA3.1-STAT3-Flag质粒)和对照组(不予处理),pcDNA3.1组和STAT3-Flag组转染后均分为TGF-β_(1)及TGF-β_(1)+低、中、高剂量柴胡疏肝散四部分,分别给予2 ng/mL TGF-β_(1)及0、12.5、25、50 mg/mL柴胡疏肝散作用24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STAT3及COL1A1、vimentin、α-SMA蛋白表达。结果共得到柴胡疏肝散治疗肝纤维化潜在靶基因45个[核心靶基因12个,度值最大的是STAT3],富集于细胞迁移正调控、对缺氧的响应、转录因子结合、蛋白激酶活性等功能,以及白细胞介素信号转导、JAK-STAT信号通路等。与Control组比较,TGF-β_(1)组细胞COL1A1、vimentin、α-SMA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均<0.05)。与TGF-β_(1)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COL1A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且中、高剂量组COL1A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更明显(P均<0.05);与TGF-β_(1)组比较,高剂量组vimentin、α-SMA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_(1)组细胞内绿色荧光强度升高;与TGF-β_(1)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内绿色荧光强度依次降低。对照组、仅加入TGF-β_(1)的pcDNA3.1组、仅加入TGF-β_(1)的STAT3-Flag组细胞p-STAT3、COL1A1、vimentin、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升高(P均<0.05)。与仅加入TGF-β_(1)的同组细胞比较,加入TGF-β_(1)与低、中、高剂量柴胡疏肝散的pcDNA3.1组细胞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降低(P均<0.05),而加入TGF-β_(1)与低、中、高剂量柴胡疏肝散的STAT3-Flag组细胞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均>0.05)。相同处理方式的STAT3-Flag组细胞COL1A1、vimentin、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pcDNA3.1组(P均<0.05)。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肝纤维化的核心靶基因有STAT3,其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机制可能与调控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网络药理学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在畜禽业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玲华 郭勇 +2 位作者 田兴山 邝哲师 周风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5年第2期31-33,共3页
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是急性炎症反应的一种重要介质。白细胞介素 - 6不仅可作为造血源细胞、B细胞、T细胞、破骨细胞、内皮细胞等的分化和生长因子 ,而且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再生和降解中扮演着非常重要... 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是急性炎症反应的一种重要介质。白细胞介素 - 6不仅可作为造血源细胞、B细胞、T细胞、破骨细胞、内皮细胞等的分化和生长因子 ,而且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再生和降解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白细胞介素 - 6是通过一种复合受体起作用 ,这种受体是由特殊的白细胞介素 - 6受体 (IL - 6 R)和信号传递亚单位糖蛋白130 (gp130 )所组成。白细胞介素 - 6可诱导双向激酶 (JAK)信号传递活性 ,并激活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STAT) ,从而间接地诱导相关基因转录表达。作者探讨了白细胞介素 - 6在动物体内作用机理及功能 ,概述了近期其应用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炎症反应 糖蛋白130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双向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6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裴浩 夏冬景 黄莹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12-1216,共5页
目的:探讨STAT6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下调STAT6基因表达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SACC患者53例,并留取涎腺良性肿瘤正常涎腺腺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SACC和对照组组织中STAT6蛋白表达,培养ACC-... 目的:探讨STAT6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下调STAT6基因表达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SACC患者53例,并留取涎腺良性肿瘤正常涎腺腺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SACC和对照组组织中STAT6蛋白表达,培养ACC-2细胞,分为STAT6干扰序列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STAT6干扰序列组采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技术下调细胞中STAT6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TAT6基因表达,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SACC组织中STAT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1.70%,高于对照组的28.30%(χ2=19.962,P=0.000);SACC组织中STAT6蛋白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STAT6干扰序列组细胞中STAT6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STAT6干扰序列组24~96h细胞A值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STAT6干扰序列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SACC组织中STAT6蛋白呈高表达,下调STAT6基因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6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