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和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在卵巢恶性上皮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洪莉 杨将 +4 位作者 邢辉 卢丹华 汤剑明 李秉枢 郭凤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4期118-121,193,共5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和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Twist1)在卵巢恶性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失调与卵巢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的49例卵巢恶性上皮肿瘤...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和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Twist1)在卵巢恶性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失调与卵巢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的49例卵巢恶性上皮肿瘤患者和14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TAT3和Twist1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其在早期卵巢癌和晚期卵巢癌中的表达差异,并作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STAT3和Twist1在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晚期卵巢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早期卵巢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wist1与STAT3在早期和晚期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r=0.653、0.798,均P<0.05)。结论 STAT3和Twist1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恶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阳性表达率与卵巢癌FIGO分期相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皮-间质转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3 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1 相关性 卵巢恶性上皮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抑制低氧诱导因子1α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对人喉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放疗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路秀英 李晓明 +4 位作者 李震 王静妍 崔兰珍 黄则雷 白静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6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抑制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of transcription3,STAT3)对裸鼠人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移植瘤放疗增敏作用其机制。方法将制备... 目的探讨联合抑制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of transcription3,STAT3)对裸鼠人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移植瘤放疗增敏作用其机制。方法将制备的喉鳞癌移植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放疗组(B)、放疗联合AG490组(C)、放疗联合PX-478组(D)和放疗联合AG490加PX-478组(E)。测量并计算移植瘤体积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i67和HIF-1α表达。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PARP-1裂解片段表达。结果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在E组与C组、D组相比均明显减小,差异具有极显著性(t=12.367、11.598,P均<0.01)。HIF-1α表达在E组与C组、D组相比明显减低((t=5.422、3.000,P均<0.05)。Ki67指数在E组与C组、D组比较统计学均有极显著性差异(t=4.479、4.352,P均<0.01)。PARP-1表达E组与C组、D组相比均明显增高(t=5.507、7.102,P均<0.05)。结论喉癌裸鼠移植瘤体内实验证明联合抑制STAT3和HIF-1α信号途径对放疗有明显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1Α 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3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与潜伏膜蛋白1的表达及其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民华 陈小毅 陈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4-636,639,共4页
目的研究鼻咽癌组织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表达和活化状态及其与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表... 目的研究鼻咽癌组织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表达和活化状态及其与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鼻咽癌、27例慢性鼻咽炎组织中LMP1、STAT3和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鼻咽癌组织中LMP1、STAT3和p-STAT3蛋白的阳性率均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织(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MP1和p-STAT3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302,P<0.05),但LMP1与STAT3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存在STAT3蛋白高表达和异常激活;LMP1可能参与STAT3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潜伏膜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氨肽联合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其对干扰素调控因子1和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刚祚 徐江维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脾氨肽联合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与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儿科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1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与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探讨脾氨肽联合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与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儿科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1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与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和匹多莫德,比较两组患儿疗效,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记录临床症状(咳喘、呼吸困难、哮鸣音)消失时间,采用2^(-ΔΔCt)相对定量法分析治疗前后外周血干扰素调控因子1(IRF1)和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1(STAT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3%,高于对照组的75.28%(P<0.01);观察组咳喘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IRF1、STA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IRF1、STA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管理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和匹多莫德,可改善哮喘患儿的免疫功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抑制IRF1、STAT1的表达,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氨肽 