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达信号误差对舰载机全自动着舰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宝钧 刘刚 洪冠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47-1253,共7页
基于常规舰载机使用的全自动着舰系统(ACLS),以及现役的作为主要导引方式的雷达导引着舰,分析了雷达导引过程中的信号误差对着舰的影响。从全自动着舰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出发,建立完整的着舰仿真系统与环境,加入雷达信号测量数值、时间延... 基于常规舰载机使用的全自动着舰系统(ACLS),以及现役的作为主要导引方式的雷达导引着舰,分析了雷达导引过程中的信号误差对着舰的影响。从全自动着舰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出发,建立完整的着舰仿真系统与环境,加入雷达信号测量数值、时间延迟和噪声杂波干扰3种不同类型的误差,以仿真误差存在时的着舰状况。通过计算着舰成功率,及其随误差量值的绝对值增大而减小的特点,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该方法定量分析雷达信号误差的影响,既有助于着舰理论的研究,也对工程设计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 全自动着舰 雷达导引 雷达信号误差 着舰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测距中高精度时间测量时钟信号误差补偿 被引量:7
2
作者 余浩 赵旭 苏中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26,共4页
高精度时间测量技术在激光测距中有着重要作用,而时钟信号周期误差是影响时间测量精度的关键。传统的时钟周期校准往往只将测量过程中最后一个时钟周期的误差作为校准参数,无法对整个测量过程中的误差进行补偿。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脉... 高精度时间测量技术在激光测距中有着重要作用,而时钟信号周期误差是影响时间测量精度的关键。传统的时钟周期校准往往只将测量过程中最后一个时钟周期的误差作为校准参数,无法对整个测量过程中的误差进行补偿。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脉冲激光测距中高精度时间测量时钟信号误差补偿的方法,通过测量计时芯片在不同时间下的时钟周期误差,构造误差曲线以对测量结果进行补偿,提升了时间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使用TDC-GP22专用计时芯片设计了时间测量系统并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平均绝对误差为0.38 ns,最小误差可达到65 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时间间隔测量 TDC-GP22 时钟信号误差曲线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空间信号误差异常检测分析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汪冬瑾 张舒 +2 位作者 刘健 吴亮 徐顺帆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3,共5页
卫星空间信号异常会直接影响用户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异常检测分析方法对卫星空间信号的异常进行检测。具体分析步骤为首先分析卫星轨道误差和星钟误差特性;其次建立有效拟合模型,即采用最小二乘法和自回归模型拟合卫星轨道误差,自... 卫星空间信号异常会直接影响用户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异常检测分析方法对卫星空间信号的异常进行检测。具体分析步骤为首先分析卫星轨道误差和星钟误差特性;其次建立有效拟合模型,即采用最小二乘法和自回归模型拟合卫星轨道误差,自回归模型拟合卫星星钟误差,然后根据导航系统的完好性风险概率指标对应的正态分布置信值,确立异常值门限,从而实现异常检测。最后以GPS系统不同类型卫星实测数据为基础,结果表明异常率低于10-5/h,满足GPS系统每年3颗次卫星故障的指标,验证了该异常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北斗系统空间信号误差异常检测方法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号误差 最小二乘法 自回归模型 异常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空间信号测距误差: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的比较分析
4
作者 董正华 张松林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81,共17页
广播星历在位置、导航和时间服务上起重要作用,探讨北斗二号(BDS-2)和北斗三号(BDS-3)的广播星历非常重要。本研究以欧洲定轨中心(COD)、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GFZ)和武汉大学(WHU)三个国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服务(IGS)分析中心的高精度... 广播星历在位置、导航和时间服务上起重要作用,探讨北斗二号(BDS-2)和北斗三号(BDS-3)的广播星历非常重要。本研究以欧洲定轨中心(COD)、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GFZ)和武汉大学(WHU)三个国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服务(IGS)分析中心的高精度产品为基准,比较了2022年全年BDS-2和BDS-3广播星历的轨道误差、钟差误差和空间信号测距误差(SISRE),并进行了误差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中圆轨道(MEO)卫星,BDS-3广播星历的期龄优于BDS-2;天线相位中心改正(PCO)对BDS-3广播星历轨道精度的提升优于BDS-2;BDS-2与BDS-3广播星历的轨道误差在切向(A)、法向(C)和径向(R)上的均方根(RMS)分别为3.32、1.00、0.53 m和0.42、0.30、0.08 m。对于钟差误差,BDS-2和BDS-3的RMS值分别为1.99和1.69 ns。BDS卫星在轨道切向误差和轨道径向误差(A-R)以及轨道径向误差和钟差误差(R-V)上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且BDS-2卫星的误差相关性大于BDS-3。BDS-3和BDS-2卫星SISRE的RMS分别为0.53和0.79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二号 北斗三号 轨道误差 钟差误差 空间信号测距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信号发生器生成信号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循 温熙森 《强度与环境》 2000年第4期5-10,共6页