匹多莫德 哮喘 儿童 干扰素调控因子1 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抗ARPE-19细胞氧化应激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兰根 伟伟 +1 位作者 张玉凤 格日乐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activat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3,STAT3)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s,RPE)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STAT3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activat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3,STAT3)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s,RPE)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STAT3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体外培养ARPE-19细胞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H2O2干预培养细胞诱导氧化应激损伤,通过对细胞增殖、凋亡、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细胞衰老分析研究,评估氧化应激损伤对RPE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氧化应激过程中STAT3-mRNA表达状况;STAT3过表达载体转染ARPE-19细胞,烟酰胺预处理细胞再经H2O2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干预后通过对增殖、凋亡、ROS及细胞衰老状态的分析,了解STAT3抗RPE氧化应激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2O2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能显著增加ROS水平,促使细胞衰老增加,细胞的增殖显著下降而细胞凋亡显著上升(均为P<0.05)。氧化应激状况下STAT3上游产物表达上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H2O2组荧光表达强度分别是3.3±1.2及3.5±1.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TAT3能保护ARPE-19细胞抗氧化应激损伤,使细胞增殖增加、凋亡减少及ROS累积,但不造成细胞衰老状况加剧,说明ARPE-19细胞衰老不受STAT3调节。结论STAT3在细胞氧化损伤中能独立地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提示了STAT3在AMD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19 细胞衰老 活性氧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在紫铆因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少阳 岳宏林 刘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紫铆因(BTN)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及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该过程发挥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A549细胞,给予0、25、50μmol/L的BTN处理24 h,BTN 0μmol/L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凋亡、迁移、ROS含量及C... 目的探讨紫铆因(BTN)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及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该过程发挥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A549细胞,给予0、25、50μmol/L的BTN处理24 h,BTN 0μmol/L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凋亡、迁移、ROS含量及Caspase-3活性,STAT3通路(p-STAT3、STAT3)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含量变化。N-乙酰-L-半胱氨酸(NAC)5 mmol/L特异性抑制活性氧(ROS)生成后,BTN(0、50μmol/L)处理细胞24 h,重复上述检测。建立裸鼠皮下肿瘤模型,腹腔注射BTN(2、4 mg/kg),对照组注射等体积PBS,明确BTN抗肺腺癌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TN(25、50μmol/L)有效抑制A549细胞活力和迁移(P<0.05),促进凋亡(P<0.05),显著增加ROS含量及Caspase-3活性(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BTN处理抑制p-STAT3和Bcl-2表达(P<0.05),上调凋亡蛋白Bax表达(P<0.05)。相比BTN组,应用NAC后则抑制BTN促ROS生成(P<0.05),同时拮抗了BTN抑制STAT3磷酸化和促凋亡作用(P<0.05)。在体研究发现,相比对照组,BTN处理剂量依赖地抑制肿瘤生长,抑制STAT3磷酸化(P<0.05)。结论 BTN可有效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促ROS生成进而抑制STAT3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铆因 肺腺癌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活性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培养下系膜细胞JAK_2/STAT_3信号转导通路活性变化及与活性氧簇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吴英 王力宁 +1 位作者 李艳浓 张扬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5期386-391,I0001,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高糖培养条件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STAT3的表达变化,探讨糖尿病状态下JAK2/STAT3途径活性的变化及该通路与活性氧簇(ROS)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用传代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同步化后分组:(1)正常糖浓度组(含5.5mmol/... 目的:通过观察高糖培养条件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STAT3的表达变化,探讨糖尿病状态下JAK2/STAT3途径活性的变化及该通路与活性氧簇(ROS)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用传代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同步化后分组:(1)正常糖浓度组(含5.5mmol/L),高糖浓度组(25mmol/L),甘露醇组(5.5mmol/L糖+19.5mmol甘露醇),正常糖+AG-490(浓度10μmol/L)组,高糖+AG-490(浓度10μmol/L)组。继续观察培养后用WesternBlot及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系膜细胞STAT3、P-STAT3表达的变化。(2)正常糖浓度组(N),高糖浓度组(H),甘露醇组(M),正常糖+Apocynin组(N+A,Apocynin浓度为100μmol/L),高糖+Apocynin组(H+A,Apocynin浓度为100μmol/L),收集上清液,用比色法检测系膜细胞ROS水平。(3)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预处理,分组同(2),Apocynin提前1h加入,与正常糖或高糖同时培养后,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系膜细胞P-STAT3表达。结果:(1)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STAT3的表达较正常糖浓度组明显升高,甘露醇组与正常糖浓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之间STAT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高糖条件下,ROS产生明显升高,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可明显降低ROS的产生。(3)高糖条件下,Apocynin经预处理,在正常糖浓度和高糖浓度同时培养48h后,正常糖浓度组和正常糖+Apocynin组对比P-STAT3的表达差异无明显区别;高糖+Apocynin组较正常糖浓度组有明显区别,但与高糖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高糖通过磷酸化方式激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高糖作用下,肾小球系膜细胞ROS产生增加,并具有时间依赖性;高糖状态下ROS可激活肾小球系膜细胞的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证明ROS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细胞 高糖 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3 活性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1/STAT3信号通路的通关藤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薛晓川 陈君君 +5 位作者 徐玲艳 魏兰懿 胡玉洁 周阳云 王梦月 韩永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08-116,共9页
目的探讨通关藤注射液和通关藤提取液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MNNG/HOS、Saos-2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分别予通关藤注射液或通关藤提取液(40、60、80 mg/mL)处理,CCK-8... 目的探讨通关藤注射液和通关藤提取液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细胞MNNG/HOS、Saos-2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分别予通关藤注射液或通关藤提取液(40、60、80 mg/mL)处理,CCK-8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Hoechst33342染色和Annexin-V/PI双染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qPCR检测细胞Bax、Bcl-2、胱天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Bax、Bcl-2、Caspase-3、Janus激酶1(JAK1)、p-JAK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p-STAT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通关藤注射液和提取液均能显著降低MNNG/HOS和Saos-2细胞存活率,抑制细胞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P<0.05,P<0.01),促进细胞Bax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Bcl-2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Caspase-3mRNA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通关藤注射液可显著下调Saos-2细胞p-JAK1、p-STAT3、MMP9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通关藤注射液和提取液均可显著抑制人骨肉瘤细胞MNNG/HOS和Saos-2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其凋亡,二者抗肿瘤作用无明显差异,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1/STAT3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关藤 人骨肉瘤细胞 增殖 凋亡 迁移 Janus激酶1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基因转录活性位点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中的作用
9
作者 刘城 吴平生 +2 位作者 王月刚 裴静娴 赖艳娴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HIF-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基因转录活性位点—Asn803位点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分化成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重组腺病毒Ad-LacZ、Ad-HIF-1αnative、Ad-HIF-1α564、... 目的研究HIF-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基因转录活性位点—Asn803位点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分化成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重组腺病毒Ad-LacZ、Ad-HIF-1αnative、Ad-HIF-1α564、Ad-HIF-1α564/402及Ad-HIF-1α564/803分别以最佳转染复数转染体外5-氮胞苷(5-azacyti-dine,5-aza)诱导的hMSCs,于诱导培养后第6周:(1)提取细胞浆蛋白,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Western blot测定HIF-1α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2)更换含有120μmol/L姜黄素的心肌细胞诱导液培养1h,后用心肌细胞诱导液继续培养11h,接着用RT-PCR检测细胞中VEGF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经5-aza诱导hMSC s第6周后,与Ad-LacZ组、Ad-HIF-1αnative组、Ad-HIF-1α564组及Ad-HIF-1α564/402组相比,Ad-HIF-1α564/803组cTnI、VEGF表达水平最高,与前述其它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经120μmol/L姜黄素抑制后VEGF mRNA表达水平较未抑制组平均减少了(50.9±4.6)%。然而,在CBP/p300活性受同等抑制条件下,Pro564Asn803双突变型HIF-1α基因组VEGF mRNA表达水平虽然较未抑制组减少了约40%,但仍显著高于Pro564单突变型HIF-1α基因组(P<0.05)。结论 HIF-1α基因转录活性位点(Asn803)在HIF-1α促进h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转录活性位点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D1基因特异性敲除对脓毒性心肌病小鼠心肌损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10
作者 汪海波 刘新通 +2 位作者 黄志新 刘广交 谭小进 《山东医药》 2025年第5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中蛋白激酶D1(PKD1)基因特异性敲除对脓毒性心肌病(SCM)小鼠心肌损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26只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4只、模型组9只、敲除假手术组4只、敲除模型组9只,并通过Cre-loxP重组系统敲除...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中蛋白激酶D1(PKD1)基因特异性敲除对脓毒性心肌病(SCM)小鼠心肌损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26只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4只、模型组9只、敲除假手术组4只、敲除模型组9只,并通过Cre-loxP重组系统敲除后两组的PKD1基因。2个月后,模型组、敲除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术构建脓毒症小鼠SCM模型。CLP术后24 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心肌损伤指标[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HW/TL)、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细胞及其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中PKD1、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STAT3磷酸化位点Tyr705(STAT3 Tyr705)蛋白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心肌组织中PKD1、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3(SOCS3)mRNA表达。结果各组HW/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VIDs、LVESV高而LVEF、LVFS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敲除模型组LVIDs、LVESV低而LVEF、LVFS高(P均<0.05)。CLP后24 h,模型组小鼠出现明显的心肌纤维断裂,细胞水肿、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敲除模型组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改善。