本文从分段近似的机理出发 ,通过数理分析 ,揭示了虚拟信号发生器生成信号的波形误差和谱形误差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给出了算例。
关键词 虚拟仪器 信号误差 数理分析 虚拟信号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5年BDS空间信号测距误差的精度评估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万科 任杰 +2 位作者 曾琪 吴云 楼益栋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基于武汉大学发布的精密星历,计算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北斗广播星历的轨道、钟差和空间信号测距误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北斗卫星的径向精度总体上优于0.7 m、法向精度总体上优于1.4 m,且无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在切向... 基于武汉大学发布的精密星历,计算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北斗广播星历的轨道、钟差和空间信号测距误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北斗卫星的径向精度总体上优于0.7 m、法向精度总体上优于1.4 m,且无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在切向精度上,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和中轨道优于2.1 m,高轨道的切向精度已从14 m左右提升至8 m左右;北斗高轨道、倾斜地球同步轨道、中轨道的钟差精度分别为6.3 ns,4.7 ns,4.3 ns;所有卫星的钟差精度总体上优于6 ns;所有卫星的空间信号误差精度总体上优于2 m,从长期来看,中轨道卫星的空间信号误差精度较为稳定;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和高轨道卫星的空间信号误差精度存在一定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广播星历 空间信号测距误差 精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und-Drever-Hall稳频误差信号线性动态范围及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辛遥 江月松 +1 位作者 王林春 桑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1-475,共5页
在Pound-Drever-Hall激光稳频方法中,误差信号的线性动态范围和灵敏度是影响稳频效果的重要指标。为了对Pound-Drever-Hall激光稳频性能进行优化,本文理论分析了调制频率、FP腔镜反射率和腔长对动态范围及灵敏度的影响,并通过实验仿真... 在Pound-Drever-Hall激光稳频方法中,误差信号的线性动态范围和灵敏度是影响稳频效果的重要指标。为了对Pound-Drever-Hall激光稳频性能进行优化,本文理论分析了调制频率、FP腔镜反射率和腔长对动态范围及灵敏度的影响,并通过实验仿真进行定量讨论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调制频率、反射率和腔长都分别与线性动态范围的大小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正确选取,以及对精度和灵活性要求的综合考虑,可以提升稳频系统的效果;而且对调制深度的优化可以提高误差信号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und-Drever-Hall稳频 误差信号 线性动态范围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激光通信APT系统误差信号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熊金涛 胡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9-493,共5页
针对空间激光通信的技术特点,分析说明了空间光束的捕获、对准、跟踪(APT)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述了空间激光通信中APT伺服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四象限误差信号在控制中的作用。提出了空间激光通信APT系统中误差信号计算的数学模型... 针对空间激光通信的技术特点,分析说明了空间光束的捕获、对准、跟踪(APT)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述了空间激光通信中APT伺服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四象限误差信号在控制中的作用。提出了空间激光通信APT系统中误差信号计算的数学模型,分析讨论了信号光斑大小、信号光斑相对于探测器探测面的不同位置情况以及光强分布对系统跟踪速度和精度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对科研项目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激光通信 APT技术 误差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针轮廓仪伺服机构设计与聚焦误差信号的改进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选择 郭军 谢铁邦 《计量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1,共4页