各组小鼠心肌细胞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中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细胞核、细胞质中STAT3Tyr705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敲除模型组心肌细胞细胞核中STAT3Tyr705蛋白相对表达量低而细胞质中STAT3Tyr705蛋白表达高(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中SOCS3 mRNA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敲除模型组细胞核中SOCS3 mRNA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结论PKD1基因敲除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细胞核STAT3蛋白磷酸化,降低SOCS3 mRNA表达,从而抑制SCM小鼠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心肌病 心肌损伤 蛋白激酶D1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蛋白3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3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活性蛋白1在实验性近视眼豚鼠巩膜重塑中对Ⅰ型胶原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子诚 展欣 +4 位作者 张楚 刘夏薇 应充慧 孙思勤 柯根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5-418,共4页
目的研究近视巩膜重塑中转录活性蛋白1(specificity protein 1,Sp1)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下游信号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和调节I型胶原(CollagenⅠ)表达的作用。方法出生7 d的有色豚鼠75只,随机选... 目的研究近视巩膜重塑中转录活性蛋白1(specificity protein 1,Sp1)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下游信号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和调节I型胶原(CollagenⅠ)表达的作用。方法出生7 d的有色豚鼠75只,随机选取50只左眼使用6号无色半透明乳胶气球作为头套诱导形觉剥夺性近视(form deprivation myopia,FDM)动物模型为FDM组,右眼作为自身对照组,另外25只不作处理为正常组。记录各组豚鼠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变化。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正常组和FDM组豚鼠遮盖后0周(遮盖前)、2周、4周、6周及遮盖4周去遮盖1周(4/-1周)时巩膜中Sp1和CollagenⅠ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并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 FDM组豚鼠眼随着遮盖时间延长,由遮盖前远视状态逐渐变为近视状态,眼轴长度也逐渐增长。与正常组相比,FDM组巩膜内Sp1和CollagenⅠ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下调,且随遮盖时间的延长,其表达不断减弱。正常组及FDM组遮盖后0周、2周、4周、4/-1周、6周,Sp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864±0.014、1.856±0.016、1.215±0.016、0.752±0.013、0.945±0.017、0.518±0.012;Collagen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922±0.005、2.836±0.001、2.336±0.002、1.500±0.003、1.754±0.006、1.082±0.001;Sp1 mRNA:0.599±0.025、0.557±0.024、0.510±0.013、0.349±0.013、0.457±0.009、0.168±0.012;CollagenⅠmRNA:1.071±0.014、1.010±0.021、0.947±0.006、0.626±0.010、0.770±0.020、0.331±0.004。遮盖2周后各时间点与正常组相比,Sp1和CollagenⅠ蛋白和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p1与CollagenⅠ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均为r=1.00,P<0.05)。结论 Sp1作为TGF-β1的下游信号转录因子可能参与了近视巩膜重塑中CollagenⅠ的调控,提示Sp1信号转录因子可能通过TGF-β1-Sp1-CollagenⅠ信号通路在近视巩膜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重塑 实验性近视 转化生长因子1 Ⅰ型胶原 转录活性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维生素D3对大鼠肺纤维化中蛋白激酶D1介导的抗氧化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倪娜 刘乃国 +3 位作者 高海洋 董洪亮 郑静 王楠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4-538,567,共6页
目的:探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蛋白激酶D1(PKD1)介导的线粒体抗氧化通路的作用以及活性维生素D3在纤维化过程中对该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从mRNA和蛋... 目的:探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蛋白激酶D1(PKD1)介导的线粒体抗氧化通路的作用以及活性维生素D3在纤维化过程中对该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大鼠肺组织中PKD1、核转录因子(NF-κB)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表达。结果:在第14天,治疗组和模型组中PKD1、NF-κB和MnSOD的表达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治疗组中3种因子的表达量又明显高于模型组;在第21天,3种因子在模型组和治疗组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第28天,3种因子在模型组和治疗组中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两两之间均没有差异。结论:PKD1-MnSOD线粒体抗氧化通路在博莱霉素引起的大鼠肺纤维化早期发挥重要作用,活性维生素D3能够上调这一抗氧化通路,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活性维生素D3 蛋白激酶D1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转录因子-ΚB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及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13
作者 吴民华 陈小毅 陈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5,44,共4页
目的:探讨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MP1)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1及转染了LMP1基因质粒的CNE1细胞(CNE1-GL细胞),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及... 目的:探讨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LMP1)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1及转染了LMP1基因质粒的CNE1细胞(CNE1-GL细胞),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比较转染LMPl基因前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RT-PCR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STAT3及其下游基因survivin表达的变化。结果:转染LMP1基因后,CNE1细胞生长加快、克隆形成率增加;STAT3活化程度增加,survivin表达增强。结论:LMP1可促进CNE1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STAT3信号通路,进而促进抗凋亡基因survivin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细胞增殖 潜伏膜蛋白1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 生存素 人鼻咽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AP-1结合活性的影响
14
作者 栾朝霞 裴著果 《同位素》 CAS 2003年第1期6-9,共4页