应用线切割方法设计了光针轮廓仪伺服机构—音圈电机的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静动态特性和焦点自动跟踪能力。通过改善传统的聚焦误差信号曲线,并利用数字伺服控制方法,在提高系统测量精度的同时,克服了传统对于陡坑或阶梯测量容易脱焦的... 应用线切割方法设计了光针轮廓仪伺服机构—音圈电机的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静动态特性和焦点自动跟踪能力。通过改善传统的聚焦误差信号曲线,并利用数字伺服控制方法,在提高系统测量精度的同时,克服了传统对于陡坑或阶梯测量容易脱焦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光针轮廓仪 线切割方法 聚焦误差信号 阶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信号的双模式遗传盲均衡算法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婷婷 赵黎 张峰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5-388,共4页
DD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稳态剩余误差小的优点,是一种最常用的盲均衡算法。遗传盲均衡算法是一种新的盲均衡算法,它利用遗传算法来解决盲均衡问题,具有较好的全局优化特性。在综合研究了DD算法及遗传盲均衡算法的特性后,利用误差信号的特... DD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稳态剩余误差小的优点,是一种最常用的盲均衡算法。遗传盲均衡算法是一种新的盲均衡算法,它利用遗传算法来解决盲均衡问题,具有较好的全局优化特性。在综合研究了DD算法及遗传盲均衡算法的特性后,利用误差信号的特性,给出了一种新的双模式遗传盲均衡算法,有效的结合了DD算法以及遗传盲均衡算法的优点,大大提高了算法的运算速度,提升了收敛性能,解决了遗传盲均衡算法运算量大的问题,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均衡 双模式 误差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中基于电流误差信号补偿的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清林 宋文璐 +2 位作者 袁精 田奕 杨秋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833-2841,共9页
将弱电网中的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作为研究对象,在基于传统的并网电流反馈结合公共连接点(PCC)电压比例前馈的控制方式上建立系统闭环控制模型,明晰系统的谐振机理,并提出采用基于电流误差信号补偿的控制策略,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改善。... 将弱电网中的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作为研究对象,在基于传统的并网电流反馈结合公共连接点(PCC)电压比例前馈的控制方式上建立系统闭环控制模型,明晰系统的谐振机理,并提出采用基于电流误差信号补偿的控制策略,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改善。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弱电网 LCL型并网逆变器 系统稳定性 电流误差信号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频率步进目标辨识获取位标器角误差信号的方法—电压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军 欧阳晓黎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25,共5页
研究了毫米波频率步进目标辨识功能下获取弹目线相对于导引头轴的俯仰及偏航角误差信号的实现方法 ,并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给出了仿真结果 ,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提出的获取角误差信号的方法可以在完成毫米波步进频率目标... 研究了毫米波频率步进目标辨识功能下获取弹目线相对于导引头轴的俯仰及偏航角误差信号的实现方法 ,并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给出了仿真结果 ,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提出的获取角误差信号的方法可以在完成毫米波步进频率目标辨识的同时获取目标角误差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制导 频率步进 目标辨识 位标器角误差信号 电压法 圆锥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μm斯塔克效应稳频的误差信号分析
13
作者 朱大勇 叶乃群 范勤儒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57-164,共8页
本文从高斯线型函数出发,导出了误差信号表达式。用计算机对误差信号表达式进行处理,得到了误差信号数值解。由计算机数值分析给出的基波分量大小,得到了激光频率的灵敏鉴别。本文还叙述了斯塔克盒锁定CO_2激光器频率的实验,并且观察到... 本文从高斯线型函数出发,导出了误差信号表达式。用计算机对误差信号表达式进行处理,得到了误差信号数值解。由计算机数值分析给出的基波分量大小,得到了激光频率的灵敏鉴别。本文还叙述了斯塔克盒锁定CO_2激光器频率的实验,并且观察到的探测器输出信号与计算机计算的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塔克效应 误差信号 稳频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集成运放输入误差信号的主要参数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文珂 《电子工程师》 2001年第3期54-56,共3页
正确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必须了解影响其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 ,其中输入误差信号是影响运放工作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引起集成运放输入误差信号的主要参数及减小其影响的方法。
关键词 集成运放 输入误差信号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分割中误差信号的自适应DCT编码
15
作者 王养利 吴成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5-38,共4页