采用^(32)P标记寡核甘酸探针,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转录因子AP-1结合活性,以此观察洛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AP-1结合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洛伐他汀能明显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AP-1结... 采用^(32)P标记寡核甘酸探针,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转录因子AP-1结合活性,以此观察洛伐他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AP-1结合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洛伐他汀能明显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AP-1结合活性(降低72.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伐他汀 血管平滑肌细胞 AP—1 结合活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转录因子 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1信号通路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向粒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琳琳 郭强 +8 位作者 朱肖肖 张振 赵霖 魏然 施引 尹训强 张云虹 姜国胜 李霞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信号通路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向粒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为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与途径。方法将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ATRA(2μmol/L...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信号通路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向粒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为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与途径。方法将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ATRA(2μmol/L)诱导HL-60细胞向粒细胞分化,对照组加入相同浓度DMSO;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11b表达,q-PCR法检测细胞STAT1、亮氨酸结构拉链转录因子ε(C/EBPε)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STAT1蛋白及磷酸化(p-STAT1)水平,q-PCR法检测细胞miR-155-5p,Pearson相关性分析STAT1与miR-155-5p、C/EBPε表达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诱导96 h后细胞体积变小,形状不规则,胞质增多,核浓缩,核仁变小或消失,分叶核显著增多。观察组ATRA诱导96 h时细胞表面CD11b阳性表达率为62.97%±1.90%,高于对照组的1.87%±0.08%(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TRA诱导后48、72、96 h细胞中STAT1 mRNA、C/EBPεmRNA、STAT1蛋白、p-STAT1蛋白表达增加(P均<0.05),而miR-155-5p表达降低(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胞STAT1 mRNA与miR-155-5p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r=-0.90,P<0.05),与C/EBPε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96,P<0.05)。结论miR-155-5p反向调控STAT1信号通路,进而活化粒细胞分化转录因子C/EBPε,诱导HL-60细胞向粒细胞分化;STAT1活化可能是ATRA诱导HL-60细胞向粒细胞分化的关键机制之一,靶向调控STAT1信号通路可能成为诱导HL-60细胞向粒系分化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 HL-60细胞 粒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微小RNA-155-5p 亮氨酸结构拉链转录因子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患者血清TK1、STAT1、sB7-H4水平变化及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预后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韩艳平 菅广敏 +2 位作者 边菁 刘红春 孙静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986-1990,共5页
目的 探究早期胃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TK1)、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1)、可溶性B7-H4(sB7-H4)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0例接受ESD... 目的 探究早期胃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TK1)、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1)、可溶性B7-H4(sB7-H4)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0例接受ESD手术的早期胃癌患者,检测围手术期(术前、术后3 d、术后7 d)血清TK1、STAT1、sB7-H4水平,术后接受为期1 a随访,根据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22例)与未复发组(2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TK1、STAT1、sB7-H4水平。评价血清TK1、STAT1、B7-H4水平预测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7 d血清TK1、sB7-H4水平<术后3 d<术前(P<0.05),所有患者术后7 d血清STAT1水平>术后3 d>术前(P<0.05)。复发组术后3、7 d的血清TK1、sB7-H4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STAT1水平均低于未复发组(P<0.05)。术后3、7 d血清TK1、sB7-H4、STAT1联合预测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1、0.944,均大于各时间点三项血清指标单独预测,且术后7 d预测价值更高,此时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91%、86.33%。结论 血清TK1、sB7-H4、STAT1水平变化与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且在临床早期预测患者术后复发方面具有较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复发 胸苷激酶1 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1 共刺激分子B7-H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SHP2通过抑制STAT3-TGFβ通路进而减轻PD-L1表达
17
作者 李帅 石玉 +2 位作者 王常昊 艾冬梅 张卜瑗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98-403,463,共7页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胃癌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培养后,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胃癌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培养后,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稳定敲低和过表达SHP2基因的THP-1细胞,与SGC-7901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将其分为对照(NC)组和SHP2-shRNA组、NC组和SHP2-mimic组、Stattic(STAT3抑制剂)+NC组和Stattic+SHP2-shRNA组。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THP-1细胞上清液外泌体,免疫印迹检测THP-1细胞中STAT3-TGFβ通路相关蛋白及外泌体CD9和TGFβ蛋白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检测SGC-7901细胞STAT3-TGFβ通路相关蛋白及PD-L1、p-STAT3、IL-10、PTEN和p-PI3K蛋白表达情况,CCK-8检测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THP-1细胞中,SHP2-shRNA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STAT3、IL-10和TGFβ及外泌体中CD9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SHP2-mimic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p-STAT3、IL-10和TGFβ及外泌体中CD9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共培养的SGC-7901细胞中,SHP2-shRNA组SHP2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STAT3、TGFβ、PD-L1和p-PI3K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高于NC组;Stattic干预后,SHP2蛋白表达水平未被影响,PTE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STAT3、TGFβ、PD-L1和p-PI3K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Stattic+NC组和Stattic+SHP2-shRN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SHP2通过抑制胃癌细胞内STAT3-TGFβ通路活性抑制PD-L1和p-PI3K表达,进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及迁移和侵袭能力,从而延缓胃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胃癌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1突变致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18
作者 林琳 赵晓娴 +3 位作者 姚一琳 张颖 黄润语 吴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9-633,共5页
目的:分析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基因突变致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chronic mucocutaneous candidiasis, CMC)的口腔表现、临床特点和致病机制。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目的:分析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基因突变致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chronic mucocutaneous candidiasis, CMC)的口腔表现、临床特点和致病机制。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黏膜病科2018~2023年确诊为CMC的患者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并进行文献回顾分析。结果:3例患者中,男2例,女1例,发病年龄1~4岁,3例患者均出现口腔黏膜反复念珠菌感染,2例反复皮肤和指趾甲真菌感染,1例复发性角膜炎,1例呼吸道感染。基因检测证实均存在STAT1功能获得性突变,STAT1突变导致辅助性T细胞17发育缺陷和信号通路功能受损是CMC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结论:反复皮肤黏膜念珠菌感染是CMC的重要临床表现,完善相关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需要长期随访以减少不良结局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功能获得性突变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ncRNAXIST和SIRT1水平与DR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文晓霞 郭红建 汤云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218-1222,共5页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非活性特异性转录本(XIST)、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01/2023-02在我院收...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非活性特异性转录本(XIST)、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01/2023-02在我院收治T2DM患者2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视网膜病变,分为非DR组126例126眼,DR组88例88眼。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3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lncRNA XIST、SIRT1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法分析lncRNA XIST和SIRT1表达与DR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lncRNA XIST、SIRT1单独及联合对DR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患者发生DR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非DR组和DR组血清lncRNA XIST、SIRT1水平依次降低(均P<0.05);DR患者血清lncRNA XIST和SIRT1水平呈正相关(r=0.639,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lncRNA XIST、SIRT1联合预测D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0,高于血清lncRNA XIST、SIRT1单独检测的AUC(0.855、0.87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XIST(OR=0.752)、SIRT1(OR=0.694)是DR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DR患者血清lncRNA XIST、SIRT1水平均降低,lncRNA XIST联合SIRT1对DR发生有较好的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非活性特异性转录本(XIST)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 2型糖尿病(T2DM)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效果及机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鹏 田姜美子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3期95-99,共5页
目的 基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STAT)信号通路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56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 目的 基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STAT)信号通路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56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78例。观察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照组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2组治疗7 d后临床效果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 d后JAK/STA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干扰素调节因子9(IRF9)、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1(STAT1)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2(STAT2)]表达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6个月喘息复发率。结果 治疗7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IRF9、STAT1、STAT2表达和Treg水平高于对照组;IL-6、MMP-9、TIMP-1和Th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咳嗽、喘憋、喘息、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喘息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效果显著,可促进症状、体征消失,加速康复进程,降低喘息反复发作风险;机制可能为其抑制IL-6释放,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促使Th17向Treg转化,增强机体免疫应答,且调控MMP-9、TIMP-1表达,减轻支气管及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喘息 重组人干扰素Α-2B 乙酰半胱氨酸 干扰素调节因子9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1 白细胞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