提出了一种编码Delaunay三角形化分割后插值误差的自适应离散余弦变换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Delaunay三角形内的两次一维离散余弦变换来实现的.自适应变换的系数采用单一步长量化,并按三角形内的Zigzag扫描顺序进行Huffman编码.模拟结果表... 提出了一种编码Delaunay三角形化分割后插值误差的自适应离散余弦变换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Delaunay三角形内的两次一维离散余弦变换来实现的.自适应变换的系数采用单一步长量化,并按三角形内的Zigzag扫描顺序进行Huffman编码.模拟结果表明,基于Delaunay三角形化分割的自适应离散余弦变换方法在提高恢复图像的质量方面优于单纯依靠增加Delaunay三角形数目来减小插值误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误差信号 图像编码 自适应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制导系统误差信号分布曲线及盲区的计算
16
作者 尹达人 《红外与激光技术》 CSCD 1995年第3期22-27,共6页
本文介绍了红外制导系统误差信号分布曲线及盲区的计算方法,对目前红外界使用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红外制导 红外系统 调制盘 误差信号 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主动降噪耳机的权重滤波误差信号滤波-x最小均方算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楠 安峰岩 +1 位作者 杨飞然 杨军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1-399,共9页
针对传统Fx LMS算法前馈自适应主动降噪耳机系统因果性条件不足时在宽带噪声环境中产生的高频噪声抬升问题,该文引入权重滤波误差信号Fx LMS算法用于抑制高频噪声的抬升,但该算法带来了低频降噪量不足问题。因此,进一步提出将固定系数... 针对传统Fx LMS算法前馈自适应主动降噪耳机系统因果性条件不足时在宽带噪声环境中产生的高频噪声抬升问题,该文引入权重滤波误差信号Fx LMS算法用于抑制高频噪声的抬升,但该算法带来了低频降噪量不足问题。因此,进一步提出将固定系数混合控制器与权重滤波误差信号Fx LMS算法结合,在解决高频噪声抬升问题的同时,保证了良好的低频降噪量。基于DSP平台实现了提出的主动降噪耳机方案。实验证明,该方案针对宽带和单频等噪声都取得了较好的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主动降噪耳机 权重滤波误差信号FxLMS算法 混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超线性放大器双环误差信号的提取 被引量:1
18
作者 费劲峰 王积勤 任宝祥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1年第5期51-54,共4页
论述了前馈超线性功放中信号对消环路和互调对消环路中的误差信号提取的问题。所讨论的两种误差信号提取的方法均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达到了预期的指标。
关键词 前馈 超线性功放 误差信号提取 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星载氢钟误差信号提取的实现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广东 陈鹏飞 +2 位作者 刘杰 黄奕 李思衡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9-244,共6页
针对中国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定位要求,星载氢原子钟以极其优异的长期稳定性、漂移率以及温度特性,作为频率基准大规模应用于该系统。双频方案的被动型星载氢原子钟由物理部分及电路部分两大部分组成,微波激励信号对物理部分微... 针对中国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定位要求,星载氢原子钟以极其优异的长期稳定性、漂移率以及温度特性,作为频率基准大规模应用于该系统。双频方案的被动型星载氢原子钟由物理部分及电路部分两大部分组成,微波激励信号对物理部分微波腔激励后产生了腔频误差信号及高稳晶振误差信号。对于如何提取并处理这两种误差信号,提出了一种对调幅信号包络检波并以误差信号与探测信号时序同步的分离方案,同时对晶振误差信号采样保持实现氢钟锁定遥测参数下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氢原子钟 导航卫星 误差信号 调幅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角跟踪接收机误差信号平滑算法的实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玉凡 高玉龙 +1 位作者 吴兆平 王恺宇 《空间电子技术》 2022年第3期79-83,共5页
在星间链路自跟踪系统中,角跟踪接收机中误差信号的抖动大小决定系统天线跟踪精度和稳定度。为降低误差信号的抖动,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情况,在FPGA上实现一种16点加权平均滑动窗算法。该算法首先对误差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找出误差信号的频... 在星间链路自跟踪系统中,角跟踪接收机中误差信号的抖动大小决定系统天线跟踪精度和稳定度。为降低误差信号的抖动,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情况,在FPGA上实现一种16点加权平均滑动窗算法。该算法首先对误差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找出误差信号的频率分布范围。然后根据误差信号采样率和误差信号的频率分布范围,确定加权滑动窗点数和加权系数。最后在FPGA上对该算法进行实现,实现过程中采用桶形移位器方式,将15次加法和1次除法运算降低为1次加法,1次减法和1次截位操作,FPGA资源使用量显著降低。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对角跟踪接收机误差信号进行平滑,从而解决角跟踪接收机在低信噪比、高信息速率情况下误差信号抖动不满足指标要求的问题。误差信号抖动由0.25 V左右降低为0.06 V左右,这一方式显著改善了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误差信号 滑动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